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历史 > 超级科技强国 > 第二百零一章 大中华民族事务委员会

超级科技强国 第二百零一章 大中华民族事务委员会

作者:捕鱼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20 14:21:02 来源:bqg90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下令严禁各地政斧奢华浪费,政斧官员出差办事,一律从简,纠察和惩处一律从严。每一级别的住行标准都有异常严格的标准,而且相差并不大。在地方,省市县镇四级行政机构统一设立接待所,不单独批建接待所。在中央,各主要部门设立接待所,并且严禁各地设立驻京办,严禁各地“跑部钱进”。

汉京,新中国外交部接待所。

张岷山一行抵达大陆,拜访了外交部后,就被安排到了这个接待所。外交部接待所的布局很简单,几幢普通装修的小楼,内部的装修也很务实,严肃、隆重却又不奢华。张岷山父子四人从南洋出发,半月不到就将求见新政斧领导人的信函交到了外交部,一路上也算是顺风顺水。

“新政斧果然不同凡响,比起以前孙先生建立的民国,强了太多太多。”张岷山用手指点着报纸上的头条新闻,对旁边的大儿子张长江说道,只见那报纸上的头条新闻是‘为人民服务’,内容则是两湖曰报的一名记者回乡祭祖,见家乡的基建事业搞得如火如荼,随即去工地上做了几天活,准备用实际体验来感受一些新闻元素,不想却在这座大型水库的工地上目睹了一名老工人累得吐血的事件,后来记者才知道,这名老工人其实是市水利局长,上任后就开始在市内各大水利工地上忙碌,参与建设。记者以自己一周的工地生活,写成了这份新闻稿,发表在了两湖曰报上,“长江,你看,堂堂的市水利局长,主管一方水利,居然累的在工地上吐血,不容易啊。”

张岷山的大儿子接过转载报道的汉京曰报看起来,良久抬头道,“工地缺人缺技术人员,连水利局长都亲自下乡,这说明新政斧的建设决心异常大,政斧官员也能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建设中去。”

“这一上午看到的新闻报道,让我对大陆新政斧的了解又加深了一步。”张岷山合上报纸,掏出怀表看了看,“你出去看看,长河和长海拍电报也该回来了。”

“好的,父亲。”

张长江出去不久,就带着两个弟弟回来了,接待所因为毗邻外交部,所以专门设立了一个小型的电报分局。昨天张岷山将万民书交到了外交部,晚上就被安排住进了接待所。他也没着急,这么大一个国家,自己等人又不是名不见经传的南洋小地方出来的,若是照着明清的做法,递了折子,还不等个一两月的。他也就安心住了下来,随即让张长河和张长海去给南洋拍了电报报平安和办事的进度。在汉中岛上,除了荷兰人的电报局外,张家还经营有一个小电报局。

“父亲,我们在电报局向南洋发去电报后不久就收到了回电,说是如今南洋的局势有些不平静,尤其是荷兰人又在雅加达煽动印尼人与华人争斗,这种风潮有向其他南洋地区蔓延的趋势。爷爷让我们要抓住机遇,务必完成既定任务,争取到新政斧的支援。”

张长河将收到的南洋回电递给自己父亲。

张岷山看了看,随即心忧不已地放下电报,叹气道,“我也想快点,不过事情急不来。新政斧虽然是开明的政斧,也是为民做主的政斧,但是,那是相对于大陆居民而言。我遍观各种报纸新闻,都没有发现海外华人回国的大事件,现在还摸不清新政斧对我们这些天朝弃民的态度啊。”

张长江三兄弟都沉默不语,华人的尴尬地位,似乎又来已久,尤其是南洋华人的地位,比之其他地区的华人犹有不如。美洲的华人虽然曾经也经历过困苦艰难期,但他们却不是生活在殖民地,不用成为第好几等公民。三兄弟都是上过华人学校的,不但把包括汉语在内的老祖宗东西学的极好,对于整个世界局势也有一定的认识。

“爹,6月份开国大典的时候,不是也有很多华人接到邀请吗?我听说南洋的几名大善翁都受到了新政斧的邀请,还得到了领导人的接见。从这点来看,新政斧应该是肯定华人的功绩的。”张长河自信地说道。

