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游戏 > 离王崩天 > 第二章 猎白虎

离王崩天 第二章 猎白虎

作者:茶烟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9-20 17:40:14 来源:bqg90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柳思诚看兵士收拾妥帖,心想:“现在卯末,马上就到辰时,难道大家就在这里待着?”

昨日随济王到过茅舍的侍卫,都听华五说过今日王爷是辰时回府。侍卫统领见济王站着,知道是在等辰时,就从车上拿了块毡子,铺在地上请济王坐下。

交辰时未见异状,柳思诚有点沉不住气,想想后对张望道:“张将军,带辎重先行。”

柳思诚拿定主意,一个时辰辎重也最多走二十里,到时候如无变故,快马令其就地择处扎营,偏不回济王府。

如有紧急事务,辎重先行不至于拖累了行军的队伍。倒要看看华五是不是真的能掐会算。

从内心来说,柳思诚希望华五是真正的高人。从他对自己的态度、作为看,有可能为己所用,这样此次狩猎也就不虚此行。

另一方面,柳思诚平日颇为自负,又怎肯轻易就范?

张望得了王命率辎重车队及二百余人先行去了。剩下的二百亲兵都是骑兵,济王的侍卫有三十余人,重新整理马具盔甲原地等候。

辰时过了一半,忽见数骑自山道驰来,马上军士背负一面青旗,一看便知是安国的探马。

营地离安、白两国的边界不远,平日两国都有探马在相交地区巡查。这几日济王在此狩猎,安国在此区域的探马较以往多了数倍。各山道隘口也有军士守卫,防范白国偷袭。

侍卫平日训练有素,有十余人翻身上马,张弓搭箭,兵不厌诈,如这个军士是白国杀手假扮,济王岂不危险。

副统领带了两个侍卫迎了上去,在距济王三十丈处等候,一刻工夫一骑探马就到了副统领面前,其余几骑往别处驰去。

来人勒缰下马大声道:“速报济王,白国两千军骑匿踪潜入,强行冲杀开最近的隘口,距此不到三里!”

侍卫副统领说声:“再探。”急拨马回来将原话复述与济王。

柳思诚见着探马时已知道大概,由于昨日华五已有莫要仓皇的话,所以并不惊慌。自毡上缓缓站起。

“回府。”

侍卫统领一声大喝:“上马!”二百多人齐齐上马井然有序。济王跨上马背,侍卫统领策马行了几步,一探身将先前的毡子收起。这个动作让见着的军士都安下心来,一块毡子都不遗弃,可见济王是胸有成竹。

济王人马出营地转上山道,只听得背后蹄声杂乱,白**骑离此不过两里,喧嚣之声传来。远远的看那旗号,是白国劲旅白虎军。

边塞的山道即是安**队的粮道,都经过修整,多是沿山脚而行,宽两丈余可以并行两辆马车。

济王狩猎时选猎场,自然要考虑进退自如,二百余骑在此疾行不是问题。济王的队伍一上粮道便策马奔驰。

白虎军见前方济王旗号,军心大振。白虎军的主将是与安军对垒多年的张胡子,四十余岁,勇武强悍。一部长须,其貌不扬却颇有韬略。得知济王在此狩猎的消息,甘冒奇险,引两千军潜入安国境内三十里,意欲一举擒杀济王。如今见济王在前方不远,怎容他逃脱?

张胡子在马上大呼:“擒杀济王,赏银万两。”

白虎军听主将悬赏万两,知是不虚,况见济王不过二百骑,齐声鼓噪奋勇向前,一时两军之间的距离又近了半里。

济王军骑快马加鞭,队形稍有些乱了,柳思诚见此情形,一时也没了主意,毕竟是久经战阵的人,恐军心浮动便大声道:“持稳军旗。”

马上的旗手一听各自将手中的旗帜调整一番,张胡子在马上追击,见了济王旗号变化:前一追还有些乱,如今追急了旗号倒齐整了,莫非有诈?

安军听到济王号令心中稍安,此时济王还关心军旗,可见是有后招了。安军在急驰中队形渐渐有序,急而不乱。张胡子一看心生疑虑。

白虎军前锋也见了安军变化,驰马便缓了缓。后军只听见重赏催马更急,白军的队形一时便有些混乱。张胡子见状大喝:“停。”即又令:“前锋百人成四列快追。”

