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游戏 > 离王崩天 > 第一章 异人华五

离王崩天 第一章 异人华五

作者:茶烟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9-20 17:40:14 来源:bqg90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离凤大陆南面的一角,半月形的大莽山将讴歌地区分隔开来,讴歌三面环山,正南是万妖海域。

讴歌地区有五个农耕国,安国居五国中央,与其他四国都有国界,只有一个州濒临万妖海。大莽山南是草原、戈壁,散布着诸多游猎为生的蛮荒部族。区域共有十数亿人口。在离凤大陆,如此地域面积和人口微不足道。

安国立国三百余年,国势渐衰,传到乾泰朝,皇帝柳周也算是一代雄主,励精图治,近年渐有了些复兴迹象。安国全境及其他四国的部分州府,晴朗的时候都能看见一朵黄色的菊花云,斗笠大小,形状和位置从来没有改变,传说如果它消失,安国必亡。

根据史书记载,安国立国时,得到仙人的扶助,安国皇宫内有一座仙佑殿,殿中供奉着一张无缘弓和九支破空箭,这是仙人留下来的镇国之宝,每日香火不断,皇帝一年四时亲自祭拜。仙佑殿有一殿主,由皇族中德高望重,武功高强者担任,现任的殿主是乾泰的叔叔康亲王。皇宫中一座大殿另敕封殿主,在五国中也只是安国独有。

讴歌地域在三百多年前,曾经有许多修仙者,安立国后,过去时常可见的人修,魔修、鬼修、妖修,都凭空消失了。讴歌地区看不见菊花云的那些国家,也几乎没有修仙者的行踪,凡人因而相信安国是得到仙人庇佑的。

乾泰皇帝柳周砥砺前行多年,其子嗣渐长成人,内中杰出者为长子柳思诚和三子柳实。柳思成是皇后所生,聪明睿智,处事稳重。年幼时在宫中读书便天赋过人,少年时常跟随在柳周身边,那时安国与白国,理国经常有战事,乾泰御驾亲征经常住在军营。柳思诚耳熏目染对行军布阵多有心得,于国事也有自己的见解。

乾泰对此子十分器重,二十岁封济王,在北三州封地主持一方军政。北三州与白国对峙,可见朝廷对其倚重。

柳实庶出,阴冷强悍。十五岁随柳周微服私访,因朝廷中有人泄密于白国,白国请出五国杀手中排名第二的高手为刺客。刺客于卫士不备时突然发难,斩杀两名侍卫,柳周完全暴露在杀手的面前。

是时柳周身后的柳实奋勇而出,剑伤刺客,迫其遁走,一时在朝廷中声名鹊起。安国皇族的家传武功“抱残功法”因而名动江湖。

柳实比柳思诚小两岁,因急难救驾之功,十八岁册封泮王。柳实处事狠辣,柳周对他不甚放心,又爱其才,封地落在京城一侧的秀州。也有怕他节外生枝的意思。

泮王封地在京城侧近,反得地利之便,动了觊觎太子位的心思。柳思诚在济地与白国周旋,或战或和都要自己决断,处置边境纷争费尽心力。

安国与白国的争斗几十年,国运此消彼长,安国一直处于劣势,柳思诚殚心竭虑十分勤勉,短时也难有改观。

柳思诚在朝中政声尚好,人缘却不及其弟柳实,况柳实有救驾大功,声望不逊乃兄。乾泰帝对此忧心忡忡,为了朝局稳定,加之自己春秋鼎盛,暂时将册封济王为太子的事放下。在朝中对泮王有所限制。

柳思诚在北三州的济王封地,除处理政务军务外,也在朝廷培养自己的势力,乾泰有意扶持,不过到底还是泮王的实力强些。好在柳周驾驭朝局得心应手,朝中相对平静。

……

与白国的对峙还在继续,这些都颇费精力。柳思诚闲暇无事,欲了解封地的风土人情,在安白边界的山区安排了一次围猎。

这日在猎场中,见山脚小溪旁有一茅舍,茅舍前后植了些花草。柳思诚与随从下马,信步走过去,才到院门口,见一老者迎出来。

老者年逾八旬,着一件蓝色细布棉袍,花白的头发挽了个发髻,用根木簪子别着。一部长髯也白了十之**。口称见过济王,却并不行礼。柳思诚的随从皆有愠色。

老者道:“昨日听枝头喜鹊叫,老朽知道必有贵人到此,于是今晨在此等候,果然济王到了。”

柳思诚心想。“本王的仪仗鲜明,谁人不知道我是济王?”柳思诚年轻气盛,便有了轻视之心“哦,老丈既然知道本王几时到,可知本王何时走?”

