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大国军垦 > 第3102章 云开雾散

大国军垦 第3102章 云开雾散

作者:大强67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9-13 22:20: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夕阳熔金,沉甸甸地压在西陲的沙丘线上。

乌梅挺直的脊背在拉长的剪影里,仿佛也汲取了戈壁的坚韧。

她大步走向西区试验田,脚下是滚烫的沙砾,心中却是一片前所未有的澄澈与滚烫。

那份在非洲星火照耀下、在叶雨泽平静一瞥中点燃的归属感,并未因任务的回归而熄灭,反而如同地火,在胸腔深处奔涌不息。

那个声音——那个关于“责任”的声音——在她心中越来越响亮,越来越清晰。

她不再是记者乌梅,但她手中的笔,她历经风沙磨砺的心,却比任何时候都更渴望书写。

书写真实,书写伟大,书写这片浩瀚荒芜中,那群沉默却如磐石般坚韧的人们,和他们所守护、所创造的非凡价值!

叶雨泽,他是一座沉默的山,他的光芒不该被尘世的喧嚣所遮蔽,更不该被卑劣的流言所玷污。

他要被看见,他的故事,他身后那群人的故事,应该像这戈壁滩上顽强生长的麦苗,像非洲大陆上拔地而起的光伏矩阵一样,被世人知晓!

这不是职业的召唤,是灵魂深处的呐喊,是对抗这个被金钱和流量扭曲的世界的责任!

她开始利用一切碎片时间。深夜,在简陋板房昏黄的灯光下,在室友疲惫的鼾声中,她摊开一本新的、沾着沙尘的笔记本。

这一次,笔尖流淌的不再是预设的陷阱和揣测的恶意,而是滚烫的记忆、深沉的敬意和渴望倾诉的真相。

她写自己在叶家小院的震撼与羞愧,写玉娥的包容与智慧,写伊凡娜那如西伯利亚初雪般纯净无悔的守护与奋斗,写凯文那句振聋发聩的“把人当人”……

更重要的,她写叶雨泽。

她搜集一切能接触到的资料,向赵工、老张这些老战士打听,向偶尔来视察的集团元老求证。

她的笔触,穿透时间的风沙,回到了那个充满野性与希望的起点——

十几岁的叶雨泽,在唐城那个小小的服装作坊里,如何凭借敏锐的嗅觉和过人的胆识,将“战士”牌牛仔服推向全国

世界,并且至今,还占据着欧美市场的半壁江山,打响了传奇的第一枪。

她描绘他如何回到连队,在资源匮乏的年代,硬是凭着“土法上马”的狠劲和惊人的技术直觉,点燃了炼钢炉的熊熊火焰,那火光,照亮了军垦工业最初的曙光。

她记录他如何与肝胆相照的兄弟杨革勇,怀揣着开拓的雄心,勇闯风雪弥漫的俄罗斯。

在异国他乡的严寒与复杂环境中,他们不仅打开了贸易的通道,更以伯乐般的眼光,挖掘、汇聚了一批散落在钢铁洪流废墟中的顶尖技术人才——

那是战士汽车厂、乃至后来整个军垦城高端制造业腾飞最珍贵的火种!

她的文字,饱含深情地勾勒出战士汽车厂从无到有、从蹒跚学步到驰骋世界的壮阔历程。

她描绘军垦城如何从一个地图上的点,在叶雨泽和他的战友们、伙伴们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的奋斗中,崛起为一座融合了尖端科技、现代农业与坚韧精神的现代化新城。

她写他力排众议,将濒临绝境的乌克兰女孩伊凡娜推上独当一面的舞台。然后把那边毫无用处的废钢铁变废为宝,为华夏解决了很多资源危机。

写他如何支持给女儿们勇闯非洲,让战士的旗帜在遥远的非洲大陆高高飘扬。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写他为了反抗西方的种业垄断,毅然投巨资创立战士种业,并且结合儿子叶风和叶茂的新能源和治沙问题,研发出一系列只有华夏才有的优良种子。

