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枯荣界 > 第三十七章 冤家路窄

枯荣界 第三十七章 冤家路窄

作者:东北老荒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9-13 22:43: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看见来人,三喜子起身相迎:“鲍部长来了,不知有啥指示?”鲍福仁抖抖军大衣,随口应道:“哦,长青大队是我的联系点,下来看看。”看见黄士魁,半截眉突然一挑,小眼仁紧紧盯了好一会儿,那一刻他似乎想起了非常难忘的情景。

鬼子漏凑到鲍部长前边:“我家就在大队后院,走,上我家细唠。”鲍福仁回过神来,跟着鬼子漏往外走又回头扫了一眼。到了走廊里,鬼子漏吩咐跟在后面的金小手:“老叔你辛苦一趟,去河套戗子老贾那给我称点冻鱼回来,多称几斤。”

办公室里,三喜子还在纳闷儿,问黄士魁:“鲍部长看你的眼神怪怪的,他和你认识?”黄士魁说:“冤家路窄,当年上柳条通,回来的路上跟踪我的人就是他!”三喜子提醒:“怪不得他总回头看,一定是认出你了。这半截眉不是个善茬子,你要学会眼边前行事,光棍儿不吃眼前亏。”

鬼子漏替鲍福仁推着自行车,穿过露天戏台和大队部中间的胡同,把这不同寻常的客人领进了自家院门。那条灰毛看家狗像认识鲍福仁似的,低头摇尾。鬼子漏在篱笆墙边放好自行车,人还没到里屋就嚷嚷:“媳妇,来贵客啦,公社鲍部长来了。”

姚锦冠一个轱辘从炕上爬起来,热情地和跨进屋门的鲍部长打了招呼。鲍部长把棉帽摘下,鬼子漏忙哈腰接过放在条琴上,然后提着公鸭嗓吩咐媳妇:“去,把我妈上秋时候在卧佛岭采的榛蘑泡上,把咱家芦花大公鸡杀了,招待鲍部长。”鲍福仁叫住鬼子漏:“金连长,问你个事儿,刚才站在黄支书旁边的那个人是谁?”鬼子漏回答:“黄士魁,是我们长青二小队队长,你对他好像有印象啊。”鲍部长一边脱军大衣一边说:“多年前的老相识了。”

姚锦冠杀完芦花大公鸡时,金小手把鱼称了回来,姚锦冠提着兜子把鱼倒进盆里:“这鲫瓜子咋这么小呢,没大一点儿的么?”金小手说:“我也是这么说的,老贾说大鱼都靠边站了,就剩这小将了。”鬼子漏一听笑了:“老贾那是瞎扯,肯定是都卖了。”鲍部长忽然说:“金连长,我想借你的酒会一会老相识。”鬼子漏说:“好说,不就是多一双筷嘛!”于是吩咐老叔:“一会儿回大队部,顺道替我请黄士魁过来,说有老朋友要见他。”金小手应了一声就出去了。鲍福仁问:“他能来吗?”鬼子漏说:“能,准能,那人也是外面人,从不差过场。”

猫冬季节乡下两顿饭,下午饭都吃的比较早。饭做好时太阳还没落山,炕桌上摆了四道硬菜。鬼子漏把烫好的小烧倒进小碗里,招呼上桌。鲍部长盘腿大坐在炕头,凑到炕桌前探头看了看,夸道:“呀,菜整的挺硬啊,小鸡炖蘑菇、油炸小鲫鱼、干豆腐炒白菜片、糖拌花生米,荤素搭配得当,色香味俱全,不错不错,看着就有食欲。”

这时,黄士魁进了屋,鬼子漏作了介绍,黄士魁说:“刚才在大队见过了。”鲍福仁提示说:“岂止是刚刚见过?咱可是老相识了。”黄士魁故作惊讶:“是嘛,怪不得这么面熟。”鲍福仁说:“我还担心你不会来呢?”黄士魁微微一笑:“那哪能呢,金连长好心好意做东,咱得识抬举不是,再说不过是一顿农家饭嘛,也不是啥鸿门宴!”鬼子漏招呼黄士魁坐鲍部长对面,自己坐在炕桌里头:“来来来,边吃边唠。”

