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小鱼跃农门 > 第58章 姐妹

小鱼跃农门 第58章 姐妹

作者:一树樱桃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19 17:17: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58章姐妹

来的人正是小鱼原来寄身清心观时的那两个姐妹,常思和常宁。姐姐常思比小鱼大一岁,如今正是抽条儿的时候,再见面的时候,个子又抽高了不少,原来的一点婴儿肥早不见了,露出一张瓜子尖的小脸,细瘦身形,看着风吹折柳一样。妹妹常宁今年九岁,比以前也瘦了些,小脸微黄,神情倦怠,看着不大精神。

小鱼原先在清心观里与这两个小姐妹玩得最好,她们对她也诸多照顾,今儿见她们俩拎着包袱过来,又是这样一副容色,心知定是清心观里出了事儿了。

“出了什么事?”小鱼拉了姐妹俩进屋里,让碧桃和红梅端了热茶和点心上来。

常宁饿得狠了,抓了糕饼就吃,常思一脸愁容看着小鱼说:“我们现在是没地方去了。”

原来出钱供着清心观的那家人前些日子生意出了差子,他家生药铺子进了假货,吃伤了人,赔钱是小事儿,重要的是名声差了,那家人也没脸再在县里待下去,便收拾了家当要去苍南投奔族亲。清心观再没供奉拿了,观主便要带着两个徒弟到南边寻她师姐挂单儿。常思常宁本是她们捡来的孤儿,并未授冠,这一番长途跋涉的,观主也就不好再带着她们上路。

她们无父无母,年纪又小,这会子能去找什么出路?思来想去,能投靠的人只剩下小鱼母女了。常思人长得漂亮,手脚也勤快,阳明村上对她上心的少年也有不少,听说观主要离开,便有几户人家托人去观里要给常思说亲。

常思就常宁一个妹妹,到哪儿都是要带着的,她一直在观里住着,跟着小鱼识了几个字,眼界已经不同,知道小鱼现在有房子有地有名声,已经是个富贵小姐了。她跟妹妹商量着,与其嫁到村子里面朝黄土背朝天当一辈子农妇,不如去投奔小鱼,哪怕做个丫鬟,也不用拘在那一亩三分地上刨食儿。凭着她们姐妹跟小鱼的交情,将来说不定也能有个更好的归宿。

于是她跟杨三爷打听到了小鱼现在的住处,拉着妹妹,深一脚浅一脚一路走了过来。

小鱼说:“得亏你们现在找来,原本我打算今儿回城里一趟的,这可赶巧,还没及走,你们来了,不然可不要扑个空了?”

常思觑着小鱼的脸色,惴惴地问道:“那你肯收留我们不?我和常宁吃的少,能干活儿的,保证不给你添麻烦。”

常宁忙点头,紧张地看着小鱼:“是啊,小鱼姐姐,我们什么活儿都能干的,你现在是小姐了,肯定缺丫鬟的,我们给你当丫鬟,不吃白食。”

小鱼摆摆手说:“什么麻烦不麻烦的,以前我跟我娘都亏着你们照顾着,现在你们要来,便给我当帮手,给我作伴儿,我高兴还来不及呢。咱们是打小一块儿长大的情份,什么小姐丫鬟的,这不是打我脸吗。你们安心住下来吧,咱们还像以前那样,当姐妹处着。我有好吃的,不会少了你们一口。”

两姐妹听她这样说,心里感动,站起来给她行礼:“这可不敢。”

小鱼笑着拉了她们去后院儿见陈氏。

陈氏见是她们姐儿俩,忙下床穿鞋子迎上来。见着这姐儿俩面黄肌瘦的,知道她们没吃什么好的,又亲自去厨房里吩咐,要多做几个肉菜上来给她们补补。

席间常思还好,常宁饿死鬼投胎一样狼吞虎咽,吃着吃着捧着碗哭起来。

说起来,大家一道吃过苦受过穷,她们被道姑们从道上捡来的时候,大的五岁,小的才会走路,女冠生活清贫,平日只顾自己念经打坐修功课,并不怎么会带孩子,所以她们都是散养着的。也就是后头陈氏落难投在观里,她们才享受到了点母爱。

现在她们存身的清心观不在了,就像失去了巢穴和父母庇佑的幼兽,觉得天地茫茫身如浮萍一样没着没落的。陈氏和小鱼暖暖的言语,热热的饭食让她们又找回了家的感觉,甚至比以往更加安全可靠。孩子比大人对善意恶意更加敏感,常宁只觉得自己周身上下无一处不熨贴和暖,就像在外头飘泊已久的游子,回了家,在外头的思念和委屈全溢出来,化为泪水,流也流不尽。

小鱼其实很能理解常思姐妹此时的心情。就像她刚来到这个世界,如果身边没有陈氏的关爱,她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安然活下来,走到今天。在阳明村的那半年,虽然清贫,虽然有种种的不适,但她又是幸运的,身边有慈爱的娘亲,仗义的邻里,和善的玩伴。仔细想一想,除了唐家,她还真没见过什么恶心的人。

