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海风吻过讲台 > 第38章:家访新发现(下)

海风吻过讲台 第38章:家访新发现(下)

作者:杏琳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9-13 22:21:57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与小浩家的清冷孤寂截然不同,小雅的家位于一个管理良好的成熟小区。按下门铃,悦耳的音乐声响起,开门的是小雅的母亲,一位妆容精致、衣着得体的中年女士。

“哎呀,是武老师!快请进快请进!小雅,武老师来了!”她热情洋溢地将武修文迎进门,声音清脆响亮。

屋子宽敞明亮,装修考究,巨大的落地窗让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泻进来。空气里飘着淡淡的香薰味道。小雅局促地从自己的房间走出来,小声问好:“武老师好。”她是个文静清秀的女孩,成绩在年级一直名列前茅,但此刻眼神有些飘忽,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

“武老师您坐!”小雅母亲利落地端上精致的果盘和茶水,“我们家小雅啊,这次月考语文作文扣了两分,数学最后一道大题步骤不够规范被扣了一分,唉,这孩子,就是太不细心了!离满分就差那么一点点!武老师您可得好好说说她,这孩子就听老师的!”

她语速很快,像连珠炮一样,带着不容置疑的期望值。武修文注意到,小雅在她母亲说话时,头垂得更低了,绞着衣角的手指用力到指节发白。

“小雅妈妈,小雅已经非常优秀了,这次月考总分还是年级前三……”武修文试图缓和一下气氛。

“前三不够啊武老师!”小雅母亲立刻打断他,声音拔高了几分,“必须第一!稳稳地第一!现在竞争多激烈!差一分可能就是重点班和普通班的区别!将来就是重点大学和普通大学的鸿沟!小雅,你说是不是?妈妈和爸爸为你付出了多少?你可不能松懈啊!”她说着,目光转向客厅最显眼的那面墙。

武修文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心头微微一震。

那几乎是一面“奖状墙”!从幼儿园的“好孩子”小红花,到小学每学期的“三好学生”“学习标兵”“奥数竞赛一等奖”“作文大赛特等奖”……金红相间的奖状,被精心装裱在统一的相框里,密密麻麻、层层叠叠地覆盖了整面墙壁!在明亮的灯光下,那些奖状散发着一种近乎眩目的光芒,也透出一种令人窒息的压迫感。它们无声地宣告着这个家庭对“优秀”近乎苛刻的追求,也像一座沉重的山,压在那个安静的女孩身上。

“小雅,”武修文看向女孩,尽量让语气温和,“最近看你上课好像有点容易走神?是不是晚上复习太晚了?要注意劳逸结合。”

小雅母亲立刻接话:“走神?有吗?小雅!是不是晚上又偷偷看闲书了?妈妈不是说了吗,升初中最关键!那些乱七八糟的书……”

“没有!妈妈!”小雅猛地抬起头,声音带着一丝急切和委屈,“我……我就是……”她的话堵在喉咙里,脸憋得有些发红,手指又开始无意识地绞动,指甲用力地抠着大拇指的侧缘,那里已经能看到一小片发红的印子。

武修文的心沉了沉。他捕捉到了小雅眼中一闪而过的焦虑和……恐惧?对达不到完美的恐惧?

“小雅妈妈,”武修文转向那位母亲,“能让我和小雅单独聊聊吗?就几分钟,关于她最近数学学习的一点想法。”

小雅母亲愣了一下,随即露出职业化的笑容:“哦,好好好!你们聊!我去厨房切点水果!”她起身离开,客厅里只剩下武修文和小雅。

空气安静下来。武修文没有立刻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小雅。女孩在他的注视下更加不安,抠手指的动作越发明显,眉头也无意识地微微蹙起,形成一个与她年龄不符的川字纹。

“小雅,”武修文的声音放得很轻,像怕惊扰到什么,“这里没有别人。告诉老师,是不是……很累?”

这句话像一把钥匙,轻轻捅开了某个阀门。小雅的身体几不可察地颤抖了一下,眼眶瞬间就红了。她飞快地低下头,眼泪大颗大颗地砸落在紧紧绞在一起的手上,声音带着浓重的鼻音和压抑的哽咽:“武老师……我……我好怕……怕考不好……怕让爸爸妈妈失望……怕……怕下次不是第一……他们……他们……”她说不下去了,肩膀开始小幅度地耸动,抠手指的动作近乎自虐。