酒过三巡,鲍福仁发问:“黄队长年轻时是个勤快人哪!”黄士魁苦笑一下:“勤快啥,都是生活所迫,出力挣点儿辛苦钱。”鬼子漏介绍说:“在我们村,魁子是最勤快的。那时候他家可困难了,他结婚拉的饥荒都是他自己还上的。想当年没少出去找活干,上东山打过苕条,上石灰窑烧过石灰……”

鲍福仁打断鬼子漏的话,故意把话题往柳条通上引:“还上柳条通打过柳条吧?两个多月打了七千多梱,挣了二百五十多元。当时副业队犯了赌队长跑了,你找耿书记把钱要回来的,那一沓钱嘎嘎新,都是整张的工农币,我说的这些没错吧?”事隔这么多年,鲍福仁居然记得如此清楚,看来这人确实不简单。黄士魁点点头,随声附和:“没错,一点儿没错。”鬼子漏嘻嘻笑道:“哎呀,鲍部长你记性太好了,不怪你能当官,就是跟普通人不一样嘛!”

鲍福仁啁一口酒,小眼仁盯着黄士魁,提示道:“后来的事能想起来吗?”黄士魁摇摇头说:“都过去了,不说了!”鬼子漏看看鲍部长,又看看黄士魁,放下酒碗:“怎么,还有故事?”鲍福仁吃了一口蘑菇,让黄士魁也吃菜,仿佛是主人一样:“后来,回三姓县城咱是同路,我着急回家给我爹看病,半道上管你借钱,你说等到县城的,可到了七十二家店你抬腿就跑了。”说完晃了晃三楞八箍的脑袋,半截眉下的小眼仁叽里咕噜一阵转动,又显示出多余的眼白。

鬼子漏“哦”一声:“还有这码子事儿?魁子你当时跑啥呢?”未等黄士魁解释,鲍福仁笑笑:“那还用说,把我当坏人了呗!”黄士魁知道这半截眉是故意撇清自己,于是顺水推舟地说:“可不是嘛,当时年轻,遇到这路事儿就害怕了,所以一跑了之。可真,后来你家老爷子病治好了吗?”鲍部长摇摇头说:“没钱,治晚了,耽搁了,又挺了大半年才没的,临死疼的遭老罪了。如果当年能借到钱及时治疗,兴许还有缓。”

姚锦冠把鸡肉炖蘑菇、小鲫鱼又添了一回,黄士魁举起酒碗:“鲍部长,对不住了,我喝一大口给你赔个不是。”鲍部长端起碗说:“这也不怨你,你说当时咱不认不识的,我管你借钱也很唐突,就是一场误会嘛!来来,咱仨共同干一个!”三只酒碗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碰撞声。

酒未喝完,黄士魁便先行告辞了。鬼子漏给鲍福仁和自己又倒上半碗,继续拉桌。鲍福仁多少有点儿醉意:“金连长,前一阶段成立农民总部,搞‘大联合’白费了功夫,知道为啥嘛?”鬼子漏想起书山的判断,说道:“那是因为没得到上面的支持。”鲍部长说:“那为啥不支持?”鬼子漏说:“那是因为他们想保护县里的主要头头。”鲍部长点点头说:“解散农民总部五十六个大联合,我忽然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我就主动支持‘农奴戟’,知道我这么做又是为啥么?”鬼子漏摇摇头:“请讲。”鲍福仁说:“我要借助‘农奴戟’的力量为走好下一步棋创造条件,因为成立核心组织,除了群众代表、干部代表,也有我们武装代表。”

鬼子漏听得认真,求问道:“你看我们下一步应该咋办?”鲍福仁夹起一条炸得酥酥的小鲫鱼,一边咀嚼一边说:“我这次下来,一是让你们‘鬼见愁’听从侯头儿指挥,配合好联合行动;再一个就是指导你们调整下一步工作重点,要找个活靶子,让大队当权者彻底靠边站。”鬼子漏请求详细指教,鲍福仁说:“包卫东不行事儿了,他也保不了他老丈人了,你可以把三喜子拉下马,他不下来你就没法上位。要实现这个目的,啥招都可以使,明白吗?”鬼子漏急忙点头:“明白,明白。”鲍福仁进一步指示:“还有,如果抓住黄士魁小辫子也不能放松。”

