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克夫女穿成女王妃 > 第七十八章 朔北商会立

入秋的朔北已带寒意,晨起的霜气裹着酒坊飘来的醇香,在将军府门前的青石板上凝出薄薄一层白。黄玉卿刚用过早膳,便见管家匆匆来报,说城西的牧民首领巴图与最大的粮商张掌柜在市集起了争执,险些动了手。她放下手中的羊毛账本,指尖还沾着记账用的炭灰 —— 那是念北昨日缠着要学 “算货物价值” 时,两人一起画乱的本子。

“可知为何争执?” 黄玉卿擦了擦手,起身取过挂在门边的厚布披风。自雪灾过后,朔北的市集倒比往年热闹了数倍,酒坊的果酒、牧场的皮毛、改良田种出的耐旱粟米,都成了西域商队眼中的香饽饽。可热闹背后,麻烦也跟着来了。

“说是张掌柜收巴图的羊皮时,压了两成价,巴图不依,说上月还不是这个数。张掌柜又说西域商队最近只肯出这个价,他总不能亏本……” 管家话音未落,门外又传来马蹄声,是萧劲衍派来的亲兵,说北境探马传回消息,前日有两支西域商队在边境被不明势力截了,货物全失,人只逃回来两个。

黄玉卿脚步一顿,眉头拧起。这已是半月内第三起商队遇袭事件。先前她只当是流寇残余,可接连发生在不同路段,倒像是有人故意在断朔北的商路。她裹紧披风往外走,心里已有了主意 —— 成立商会的事,不能再拖了。

赶到市集时,争执已被巡逻的士兵控制住。巴图是个满脸络腮胡的汉子,此刻正涨红着脸瞪着张掌柜,手里还攥着一张皱巴巴的羊皮:“黄夫人您来评理!去年雪灾,若不是您给的耐寒草种,我这牧场早没了!如今羊皮有了收成,他倒好,一压再压,这不是把我们往绝路上逼吗?”

张掌柜也一脸委屈,手里的算盘珠子拨得噼啪响:“巴图首领,我哪敢坑您?西域来的胡商说,最近北境不太平,他们运货要多带护卫,成本涨了,自然只能压收购价。我要是按去年的价收,这批货就得砸手里!”

围观众人也跟着议论起来,有说商户黑心的,有说胡商难缠的,还有牧民低声抱怨,前几日用粟米换盐时,也被盐商多要了两斗粮。黄玉卿看着眼前的乱象,想起雪灾时军民一心抗灾的场景,又念及昨日萧劲衍说的 “军备改良需大量铜铁,可本地铁匠铺却因缺煤歇了半数”,心中更觉成立商会势在必行。

她清了清嗓子,声音不高却带着穿透力:“诸位静一静。” 市集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在她身上 —— 这半年来,“黄夫人” 三个字在朔北早已不是单纯的将军夫人称谓,而是带着 “守护神” 的分量。雪灾时的灵泉水、旱灾时的蓄水池、让牧民能吃饱饭的耐旱作物,桩桩件件都记在人心上。

“巴图首领的羊皮,张掌柜的难处,还有诸位刚才说的换盐贵、买铁难,根子都在一处 —— 咱们朔北的买卖,散!” 黄玉卿走到市集中央的高台上,目光扫过众人,“西域商队抱团压价,咱们却各做各的,你卖你的羊皮,我收我的粮,彼此拆台不说,还容易被外人拿捏。今日商队遇袭,明日或许就有人断咱们的煤路、铁路,到时候别说赚钱,连军备改良、过冬的物资都成问题!”

这话戳中了众人的痛处。张掌柜最先反应过来,拱手道:“黄夫人说得是!可咱们商户和牧民素来没什么往来,怎么抱团?”

“成立朔北商会!” 黄玉卿掷地有声,“把牧场、酒坊、粮铺、铁匠铺、药庄都拢进来,再请萧将军派士兵护卫商路。对内,咱们定个公道价,不许哄抬物价,也不许恶意压价;对外,咱们统一跟胡商议价,他敢压价,咱们就联合起来不卖给他们!”

人群里顿时炸开了锅。有牧民担心商会会偏向商户,也有商户怕被限制利润。黄玉卿早有准备,从随身的布包里取出几页纸,上面是她连夜拟定的商会章程:“大家看,章程里写得明白 —— 商会分三个部,牧户部、商户部、工匠部,各部选自己的首领,凡事需三部商议后决定。比如收购价,每月初一由三部一起定,既要保证牧户有赚头,也不能让商户亏本。至于护卫商路的兵卒,费用从商会的抽成里出,抽成只收一成,且每笔开支都要公示,谁也不能中饱私囊。”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还有,上月黄家那群人在牧场偷懒耍滑,已被我按工分制度罚了粮 —— 这商会的规矩也一样,守规矩的,咱们一起赚钱;想投机取巧、破坏规矩的,不管是商户还是牧民,都逐出商会,以后没人跟他做买卖!”

这话一出,不少人都笑了。黄家父母带着儿子来朔北 “投奔” 的事,早成了朔北的笑谈 —— 黄玉卿没赶他们走,却把好吃懒做的黄家子弟全派去了最偏远的牧场,每天按工分领粮,干得少就吃得少,才过了一个月,黄家儿子就哭着喊着要回去,黄家父母也没了当初的嚣张气焰,老老实实跟着干活了。众人见黄玉卿连自家人都不偏袒,对商会的规矩也多了几分信任。

巴图第一个站出来:“我信黄夫人!我巴图牧场的五百张羊皮,全交给商会打理!”