武修文的心被狠狠揪住了。眼前这个被奖状光环笼罩的“优等生”,内心早已被巨大的压力和完美主义的恐惧啃噬得千疮百孔。那些耀眼的奖状,对她而言,不是荣耀,而是枷锁。

“小雅,”武修文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带着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听着,老师告诉你一个秘密。学习,不是为了拿第一,也不是为了贴满整面墙的奖状。”他指了指那堵令人窒息的墙,“学习,是为了让你自己变得更好,更有力量,去认识这个世界,去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去过你自己想要的人生。爸爸妈妈的期望,是因为爱你,但这份爱,不该变成压得你喘不过气的石头。”

他停顿了一下,看着小雅抬起泪眼蒙眬的脸,继续说:“老师觉得,你已经做得非常非常好了!好到远远超出了‘优秀’的标准。偶尔的失误,偶尔的疲惫,甚至偶尔的‘不想那么优秀’,都是非常非常正常的!人不是机器。允许自己喘口气,允许自己不那么完美,这才是真正的勇敢,明白吗?”

小雅怔怔地看着武修文,泪水还在流,但眼中那种沉重的恐惧似乎松动了一丝,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茫然和……一丝微弱的、被理解的委屈。

“下次觉得压力太大,透不过气的时候,”武修文递过去一张纸巾,“随时来找老师,或者黄老师,好吗?我们可以聊聊,或者只是安静地待一会儿。记住,在老师这里,小雅这个人,永远比小雅考了多少分、拿了多少奖状,重要一千倍,一万倍!”

小雅接过纸巾,用力地点着头,喉咙里发出压抑的呜咽,但一直紧绷的肩膀,终于微微塌下来一点。

夜幕低垂,海风带着咸湿的凉意吹进小小的宿舍。武修文没有开大灯,只拧亮了书桌上的台灯。橘黄色的光晕温柔地笼罩着他面前摊开的家访日志本。

宿舍里很安静。他拒绝了“国际厨房”的晚餐邀约,只说自己想静静整理资料。郑松珍和林小丽在群里发了好几个担心的表情包,黄诗娴则一直沉默着。她的头像灰着,但武修文知道,她一定也在某个角落,独自承受着这场风暴。

台灯的光晕下,他握着笔,却久久无法落下。脑海中,两个家访的画面反复交织、对比,带来强烈的冲击。

小浩家那过分的整洁和空旷,冰箱门上层层叠叠的便利贴,尤其是那张被油污浸染的“对不起又晚归了”……那是一个被生活挤压得只剩下“生存”的孩子。他的沉默、自律,甚至那份过早的懂事,都像一根根细针,扎在武修文心上。他太熟悉那种被贫穷和分离剥夺了温度的童年底色。自己当年,不也是揣着几个冷馒头,在煤油灯下苦读,只为了走出大山吗?只不过,小浩的“大山”,是父母在钢筋水泥丛林里奔波的背影。

而小雅家那面金光闪闪的奖状墙,小雅母亲口中连珠炮似的“必须第一”“不能松懈”,还有小雅那抠得发红的手指、紧锁的眉头和崩溃的泪水……那是一个被“优秀”的枷锁勒得喘不过气的孩子。她拥有的物质条件是小浩无法企及的,但内心的重压和恐惧,却同样深重。她的世界看似繁花似锦,实则步步惊心。

武修文提笔,在日志本上重重写下:

【家访对象:小浩(六一班)】

核心观察:家庭环境异常整洁却冰冷空旷(缺少生活气息与人气);冰箱及各处贴满母亲留言便利贴(内容多为生活安排、歉意晚归);父亲外地务工,母亲早出晚归从事高强度零工。

学生状态:近期作业偶有疲惫、走神迹象;性格沉默、自律、略显孤僻;交谈中流露对母爱的渴望与孤独感。

初步判断:典型的“隐形留守儿童”。长期独自生活,自我管理能力强,但情感支持严重缺失,安全感不足。近期状态下滑可能与母亲工作更忙(便利贴歉意增多)或青春期心理变化有关。

跟进策略:1. 日常多给予非学业类关注(如询问早餐、天气变化提醒等),传递关怀信号。2. 尝试建立“悄悄话”信箱,提供安全倾诉渠道。3. 与黄老师沟通,语文作业可适当增加表达类(如日记、书信),引导情绪宣泄。

笔尖停顿,他翻过一页,写下另一个名字:

【家访对象:小雅(六一班)】

核心观察:家庭条件优渥,父母(尤其是母亲)对学业成绩要求极高(客厅有巨幅奖状墙);母亲言辞间传递巨大升学焦虑与完美主义压力;学生单独交流时情绪崩溃,自述“怕考不好”“怕让父母失望”,有明显焦虑躯体化表现(抠手指至发红、无意识皱眉)。