“这个老朽不知。”老者丝毫不理会柳思诚语中的戏谑之意。反而认真作答。

“如此说来喜鹊儿并无未卜先知之能,渔夫、樵者若识字,见旗号也知道某是济王。”

“老朽华五,八十有余,不敢说未卜先知,却也会些推衍之术,待老朽看来。”华五将左手伸出掐算一番“济王今日发三矢,中一雉一麂,另一支射在一梓树上,济王几时离开舍下老朽不知,若是回王府当是明日辰时。”

听着此番话,柳思诚吃了惊,收起轻视之心。施礼道:“先生世外高人,本王有礼。”济王的随侍也都恭敬起来。

“济王远道而来,请入寒舍奉茶。”华五举手做个请的样子。

柳思诚正欲结交此人,忙道:“如此叨扰先生。”吩咐随侍门外等候,便随华五进了茅舍。

华五所居的茅舍,桌椅、案几俱全,只是作工粗劣却收拾的干净。厅堂宽敞。一梳双髻的童子在煮茶,二人谦让一番,柳思诚在客位坐下。

童子送上茶来,茶具是粗陶,但古朴厚重,别有韵味。那童子眉清目秀十二三岁模样,放好茶盏就退下去了。柳思诚金冠綉袍,一身亲王服饰华丽无比,童子竟不多看一眼,柳思诚暗暗称奇。

华五端起茶盏“济王请用茶。”柳思诚双手捧了茶盏“谢先生美意。”遂轻轻啜了一口,慢慢品了品只是一俗物,无出奇处。

华五道:“济王失望啦,粗茶而已,略表寸心。”

“品茶讲究意境,本王心浮气躁,便是那琼瑶仙枝也是糟蹋了。”柳思诚却也知趣。

“济王太过谦逊,老朽倒是有一钱好茶,济王是知茶之人,便请济王品鉴。听月换茶。”

童子也不说话,走了进来,又继续煮茶。一会功夫,童子给柳思诚送茶上来,还是粗陶盏子。

这会童子似乎对柳思诚有些好感,换盏时说声:“请用茶。”

华五一笑也不作声。

柳思诚平日里八面威风的人物,此时不见主人发话竟不知道如何是好,那茶盏放在几上端也不是,不端也不是。华五见着便又端起自己先前的那盏粗茶“济王请用茶。”

柳思诚双手捧了盏子。“谢先生。”还是轻轻啜一口,慢慢品了品。茶汤入口凝实厚重,回味带甘,有些芝麻香气。又将盏内茶汤看看,见汤色暗红,叶片厚实,不似普通茶叶形状,却是没有见过。

华五道:“此茶叶片似人掌。名‘春手’。”

柳思诚方才在门外已知华五之能,不敢有欺瞒之心,以免弄巧成拙。轻轻放下茶盏。“本王对茶并无品鉴之力,这春手可有与众不同之处?”

柳思诚如此谦逊,华五心中甚喜“若说此茶如何妙趣,老朽倒是不敢苟同。济王谦虚坦荡,也不枉我这珍藏多年的春手。以茶论,春手只不过中上之品,茶名春手却是名副其实,确有妙手回春之功。”

柳思诚心中一惊。“春手原来是药。”想自己是封三州的济王,负有防御白国的重任,白国难免对自己有所图谋。若老者意欲伤人,此番怕是已经着了他的道。

“济王听老朽如此说道,担心老朽是白国奸细,欲害济王性命?”

柳思诚进来时已有结交招揽华五的意思,故而对华五十分客气,倒是华五处处以山野之人自居,全然没有草民见王爷的礼数。柳思诚就更认定华五是隐居的高人。现在的局面是柳思诚没有想到的,暗暗后悔自己太过大意。

与华五在一起,自己的心思华五似乎都能看透。柳思诚也不隐瞒“本王负有军国重任,恐有负朝廷重托。”

华五点点头。“鲁莽了些。济王率直,今后行事要瞻前顾后才好。”说完话华五便闭目养神。

柳思诚见状,知是给自己时间调息运功,也就端坐不动,将抱残功法运行一周。待华五睁开眼睛,柳思诚也正好行功完毕,华五笑着道:“济王可放心?”