写他蹲在戈壁的光伏板下,像抚摸孩子一样轻触麦苗叶尖时,眼中那份沉甸甸的期许……

二十万字!每一个字都浸透了戈壁的风沙、汗水的咸涩和灵魂的震颤。

这不是虚构的传奇,而是一部用血肉、智慧与信念铸就的史诗。

书稿完成的那一夜,乌梅走出板房,仰望戈壁滩浩瀚的星河,泪水无声滑落。

她仿佛看到,无数个像叶雨泽、像赵工、像老张、像远在非洲的同胞建设者、像玉娥、像伊凡娜那样的身影,在星河下默默耕耘,汇聚成改变世界的力量洪流。

就在乌梅呕心沥血完成这部名为《基石——军垦城与它的造梦者》的报告文学之际。

外界的舆论风暴已如戈壁的风季,裹挟着漫天沙尘,凶猛地扑向了叶雨泽。

正如乌梅所料,也正如她所深恶痛绝的,以她前东家《新锐观察》主编谢某为首的一小撮人,嗅到了“流量”的腥味。

他们罔顾事实,断章取义,将叶雨泽与伊凡娜之间那份超越世俗、历经岁月沉淀的深厚情谊——

那份建立在救命之恩、绝对信任与并肩奋斗基础上的、纯净如雪的情谊——

恶意曲解为“私生活混乱”、“玩弄女性感情”。

几张模糊不清的老照片被翻出,配上极具引导性的文字:

“商业巨鳄的隐秘情史”、“异国红颜背后的权力交易”、“原配夫人多年隐忍为哪般?”……

网络水军推波助澜,不明真相的网民被煽动,各种污言秽语甚嚣尘上。他们试图用最肮脏的泥巴,去涂抹那座沉默高山的基石。

军垦城内,气氛也难免有些波动。一些不明就里的议论悄然滋生。

赵工气得在工地上摔了扳手,对着手机破口大骂那些造谣的“龟孙子”。

老张则忧心忡忡地找乌梅:“小乌,你是记者出身,你懂这些,叶总他……真没事吧?咱们这项目会不会受影响?”

叶雨泽本人,却仿佛置身风暴之外。他依旧按部就班地巡视各个项目,目光沉静地落在新播下的麦种上,落在旋转的风机桨叶上,落在刚传回的非洲电网运行数据上。

有记者试图在基地外堵截采访,他只淡淡留下一句:

“地里活忙,没空陪人嚼舌头根子。

”便驱车而去,留下一个在风沙中挺立如山的背影。

他的沉默,在别有用心者眼中成了“心虚”,在担忧他的人心中却成了定海神针。

玉娥依旧平静地打理着自己的公司和叶家,对前来打探的“好心人”微笑道:

“雨泽是什么样的人,时间会证明一切。”

伊凡娜则远在乌克兰处理事务,只在给玉娥的电话里平静地说:“流言?它们连叶的一片衣角都碰不到。”

就在舆论的喧嚣达到顶峰,谢某之流得意洋洋,准备发动“致命一击”时,一个重磅炸弹,以最传统也最震撼的方式,轰然引爆!

国内一家以严肃、深度著称的大型文学期刊,以罕见的篇幅和速度,全文刊载了乌梅的二十万字报告文学——

《基石——军垦城与它的造梦者》!

没有预热,没有炒作。当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期刊被送到报亭、书店、图书馆,当电子版悄然上线,起初并未引起广泛注意。

然而,当第一个读者翻开它,被那饱含深情与力量的文字、被那波澜壮阔的真实史诗所吸引、所震撼后,口碑如同燎原之火,瞬间蔓延开来!

人们读到了那个十几岁少年的胆识与闯劲,读到了炼钢炉前挥汗如雨的身影。

读到了异国他乡挖掘人才的慧眼与胸怀,读到了汽车轰鸣驶向世界的豪迈。

读到了戈壁滩上“蓝海”与“绿洲”交织的奇迹,读到了非洲大陆被点亮的万家灯火!

更读到了那份超越生死的信任(伊凡娜章节),读到了那份静水深流的守护(玉娥章节)。

还读到了叶雨泽曾经经历的感情,还有那些女人们一起,为军垦城所做的一切。

读到了无数个像赵工、老张那样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脊梁!

书中对叶雨泽与伊凡娜关系和其他几个女人的描写,坦荡、深情、充满敬意,彻底还原了那段被流言扭曲的情谊的本质——

那是人性中最光辉的信任、感恩与并肩作战的战友之情!

