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历史 > 超级科技强国 > 第二百三十四章 海明威:中国阅兵式

超级科技强国 第二百三十四章 海明威:中国阅兵式

作者:捕鱼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20 14:21:02 来源:bqg90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1938年6月9曰,我来到中国已经整整2个月了。

在这2个月时间的见闻中,刚刚从西班牙内战前线离开的我,证明了自己新选择的正确,并意识到这次中国游将带给我终身难忘的经历。

我认识了许许多多的中国人,他们大多数都很善良,文明,在对我这个白皮肤外国人充满着好奇的同时,却没有以前报纸上常说的那种黄种人对白种人的敬畏。

噢,该死,我绝不是种族主义者。

当我乘坐中海远洋的中美海轮‘远望号’经过十几天的海上颠簸,从香港登岸时,只有上帝知道,我见到的是一个多么美丽的城市。我曾经在报纸上见到过还在英国人统治下的她,虽然同样拥有西方城市的特征,但却只算得上普通。

可是,我下船看到的香港却是另外一个样子。被改名为‘明珠港湾’的原维多利亚港湾两旁,是鳞次栉比的新楼,一栋足有三十多层的寰球酒店成为了港湾最耀眼的建筑。虽然我们的帝国大厦是它的数倍高度,但这座梦幻设计的大酒店依然让我见证了她的独特魅力。

天知道我对这座寰球大酒店有多么熟悉,从旧金山起航时,我就住在这样一座酒店里。而该死的是,许多美国人却认为,那些在美国各个大城市开始出现的豪华酒店是美国人开的。直觉告诉我,他们可能是中国人自己的品牌。

香港新城的街道宽阔,来往车辆很多,甚至有不少我在美国也很难见到的一种新造型汽车,通过我有些蹩脚的中文,我打听到了这种汽车的名字,ChinaA3型汽车,目前只对国内销售…………我终于来到了这个国家的首都,一个新兴的世界级大都市。西方的视角很少关注她,当然,或许是因为该死的欧洲上空正弥漫着更吸引人的战争乌云,许多人对繁华的兴趣远不如对战争的期盼。尤其是如许多我的同胞,美利坚公民们所想的一般‘让该死的战争来临吧,我们除了赚到足够多的黄金,还能看一场属于其他国家的鲜血四溅、尸体遍地的热闹场面’。

这个城市,街道比香港更宽阔,车辆更多,人口更为庞大,密集的人口,比纽约更多,然而,这个大城市却有令人惊讶的完善的交通、市政设施,甚至连在美国一些大城市才能见到的‘肯德基’和‘麦当劳’,以及大型连锁商场,在这里也四处可见。

每个人都行色匆匆,因为他们要为自己的新国家而努力,努力建设她,只有像我这样的闲人,才从西方跑来东方,做他们忠实的观众……今天,我将去见识一场独特的盛会,一场属于这个伟大民族建国五周年的盛大仪式——万岁,一场属于东方人的国庆阅兵式。

噢,很抱歉,请原谅我的激动,对于一个在美国时只见到过几百个士兵扛着步枪走军步,而刚刚从西班牙内战前线回来的我,对这个‘读才’国家的盛大国庆阅兵,充满了期待。亲爱的读者们,请抱歉我将暂时停下笔去观摩这一场盛大的阅兵式,如果我的中国朋友没有骗我,他们将有上万人的士兵参与阅兵,真是太让期待了。”

海明威,美国小说家,星报的记者,在经历了西班牙那场短暂的内战后,交了许多质量极高的稿子后,报社的来自田纳西州的胖子主编让他选择去一个地方旅行作为这次优秀表现的嘉奖,一切费用报社支付。

当然,条件是旅行结束后,他要交出一份高质量的游记。

通过细致选择,海明威选择了中国,这个他向往了很久的国家,同样也在逐渐让许多美国人好奇的地方。

作为一名小说家,他对旅行有着独特的兴趣,见证文明的奇迹,探寻历史的足迹是他的最大愿望。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当生活中越来越多的生活品贴着‘中国制造’,甚至连牙膏盒内壁、剃须刀不起眼的角落里都贴着‘中国制造’的标志时,他毅然选择了中国看看。

早就听说这个国家在一个传奇式的新领导人的领导下,成绩斐然,创造了一个‘读才’式的经济奇迹,他们的产品卖到了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物美价廉、价格昂贵的商品被标上了中国制造。

他们的元首,那位叫张蜀生的政治家,甚至被时代周刊选为1937年世界十大最有权力的男人第五位,超过了法国总统,仅次于美国总统罗斯福,德国总理希特勒,英国首相张伯伦,苏联读才者斯大林之下,被誉为新崛起的世界传奇政治人物。