柳思诚行功一周未见异状,心中释然。“先生说笑。”

华五指着茶盏“春手对济王有益,请饮此杯。”

柳思诚仰头将茶喝完。

“今夜就寝,请济王着白色中衣,明晨可见分晓。”

柳思诚也不多问,只是点点头。华五站起身来,柳思诚知是送客,站了起来,双手一礼“谢先生茶,适才门外本王言语轻狂,还请先生恕罪。”复又一礼。

华五捻着花白的胡须道:“济王礼贤下士,老朽愧不敢当。明日回府莫要仓皇,吉人自有天相。”

……

辞别华五,柳思诚一行便回驻地,沿途虽然山川秀丽,柳思诚骑在马上也无心观赏。

柳思诚想到朝廷中有三弟泮王争**,封地又与白国的对峙中,可谓是内忧外患乱人心智。

华五一山野村夫,只是猜中了自己射的三箭而已。以王爷的身份。自己竟不惜降尊纡贵刻意结交,好端端的喝了盏药茶。想到这里竟有些悔意。

一路无话回到驻地,是夜就寝前想到华五的言语将信将疑,还是换了套白色的中衣。翌日晨起并无异样,看看自己的白色中衣也没什么不同,不禁莞尔。自己年轻,看来这世上故弄玄虚之辈不乏其人。

伺候穿衣的下人忽然道:“王爷,这衣裳背后似有墨迹。”

柳思诚脱下一看,果然在中衣的背后有三个铜钱大的黑迹,成品字形。从位置看正好在自己修习抱残功法“蓄残”的地方,柳思诚衣也不着,赤了上身在榻上盘膝而坐,修习抱残功法时,原来蓄残的穴位并无窒碍,不由大喜。

安国尚武,宫中藏有许多武林中视为至宝的功法秘笈。皇族子弟修习的只是抱残功法。几百年来此功法都是家传,外人不得参与。功法分为剑法和心法,心法名“抱残”文字无存,只是口授。

与之一脉的剑法为“破釜”,“沉舟”,和“守缺”三套。剑法藏有剑谱。安国皇族子弟习武,俱是修习抱残功法。只是修习之初有严格的遴选,不愿习武的另当别论。

愿习武的子弟,也不是人人得准习练。安国虽然尚武,皇族子弟也非人人习武,一是习武最讲天资,二来继承大统者并不要求一定习练武功。以至于皇族子弟习武的并不多,乾泰皇帝就不曾习武。

抱残功法犀利无匹,只有心法达到一定层次才可以习练剑法。内功达到三层可以习练“破釜”剑法。“沉舟”就要到内功练到五层才可习练,要想修习“守缺”剑法,则需要将抱残心法练到第九层。

安国有史以来的皇族高手,没有人修习“守缺”剑法。当年泮王柳实剑创刺客时年方十五,抱残心法不过三层修为,破釜剑法也只是习练一年,骤然一击,纵是天下闻名的高手,亦被其所伤,可见抱残功法的高绝。

抱残心法习练中,其真气运行途径与其他门派的功法大相径庭,真气在三条经脉中循环游走,并不贯通一体,修习者在背部会有三个气滞之点,名曰“蓄残”。功力愈是深厚,蓄残的气滞就愈是明显。此功法名“抱残”确是恰如其分。

现今安国皇族子弟习练抱残功法,修为没有超过第七层的。功法的最后四句口诀形同虚设,无人能练。师傅传授时说及此处多是摇头叹息。

至于守缺剑法,需心法修至九层方可习练,有史以来皇族子弟没有人达到这个层次。守缺剑法也就从来没有人练习过。高手翻看剑谱,因功力不够无法习练,也看不出守缺剑法的玄奥。在他们看来,守缺剑法剑招怪异,破绽百出。习练抱残功法的皇族弟子,多是天资过人之辈,心知不是剑法有误,定是自己修为不够。

柳思诚习练沉舟剑法多年,已臻大成。心法已是七层修为,只是蓄残之处气滞明显,欲在心**力再上层楼倍感力不从心。今日解了蓄残之困,怎不欣喜!

梳洗毕用了早膳,柳思诚吩咐下人“请张将军。”张将军名望,原安国宫中侍卫副统领。宫中侍卫统领陈坎,是张望的同门师兄,二人武功在伯仲之间。安国宫中的两位高手陈坎、张望,师出安国第一大门派大阳宗。大阳宗与安国朝廷颇有渊源,二十年前,二人在同辈中是一时之翘楚,宗中长辈将两人选送进宫。

大阳宗虽是安国第一大派,其宗派传承的大阳心法和武功却未见得是武林第一。进宫后张望师兄弟怕堕了师门威名,练功刻苦,办差得力,是侍卫中有限的几个可以研习宫中所藏武功秘笈的人。

两人得以博采众家之长,加之天资过人,五年前作为宫中的顶尖高手。被官家授了一等带刀侍卫,侍卫统领和副统领之职,同是官居二品。

抱残功法只有心法和剑法,柳思诚的拳掌功夫皆由张望传授。柳思诚与张望虽无师徒之名,却有师徒之实,二人关系密切。

柳思诚封济王主政北三州后,向朝廷请旨,将张望调任外放,张望本是二品,又得济王看重,况与白国时有战事,正是用人之际,被委以三州军马总督之职。

这次狩猎张望在列。住在营中的另外一顶帐篷里。张望到来时,柳思诚正伏在书案上写奏折。张望四十来岁,留着五缕长髯,着二品武职官服,面态从容。见了济王双手抱拳。“末将参见济王。”

