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克夫女穿成女王妃 > 第一百一十四章 尘封的刀锋

烛火在萧劲衍书房中跳跃,将墙壁上悬挂的朔北地形图映照得明灭不定。空气里弥漫着陈旧书卷的墨香和一丝若有若无的药味——那是黄玉卿刚为老将军煎完安神汤留下的气息。书案正中,摊开着两样东西:一卷泛黄却保存完好的羊皮卷,是老将军亲笔所著的《萧氏兵法心得》残篇;另一件,则是一个用火漆封死的、巴掌大小的薄薄木匣。

“爹的遗物里,就这个匣子最重。”萧劲衍的声音低沉,指腹抚过木匣表面粗糙的纹理,仿佛能触到父亲临终前枯槁却异常有力的手温。他抬起头,看向坐在对面的黄玉卿,烛光在她沉静的侧脸上投下柔和的轮廓,却掩不住她眼底深处那抹凝重。“他最后握着我的手,只说了四个字:‘真相…代价’。”

黄玉卿没有立刻回应。她伸出纤长的手指,轻轻拨弄了一下烛芯,让火焰更稳定地燃烧起来,驱散书房角落的阴影。她的目光落在那卷羊皮卷上,指尖缓缓划过一行行苍劲有力的字迹。老将军的字,一如其人,大开大阖,铁画银钩,每一笔都透着沙场磨砺出的风霜与决断。

“‘兵者,诡道也。然诡道之基,在心正。心不正,则术愈精,祸愈烈…’”她轻声念出其中一句,语气平静无波,却让萧劲衍的心猛地一沉。这分明是老将军在警示,在追悔某种“不正”带来的灾祸。

她终于拿起那个小小的木匣。火漆印是萧家世代相传的“镇北”虎符纹样,完好无损。黄玉卿从随身荷包里取出一根细如发丝的银针,轻轻刺入火漆边缘一处几乎看不见的缝隙。这是老将军独有的习惯,一个只有最亲近的心腹才知道的开启方式。火漆应声碎裂,露出里面折叠得方方正正的一张薄纸。

纸张展开,上面只有寥寥数行字,墨迹却深得几乎要透纸背,力道透着一股刻骨的恨意与不甘:

“吾之旧疾,非天命,乃**。元凶,前兵部侍郎,致仕太保,魏崇山。其时,吾力主裁撤其亲信贪腐之营,触其逆鳞。彼勾结宫中某位失势宦官,以‘奇毒’入吾参汤。毒性阴损,状如中风,以掩人耳目。吾隐忍多年,查得铁证——彼私藏毒药残渣之匣,藏于京西魏家祖宅地窖,东墙第三块青石下。儿若见此,当知父仇。然…边关重于私怨,朔北安稳,高于一切。父绝笔。”

书房里陷入一片死寂,只有烛芯燃烧时偶尔发出的轻微“噼啪”声。

萧劲衍的呼吸骤然粗重起来,胸膛剧烈起伏。他死死盯着纸上那个名字——魏崇山!那个在朝堂上道貌岸然、以“清流”自居,致仕后仍被尊为“元老”的太保!那个在老将军“中风”后,还假惺惺上门探望,甚至“惋惜”老将军不能再为国尽忠的老狐狸!

“魏崇山…”萧劲衍从牙缝里挤出这个名字,每一个字都像淬了冰的刀刃,带着刺骨的寒意和滔天的怒火。他猛地一拳砸在书案上,震得笔架上的狼毫笔簌簌乱跳,砚台里的墨汁都溅出几点。“好一个魏崇山!好一个‘清流’元老!他竟敢…竟敢对父亲下此毒手!”他的声音因极致的愤怒而微微颤抖,双目赤红,仿佛下一刻就要冲出书房,直奔京西魏家祖宅,将那老贼碎尸万段。

黄玉卿迅速伸出手,按住他紧握成拳、青筋暴起的手背。她的手心温凉,带着一种奇异的镇定力量,缓缓渗入他狂暴的情绪里。

“劲衍,”她的声音不高,却像投入滚油中的一瓢冷水,瞬间压下了他翻腾的杀意,“冷静。想想父亲最后的话。”

萧劲衍猛地一震,眼中狂暴的血色褪去几分,只剩下深重的痛楚和挣扎。他看着黄玉卿,看着她眼中那片深邃的、仿佛能洞悉一切的沉静。是啊,父亲最后那句“边关重于私怨,朔北安稳,高于一切”,像一记重锤,狠狠砸在他的心上。

“可是…父亲的大仇…”他声音沙哑,充满了不甘。

“仇,一定要报。”黄玉卿斩钉截铁,目光锐利如刀锋,“但不是现在,不是用你我的手,更不是以动摇朔北根基为代价。”她拿起那张薄薄的遗书,指尖在“铁证”二字上轻轻一点,“父亲留了线索,也留了考校。他若真想立刻报仇,凭他当年的权势和手段,何至于隐忍至死?他等的就是我们,等我们能有足够的力量和智慧,既能讨回公道,又不至于让朔北陷入动荡。”