张胡子在白军中素有威名,人称常胜将军,在安白两国的边界征战二十余年,颇有建树。是安军的劲敌。

军令一下,锋百余人疾驰而出,张胡子领十余侍卫紧随其后。张胡子在马上一挥手“追”。

连串的军令在短时间发出,整个队伍并没有停下来,前锋追的更紧,中军后队缓了缓而已。

这一缓队伍调置整齐,只是前锋脱离大队五十丈。张胡子在马上催促前锋紧追不舍,只要前锋赶上济王的后队,交后手济王必死无疑。

安军只是是济王的亲兵卫队,仪仗旗帜多,济王令旗帜不乱,对行军的速有一定影响。白虎军的先锋百人,仅一面张胡子的将旗,白军必定要快些。一盏茶功夫两军的距离不过一里。

道路蜿蜒于山脚,一侧是山坡树林,一侧是一条山间河流,地形复杂。侍卫统领见形势危殆,在马上对济王道:“王爷带百骑先行,末将停下断后,前面一段右侧是深谷,末将率百骑冲白虎军一阵,料其抵挡不住。”

侍卫统领对济王忠心耿耿,置安危于不顾请命狙敌。

百余安军面对两千骑兵的冲击虽然不至于一触即溃,但也拖延不了一会。济王一摇头,没有说话。

“既然华五算准了是辰时回府,那么今日应该是有惊无险。”追的如此急迫。本应弃去旗帜仪仗,柳思诚心中有所依仗,并没有这样做。他要保持王爷的尊严,牺牲一百亲兵就更不会同意。

柳思诚将希望寄托在先行的辎重车队上,如果能将大车辎重置于道上放一把火,辎重车队的二百多人应该可以拖延三里路程的时间。此地深入安国三十多里,各处的几十年来,安国在北三州与白国对垒,国力此消彼长的原因,安国一直居于守势,柳思诚主持军中以来,态势略有改观,双方互有攻防。

虽然安国守多攻少,却也一改往日安军惧敌如虎的局面,况此次狩猎的四百多人俱是柳思诚的亲兵,骁勇善战。如能居险扼守,在狭窄的山道上阻击两千骑兵,保济王脱身不难。

若是没有华五的提醒,柳思诚定会选择弃了仪仗旗帜,加速与辎重车队会合,留下亲兵据险拒敌,自己带侍卫脱身。而现在柳思诚希望军旗仪仗规整,亲兵尽少伤亡,务求全歼白虎军。

张胡子在马上见只有一里路程,恐迟则生变,一声大喝:“前锋卸甲”。

前锋百余骑除盔卸甲弃于路旁。长兵刃、盾牌也尽数抛弃,战马一下减了五六十斤的负重,军士用鞭子狠抽,马吃痛竟飞奔起来,两军距离又拉近百丈。

前方有一弯道,估计辎重车队离此不远,柳思诚对侍卫统领道:“后队百人过了弯道策马上山,一人三矢,射完即走。”

侍卫统领将王命复述于后队,一转过弯道恰是一缓坡,树林也不甚密,侍卫统领带百人不顾荆棘纵马上山。在离山道不足二十丈处翻身下马,张弓搭箭。

张胡子虽紧追其后。柳思诚令军士弯道后上山,所以并没有看见安军的变化。甫一追过弯道处,猛然见安军少了一半人马,急呼:“小心弓矢。”

此时前锋人马已经冲入山道转弯处,安**队乱箭齐射,白军先锋已弃了盔甲盾牌,只有以手中短刀拨打雕翎,由于白军猝不及防被射杀二十多人。

柳思诚的这百余亲兵一人射完三矢,即弃盔甲、弓箭、马匹,窜入林中。紧随而来的白虎军大队人马见着也无可奈何。

现在白军先锋加上张胡子的卫队不足百人,除了人马带箭伤的,也就五十余人。

张胡子在军中素以凶悍著称,眼见大功告成便不惧生死,督促军士齐声呐喊追杀济王。一刻工夫前锋咬上了柳思诚的后队,双方开始拼杀。

猛然一声号炮响,山坡上一阵箭雨射落,百多支箭齐齐的射那张胡子,张胡子身中二十余箭一头撞下马来,山坡上又射出两阵乱箭,白军前锋不死即伤。

白虎军前锋本是五百人,张胡子督促百人追赶济王,白虎军先锋官王角紧跟在后面,今见主将落马身亡,不由的凶性大发。

王角不顾一侧的箭矢,在马上大声厉喝:“擒杀济王。”先竟自弃除盔甲,先锋营兵士照在先锋官的样子纷纷卸甲,白虎军先锋率了大队直扑过来。

济王在马上见箭射的密集整齐,第一阵箭就是针对张胡子一人而来,不像自己留下的那百名亲兵,在弯道上的乱箭,仓促行事,凌乱不堪。知道是辎重车队军士已经预先埋伏,有备而来。