闻听此言,姚锦冠心头一震:“黄士魁并不当权呀?”鲍福仁说:“我分析将来金连长要掌控这个大队,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黄士魁,所以,如果抓到他把柄就往死整,或者挖个坑让他往里跳,一定要把他整垮。我给你出个主意,你怎么办……”

声音虽然压低了,但姚锦冠全听见了,面露惊诧时那一脸雀斑又醒目了,忍不住插问:“这么做好吗?”鲍福仁坐直了身子,挑着半截眉说道:“妇人之见,难成大事。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好喽,该说的我都说了,明白不?”鬼子漏点头哈腰:“明白,明白,你这都是为我好,以后还得仰仗您呢。”

鬼子漏一个劲儿地给鲍部长夹鸡肉:“来,吃菜。还是鲍部长看得长远,看得尖锐,往后呢还有劳鲍部长大力栽培哪!”鲍福仁又把一块鸡翅中送到嘴里,一边用牙剔骨头一边呜呜许诺:“好说,只要好好干,肯定有机会。”鬼子漏又端起酒碗:“我就喜欢鲍部长这样的,说话办事侃快,从不拖泥带水。今天听你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多谢鲍部长指教!”鲍福仁高兴了:“好!为革命运动更红火,干一个!”两个人都把碗里剩下的一口酒一饮而尽。

鸡吃光了,鱼只剩了刺,炕桌上一片狼籍。鲍部长打着饱嗝用细蘼子抠牙屎,姚锦冠拿了抹布擦桌子,鲍福仁那小眼仁炯炯地盯在那晃动的抹布上。他分辨了半天,忽然觉得反胃,言说要到下一个大队去,就下地穿鞋扣上棉军帽匆匆走出房门,到了院子里扶着自行车一阵作呕。

鬼子漏见他吐出一滩脏物来,忙问:“怎么了?用不用找大夫?”鲍福仁摆摆手说:“不要紧,可能是着了凉,要么就是吃急了。”

其实,他是看见姚锦冠的那块抹布倒了胃口,那块抹布原来是一条旧裤衩。

黄香兰坐在自家南炕面向南窗纳鞋底,针线拽的呲呲作响,忽听见背后传来熟悉的男人声音:“香兰,我来了。”她愣了好一会儿才回过身,嘴唇连同嘴角抽搐了半天,眼泪噼里啪啦下落,一边啜泣一边说:“你可来了!”迟成翰把她的头揽在怀里:“我来晚了!”黄香兰抱住他,仿佛生怕他从眼前消失一般:“我知道,我不怪你,真的不怪你。”

迟成翰原是老粮台公社中心小学的代课教师,文笔不错,口才也好,尤其是声音带有一种磁性,特别招人喜欢。他一来到这个村,就发现大队团支书黄香兰对他有好感,但慑于纪律约束,不敢往爱情方面深想。黄香兰是大批教师公转民的时候,从民办教师岗位清退下来的,三喜子为照顾她,让她接管了大队团支部工作。

她请求工作队派队员给大队团员和进步青年辅导辅导,佐向东把授课的任务交给了迟成翰。黄香兰把地点选在了小学校,而且提前把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时逢礼拜日,前来听课的青年座无虚席,门口还站着一些人。

为讲好这一课,迟成翰事先做了精心准备。他围绕《在生产斗争实践中发挥青年骨干的作用》这一题目,侃侃而谈,讲了许多自己掌握的大量鲜活事例,听得大家入了迷。黄香兰仰脸认真听着,眼中充满了对演讲人的由衷敬意。散场时,都夸迟成翰讲得好。迟成翰最后一个走出教室,黄香兰羞涩地把事先买的一盒葡萄烟悄悄塞进了他衣袋里。

