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一叶知秋:龙城故事 > 第二十三章 自律会招新(四)

法律系一间宽敞的教室内,午后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户,照亮了空气中缓慢浮动的微尘。教室前方,黑板被擦得干干净净,上面用彩色粉笔写着整齐的美术字——“法律系自律会招新面试”。字体虽工整,却透着一股刻板的官方气息。

讲台被挪开,取而代之的是拼凑在一起的长条课桌,上面铺着红色的绒布,权作评委席。六位评委老师已然就座:系主任江芸和副主任潘禹会居中而坐,陈秋铭挨着娄越,另一边则坐着温宜和翁斯桐。桌前摆放着名牌、评分表和矿泉水。

自律会副会长栾丹丹担任主持人,她今天特意穿了熨烫平整的校服,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手里拿着几张稿纸,站在教室前方靠门的位置,显得有些紧张。

“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栾丹丹清了清嗓子,开始照本宣科,那主持稿一听就是从网上生搬硬套来的,充斥着“金秋送爽、丹桂飘香”之类的陈词滥调,甚至还有几处语句不通顺的地方。她的普通话带着点地方口音,念到某些拗口的词汇时更是含混不清。

陈秋铭坐在评委席上,强忍着不笑出声。尤其是当栾丹丹用极其认真的表情念出“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领导在百忙之中莅临指导,这体现了系领导对我们自律会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让我们倍感振奋,备受鼓舞……”时,那明显的拼凑感和不合时宜的官腔,让他差点破功。他只能低下头,假装咳嗽,用手掩住嘴,肩膀微微抖动。

“陈老师是不舒服吗?”旁边的潘禹会注意到了他的异样,侧过头,语气带着一丝探究和不悦。

陈秋铭赶紧顺势揉了揉肚子,脸上挤出一点痛苦的表情:“没事,潘主任。中午可能喝了点凉水,肚子有点不舒服,不影响。”他心里暗想,这可比喝凉水难受多了。

潘禹会将信将疑地瞥了他一眼,没再说什么。

台上,栾丹丹终于磕磕绊绊地念完了那份尴尬的主持稿,开始介绍面试规则:“本次进入面试环节的候选人,共有16人。下面,候选人将按照抽签顺序,依次上台进行……呃……进行时间为五分钟左右的竞选演讲。然后,评委老师可以提问,候选人回答问题。也、也可以不提问。然后,六位评委老师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算平均分就是最终成绩。本次计划……计划录取前十名。”

规则介绍得还算清楚,只是语气缺乏自信,眼神也不敢与台下的候选人对视。

16位候选人很快抽签完毕,面试正式开始。

前面的几位候选人,表现大多差强人意。有的明显准备不足,上台后磕磕巴巴,眼神飘忽,说了不到两分钟就无话可说了;有的虽然说了满五分钟,但内容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毫无逻辑,听得人昏昏欲睡;还有的全程都是“我会努力”、“我一定好好干”之类空洞的大白话,缺乏实质内容和自己的想法。

评委们大多面无表情地听着,偶尔在评分表上写几笔。潘禹会更是听得有些不耐烦,手指在桌上无意识地敲着。

终于,轮到了抽签顺序靠后的孙乐乐。他大步走上台,那标志性的洪亮的嗓门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各位老师好!我是法律四班的孙乐乐!我竞选的是体育部!”她开场就底气十足,然后从自己对体育的热爱、组织活动的经验(虽然只是高中班级层面的)、以及为系里体育事业贡献力量的决心,说得条理清晰,热情洋溢,显得真诚可爱。相比于前面的候选人,她的准备显然充分得多,让大家眼前一亮。

演讲结束,几位评委都微微点头。按照惯例,前面的人都没有被提问,但潘禹会看着眼前这个来自“刺头”四班的女生,看了一眼陈秋铭,开口了:“孙乐乐同学,你的热情值得肯定。但我有个问题,你作为一个女生,为什么会选择报体育部呢?据我所知,体育部过去历届的成员,可都是男生。这个部门工作强度大,经常要搬器材、组织对抗性活动,你觉得女生能胜任吗?”

他这话一出口,旁边的江芸微微蹙了下眉,陈秋铭心里更是“咯噔”一下,这话里的性别偏见意味太明显了。

孙乐乐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会被问这个问题,但他反应很快,立刻挺直了腰板,声音依旧洪亮,却多了一份认真:“潘主任,我觉得体育部的工作,和是男生还是女生没关系!我们女生心思更细,考虑事情更周全,组织活动、协调人员、做记录这些事,说不定能做得更好!我希望老师们能给我一个机会,也希望能打破过去只有男生的惯例,千万别……别歧视我们女生啊!”

他最后这句话带着点东北人特有的直爽和调侃,却一下子把潘禹会将住了。“歧视女生”这顶大帽子,他可担待不起。潘禹会的脸色瞬间有点尴尬,连忙摆手解释:“哎,孙乐乐同学,你不要误会!我绝对没有歧视女生的意思!没有没有!只是……只是从实际情况考虑一下。好了,我的问题问完了。”他赶紧结束了提问,显得有些狼狈。台下传来几声压抑的低笑。

接下来是袁友三。他上台时略显紧张,推了好几次眼镜,但演讲内容却十分扎实。他详细阐述了自己对生活部工作的理解,提到了如何高效管理物资、如何协调宿舍关系、如何细致服务同学等具体想法,逻辑清晰,态度诚恳。

“……我希望能在生活部这个平台上,真正为同学们做点实事,解决好大家生活中的小麻烦,让咱们法律系更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他的结束语赢得了评委们赞许的目光。

潘禹会显然不想让四班的人太顺利,又提出了一个刁钻的问题:“袁友三同学,你说你想为同学们服务,想法很好。但我想问问,你想加入生活部,负责检查宿舍内务,那你自己的内务整理得怎么样?你能起到表率作用吗?”