……

先,张望带着辎重车队行进到此处,被后面的探马追上,这个探马是沿着粮道寻找救兵的,见了张望匆匆通报了张胡子追杀济王的情况。

张望得了探报,命探马继续前行,自己赶紧部署,亲自带了一半人在此设伏,张望在山坡上瞭望观察后,传令众军士第一箭齐射那将旗下的大胡子,果然一击奏效。

柳思诚自然不知道这些,根据情形他判断辎重应该就在此地。望了眼一侧的山坡,果然看见四十多辆大车装着粮草帐篷等物由绳索牵引着,绳索的一头捆在大树上,车上浇了油,军士在旁拿着火把斧头等待将令。

济王人马驰过,亲兵头目一声令下,军士点着大车砍断绳索,大车烈火升腾自陡坡急冲直下,白虎军先锋营恰好追到此地,粮道上前后距离五十丈的白军兵士悉数受到冲击,伤损过半。

白虎军先锋王角到此境地怎肯善罢甘休,在马上大呼:“擒杀济王。”先锋营在前,大队人马穷追不舍。

柳思诚知道辎重车队的狙击手段已经穷尽,大队白军眼看要追上自己的这一百来人,不由的动了轻装的心思。

想想华五的话又决心再等一会,方才为了保持济王的威严,已经坚持了十里路了。如今轻装,可谓是前功尽弃。况且如果不计颜面,豕突狼奔,凭自己的武功修为,脱身而去量非难事。

柳思诚忽见前面有一座木桥,桥对面有几十匹骡马和二十名安**士,每匹骡马的背上负有索具,几根大绳自桥下而出,系于索具上。

柳思诚率亲兵卫队策马疾驰,人马过桥后,那些军士一齐驱赶骡马,几根桥柱登时被拉倒。追兵勒马不及,连人带马摔下深沟的有十余骑。

桥下沟壑宽八丈深四丈,是两山间之水入河处,桥断便成了天堑。

柳思诚令:“下马,射。”

亲兵急急下马,侍卫迅速支起盾牌护住济王,亲兵拉弓放箭,白军未曾想到安军反噬,仓促间不知应对被射伤十几人。

一些人因为在安军弓箭射程之内,拨马后退,王角弹压不住,将随后跟进的人马冲乱,许多军士连人带马竟被挤下粮道一侧的河里。

王角一时没了主意,怒吼几声将队伍稳住。想想别无他法,孤军深入安国境内,主将战死,军心浮动,只有让前队以盾牌护卫,队伍徐徐后退。

白虎军按张胡子的筹划,本是在这木桥之前的路段就应该击杀济王,过了木桥两里有一条安排好的退路,木桥已断只有折返另寻它途。

柳思成见白虎军退走,思量着面前局势:我军探马四出,附近隘口,军营先后得知消息,白虎军退回去必然沿途受到攻击,此时尾随击之定获全胜。

想到桥对面还有自己的一百多亲兵和张望的二百来人,不由的豪气顿生,除亲王的服饰,着青色箭衣,牵了匹马来,侍卫见了不敢劝阻。

柳思诚打马狂奔到断桥处,一提马缰绳,战马腾空而起飞越对岸,马在深沟上空过了一半便往下坠,柳思诚单脚一点马背,腾身飞起,轻轻落于岸旁。抱残功法七层的境界,不过是牛刀小试罢了。凭柳思诚的武功修为,八丈宽的沟壑必可一跃而过,为了不惊世骇俗就借用了一下马力,即便如此,亲兵侍卫也个个看的目瞪口呆。

到了对岸,柳思诚牵了匹白虎军遗弃的战马骑了,尾随在白军身后,四处是白军遗弃的战马兵器。

到了张望布置弓箭的地方,见张望已经集结了人马。有二百来人。张望一见柳思诚忙道:“济王,末将准备追击白军。”

柳思诚道:“随我来”。

“济王万金之躯岂能涉险?请王爷在此等候。末将定当竭尽全力,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柳思诚脸一沉。“汝敢抗命?”

张望低头抱拳。“末将不敢”。

柳思诚带了张望等二百余人策马急追,中途柳思诚的侍卫统领带着那一百人归队,三百多人的队伍士气高昂,一刻便追上白虎军。

由于是撤退,白虎军前队变后队,柳思诚带人追上的正是殿后的先锋营。白虎军先锋王角见安军追来催促人马加速退走。一员偏将过去在阵前见过济王,一回头看清楚后,忙说与先锋官道:“后面追赶的是济王。”

济王的仪仗旗帜在断桥另一头,轻装追击只有张望的一面将旗。

王角本来没有看见济王的旗号,不想恋战。一听是济王追来,顿时恶向胆边生:我白虎军威名赫赫,今日损兵折将没能成功,尔不知进退竟然还敢来追。大喝:“停。”白军正在急速撤退,听见号令的也就是四百来人。