“张将军请坐,待本王写完这几个字。”

说话时柳思诚头也没抬。柳思诚生在官家聪明干练,虽然年轻但驾驭下属手法老到,对张望尊重但不随意,即使是两人独处也不假辞色。

放下笔,柳思诚道:“本王正写折子,北三州自将军任总督后,军中气象更新,军容整肃,军纪严明,一年来三次与白国交锋皆得不败,本王拟请朝廷褒奖,如得恩准张将军便可官居一品。”

折子有讲究,与白国三次交锋各有死伤属平分秋色,然自传到乾泰朝安国日渐衰落,以往征战屡遭败绩,今能战个平手便是功勋。况柳思诚是有望继承大统的大皇子,不能虚报战功以防后来者效仿。乾泰对济王十分了解,他若说是不败,在皇帝柳周看来必是小胜。

张望一听心中感激,仕途中人谁不看重前程?忙从椅子上站起来,又一抱拳“末将谢济王爷。”

“张将军坐,本王习练抱残功法多年,想必将军也知道这三个蓄残处的厉害,昨日我在西北距此五里处茅舍,遇见一老翁,在那老翁家中喝了一盏茶,老翁说茶名‘春手’,有回春之效,并嘱我着白色中衣而眠,今晨起视那绸衣上有三个铜钱大的黑迹。”说到此柳思诚一摆手,下人用一漆盘将那绸衣捧与张望。

张望昨日围猎在东边,与柳思诚不在一处。柳思诚才将事情仔细说与他知。

张望听了也有些意外,道一声:“恕罪。”将绸衣拿起一看,果然背后有三个黑迹,张望面有喜色“济王爷,抱残功法虽是皇家秘技,然江湖多有传闻,下官入宫多年,有幸得济王爷点拨,对此功法也知些许。”

张望在宫中日久,说话十分周全,将教授济王拳掌功夫说成是得济王点拨,尊卑立现。往深了想也不是假话,张望要传授济王功夫,对济王的功法和功力便要有所了解,抱残功法乃皇家秘技,是天下武功的巅峰功法,旁人知道名字已是难得。教授中必有交流,说是得济王点拨亦不为过。

“此三黑迹许是蓄残之处通达所排秽物,不知现下济王爷感觉如何?”

柳思诚道:“适才我运功调息,那蓄残处并无气滞。”

张望道:“若是蓄残之处贯通,王爷的功力可更上层楼了。”

柳思诚道:“这抱残功法以蓄残而得名,如无此破绽,三处经脉贯通,与其他门派功法便无差别,怕是要走回头路了。”

张望想了想道:“各派武功心法不尽相同,气脉运行也各异,但俱讲究融会贯通。抱残功法高绝,不落窠臼。官家习练者俱有蓄残之困。那老翁一盏茶就贯通了王爷蓄残处脉络,必是高人,末将愚钝,王爷以剑一试,若功力不退,则可认为是对王爷有益无害。”

柳思诚“嗯”了一声。站起身来,自剑架上取下自己的佩剑。张望站了起来“末将告退。”

张望知道规矩,皇家子弟习练抱残功法时旁人不得窥视。

“张将军请回。”

张望行了礼退出帐外。柳思诚身在营中,帐外也没有僻静处,就在大帐中练了一路破釜剑法。较之平日不仅功力未退,反而有所增强,只是不明显而已。

收剑入鞘,放回剑架,柳思诚在书案前坐下。到了现在,柳思诚满心欢喜,昨日回营时对华五的怀疑的确是谨慎过头。

蓦然想起华五昨日所言。筹划狩猎时要在此地驻七日,今日才三日,先前本王不当他的话算一回事。只是昨日三矢他算的准,春手亦确有功效,莫不是今日果真要回府?一时踌躇。

“莫要仓皇。”柳思诚心中念叨着。“怕是有紧急事务?”想到此柳思诚吩咐下去“拔营。”

柳思诚决定静观其变,若是辰时没有特别事务,再择地安营也无不可,王府的亲兵一刻工夫将帐篷等收拆装车停当。

一名偏将走进大帐。“启禀济王,收拾好了,这大帐……”

柳思诚起身走出帐外,跟随出来的偏将一挥手,几十个早已准备的亲兵一起动手,将大帐拆去,捆扎收拾装车,有条不紊。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