张掌柜也跟着点头:“我粮铺也加入!以后收粮卖粮,都按商会的规矩来!”

接下来,铁匠铺的李师傅、药庄的陈大夫、甚至几个小有名气的西域商户(都是黄玉卿提前筛查过,无背景纠纷的)也纷纷表态加入。短短一个时辰,朔北大半的商户和牧户都成了商会的成员。

三日后,商会成立仪式在将军府前的广场举行。萧劲衍亲自到场,身后跟着一身戎装的萧明轩 —— 自从 “边境预警网” 的构想被采纳后,萧明轩每日都跟着士兵去边境巡查,脸上多了几分少年人的英气。黄玉卿站在萧劲衍身边,看着广场上整齐排列的牧户、商户代表,心里颇感欣慰。

仪式上,各部选出了首领:巴图任牧户部首领,张掌柜任商户部首领,铁匠李师傅任工匠部首领。轮到选商会会长时,众人却一致看向黄玉卿。

“黄夫人,这会长非您莫属!” 巴图高声道,“若不是您,咱们朔北哪有今日?您当会长,我们都服!”

黄玉卿却摆了摆手:“我身子弱,还要照看念安和念北,实在担不起会长之职。不如设个名誉会长,我只在旁帮着出出主意,日常事务还是由三位部首领轮流打理,凡事商量着来。”

她这话并非推脱。昨日靖王派人送来的那批西域战马,萧劲衍已编入了商队护卫队,可送来的农书里,却夹着一张不起眼的小纸条,上面写着 “朔北物产丰饶,当与京城互通有无”—— 靖王对朔北的关注,从未停止。她若当了会长,难免会成为京中权贵的眼中钉,倒不如退一步,既保留话语权,又不锋芒太露。

众人见她态度坚决,也不再强求。最终,商会定下巴图为第一任轮值会长,黄玉卿为名誉会长。仪式结束后,萧劲衍拉着黄玉卿的手,低声道:“你这步走得好。既整合了资源,又没把自己推到风口浪尖。”

黄玉卿笑了笑,目光却投向人群角落里的一个西域商人 —— 那人是昨日才来的,自称是西域最大粮商的代表,今日却格外关注商会的章程细节,甚至悄悄记录着什么。方才她看到,这人腰间挂着一枚玉佩,样式竟与靖王上次送来的战马上的配饰有些相似。

“萧郎,” 黄玉卿凑近萧劲衍耳边,声音压得极低,“那个穿蓝色胡服的西域商人,你让人盯着点。还有,昨日探马说商队遇袭,查清楚是谁做的了吗?”

萧劲衍脸色微沉:“还没查到具体是谁,但从留下的痕迹看,不像是普通流寇,倒像是北境游牧部落的人。另外,铁匠铺说改良弓弦需要的牛筋,最近西域商队都不肯卖了,说是‘上面有令’。”

黄玉卿心里一紧。北境游牧部落、靖王的眼线、断供的牛筋…… 这三者凑在一起,绝非巧合。她想起空间里那本从古籍中找到的《北境兵略》,里面提到过北境游牧联盟惯用 “断补给、围而不攻” 的战术,难道……

正想着,念安和念北跑了过来。念安手里拿着一个小小的沙盘,上面是他照着萧劲衍的军事沙盘画的简易地图,指着其中一处说:“娘亲,爹爹说这里是边境最险的地方,要是敌人来犯,我们可以在这里挖陷阱!” 念北则抱着一本账本,脆生生道:“娘亲,商会的账本我帮张伯伯算了,今日收的羊皮,按规矩分给牧户的钱,比上次多了三成呢!”

黄玉卿蹲下身,摸了摸两个孩子的头,心中既有暖意,又有沉甸甸的责任感。朔北的好日子才刚开头,可京中的觊觎、北境的威胁,已如影随形。她抬头看向萧劲衍,两人目光交汇,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坚定 —— 不管未来有多少风浪,他们都会一起守住这片土地。

当晚,黄玉卿回到房间,悄悄进入空间。她翻出那本《北境兵略》,借着空间里的微光仔细翻看,果然在最后几页找到了关于 “北境游牧联盟” 的记载,上面写着 “联盟由七大部落组成,每十年选一次盟主,今年正是选盟主之年……” 她正想往下看,却发现后面几页竟被人撕去了,只留下一个模糊的 “狼” 字。

这时,空间外传来敲门声,是萧劲衍的声音:“卿卿,靖王又送来一封密信。”

黄玉卿收起古籍,走出空间。接过密信,只见上面写着 “闻朔北商会成立,甚喜。京中渠道可为朔北所用,只需共享酿酒、作物之法,再分三成利……”

黄玉卿将密信递给萧劲衍,冷笑一声:“果然来了。他想要的,从来不止是三成利。”

萧劲衍捏紧密信,眸色冰冷:“你放心,朔北的东西,谁也别想抢走。只是…… 北境那边,怕是真要出事了。”

窗外,朔风呼啸,卷起地上的落叶,像是在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黄玉卿看着窗外漆黑的夜空,心中默默想:商会成立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要面对的,恐怕是比雪灾、旱灾更可怕的考验。而那本残缺的《北境兵略》、靖王的步步紧逼、北境联盟的异动,又会编织出怎样的阴谋?她不知道,但她知道,只要和萧劲衍并肩作战,朔北就不会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