还未等秋后落实小片荒退赔方案,工作组就在半夜撤走了。那晚,黄香兰起夜刚回屋重新躺下,因还没睡实,所以外屋有动静,她听得清清楚楚。问一声:“谁呀?”不见回应,听见风门子开了又关,判断来人已走,内心疑惑来人有什么勾当,就起身点亮了油灯。她趿拉着鞋子,到了外屋,把油灯举过眉头,勾着头,探着步,只为看清脚下。正在察看,那只狸花猫从脚下跳上锅台,竟然踩落了一个折叠的纸条,发出一个长声:“喵——”。她把油灯放在锅台上,捡起纸条展开细看时,一下就愣住了。只见那纸条上留的钢笔字是:

接到新的任务,工作队今晚撤走,一定等我来接你那一天。

“是迟成翰!”香兰断定,这是自己的意中人特意留下的,内心兀地涌起一股暖流,回屋穿了衣服,追出屋去。

半夜时分,月光朦胧,星光暗淡,村庄死寂。她一直追到罗锅桥村头,才看见一群人影影绰绰地走在通向远处的土道上。

“这大半夜不消停死觉,折腾个啥呢?”南炕的二禄翻个身,对回到北炕呆坐着的闺女抱怨。“工作组撤了,连夜撤的。”香兰嘟囔,“刚才有人来过了!”二禄一个轱辘爬起来:“谁来过了?”香兰说:“迟成翰。”二禄问:“刚才见着面了?”香兰说:“转身我就没撵上,他在锅台上给我留个条子,让我等他。”刘银环醒了,却听了个葫芦半片:“哦,这迟成翰特意给你留条,还真是个有心人呢!”二禄却说:“一张纸条能说明个啥?人家搞‘四清’也不定哪年结束,三年是它,五年也是它。这么长时间你能等来啥结果?这期间还说不上有啥变化,可别太当回事儿。”刘银环把四丫子踹到旁边的被子重新盖好:“是啊,别因为一张纸条把咱自己婚姻大事耽搁了。”香兰却态度坚决:“你们别为我操心了,遇上他是我的缘分,我一定等他,不管三年五年。”二禄重新躺下说:“你愿意等就等吧,别是痴心女遇上负心汉就行。”

香芪被说话声吵醒,踹着被子嘟囔道:“大半夜的唠什么唠,还让不让人睡了。”说完一蒙被子,又睡了。

此刻,迟成翰脱下狐皮帽子,放下帆布兜子,坐在炕沿上:“‘农民总部’解散了,我离开古城,回了老粮台,心里始终惦念着你,就坐长途汽车到红原公社,又步行八里来到长青村…”黄士栋呼哧带喘跑进屋,黄香兰高兴地支使他去后院找爹妈,黄士栋看了两眼迟成翰,转身出去,不一会儿的功夫,家人都回来了。

寒暄过后,二禄询问起迟成翰的家庭情况来:“父母都是做什么的?家几口人哪?”迟成翰答复道:“父母都是公社所在地的农民,我哥们五个,我是大的。”二禄沉吟了一下,抿了抿厚嘴唇说:“我原来以为你留那纸条不可信呢,想不到你还真来了。”

刘银环插话:“你留个条不要紧,可把我闺女害苦了,她一门心思等你,我们以为是傻老婆等乜汉子呢!”迟成翰苦笑一下,并没作过多解释。二禄说:“条你也留了,人你也来了,那咱就商量商量事情怎么办吧。丑话可说在前头,我们老两口同意闺女嫁给你,但得按民俗过彩礼,你是当教师的应该明白这个理儿。”迟成翰爽快地说:“好说好说,入乡随俗,人家咋办咱咋办。”二禄又问:“你自己来的你能做得了老人的主吗?”迟成翰忙说:“能。”

二禄让黄士栋找来小学笔记本和一支铅笔,反复琢磨如何开这个礼单子。黄香芪却提醒父亲:“爹,嘴上说说就得了呗,用得着整这么正规么?”二禄头也不抬地说:“你懂啥?这叫空口无凭,立字为证。”黄香兰提醒母亲:“这都过晌了,我都饿了。”刘银环一笑:“怕人家饿,就赶紧下地帮我烧火刷锅去。”