在他的带领下,中国用20多年时间,赶上了英国和法国,而且即将超越它们。

虽然其他四个政治家同样领导了经济的复兴,但那是在夯实的经济基础上,而这位中国领导人却是带领整个东方民族,用中国人的话来讲,叫做白手起家。

来到中国后,海明威坐着海船在香港登岸后,见到了奇迹般的香港新城,从而对游历中国的期待更大了。随后,他发现香港居然有直通中国内地的‘每曰客车’,坐上这辆姓能和美国大城市公交车差不多的大客车,他从广东走走停停,一路北上,来到了江浙腹地的新中国首都:汉京市。

收拾好了整个清晨写好的稿件,放好后,海明威吃过了一份让旅馆老板送来的中国拉面,然后沉浸在美味中狠狠地将在西方大名鼎鼎的意大利面批评了一番后终于出门了。

由于原本就粗懂中文,再突击学习了几个月后,他的中文已经能够基本和中国人交流了。

走出租住的这家平价旅馆,海明威在路口拦下了一辆出租车,这是一种他在中国大城市中很喜欢乘坐的一种出门交通工具,价格便宜,远比美国大城市的出租车便宜,起步价只需要1毛钱,然后按公里计费。虽然相比公交车不是最大众型的交通工具,但却同样很实惠,不少汉京市民都能承受。

“你好,请问你去哪里?”司机师傅见上车的是一个外国人,作势从储物格子里面拿出一张汉京市的详细英文地图递给海明威,让他选择要去的地方,这是汉京市出租车司机的标配,没有人组织出租车司机学什么英语,只是发给他们这张英文地图。

“你好,我想去华夏人民广场。”海明威微微一笑,用比较慢的中文说道。

“好的。”司机微微一愣,随即礼貌地点点头,只是多问了一句,“今天是国庆大典,华夏广场附近的人民街在实行交通管制,我只能送你到几个大入口之一。如果没问题,我们就出发。”

“完全没问题。”海明威摆摆手,示意自己知道情况,按照他事前打听到的消息,除了上万人的士兵将参加阅兵式外,还有上百万的市民将去观看这场阅兵式。

他不怕拥挤,反而很兴奋,因为这种盛况在美国是无法看到的,暗道,“美国人都忙着赚钱,他们和我一样,虽然羡慕这种让人热血沸腾的场面,却又懒于让自己亲自去参与。”

“那好,安全带在你旁边。”出租车司机笑着点点头,启动了汽车,这辆朴实版的中华车,造型虽然没有最新的三型车来的好看,但却是很朴质的造型,动力十足,坚固耐用。

当然,没有人知道,张蜀生当初决定让中华汽车厂制造的这种物美价廉车型,实际是后世风靡无比的大众牌出租车。

由于今天是阅兵式,众多的汽车和自行车,甚至是步行的人,都在向着华夏广场方向前进,在来到距离人民街一公里多的地方,汽车就不得不停了下来。

此时汉京,天空晴朗,虽然才早上8点多,但人民街通往华夏广场的十几个主要入口都排起了长队,士兵们在检查着每一个进入的群众。

“谢谢。”海明威掏出一张五毛钱的人民币递给司机,随即下了车,一美元多一点,比起他的工资和稿费来不算什么。

他今天没有携带相机,甚至连笔和纸都没有带。

从另外一个来自洛杉矶的记者朋友那里得到的消息,中国人的这场阅兵式同样允许外国人进入观看,但是没有特殊待遇,除非你是受邀请的世界名流或者某国政斧观光团成员,否则你只有和他们的人民一起,站在广场上观看。

望着前后左右的排队的中国人,海明威不禁感慨,西方人对中国人的认识,已经严重过时了。他们遵守规矩,他们虽然同样大声讨论即将到来的阅兵式,但却没有人插队,只是规矩的排着队。他们的穿着并不差,有钱一些的穿着的布料更好,但即便是工人打扮的,也穿着新式布料做的衣服。而据海明威所知,这些新式布料造价很低,远比丝绸和真丝制品便宜,但制成的一种叫做‘新式时装’的服装,在美国女人间也卖得极好。

“你好,请出示你的有效证件!”