张岷山摇摇头,叹气道,“长河你不懂,早些年老爷子是向孙先生捐了不少钱,但民国初年,老爷子几次派人回国求助都被各种婉拒,抗曰这几年,老爷子拉不下当年屡次被拒的脸面,只是匿名捐了一大笔钱,新政斧自然无从查起,更不会邀请远在民国初年做出贡献的老爷子回国。不然,老爷子怕是死也要回国一趟的。”

原来如此,张家三兄弟都不由叹气,爷爷寄希望于孙先生,而孙先生却没有做到当年募捐时的那些承诺,老爷子难免丢脸失望。

“不急,一个月不行,我们就等两个月,两个月不行,我们等半年,无论如何,总要见到一两名管权的官员。如果这次递万民书不行,下一步,我们就找报社,把兰亭序的真迹向当世公布,公开捐给新政斧。”

然而,事情的发展总是出人意料的,父子四人刚刚去招待所食堂吃过饭回到住处,就见到了当时安排自己住宿的外交部工作人员带着一名穿着中华装的官员在等候。

“许同志你好,这位是?”

“张岷山先生你好,这是我们外交部的周国来周副部长,主管的是外交部亚洲司和华人司两方面的事务。”那名外交部的许工作员刚一介绍,张岷山就傻眼了,这,这怎么回事,昨天才交了万民书,今天就来了一名外交部的副部长等候自己?这可不是小官小吏,这可是新政斧的中央政斧高官了。

“周,周部长你好。”张岷山微微有些忐忑地喊道,还准备弯腰,这可都是从老一辈人的记忆中学来的,凡是当官的,见面先弯腰三分好办事。

“张岷山先生,叫我周副部长或者国来都可以。你这礼一行,可就要让我犯错误了。用最高委员长张蜀生同志的话讲,从他算起,新政斧的官员都是人民真正的公务员,为公众服务的。”周国来急忙上前一步,制止了张岷山的弯腰。

在上个月,周国来从政务院秘书长的职务上调到外交部任职副部长,主管亚洲司和华人司的事务。没想到刚上任不到几天,就接手了这件华人事务。

“张先生,你的万民书,我看过后,递给了我们外交部的李宗仁部长,他看过后,又递给了新中国总高委员会的委员长张蜀生同志。张委员长看过后作出亲笔批示,让我们加急处理,先弄清楚你这边的情况,随后还会亲自接待你。”

外交部亚洲司的会客室,周国来和张岷山就这次归国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谈,弄清了其中不少情况,也将外交部这方面的安排和高层的意思进行了转达。

“什么?张委员长,张主席要亲自接见我??”张岷山不由全身发颤,头脑发晕,这个消息实在是太惊人了,自己回国,最好的期望不过是见一见小官小吏,能见到一个执掌实权的官员就是万幸了,如今又是副部长接见,又是即将到来的最高领导人接见,他不禁有些懵了。

周国来笑道,“岷山你也不用紧张,张委员长在建国大典上就说过,全球华人是一家,南洋华人自然也是我大汉子民,又何来天朝弃民一说。张委员长要见你,正是中央对于华人政策的一次重大举措,我今天找你是先了解一下情况,等时机一到,中央办公厅会通知外交部和张先生你的。”

“周副部长放心,我张岷山顶天立地,一颗心都是向着祖国,向着华人这个集体的。见,当然要见,天塌下来,我也要见张委员长,把华人的血泪讲给他听听,把南洋华人几百年的心酸血汗讲给他老人家听听。”

“谢谢,谢谢周副部长。”

三天后,在汉京山华夏阁,张蜀生接见了南洋汉中岛的华人代表张岷山一行人。

在这次接见会上,张岷山详细地将百余年华人愈加恶劣的生存环境向张蜀生进行了详细的讲述,讲到动情处,他甚至屡屡忍不住低头擦泪。

“张总委员长,南洋华人从来没有忘本过,每年都有许许多多的华人回国寻根访祖,更是数次出现过华人回迁的浪潮。然而,政斧不管,社会排斥,诸般原因造成了华人,尤其是南洋华人成为了我中华弃民,有故国不能归,有祖不能寻,有数万万同胞却不能并肩前行。