二禄和黄士栋嘀咕半天,列好了礼单子却不公布。等吃完饭已是午后三点多钟,黄香芪捡桌子时,二禄这才从兜里把一份礼单子掏出来,让香芪给叨咕一遍,对迟成翰说:“你要觉得行呢就过礼迎娶,要觉得不行呢就拉倒。”黄香芪一项一项念起来:“养钱250元;手表1块,折120元;衣服4套,折280元;皮鞋2双,折60元;家具1套,折400元;缝纫机1台,折130元;自行车1台,折90元……”

迟成翰傻了眼,听到一半就大脑一片空白。黄香兰怒道:“爹,你咋要这么多呢?你是想卖闺女咋的?谁家趁啥呀,这一千多彩礼让他上哪整去!”二禄说:“别说这么难听,我为了谁?不都为了你吗。再说我养你二十多年能白养吗,不得要点奶金钱吗?”刘银环也说:“你可真敢要,要死人不偿命咋的?”黄香兰怕迟成翰上火,气囊囊地说:“别理他,我的婚姻我做主。”二禄说:“哎,这还没出嫁呢,这胳膊肘就往外拐了?还是那句话,接受这礼单就成,不接受这礼单就黄。”

迟成翰再也坐不住炕了,背起帆布兜子戴上狐皮帽子,往外走时嘟囔一句:“一千多,都赶上买金圈子了,我娶不起,你老留着卖高价吧!”二禄立起眼睛:“你当老师的咋说话呢,啥玩意金圈子,你回来给我说清楚!”黄香芪急得直跺脚:“爹,你咋能这样呢,姐好不容易等来心上人,咋把人家气跑了呢!姐,还不快去把迟哥撵回来!”黄香兰从炕柜拽出粉红毛线厚围脖,急忙追出去。刘银环埋怨道:“你这是成心打别,宁可把女婿要跑了也不想要少了,是不是?”二禄说:“他哥们儿多,我这都是给闺女要的。”

黄香兰一边追一边把围脖围在头上,在胡同口追上迟成翰,一脸愁容地问:“咋办呢?”迟成翰帽子上的狐毛随风乱颤,他说:“找三喜子支书去!”黄香兰摇摇头说:“找人劝没用,我爹认死理儿,恐怕连我三叔也不服。”迟成翰说:“不管有没有用总得试试。”

大队部里,从县里回来的三喜子正向大小队干部传达上级会议精神:“这次全县四级干部会议原定头半个月召开,因为‘红总’一而再再而三地抗议,才拖到前天下午。下午三点,会还没开完呢,一伙人冲进了会场,和机关的人互相抢夺麦克风,整个会场一下就乱成一锅粥。会议没法开了,不得不休会。”鬼子漏捏着公鸭嗓,神神秘秘地说:“听说现在各种组织五花八门,这边刚有个声明,那边就有了抗议,这边说什么好得很,那边又说遭得很。”穆逢时问:“这不乱了套了嘛!”

这个时候,黄香兰领着迟成翰来找三伯父评理,三喜子闻听二禄大要彩礼非常愤慨:“他越活越不像话了,真能抹下脸来。你们在大队部等着,我去问问他。”去了好半天,众人都说劝不成,整不好得卷三喜子面子。鬼子漏嚷嚷:“自古以来都是这样,叫清官难断家务事。”

果然,三喜子回来时铁青着脸,他把貉壳帽子从头上一把扯下摔在炕上:“这二毛驴子,跟我也犯倔。我说你要那么多,不怕闺女跟你生分哪,他倒满不在乎,说要彩礼天经地义,别人管不着。说我吃饱了撑的,管得太宽了,事没办成反倒让他把我好顿吧呫,你说气人不气人!”迟成翰紧锁眉头:“不行我就上公社告他。”三喜子说:“这倒是个办法,但也会把你未来丈人得罪了,如果公社拿他当反面典型,恐怕你们的关系一辈子也缓和不了。我看这事儿先放一段,都冷静冷静,二毛驴子也许早晚会想明白的。”

