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快穿:每次都是地狱开局 > 第四十三章 剪辫

快穿:每次都是地狱开局 第四十三章 剪辫

作者:音冰儿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9-13 22:31:4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江南这边虽然亦有混乱,但因为这些大小势力的存在,自发的维护地方安定,倒也并未生起什么太大的乱子来。

当然,也的确生不动了。

被白莲教嚯嚯一遍,再被朝廷压榨一遍,现在的江南士绅们,不管是人数,钱财还是心态,也都经不起折腾了。

且不约而同开始大力打探京城的情况。

在殷灵毓等人的忙碌和努力下,京城的秩序保持了稳定,同时稳步的开始转化成华夏的样子。

对康熙的公审大部分人没敢去看,但康熙的判决却是传的如火如荼。

因为康熙的年纪大了,人老了,最终他的劳改场地主要就安排在了夜校,负责看管图书室,并需撰写回忆录,和配合修撰历史文献。

但与此同时还给他也拨了一小块地,要求他种一些自己的口粮,还给他发了土豆,玉米,白菜等种子和几只鸡鸭。

康熙,不,爱新觉罗·玄烨灰头土脸的在华夏的战士指点下笨拙的翻地,播种,又抗拒,又窘迫,只觉得是在被钝刀子割肉,一点点公开处刑。

尤其是夜校的学生们来来往往的时候。

除了公审和人员安置以外,最先开始的便是放足和禁鸦片,夜校也迅速在京城各处开办了起来。

老师们虽然嚷嚷着好难教,但是还是含辛茹苦的开始重新面对一批没有基础的,甚至思想可能更加顽固落后的学生们。

放足和禁止缠足一事,本让许多士人和官宦家庭私底下不满和恐慌,但殷灵毓在其上附带的,允许恢复汉家服饰和发型,又很好的充当了他们的心理补偿。

许多人在剪掉辫子,换上久违的汉家衣冠时,激动得热泪盈眶,泣不成声。

“这才是我汉家衣冠仪容啊!”

“想想当年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祖宗在上,不肖子孙今日……总算能把这屈辱的标记去了!”

“这才是衣冠!这才是华夏气象!比那紧裹着的马褂蹄袖,不知舒坦多少!自在多少!”

王启年,一位四十余岁的原礼部郎中,颤抖着双手,抚摸着桌上叠放整齐的一套深青色直裰和方巾。

这是他翻箱倒柜,从压箱底里找出来的祖父的旧衣,又请夫人按着自己的身形改制的。

他的儿子,王思文,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正拿着一把剪刀,对着镜子,比划着脑后那根细长的辫子,面上交织着激动,恐惧和一种难以言喻的亢奋。

“爹……真,真的剪了?”

王思文的声音发颤。

王启年深吸一口气,眼中已有泪光闪烁,重重点头。

“剪!为何不剪?这豚尾,压了我汉家男儿近百年的耻辱!如今……终于等到今日了!”

王思文抿唇,手微微抖着,合拢了剪刀刀刃。

“咔嚓——”

那根伴随了王思文二十多年的辫子应声而落,掉在地上。

然后王启年也接过了剪刀,剪掉了头发,拿起那顶方巾,郑重的戴在头上,又穿上那件直裰,穿戴整齐。

同样的一幕幕还发生在大街小巷的许多宅院里。

虽然有些背叛旧主的负罪感,但更多的是一种文化血脉终于重新接续的巨大慰藉和脱离“夷狄”身份的解脱感,因此,绝大部分汉人都是迫不及待剪了辫子的,甚至还包括许多满人。

因为实在是太难看了,也太不方便了。

而且,剪辫易服对他们而言,是摆脱尴尬的前朝遗老遗少身份最快的方法。

满族女子本就不裹脚,对此政策大多也都支持,有爱美的,很快就开始学着穿上了汉服。

许多贫苦人家的女孩本就因劳动需要而裹足较晚或较松,如今政令一下,父母便顺水推舟不再给女儿裹足,或给已裹的女孩放足。

工作人员和夜校教员们又耐心的进入街坊间,不厌其烦的宣传放足对女子身体的益处,还请出了一些起义军中的女兵,女干部作为榜样。

这些女子行动利落,英姿飒爽,同样受人尊敬,甚至能担任官职,不仅让许多年轻女子心生向往,也让许多觉得女子只能嫁人的人收到了极大的冲击。

也渐渐有人开始醒了过来,奔走呼吁。

“诸位!你们还看不清吗?时代变了!彻底变了!”

“这华夏,废辫子,复衣冠,是真要复我汉家之礼仪,而非承蒙元清之异俗!”

“缠足之事,宣讲队说的句句在理!自宋明以来,此风渐盛,实则是对女子的酷刑!我等读书人,口诵圣贤书,言必称‘仁者爱人’,却何以对自家骨肉行此不仁之事?岂非虚伪?”

“从前留着辫子,穿着满服,心里憋屈,好些人便只好用女人的小脚来维系那点可怜的,扭曲的‘汉家体面’!如今辫子剪了,衣冠正了,我等堂堂正正做回汉人,难道反而要靠折磨女儿的双足来标榜汉人身份吗?何其荒谬!”

再加上如果还是执迷不悟,除了要强制执行放足,还要丢脸的在所有街坊邻居面前大声宣读缠足害处,在这种种情况的鼓动和倡导之下,许多人开始放开了那条裹脚布,也开始默许女子出门做工。

但做工这件事就是纯粹的利益问题了,因为纺织厂建立了起来,那些公审过后没收的皇庄,官田,旗田以及贪官污吏的产业,部分用于安置无地的旗人,部分转为国营农场和工厂,纺织厂就是其中之一。

而一个纺织女工的月钱,节约一些甚至能够一家人吃饱穿暖。

各家的男人们自然也是陆续进厂,或者给华夏做事,打工,两个人,或者更多家庭成员,都能给家里赚钱回来,而粮食和布匹却变得更便宜,日子理所成章的开始越过越好。

盛京及辽河大军也终于被华夏在这段时间里接收,华夏领地终于连接到了一起。

大量来自关外的,过着好日子的人,还有他们的生活景象,也狠狠的冲击了大清的所有百姓。

原来跟着华夏就能过这样的好日子?

盐糖布匹都好便宜!

吃饱穿暖不再是梦!

而且谁也不敢,也不能欺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