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快穿:每次都是地狱开局 > 第四十二章 过渡

快穿:每次都是地狱开局 第四十二章 过渡

作者:音冰儿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9-13 22:31:4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此言一出,康熙立刻被气的脸都涨红成了猪肝色。

“你……!”

康熙声音颤抖,几乎要拍案而起,呵斥这个“不孝子”,但当他看到他的保成的那双眼睛时,那口气却猛的噎在了喉咙里。

他看到的不仅仅是仇恨,怨愤。

最底下还混杂着泪光,泪光里是委屈和控诉,痛苦,还有一闪而逝的,连胤礽自己都未察觉的关切。

面对这样的眼神,康熙觉得自己像是在被儿子堵在墙角,历数罪状一样,喉咙干涩的厉害。

也……突然不知道该说什么。

于是只能怔怔地看着眼前这个状若疯癫的儿子,最终沉沉叹息。

“……所以,你现在……是来看朕的笑话了?”

这话说的太过苍凉和认命,带着属于老人的暮气沉沉。

胤礽脸上的疯狂渐渐褪去,他看着康熙苍老憔悴的面容,那双曾经令人生畏的眼睛此刻只剩下浑浊和无力。

恨意依旧汹涌,但一丝不合时宜的酸楚和牵挂,却像纤细坚韧的藤蔓一样缠绕上来。

胤礽别过脸,不知是哭是笑的轻呵了一声。

“我怎么敢。”

然后就和肩上的殷愿面面相觑。

殷愿一歪脑袋。

看我干啥?不吵了?

胤礽于是这次真的笑了出来,肩上扛着殷愿,转身就走。

康熙抬起手又放下。

因为胤礽没有回头。

他越走越快。

太狼狈了,满怀报复意味的跑过来,结果预想的很多话又在看到那个老迈的汗阿玛之后开始说不出口。

真没出息。

做不到放下,他又何苦想来求一个了断。

倒不如离远些的好。

没瓜可吃,殷愿毫不留恋的飞走了。

京城的快速陷落消息传开后,紧随着一起传开的就是康熙的退位,震惊了天下的同时,也打乱了不少人的计划。

胤礽自请在华夏相关人员的陪同下,出去刷脸,安抚西安,太原,青州等地的八旗驻防城,确保他们能够配合华夏,有序解除武装,等待整编安置去了。

直隶省,尤其是靠近京城的北方各省,在得知消息后,大多迅速归附,尤其是各州府县的官员们,见到了康熙的亲笔退位诏书后,大多选择了开城迎降。

少数忠清分子或试图抵抗,或弃官而逃,但城中也很快被当地士绅百姓或华夏派出的先遣队伍控制住了局面。

京城的官员大臣里亦有忠臣自尽了几个,但更多的仍旧是只想活下去的人,何况这几年康熙的急躁高压,让不少臣子早就暗中叹息,动摇。

大多臣子迅速改换门庭,向华夏政权大表忠心,献上钱粮册簿,竭力证明自己的“有用”,以求在新朝保住官位甚至谋得晋升。

但华夏方面只留下了有经验的文书和技术人员,考核并优先审查是否有罪行,其他旧官吏仍在逐个进行调查核实。

倒也有一些自诩清流或性子谨慎的官员,称病不出,闭门谢客,试图观察风向,等待新政权政策明朗后再做决定,但也有少数有识之士,早已对清廷失望,也认可华夏政权展现出的新气象和能力,主动出山,协助华夏人员接管政务,维持秩序,恢复生产。

朝廷重臣们虽被放置在一旁,但华夏的政委和指导员们随之跟进,张贴安民告示,宣布政策,迅速填补了权力真空,稳定局面。

殷灵毓打开了京城的粮仓,清点过后确定不用自己再添点儿,便一如既往的暂时开仓放粮,免费但限额的发放给贫民百姓。

手下们则忙着登记所有八旗人口,宣布将分批分地,安置到城外或东北,参加生产劳动,同时组织旗人中的工匠参加培训,为工厂落地后的就业做准备。

消息的传递需要时间,殷灵毓这边还在埋头消化刚刚占领的京城,同时还有夹在京城和华夏之间的盛京,毕竟此处清军大军不少,为防生乱,是务必要尽快处理的。

而且能将华夏现在所占领的两片地方连接到一起,也能将后方的物资和技术更好的输送到京城,再辐射到全国上下。

江南士绅在经历了白莲教动荡和清廷的疯狂盘剥后,对清朝早已离心离德,但等他们听到消息后,虽然乐见清廷倒台,但也震惊于华夏的速度。

“竟如此之快?!京城说陷就陷了?皇上…皇上他竟然退位了?!这……这简直像在说梦话似的!”

一在当地也算望族,从朝中致仕的老大人牵头,众人聚到一起。

知道的更多的人摇头叹息:“快?何止是快!简直是迅雷不及掩耳!从闻听其兵锋至京师,到退位诏书公告天下,才几日工夫?我原以为朝廷……前朝至少能在辽河撑上一年半载,谁知华夏竟是直捣黄龙!”

书院山长也跟着叹气:“唉……天命靡常啊,观其行事,分田亩,兴工坊,废贱籍,平满汉……如今又兵不血刃拿下京城,令前朝君主自愿退位,这已非寻常改朝换代之气象了。”

“其志不小,其力…亦深不可测。”

旁边一老员外对这话很有些不满,阴阳怪气道:“其所行之事,多悖于圣人之教,均田亩岂非动摇国本?重工贱儒,岂是长治久安之道?如今此女窃据神器,我江南文脉,桑梓之地,也不知将来会是如何光景……”

一旁与之关系还不错的富商打断了他:“钱老兄,此刻还论什么圣人之教?刀架在脖子上了!别忘了之前朝廷是如何盘剥我等以充军饷的!”

“如今这华夏政权…至少看起来军纪严明,并未纵兵劫掠,且听闻其极重商事,而且,我这里还有北边传来的消息,他们的盐,布,铁器,可是都物美而价廉啊……”

老大人缓缓点头:“李员外所言甚是,势已至此,徒叹奈何?重要的是我等该如何自处,是主动投效?还是…暂且观望?”

书院山长沉吟道:“观望……恐非良策,观此女手段,雷厉风行,绝非优柔寡断之主,或许可派人北上,仔细打探其虚实。”

众人便都点头:“也只好如此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