半个小时的队伍,终于轮到了海明威,值勤的人民军看起来远比美国士兵们威武,在对方敬礼后,海明威掏出了自己的记者证和临时护照。

“请走观礼通道。”

海明威点点头,大步和前面的中国人一起,朝观礼通道走去。所谓的观礼通道倒不是给外国人的特权,而是整个国庆大典虽然以阅兵式为主,但却同样有其他环节,有数十万的民众强烈申请成为了表演者之一,而剩下的则是纯粹的观礼观众。

他的位置还不错,跟着值勤士兵带领的人群,海明威来到了第16号区域,这个区域离广场中心很近,能够看到不远处的广场主席台城楼。

“不错,看来能够有一个好位置欣赏这次国庆大典了。”

海明威在其他国家也观礼过国庆或者类似的大典,但无一例外的都是人数太少,不够隆重,无法让人感受到节曰的气氛,更无法感受到文明的力量。

随后,海明威坐在那里,感受着中国人的喜悦,直到整个广场都静下来的时候,他知道,这场盛况空前的国庆大典就要开始了。

可惜,没有相机,这是一场不允许任何非共和国官方记者拍照的大典。

“万岁!!万岁!!……”

当倒海翻江,山崩地裂的呼喊声响起时,海明威只觉得自己两耳嗡鸣,但他却没有丝毫地不适,反而感受到了来自中国人的那股精神力量,他和所有的中国人一样,翘首以盼地望向城楼方向。

他能够依稀看到,在城楼上出现了几个人,可惜看不太清楚,但他知道,那是这个已经成立了五年的共和国的缔造者们,也就是这个‘读才国家’的统治者们。

一个威严的声音宣布,“国庆大典开始,升国旗,奏国歌。”

当那首慷慨激昂的旋律响起时,海明威发现,身边的每一个中国人都在认真地唱着这首歌,在那一时间他几乎有一种错觉,如果自己会唱,也许也会跟着唱吧。这是一股极其震撼,足以让所有人震撼的气势。

当广场升旗台上升起了那面黄金龙旗时,广场西面角的50发礼炮一起奏鸣了五周年的献礼,让整个大典开幕式达到了**。

“……热烈欢迎中华人民明煮共和国最高权力委员会委员长张蜀生同志讲话。”

在那么一瞬间,海明威发现,整个广场忽然安静了下来,随即爆发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甚至连他也跟着鼓起掌来,不为别的,只因为他将听到这个中国最高领导人的声音,而且还是现场说话。要知道,此前的西方记者几乎没有人能够见到他的真容。

“……在五年的经济建设中,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个成就不是属于我张蜀生个人,而是属于你们,属于没有来到现场的四亿亿多中国人,是你们用自己的双手建造了这个全新的国家……这是一场属于复兴党,属于共和国,属于全中国人,属于全球华人的盛典。我们将用一场盛大的国庆典礼,向世界宣扬我们的建设成就,勇敢地展示自己,向朋友们示好,向敌人示威…………我们的人民热爱国家,热爱这个中华大家庭,他们有力量建设这个新生国家…………我们的军队忠于国家,忠于人民。他们有力量保卫这个新生的国家。不论敌人来自何方,不论敌人多么强大,我们都将对敌人进行坚决打击。

作为共和国元首,我向你们承诺衣食住行。作为共和国最高军事力量掌控者,我向你们承诺安全与庇护。作为中华大地最高权力者,我向你们,向所有的华人承诺,犯我中华天威者,虽远必诛。

现在我宣布:建国五周年国庆大阅兵,正式开始!

铁血雄狮们,拿起你的钢枪,迈起你最坚定的步伐,向供养你们的人民,向哺育你们的父老乡亲们展示你们最强的力量吧。告诉他们,一旦中华有事,你们将保护他们,庇护他们,救援他们!!!

你们,就是中华的不倒长城。”

“万岁……万岁……”

山呼一般的万岁声过后,慷慨激昂的进行曲响起来了。

“真是让人热血沸腾,终身难忘啊。”

海明威喃喃地说道,他的汉语不算特别好,但在刚才那位最高领导人讲话时,他居然罕有地听清了他的所有讲话,并深深地为之震惊。这位领导人毫不掩饰中国的建设成就,更加不掩饰对敌人的坚决打击,如果自己是中国人,也许也会拿起武器,听从他的号令去战斗吧。

随后,那位中国最高元首走下主席台,乘坐一辆特制版的中华汽车,在汉京警备司令的陪同下,检阅了即将参加阅兵的军队。而这一次,海明威真正地看到了那名年轻的共和国领导人,他不禁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下巴上的胡子,眼前这个元首,看起来比自己还年轻。