王角率了人马迎击安军。白虎军刚掉过头来,骑兵的马还没有跑开,安军的战马一直是疾速追赶,两军一触安军将白虎军冲溃。

王角稳住阵脚一骑突出,长枪在手杀了几个安**士,直取柳思诚。张望一见拨马拦在柳思诚前,手中竖起自己的大刀护卫,张望的马上功夫了得,白虎军的先锋官到底也伤不了柳思诚。

怎知道柳思诚被白军一路追杀,心中恶气难平,没有发泄处。见白军先锋王角冲来,柳思诚面上冷笑,在马上纵身而起,提一口真气,踏在身前的几个侍卫亲兵的肩上飞扑过去。

王角一见济王功夫如此高深先自胆怯了,招架不及被柳思诚一剑刺入前额而亡。

柳思诚将其身体踢落马下,夺了他的坐骑掉转马头位于安军的最前位置,直面白虎军。

白虎军先锋营军士见济王神人天降一般,一剑刺杀先锋官,俱都心生寒意,先锋营因王角战死,没有将领约束,一窝蜂掉头逃窜,溃不成军。

安军齐声呐喊追杀,先锋营的军士争相夺路而逃,狼狈不堪。因为先前追击济王时弃去盔甲,先锋营军士溃逃的速度倒是很快,一会追上了白虎军的大队人马。

先锋营人人急于逃命,将白军大队人马冲乱,安军随后掩杀,白虎军人马自相践踏,人马跌落粮道一旁的深谷河流者不计其数。

此时白虎军的前方遇到了安军救援济王军队的截杀,白虎军在粮道上拥挤不动,更多的军士丢弃战马盔甲兵器,爬上一侧的山岭,窜入树林逃走。

柳思诚知道,逃入林中的溃军,必被各个隘口关卡的安军擒杀。也不去管他。张胡子带领的这两千白虎军全军覆没。

济王此次狩猎居然一举猎杀了张胡子和其带领的两千白虎军,安国的军队只有几十名人员伤亡,是多年来难得的战果,济王的从容勇武在军中传的神乎其神,北三州安军军心大振。

……

柳思诚回到王府第二日即论功行赏,对张望阻击白虎军的部署大加赞赏,连夜写了折子向朝廷报捷,为将士请功。几日里处理完未尽事宜,想到华五便生了招揽之心,却也有所疑虑。

华五之能几近于妖,有失正道,若日久为患,不受自己控制,反而授人以柄。转念一想,世间万物非凡人所能勘透,有此异人相助乃是国家社稷之幸。主意一定,带了侍卫财物循原路去礼请华五。

……

这日华五在舍中抚琴,听月一旁侍立,一曲未了华五停了下来“听月,把行李收拾一下,柳思诚要到了”。

“师叔,柳思诚不过一凡夫俗子不堪大用,师叔怎将重生大事托付于他?”

华五答道:“我与师侄皆陷困境,与凡人无异,师叔靠修习近百年的‘大衍神术’,导引推衍,关节还在此人身上,结果虽不得而知,但哪有更好的办法?”

听月不再做声,去收拾行李。华五和听月本是修仙大派拓云宗的弟子,华五是结丹初期的修为,听月是筑基后期的修为,修仙之人以修为论尊卑,故而听月尊华五为师叔。

三十年前,两人结伴到大莽山脉采药,遇到厉魔宗的护法颜如花,两人俱被颜如花所伤,侥幸逃脱虽得活命但一身修为尽失。

华五魔气入体只得断臂求生,以一生修为封印本命金丹。金丹本已受损,如今又无法吸纳灵气,华五身体日渐衰老。

听月中一招“回头一笑”,功力年年后退,三十年来不仅功力尽失,身体容貌也在退化,看着只有十二三岁的模样。

回头一笑是颜如花的功法,中者功力慢慢退去。回归本来面目,人有甚么本来面目?追溯既往不过是一呱呱坠地的婴儿。

十二三岁是听月练气一层的年纪,好在退到这个年纪也基本稳定住。华五不能修炼,一日不如一日。

当时如能回到宗门,这点伤也算不了甚么,怎奈他两个慌不择路逃到讴歌地区,拓云宗在讴歌五国并无修者,讴歌的一些散修和其他门派的修者,最高也不过是练气的修为,根本无力救治。

若是有人知道二人底细,贪图华五、听月的灵石法宝,两人即有杀身之祸。讴歌三面为大莽山所围绕,越过大莽山行程数千里,凡人之躯如欲穿越无异于痴人说梦。

一面是万妖海域,若无法船无人得渡,讴歌无有修为高深的修者,那里来的法船?受伤以来华五听月苦思救治之法而不得。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