“原来……这才是叶雨泽!”

“天啊,我们差点被那些垃圾新闻骗了!”

“这才是真正的企业家精神!这才是真正的家国情怀!”

“泪目了!向所有在戈壁、在非洲、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奋斗的‘基石’致敬!”

“《新锐观察》?谢XX?你们欠叶总一个道歉!欠公众一个真相!”

舆论发生了惊天逆转!那篇报告文学如同一柄淬炼于戈壁风沙、闪耀着人性光辉的利剑,瞬间刺破了所有精心编织的谎言与污蔑的泡沫。

读者自发地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讨论、推荐。主流媒体迅速跟进,开始深度挖掘报道军垦城和战士集团的真正成就与精神内核。

谢某和他的《新锐观察》瞬间被淹没在汹涌的民意声讨和同行鄙夷的目光中,仓促撤稿、道歉,但信誉已然破产。

戈壁滩,“绿洲一号”基地。

一份刊载着《基石》的期刊被放在叶雨泽那张堆满图纸和数据的简易办公桌上。

他刚刚从田间回来,裤脚还沾着新鲜的泥土。他拿起期刊,粗糙的手指缓缓抚过封面上那遒劲的标题,翻开了内页。

他看得很慢,很仔细。夕阳的余晖透过板房的窗户,将他并不高大的身影投射在墙壁上。

他的脸上没有激动的表情,依旧平静。

只是当他读到某些段落——比如描述他第一次见到伊凡娜父亲病危时的情景,比如写他力排众议将重任交给年轻的伊凡娜。

比如玛莎投资军垦城第一家机械加工厂,比如二红如何在军垦城创立军垦超市,如今成为世界零售业霸主,把整个华夏的小商品推向世界。

写他蹲在麦苗边的细节——他的目光会停留得更久一些,深邃的眼眸中,仿佛有极细微的波澜掠过。

良久,他合上期刊,站起身,走到窗边。窗外,是无垠的戈壁,光伏板在落日下反射着温暖的金红色光芒,风车巨大的剪影缓缓转动。

更远处,新播下的耐旱麦种,正顽强地在沙土中孕育着新的生机。

乌梅被赵工叫到了叶雨泽的板房门口。她有些忐忑,不知这位沉默如山的总裁会对她的“擅自行动”作何反应。

叶雨泽转过身,手里还拿着那份期刊。他看着站在门口,脸庞被戈壁阳光晒得黝黑发亮、眼神却比来时更加清澈坚定的乌梅。

没有感谢,没有夸奖。

他走到乌梅面前,将那份厚重的期刊轻轻放在她手中,然后,伸出那只布满老茧、曾点燃炼钢炉、抚过麦苗、也托起过无数人命运的大手,在乌梅的肩膀上,沉稳地、重重地拍了两下。

那两下拍击,力道透过肩胛骨,直抵心扉。胜过千言万语。

他什么也没说,只是深深地看了乌梅一眼,那眼神里有洞悉,有认可,还有一种将更重的担子交付给后来者的期许。

随后,他拿起桌上的安全帽,大步走出板房,走向了暮色笼罩下依旧机器轰鸣的试验田深处。

他的背影融入戈壁的苍茫,仿佛与这片他倾注了半生心血的土地融为一体,成为一块最沉默、最坚实的基石。

乌梅紧紧抱着怀中那份还带着叶雨泽掌心温度的期刊,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泪水终于夺眶而出。

这一次,不是委屈,不是疲惫,而是灵魂被彻底涤荡、找到真正归途后的滚烫热流。

风沙依旧在戈壁滩上呼啸,但此刻听来,却如同大地深沉而有力的呼吸。

她知道,她的笔,她的生命,从此将和这片土地,和这群人,紧紧相连。

她记录下的,不仅仅是过去的光辉,更是照亮未来的火种。而她,也终于成为了这宏伟基石上,一块小小的、但无比坚实的组成部分。

电话铃响起,她接起来,听筒里是一个曾经熟悉,但又无比厌恶的声音。

“乌梅,你听我说,帮我联系一下叶总,我不是那个意思,请他无比替我澄清一下……”

乌梅笑了,天下竟然有这么无耻的人。

“承受你该承受的吧,必要时候,我会作证,揭露你的无耻……”

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