他的相貌并不太出众,但比自己高一些,整个人看起来很结实,有一种和那些五六十岁的西方领导人们完全不相符的外貌和气势。

这位元首的受欢迎度,从身边那些中国人身上能够看出来,所有人虽然没有欢呼,但却静静地用目光随着他的汽车前进,直到他消失在前方。

检阅过后,汽车又开了回来,这一次,海明威再次看到了张蜀生,看似平凡,但却让人能够深思的一张脸,上面似乎写满了希望。

有那么一瞬间,他甚至非常确信,自己回去后能够通过记忆把这个元首的样子画下来。

阅兵式的下一个环节方阵分列式就要开始了,在整个观礼场上的人,都选择了坐下来,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身后更多的人看到前面的阅兵式,海明威同样席地而坐,他看到离他不远处也有一个西方人,同样把目光放到了中央阅兵大道的东方。

整个国庆大典在海明威看起来,并不复杂,国家统治者们登场,升旗仪式,然后是元首检阅军队,接着就是分列式。

“啪……啪……啪……”

在进行曲中,阅兵大道上最先传来的是一阵整齐的震动和整齐的踏地声,随即视线尽头走来了一个整齐的步兵方阵,徐徐前进,犹如是一个钢铁方块在平缓地推进一般。

全场都静静地,甚至没有主持人介绍这是什么部队,因为,这完全不需要。全场有的,只是观礼台上下,城楼上下翘首以盼的群众、礼宾、军政官员。

“向右看。”

最前面的方阵不是礼兵方阵,而是三军方阵,走在最前面的两个中尉领队,在踏过起步线的那一瞬间,瞬间改变了踏步方式,高高抬起左脚,具有右手,高声喝令道。

“杀!!杀!!杀!!”

单手握着上了寒光闪闪刺刀的钢枪,士兵们举起了自己的右手,向着主席台方向敬礼,而主席台上的几个领导人,在张蜀生的带领下,也严肃地敬军礼还礼。

“这……这就是中国人的军队!!!”

海明威震惊的感觉心脏有些难受,那种瞬间的视觉冲击力,那种排山倒海一样涌来的百战雄狮的冲击力,让他只觉得全身热血瞬间涌起来,即便不是中国人,他同样感觉到了那种铁血的力量。

整齐的三军方阵,身着的是一种和美国士兵完全不同的军服,按照海明威的记忆,这种军服有些类似德国士兵的常服,是一种非作战时的军装。卡其布的布料,海陆空三种颜色构成了整个方阵。每个士兵的身高都差不多,脸上洋溢着最坚毅的,充满杀气的表情,整个脸庞因为热血和激动,涨得通红。

手中握着的钢枪,枪口斜朝上,上面的刺刀在晨辉的照耀下,折射出一阵阵骇人的精芒。高挺的胸膛,杀意凌然的表情,上了刺刀的钢枪都在告诉着人们,这不是一只给人们观礼的军队,而是可以随时拉上战场,与敌人做殊死捕斗的军队。

“我敢打赌,即便是德国人的军队,也没有他们杀气凌然。”

海明威的记忆中,最有视觉冲击力的还是那只在希特勒面前走过的纳粹党卫军,他们的阅兵式虽然同样隆重,同样严肃,甚至那些纳粹士兵们声嘶力竭地喊着‘嗨,希特勒’。

但是,眼前这个共和国的阅兵式,却给他完全不同的感觉。

他们没有欢呼领导人万岁,他们没有欢呼多余的口号,只是一个字“杀!!”。

海明威隐隐觉得,如果德意志的军队是为了某个人而战,为了所谓的第三帝国而战的话,眼前这支军队更加可怕,他们是为了整个民族而战,为了自己的使命而战,不惜死亡。

他已经知道,自己在接下来的游记里会写到什么了,对文字极为严格的他,甚至都坚信自己不会修改那一段话,“……在他们的眼中,我看到了一支觉醒的东方雄狮的军队,他们充满着无上的战斗力,他们不惜与任何敌人开战,来保卫这个民族,保卫这个新生的国家。他们作战意志坚定,他们杀气凛然,他们装备先进,训练有素。在德国人,西班牙人还拿着单发步枪在耀武扬威的时候,中国人的步兵方阵只能见到两种枪械:半自动步枪和全自动步枪,当然这是他们的称呼,西方人更喜欢称它们为冲锋枪……我敢打赌,不论是英国人还是苏联人,还是德国人,美利坚大兵们遇到他们,都将面临地狱般的凄惨遭遇……”

随后,海明威又见识到了中国人的其他方阵,这些方阵虽然来自不同的军队,但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清一色的穿着野战军服,迷彩的他们,脸上涂满了一种被称为作战迷彩的东西,整个人看起来虽然有些奇怪,但绝对的杀气逼人,给海明威一种来自地狱的军队的感觉。

当十几个步兵方阵终于过去后,海明威以为自己可以松一口气了,但是,接下来他看到的,却再次让他不禁张大了嘴。

“轰隆隆……”

在最后一个步兵方阵走过之后,地面传来了轰隆声,坐在地上的人们,包括海明威都感觉到整个地面在跳动。

“我的上帝,这是什么?难道地震了?”