学生状态:成绩顶尖但近期课堂偶有走神;性格内向敏感,自我要求严苛到病态程度;承受着与其年龄不符的巨大心理压力。

初步判断:高期望值下的过度焦虑与完美主义倾向。家庭过度聚焦学业成就,忽视孩子心理健康与情感需求。

跟进策略:1. 单独沟通,持续进行心理疏导,强调“允许不完美”“身心健康第一位”。2. 尝试与家长进行“非成绩导向”沟通(需黄老师协助,更具亲和力),引导关注孩子情绪状态。3. 在数学课业评价中,有意识强化其思维过程、努力态度,而非仅仅结果(分数)。

写完最后一笔,武修文放下笔,靠在椅背上,疲惫地闭上眼。窗外,是城市的万家灯火。每一盏灯下,是不是都藏着一个像小浩,或者像小雅的孩子?他们沉默地背负着家庭的困境或期望,在成长的路上跌跌撞撞。而自己这个老师,能做得又多么有限!

标准化教学?统一要求?在孩子们如此迥异的生活底色和心理需求面前,显得多么苍白无力!他第一次如此深刻地意识到,教书育人,“教”在其次,“育人”才是根本。看到每一个孩子独特的需求,给予差异化的关注和引导,这远比教会他们解几道难题重要得多!

一种强烈的冲动涌上心头。他需要倾诉,需要分享这份沉甸甸的发现和触动。他几乎是不假思索地拿起了手机,点开了那个置顶的名字:诗山有娴。

指尖在冰冷的屏幕上悬停了几秒,昨夜她挡在自己身前那决绝的身影、办公室里她惨白却燃烧着火焰的脸庞、那句轻轻的“小心点”……清晰地浮现出来。她是风暴的另一位主角,承受着同样甚至更甚的污名和压力。

他深吸一口气,开始缓慢而郑重地输入。不再是简单的问候,而是将今日家访的所见、所思、所感,尤其是关于小浩和小雅这两个截然不同却又同样令人心疼的孩子,以及由此引发的对教育的反思,一股脑地倾注在文字里:

【诗娴:睡了吗?我刚整理完今天的家访记录,心里堵得慌,想跟你说说。今天去了小浩和小雅家…】

他写得很长,很细,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最真实的观察和最直接的触动。写小浩家冰箱上那叠浸着油污的便利贴,写小雅抠得发红的手指和崩溃的泪水,写那面金光闪闪却令人窒息的奖状墙,写自己内心翻涌的同理心和对教育本质的重新思考……

【…诗娴,我忽然觉得,我们站在讲台上,看到的往往只是整齐的课桌和书本,看到的是分数和排名。可那些课桌后面,每一个孩子都背负着一个我们看不见的世界。有的世界空旷冰冷,只有便利贴的温度;有的世界看似繁花似锦,却压得人喘不过气。我们教的,真的不只是知识啊。看到他们,真正地‘看到’他们不同的困境和需求,或许才是我们最该做的。对不起,啰唆了这么多,只是……心里难受,又觉得,这些话只能跟你说】

点击发送。信息像投入深海的石子,屏幕归于沉寂。

武修文握着手机,静静地等待着。台灯的光晕温柔地笼罩着他略显疲惫的侧脸,也映着他眼底那份沉甸甸的、源自责任感的温柔。风暴还在窗外酝酿,但此刻,在这方小小的书桌前,他仿佛在孩子们隐秘的痛楚里,触摸到了教师这份职业最滚烫的内核。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晰,知道自己该往哪里走。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手机屏幕一直暗着。就在武修文以为黄诗娴已经休息,或者她此刻正被家人盘问、无暇他顾时,手机屏幕突然亮了!

“嗡!”

不是微信回复的提示音。而是一条来自陌生号码的短信,直接弹了出来,冰冷的白色背景,黑色的宋体字,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异常刺目:

【武修文老师】

【市教育局师德师风专项调查组将于明日上午九时抵达海田小学,就网络反映的相关问题进行调查核实。请务必于明早八点三十分前,携带个人身份证件及相关说明材料,到校长办公室报到,配合调查。收到请回复确认】

【海城市教育局监察室】

短信的末尾,没有署名,只有那个冰冷而权威的落款。

“嗡!”

手机又震动了一下,屏幕顶端紧接着跳出一条新微信,来自黄诗娴。她的回复终于来了,内容只有简短却沉重无比的三个字:

【我也收到了】

冰冷的窒息感,如同昨夜窗外狂暴的海水,瞬间倒灌进这小小的斗室,扼住了武修文的呼吸。橘色的台灯光晕,在这一刻,也仿佛失去了所有的温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