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游戏 > 娱乐初唐 > 第一百六十一章 黄河

娱乐初唐 第一百六十一章 黄河

作者:醉酒的探戈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9-19 13:14: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是黄河历史上少见的八百年稳定期,从这之后黄河就开始频繁泛滥,屡屡改道。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但是在中国历史上,黄河下游的改道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每年都会生产差不多十六亿吨泥沙,其中有十二亿吨流入大海,剩下四亿吨长年留在黄河下游,形成冲积平原,有利于种植。

下河沿至河口镇河段:河道长990公里,区间流域面积17.4万平方公里(含内流区),水面落差246米,河道比降2.5?,是宽浅的平原型冲积河流。本河段开始由南向北,至三盛公逐渐折向东流,到河口镇则又转向南流,构成为著名的“黄河河套”。下河沿至石嘴山一段,黄河流经富饶的宁夏平原,河道长317公里,河宽400~3000米,比降为4.5?,河床由砂卵石组成。石嘴山至磴口,黄河穿行于乌兰布和沙漠与鄂尔多斯台地之间,河长88公里,比降2.9?,河床缩窄,局部地段有砾石基岩出露,水面宽300~700米,河道两岸沙丘起伏,一望无际。磴口至河口镇,黄河蜿蜒于内蒙古河套平原之上。河长585公里,河宽500~2500米,比降1.3?。水流缓慢,是弯曲型的平原河道。

黄河自河口镇至河南郑州市的桃花峪为中游。中游河段长1206.4公里,流域面积34.4万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面积的43.3%,落差890米,平均比降7.4?。河自河口镇急转南下,直至禹门口。飞流直下725公里,水面跌落607米,黄河在晋陕峡谷。比降为8.4?。滚滚黄流,奔腾不息,将黄土高原分割两半,构成峡谷型河道。以河为界。左岸是山西省,右岸是陕西省,因之称晋陕峡谷。

晋陕峡谷位于鄂尔多斯地台向斜与山西地台背斜交界,构造较简单。本河段河道比较顺直,河谷谷底宽,绝大部分都在400~600米。峡谷两岸是广阔的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支流水系特别发育,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支流有56条。本峡谷段流域面积11万平方公里。占全河集流面积的15%。区间支流平均每年向干流输送泥沙9亿吨,占全河年输沙量的56%,是黄河流域泥沙来源最多的地区。

黄河出晋陕峡谷。河面豁然开阔,水流平缓。从禹门口至潼关,河道长125公里,落差52米,比降4?。河谷宽3~15公里,平均宽8.5公里。河道滩槽明显。滩面宽阔,滩地面积达600平方公里。滩面高出水面0.5~2.0米。本段河道冲淤变化剧烈。主流摆动频繁,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之说,属游荡性河道。禹门口至潼关区间流域面积18.5万平方公里,汇入的大支流有渭河和汾河。

黄河过潼关折向东流356公里至河南郑州市桃花峪,落差231米,平均比降6?。其中,三门峡以上113公里的黄土峡谷,较为开阔。三门峡以下至孟津151公里,河道穿行于中条山与崤山之间,是黄河最后的一个峡谷段,界于河南、山西之间,故称晋豫峡谷。三门峡至桃花峪区间大支流有洛河及沁河,区间流域面积4.2万平方公里,是黄河流域常见的暴雨中心。暴雨强度大,汇流迅速集中,产生的洪水来势猛,洪峰高,是黄河下游洪水的主要来源之一。孟津以下,是黄河由山区进入平原的过渡河段。南依邙山,北傍青风岭,部分地段修有堤防。

这段河流经过的恰恰是大唐人口城市集中的地方,如果要观察黄河以后变化的情况,就必须在这些地段进行。河套地区李好已经安排自己的弟子李纲负责观察,同时告戒他注意当地百姓对河两岸的环境进行保护,并推广一些利于环境保护的耕种模式。而出潼关后的河段就是李好这次东行的目的了,如果他能在这个时候对黄河进行整治的话,比后世发生灾害再整治方便有效多了,而且把黄河整治好了这将是一个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的事迹。

李好他们行走了时日来到了潼关,潼关位于秦、晋、豫三省交界的黄河三角地带,黄河、渭河、洛河三河交汇,北濒黄河,南依秦岭,西连华山,东接河南灵宝,总面积526平方公里,人口15万,以盛产黄金闻名于世。潼关历史悠久,闻名遐尔。古潼关居中华十大名关第二位,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李好他们要在这里停留几天,因为李好要去察看这段黄河周围的情况。至于住宿什么的根本就不需要他担心,因为现在的洪门分会遍布大唐,还有大唐商会各地也有分支,这些李好随便找一家他们立刻就会派人帮李好一家把所有的事情安排好,而不用李好他们操半点心。

在潼关停留几日,把该办的事情办好后,他们就要穿过函谷往东而去。古代处于洛阳至西安故道中间的崤山至潼关段多在涧谷之中,深险如函,古称函谷。函谷出名比潼关早,汉以前这里是入秦最重要的关口,它周围全是高地,这桃林高地方圆三百余里,横亘在华山(西)、函谷关(东)与崤山(南)、少梁(北)之间的巨大四方地带。桃林高地的南部峡谷直通函谷关,是千百年唯一的出秦险关大道。

说它唯一,是说只有这条如函大峡谷可通行车马军旅,也就是说,它是大军出入秦国的唯一通道,而不是说单人独马也唯此一途。在这桃林高地的北部,有一条不大的河流叫潼水,沿着潼水河谷便有崎岖小道直通大河,过得大河,便是河内的蒲坂,比东出函谷关却是近了数百里。三百多年后,这条河谷小道成了与函谷关并行的大道,于是便有了东汉的潼关。沧海桑田,潼关便渐渐成了主要通道,函谷关便在岁月中渐渐淡出了。李好只是想缅怀一下潼关函谷的雄姿所以选择了这条路线,比较庆幸的是这条路也是修的水泥路,所以也就不用担心路不好走的问题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