黄香兰和迟成翰走出大队部,黄士魁跟出来,把手抄在袄袖里。三个人正在队部门前嘀嘀咕咕,鬼子漏走到门里,侧着身子偷听。西风不时吹来,雪尘漫卷飞扬,发出的声音如同人的呜咽。鬼子漏极力辨听着断断续续的说话声,听见迟成翰说:“行吗?不光彩呀!”黄士魁说:“生米做成熟饭了,那他就得认了。”黄香兰说:“没有再好的办法,顾不了那么多了。”又嘟囔几句什么,黄士魁说:“香兰,大哥只是给你提个醒,主意你自己拿。”黄香兰终于狠下心来:“我决定了,现在就走。”

听着他们已经走远,他才走出大队部,径自穿过东墙胡同拐上后街。回到家,他还在琢磨:“他们这是干啥呢?不像是啥好事。”跟媳妇学说偷听的片言片语,问媳妇这能是啥意思,姚锦冠说:“这不明摆着呢吗,他们这是要私奔。你想想,‘生米做成熟饭’‘他得认’‘只是提个醒’,是不是这个意思?”鬼子漏下地往外走,姚锦冠喊:“这死冷寒天的,你又要干啥去?”鬼子漏甩下一句:“有事儿出去一趟。”姚锦冠骂道:“你别上二禄家,人家事儿你可别掺和……”话音未落,风门子吱嘎一声开了又咣当一声关上了。

“啥?你说啥?私奔?”二禄大厚嘴唇抖动的厉害,反复追问前来报信儿的鬼子漏,“这确实?”鬼子漏说:“是我亲自听见的,你怎能不信呢!”二禄一欠屁股侧歪在炕头,像泄了气的气球一样瘫软,鬼子漏也坐下来,又补充道:“他们小声嘀咕,我虽然没听全乎,可这几句我却听真真的,什么‘生米做成熟饭’、‘他得认’、‘只是提个醒’。”

黄香芪说:“赶紧追吧,追晚了就不赶趟了,这大冷天可别在野外冻坏了。”刘银环埋怨道:“姑娘好容易把人盼来了,你可倒好,要彩礼打别,哪有你这样当爹的?你要把姑娘逼跑了,我跟你没完!”二禄起身要走,鬼子漏提醒说:“屯里都小烟炮了,屯外肯定刮上了,这天气更不好追了,你认了吧!”

二禄再也坐不住炕了,来回在屋地走动,厚厚的嘴唇撅得老高。鬼子漏起身提示道:“二大,如果没人出主意他俩能私奔吗?能不能是他黄士魁说啥了呢?你要找他算账,可别把我递出去,我不过是帮你分析分析罢了!”鬼子漏看二禄呆愣愣的捏着礼单子,内心有了几分快活。他匆匆告辞,沿着冰雪大门街顶着嗖嗖的冷风西行,走了很远的时候,他回头发现二禄也从胡同口出来了。

二禄晃着水蛇腰走进秦家前门房子东屋时脸色非常难看,狗皮帽子也不摘,老羊皮袄也不脱,抄着袖子抱着膀子,气囊囊地念秧:“也不谁瞎出私奔的主意,你说这人损不损?”黄士魁正在炕头抽旱烟,听到这话令他有些不悦:“二大能不能把话说明白些?”二禄说:“还说什么‘生米做成熟饭’、‘他得认’、‘只是提个醒’,这是人话嘛,啊?”黄士魁这才明白二禄的来意,吸一口烟:“哦,我听明白了,二大你是来兴师问罪的吧?认为是我出的馊主意?”