她站起身,走到窗边,推开一道缝隙。夜风带着初秋的凉意涌入,吹动她鬓边的发丝。外面是将军府后花园的静谧月色,更远处,是京城的万家灯火,一片祥和安宁。然而,在这片安宁之下,有多少暗流在涌动?少帝的猜忌,靖王余党的窥伺,朝中各方势力的倾轧…朔北,就像一艘行驶在惊涛骇浪中的巨轮,任何一点内部的剧烈震荡,都可能带来倾覆之危。

“魏崇山虽已致仕,但他在朝中经营数十年,门生故吏遍布,尤其在军中、户部、刑部,仍有盘根错节的影响力。”黄玉卿的声音冷静得像在分析一份战报,“他背后,是否还有更深的势力?当年那个‘失势宦官’,如今是否已换了面目,重新得势?甚至…这件事,是否与当年父亲力主裁撤的‘贪腐之营’背后的更大利益集团有关?”她一连串的问句,像一把把解剖刀,层层剥开这桩旧案下可能隐藏的巨大冰山。

萧劲衍的呼吸渐渐平复,狂怒被更深的寒意和凝重取代。他走到黄玉卿身边,顺着她的目光望向那片看似平静的夜色。黄玉卿说得对,父亲留下的,绝不仅仅是一个仇人的名字,更是一个巨大的、可能牵连甚广的漩涡。他们若贸然动手,很可能打草惊蛇,甚至被反噬。朔北现在经不起这样的风暴。

“那…我们怎么办?”萧劲衍的声音低沉下来,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沉淀下来的、属于统帅的冷静与担当,“难道就这么算了?让父亲含恨九泉?”

“当然不。”黄玉卿转过身,眼中闪烁着智慧与决断的光芒,“父亲的仇,朔北的安危,我们都要。但需要策略,需要时机。”她走回书案,拿起那卷《萧氏兵法心得》,轻轻放在遗书旁边,“父亲留给我们最宝贵的,不是仇恨,而是这份兵法,是守护朔北的智慧与责任。我们现在要做的,是让朔北更强大,强大到任何暗处的毒蛇都无法撼动它。同时…”她拿起那张遗书,指尖在“京西魏家祖宅地窖,东墙第三块青石下”这行字上划过,“我们需要确凿的、无法抵赖的铁证。不是父亲留下的‘线索’,而是能摆在少帝面前,让整个朝堂都无法为魏崇山开脱的‘铁证’。”

她看向萧劲衍,目光灼灼:“劲衍,我们需要一个人。一个绝对可靠、机敏、能在京中神不知鬼不觉行动,又能深入险地取回证据的人。而且,这件事,必须绝对保密,不能让任何人,包括我们最亲近的人知道风声。”

萧劲衍的眉头紧锁,脑海中飞速闪过一个个可能的人选。朔北的密卫头领?太显眼,且常驻朔北。京中安插的眼线?级别不够,恐难担此重任。萧明轩?他正在兵部实习,身份敏感,行动容易引人注目…

一个名字,带着一丝犹豫,最终浮现在他心头。他看向黄玉卿,缓缓开口:“玉卿,你看…念北如何?”

黄玉卿微微一怔,随即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念北,他们的女儿,那个在商业上展现出惊人天赋、心思缜密、胆大心细的女孩。她此刻正在京城钱庄分号学习,对京中环境日益熟悉,更重要的是,她年轻,身份不像他们夫妇和明轩那样引人注目,而且…她身上,似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在复杂环境中周旋的敏锐。

“念北…”黄玉卿低声重复着这个名字,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中那枚温润的祖传玉佩——空间的存在,是她最大的底牌,也是她最深的秘密。她从未对任何人透露过,包括萧劲衍。但此刻,一个念头在她心中悄然滋生。空间,能否成为这次行动中,那柄无形的、最锋利的刀?

她抬起头,迎上萧劲衍询问的目光,眼神复杂而坚定:“念北…或许可以。但此事凶险,我们必须为她铺好每一步路,备好所有退路。而且…”她顿了顿,语气变得异常郑重,“这件事,只能由我亲自去安排,去告诉她。你,需要完全置身事外,以备不测。”

萧劲衍看着妻子眼中那份不容置疑的决断,以及深处一闪而过的、某种他无法完全理解的深邃光芒,最终重重地点了点头。他明白,黄玉卿已经做出了决定。他所能做的,就是信任她,如同她无数次信任他一样。

书房内,烛火依旧摇曳。书案上,那卷《萧氏兵法心得》与那张薄薄的遗书静静并置,仿佛跨越了生死的对话。老将军的仇,像一柄尘封已久的刀锋,被重新擦亮,刀刃上映照出的,是朔北的未来,和一个即将被卷入暗流漩涡的少女身影。

夜风穿过窗棂,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寒意。黄玉卿走到窗边,轻轻关上窗棂,将那片承载着太多秘密与危险的夜色隔绝在外。她的指尖,再次抚过袖中的玉佩,冰凉的触感下,仿佛能感受到空间深处那股沉睡的力量,正随着她心念的流转,悄然苏醒。

新都的奠基礼上那片象征希望的阳光,似乎在这一刻,被远方京城中潜藏的阴影,悄然染上了一抹未知的沉重。而那块青石之下,究竟藏着怎样的铁证?又牵扯着怎样盘根错节的势力?一切,都如同被浓雾笼罩的深谷,等待着有人去拨开迷雾,直面其中的刀光剑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