在晚清时代,为了推翻晚清,建立强大明煮富强的新中国,我们华人节衣缩食,支持国内的革命,如今,却又是二十余载过去了,南洋华人,无时不刻不在期盼一个强大的新中国能够为华人说话,能够为华人办事,能够不再将华人当成我华夏弃民。

满清政斧说我们是自甘堕落于海外,这是天大的委屈,如果不是为了讨生活,不是为了繁衍生息,我们的先民,甚至是我们这一代的华人,又何况下钻筒仓,当猪仔,下南洋……我的父亲张朝忠先生,虽然是在汉中岛出生长大的,但却从没将自己当成外人,他自始至终都教导我们,无论走得再远,心有大汉,我即大汉子民。所以,他办汉学,办汉文报纸,接济华人同胞,支援国内革命,如今他也是八十高龄,最大的愿望,就是能看到故国兴盛,看到汉中岛真正融入大汉民族之家。

张总委员长,这是我临走时,父亲张朝忠先生委托我向祖国带回来的一点点礼物,兰亭序真迹……”

张蜀生默默地听完张岷山声泪俱下的讲述,丝毫没觉得他失礼,中途张岷山甚至几欲下跪,幸好被制止了。

虽然如今位高权重,位列华夏最高委员长,张蜀生却从没将自己看的多了不起,不是因为他权利不够大,而是他看得够远,看得够多,区区大陆之首并不在他心中。能够带领一个文明走向昌盛富强,能够带领一个种族走向文明之巅,这才是他心中所向往的。所以,即便是坐在这象征新中国最高权力的华夏阁,他依然没觉得自己是高高在上的读才者,他始终把自己看成一个将民族引向高峰的领路人,一个文明的开拓者,一个种族的领军人。

“张岷山先生,新政斧是开明的政斧,从没有将海外华人排斥在整个中华大家族之外。张朝忠老先生将故物归国,已经是一片拳拳,象征了游子归国之心。新政斧的大中华民族从一开始就是非常明确的,无论你们身在何方,无论中华儿女身在何地,都是我中华子民,都是我大汉传人。你们不是天朝弃民,你们只是流浪在外的中华儿郎,你们不应该收到歧视,相反还要收到尊重和保护,是你们将中华文明传向世界各地,你们完成的是另外一种文明传播……”

张蜀生对张岷山进行了关于新政斧在华人政策方面的简单阐述。他没对张岷山说的是,在新政斧的组成上面,还有一个筹备中的委员会,那就是大中华民族事务委员会,这个委员会在不久的将来,将成为一个泛华人世界的机构,成为一个超越政治组织的种族姓组织。当然,这也是张蜀生的远期规划和设想之一,并不久远的将来,中华帝国的势力版图大规模扩张后,这个大中华民族事务委员会将真正行使无上权利。

第二天,国防部部长蔡锷晋见最高委员长张蜀生。

“主席,目前我们维持东北、疆省、藏省三个方向军事行动的负担已经非常重。在上个月,我们刚刚追加了一笔军事预算,其中虽然大部分是用于即将爆发的沈阳战役,但其他两个方向的预算也在其中。整体呈现增长趋势,如果再进行南海战役,那么今年的军事预算就将出现更大的缺口,到时候……”国防部长蔡锷将目前新政斧的军事压力进行了简单的讲述,当然,他个人是非常支持南洋行动,更是绝对支持分步走的南洋战略,先行解决汉中岛的问题,再图其他,然而,如今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三个方向的军事行动已经耗费极大,如果今年再进行计划南洋计划,即便是第一步,也会让财政预算雪上加霜。

张蜀生沉思良久,这才说道,“南洋的事情刻不容缓,失去了这个内外协同的契机,我们以后就要被动许多。三天内我要看到这次南洋第一步行动的作战计划,一个月内要准备完毕,开始执行。军事预算的事情,我会让政务院安排一次特别军事预算。蔡部长,这将是我们新中国向全世界发出宣言的一仗,动作务必要快、准、狠,开局好了,以后解决整个南洋问题,别人的反对声音才不会那么大。”

“是,委员长。”

蔡锷忍着心中的激动应道,他当然明白,财政预算算什么,国体若是丢了,华人的心若是丢了,全球华夏后裔的凝聚力丢了才是最令人痛惜的。

(未完待续)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