这年头,还是好人多啊。

小鱼在心里感叹了一下。

要么怎么说,极品都是按户口本出的呢?估计她这辈子见过的极品都生到唐家去了。

吃了饭,小鱼带着两姐妹去沐浴,特地到库房里找了两套新衣裳给她们换上。两姐妹洗漱干净,换了衣裙,一身颓气尽扫,看着精神了许多。

常思常宁在,小鱼自然不回县城里了,下午陪着她们睡了一觉,然后领着认识宅子里的人。

小鱼是想拿常思常宁当姐妹处的,不过常思常宁不肯让碧桃红梅她们也叫“小姐”。说起来她们跟小鱼也不是血亲,不过是小时候一起长大有些交情,她们来投奔小鱼是想有个出路,并不是来当小姐享福的。常思常宁年纪虽小,这些自知之明还有。小鱼不拿她们当外人,但在旁人眼中,她们离着小姐可还差着远呢。

小鱼也不勉强她们,她自己对这里的上下等级观念也不甚强烈,看着人给自己下跪什么的都会别扭,也就让人按着她们的年岁叫常思大姑娘、常宁三姑娘。下人们依旧叫她小姐。左右这儿的下人们认定了这宅子里正经的主子也就一个夫人一个小姐。

小鱼隔日回了一趟城里大宅,先带着常思常宁姐妹俩去唐家铺子吃了一顿,再去宅子里将她原先留下来的种子全都拉回庄子上。

回来的路上常思问她:“小鱼,那宅子是你们的吧,你以后都在庄子上住着,那这城里的宅子可怎么办?”

小鱼笑着说:“洪大叔他们住着呢。”

“洪大叔?我瞧着那宅子里可热闹,有老有少的,也不像是你家下人啊。”

“不是下人,都是以前我和娘住在大杂院里的邻居。以前他们都很照应我们,如今那宅子够大,我和娘又不常过去住,就让他们搬过来,改善一下居住条件,顺带也帮我们宅子养人气。”

“那么好的宅子,你就白让人住着啊。这要是租出去,一年能收多少租银呢!”常思觉得很有点可惜。

唐小鱼看了她一眼,没说话。

做人要知恩图报。她和她娘来到县城里,两眼都是一抹黑的时候,大杂院的人对她们的帮助她能一直记得。人都是讲感情的,难的时候人家拉一把手,现下她宽裕了,给人方便又有何不可?若她唐小鱼是那般斤斤计较的人,也不会对常思常宁这么好了。

不过她也不怪常思,她在江陵县城里打拼的日子常思又没参与过,她自然也不能理解她跟大杂院里这些叔叔婶婶男女老少们的感情。

回了庄子上,小鱼带着常思常宁在屋后头开了一块菜园子,园子并不大,只有七分半,打算拿来种菜。前头院子也已经理了出来,她是想着种些果树。为了这,她还特意让人去杨巧儿嫁去的上泉村,那儿是山地,大片的果园子,杨巧儿夫家家里也有上好几亩山地,小鱼托人去给巧儿姐送了信,让她寻着上好的果树苗给多弄些来。也正好可以添补添补家用。

小鱼之前让洪叔在集子上帮着收集些菜种,这回也包了一大包回来。

她晚上分了分,见品种还不少,冬葵、韭菜、胡瓜、莴苣、扁豆、菘菜还有一大包菠薐菜种。这里头胡瓜就是茄子,菠薐菜就是菠菜,都是蛮常见的东西。

小鱼把这些菜种分给常思和常宁,她们以前帮着看过菜园子,知道要怎么种。小鱼又把她从现世带来的那一包菜种混在里头,单辟了一小块儿地来种。

这里头的菘菜,也就是大白菜,她在清心观的菜园子里就种过,鲜甜爽脆,口感很好。又耐冬。在清心观里种的菘菜结了不少种子,小鱼想多种些出来,除了存一冬的白菜,多下来的还可以拿来送人情。

别看菘菜平日里不值钱,要是在大冬天还能吃上鲜嫩的菘菜,绝对是银子买不来的。

当然,一冬天只有菘菜吃绝对是不能让人满足的。

现在离入冬还有段时间,小鱼让管事找了些工匠,打算先把大棚盖起来。

这时代可找不着塑料,没有地膜也没有透光的塑料布,玻璃更是没个影子,小鱼找了半天,只找了一种临江纸勉强可以替代。这临江纸质地坚韧,透光性好,是大户人家用来糊窗户的。临江纸到底比不上塑料棚或是玻璃棚,大棚的采光问题能解决,保暖性能却要差不少。

但现在也不好太讲究,能有一个大棚建出来已经是划时代的进步了。

工匠先在地上用青砖围了一圈矮墙,又砍了山上的青毛竹劈成细竹篾子扎成框架,然后将临江纸用糥米稠汁糊上架。在纸架子外层再搭了层架子,上头拿蔺草编了一层席,糊上两指厚的草泥,再加一层蔺草席两面夹上,顶子做成可以活动的扇门,这样的扇门一共做了二十八片,只要拉动下头的竹竿子,便可以把这席门子打开或是合上。

这样一来,白天收了席门,阳光全透进大棚屋里,到太阳落了的时候将席门放下,可以阻隔热气。

小鱼不会造机关,只是把自己的想法跟工匠们说了说,他们晚上合计了一下就做出席门收放的机关来,让小鱼很是惊喜了一番。

这大棚看着复杂,其实用工并不大,不过三天就建好了。小鱼特地置备了一桌上等席面,请工匠们都好好吃了一顿,工钱也是照着两倍给的。

小鱼在大棚四角起了四个小窝灶,等到天实在冷的时候,也可以给大棚升温。

万事俱备,只欠播种了!

想一想到了冬天,她和娘在家里猫着冬吃着各种新鲜蔬菜的热锅子,唐小鱼就浑身充满了干劲。

得,开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