这个问题很实际,也带着考验的意味。袁友三似乎早有准备,他不卑不亢地回答:“报告潘主任,我不敢说做得最好,但我一直努力做好。开学到现在,我的铺位在系里的每周例行检查中,连续三次被评为‘优铺’。翁老师可以作证。”他说着,目光看向翁斯桐。

翁斯桐没想到会被点名,愣了一下,连忙点头证实:“啊,对!是的潘主任,袁友三同学的内务确实一直保持得很好,每次检查评分都很高。”他作为男生宿舍管理的负责老师之一,话语很有分量。

潘禹会再次吃瘪,只好面无表情地说了句:“嗯,保持得不错。”便不再言语。

最后上台的是梁晓青。她显得沉着冷静,演讲时从容不迫,将自己高中三年担任团支书的经历、组织过的活动、获得的荣誉娓娓道来,展示出了超出一般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思想深度,听得评委们频频点头。

潘禹会的脸色越来越不好看,眼看四班这三个学生一个比一个出色,他决意要为难一下这个梁晓青。等梁晓青演讲结束,他立刻抛出了一个极其刁钻的两难问题:

“梁晓青同学,你的经历很出色。假设,我只是假设——如果你成功加入了纪律部,在一次例行检查中,你发现一位比你高年级的学姐,正在隐蔽处吸烟。校规明确禁止吸烟,你知道。但如果你当场抓住她并上报,很可能会得罪这位学姐,甚至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如果你假装没看见,不上报,那你就是失职,违背了纪律部的职责和你的初心。请问,你会怎么做?”

这个问题非常阴险,无论选择上报还是隐瞒,似乎都有问题,完美地模拟了一个现实中的道德困境。梁晓青显然被问住了,她蹙紧眉头,陷入了紧张的思考,会场一时安静下来。

陈秋铭心里暗骂潘禹会刁难人,他知道这是在挖坑。他不动声色地拿起桌上的矿泉水瓶,喝了一口,然后像是忽然想起什么似的,微微侧身,用不大但足以让附近人听清的音量,对旁边的娄越闲聊道:“娄老师,现在这学生素质真是普遍提高了。就前两天,你们三班那个吴简平和常锦昊,看我抱着一摞子资料,还挺远呢,就主动跑过来帮我搬。真不错。”

娄越被这没头没脑的话弄得有点懵,下意识地接话:“是吗?吴简平和常锦昊?那我回头得表扬表扬他们。”

这番看似无意间的闲聊,像一道闪电划过梁晓青的脑海!她立刻捕捉到了关键信息——“素质高”!

梁晓青眼睛一亮,紧蹙的眉头舒展开来,稍加思索,从容不迫地回答道:“谢谢潘主任的提问。我认为,您这个假设的前提可能有些过于悲观了。我相信我们法律系的每一位学姐都是讲道理、明事理的,包括您假设中的那位学姐。她或许只是一时疏忽,或者遇到了什么烦心事。如果是我遇到这种情况,首先,我会上前礼貌地制止她的违纪行为,但我不会抱着‘抓人’或‘得罪人’的心态。”

她顿了顿,语气更加坚定和诚恳:“我会耐心地告诉她遵守校规校纪的重要性,以及吸烟对她自身健康和公众环境的危害。我相信,一位真正优秀的学姐,在我坦诚的沟通和善意的提醒下,不仅不会怨恨我,反而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感谢我及时制止了她,并且愿意配合改正。我的目的不是惩罚,而是帮助同学更好地遵守纪律,共同维护好的环境。我相信,通过沟通和引导,问题是可以圆满解决的。”

这个回答,巧妙地将一个两难的选择题,升华为了一个体现沟通能力、服务意识和乐观心态的解决方案,既坚守了原则,又充满了人情味和智慧。

“好!回答得很好!”系主任江芸第一个表示赞赏,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并带头鼓起了掌。其他评委,包括娄越、翁斯桐,甚至温宜,也都跟着点头鼓掌。

潘禹会脸色青白相间,极其难看。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精心设计的难题,竟然被对方如此巧妙地化解,还赢得了满堂彩。在江芸的带领下,他不得不也抬起手,极其勉强地、象征性地拍了两下,然后狠狠地瞪了旁边一脸云淡风轻的陈秋铭一眼——他几乎可以肯定,刚才那番“闲聊”绝对是故意的!

陈秋铭感受到潘禹会恼怒的目光,不仅没躲闪,反而转过头,对着他笑眯眯地眨了眨眼,用眼神清晰地传递出一个信息:“没错,就是我提醒的,你能怎样?”

潘禹会气得差点内伤,只能铁青着脸,把目光转回评分表上,用力地写了个分数,笔尖几乎要把纸张戳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