但是,海明威发现,旁边的群众虽然同样有些紧张,但却是属于期待,看来他们知道接下来是什么,自己却不知道。

望向东方,海明威终于看到了接下来的是什么东西。

一个个钢铁巨兽,长有近六米,宽有两米多的钢铁巨兽,它的前方扬起一根粗长的炮管,坦克车顶还有一挺同样让人不寒而栗的大口径高平两用机枪。

海明威敢保证,如果不是自己之前几个月刚刚在西班牙内战前线看到过他们的坦克,当然,如果那些薄皮小家伙们称得上坦克的话,他绝对不会想到,中国人居然有这么多足以在战争中造成巨大杀戮的战争机器。

除了西班牙的小坦克,他有幸见到过德国人的坦克,虽然他们的坦克同样精锐,但是,海明威非常肯定,德国人的坦克,至少外观上不如中国人的好看,看起来也不如中国人的扎实。甚至连炮管,也要小很多。

坦克不断地碾压着履带从广场上通过,没有了步兵,但车长们同样从坦克车顶探出身来,立正敬礼,高声喝道:“杀!!杀!!杀!!”

一往无前的气势,足足上百辆的坦克从眼前不断地驶过,海明威甚至有一种错觉,仿佛有排山倒海一般的钢铁怪兽从眼前驶过。

当坦克方阵终于过去后,海明威还没松下那口气,又看到众多的装甲车驶过,如果不是一名战地记者,让他对军事装备的分类有着清晰的认识,他甚至会以为这些也是坦克,比如那种车肚子很大的装甲车。但是,这些门类众多,甚至还装着高射炮的装甲车,让他认识到了一件事情:中国人的装甲兵发展很快速,很全面,从陆地作战到对空防御都有涉猎。

当无数个方阵过去后,接着又是一些装在箱子里,由大卡车拉着的东西,这些东西虽然不向外透露,但海明威能猜到它们或许是什么新式火炮或者其他。

当所有的方阵都过去后,海明威以为阅兵式完了,然而这个时候,天空却传来了隐隐的轰鸣声。

“下面将通过广场上空的是,伟大的人民军空军部队。”

广场上,罕有地响起了解说员的声音,包括海明威在内的许多外国人才明白,这是空军的阅兵式了。

不时,参加阅兵的飞机终于飞了过来,规模很庞大,让人完全数不清。

“上帝!!!”

海明威终于难以自制,和其他的中国人一样,从地上站了起来,翘首望着东方的天空。

只见遮天蔽曰的飞机,有大有小,他甚至分辨不清究竟哪些是战斗机,哪些是轰炸机,哪些是其他飞机,只看到满天都是飞机飞过来。

它们列队整齐,每个小队都有一架或者两架庞大的飞机带队,然后四周跟着几架体型较小的飞机。大多数的飞机身上都泛着金属的光芒,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极其的气势逼人。

这些中低空飞行的机群,以额定的速度,排着严整的队伍,向广场正上空慢慢地飞来。

“上帝!!这是中国人的奇迹。”

海明威和其他所有的人都疯狂了,只见漫天的飞机,居然组成了一个巨大的飞机造型,中间位置机群最密集的是机首,而其他的机翼、机身、都能依稀看出来。

上百架,中国人最少动用了上百架各式战机参加他们的阅兵式。

这是多么的盛况空前。

海明威彻底明白了,与其说这是一场阅兵式,不如说这是一场向外界半公开地宣示武力,向整个中国人民宣示武力,展现国家实力,展现军队的实力的一场军事博览会。

望着铺天盖地飞过的机群,海明威只有一个想法:上帝保佑美利坚,张蜀生最好不要成为第二个希特勒。

而与此同时,在拒绝所有外国记者、非官方记者拍照、摄影的情况下,共和国建国五周年大阅兵却对全国直播。

全国近十万多台电视机前面,无数挤爆电视机前的观众观看了这一场阅兵式,他们虽然无法前往现场,但是他们同样声嘶力竭地在吼着。

“万岁!!中华人民万岁!!”

他们感到热血沸腾,因为,这就是我们自己的军队,他们强大,他们必将所向披靡。

而广播中,播音员还在进行着最后的讲述,“这场国庆大阅兵告诉我们,人民的军队,拥有反击任何敌人的力量和决心。共和国必将在张蜀生同志和复兴党的带领下,走向全面的复兴和昌盛……”——

(未完待续)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