见二禄不语,黄士魁下了地,又抽一口烟:“二大,你应该知道,我黄士魁长这么大还没给谁出过馊主意。你知道当时都是咋说的吗?我现在就跟你原原本本学学。大队正在开会,香兰就领迟老师来找三大,三大去你家一趟没劝成,迟成翰要上公社告你大要彩礼,被三大给劝住了。香兰和迟老师走的时候,我怕他们想不开就跟了出去,在大队西院杖子边上,我问他们打算怎么办,迟成翰说这礼单不能接受,见他要走,香兰说跟他一起走,迟成翰问是私奔吗,香兰说私奔就私奔,迟成翰觉得私奔不光彩。我说,‘如果真是生米做成熟饭,那逼着二大他得认,可是真没别的办法了吗?’香兰说,‘没有再好的办法,顾不了那么多了。’我说,‘如果你铁了心跟他,真走了那步就无法回头,可不能后悔,说我只是给你提个醒,主意你自己拿。’可香兰狠下心要跟迟老师走,我说,‘外面正刮大烟炮,非要现在就走吗?’香兰说,‘现在就走。’就这么个过程,二大你怀疑我出的馊主意,我冤不冤?”

正在炕里哄孩子的艾育梅说:“二大呀,这回听全乎了吧?别人听的只是片言片语,也许是故意给你们掰生,可不能别人说啥信啥。”

二禄像卖不了的秫秸戳在那儿,黄士魁把烟头扔地上用鞋底子抿了一下:“二大呀,我就不明白了,你要那么多彩礼目的是啥呢?你是没相中人家小迟老师,想要黄了?”二禄摇头。“你缺钱花?有急用?”二禄又摇摇头。“你是要面子,多要光彩?”二禄不言语。“咱尊重民俗,象征性地要点儿也中,可你咋狮子大开口呢,别人家都三百五百,你一要就一千多。你以为多要光彩吗?你知道人背后会咋看你?二大你咋能带这个头呢?如果公社真拿你当反面典型那你真就抬不起头了。”

二禄头垂得很低,也许是穿戴太多的缘故,汗从帽子前沿淌下来。

“我以前就听你总说,闺女不能白养,闺女不能白养,啊,难道养闺女就为挣几个吗?你这一要可倒好,把人要跑了,这回长长眼睛了吧!”缓一口气又说,“他俩大凡有其他办法也不会这么做。”艾育梅念叨:“儿大不由爷,女大不由娘啊!真要逼出点啥事儿,恐怕得后悔一辈子呀!”二禄忽然担忧起来:“这么冷的天,也不知道他俩跑哪去了。”黄士魁念叨:“过了今晚,生米也许真做成了熟饭,想不认都没招了。”说完暗暗察看他的表情。

二禄急得直跺脚,在屋地上转起磨磨:“只怕我现在后悔也晚了!”黄士魁说:“不晚。”二禄问:“这么说你知道他俩下落?”黄士魁说:“知道,但不能露给你。”二禄又问:“这事儿还有回旋余地?”黄士魁说:“你不再往前赶,就好收场。”二禄像抓到了一棵救命稻草似的,连忙说起软话来:“怪我一时昏了头,把一把好牌打个稀巴烂,接下来的事儿就全靠你了。”黄士魁一口应下:“你先回去,明早我给你圆场。”二禄出了前门房子,顺着风吹雪往回走的时候还嘀咕:“这俩冤家藏哪了呢?”

黄香兰和迟成翰当晚被黄士魁拦下,在秦家北炕住了一夜。

第二天一早,黄士魁就来学说了二禄妥协的经过,呵呵笑道:“香兰,这回算是把二大的脖梗子给搬过来了。”吆叨婆坐在南炕听了,说了一句古语:“呦,这可真是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留出愁哦。”

黄士魁去圆场,事情办得很顺利。离开秦家时,黄香兰特意让迟成翰在北炕头席角下掖了两元压炕钱。看见这一举动,黄士魁会心一笑。黑牛眼尖,不等临时找宿的人出屋,就把那两元钱从炕席角下拽出来,送到吆叨婆面前:“姑奶,你看他俩给留钱了。”吆叨婆说:“呦,还挺讲究呢,这钱你留着吧。”

又过半个多月,黄士魁派秦占友出一挂马车,由三喜子代表女方家送亲,带着十几个近亲属,在冷月谢别天幕之际,把黄香兰送到了老粮台。然而,迟成翰内心对二禄系了个仇疙瘩,成了家也始终不待见岳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