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成阳灵异事件 > 第三百一十七章 羊的传人

成阳灵异事件 第三百一十七章 羊的传人

作者:易道心性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9-13 22:10:57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不久,安明珊拿着降魔剑到灵异局找局长汇报了自己恢复法力拿到降魔剑的情况,又通过了局长设的灵异局的测试,恢复了调查员的原职。

三个月后,六月初三,一大早。

我神秘兮兮地从房间里捧出一个非常大的红布包裹,小心翼翼地递给安明珊,说:“安安,今天是你的生日。看我给你准备了什么礼物?”

安明珊接过礼物,闻到一股羊膻味,有些好奇又有些期待地解开红布。可她刚将红布解开,看到一个阴森恐怖的羊头骨正盯着自己,瞬间大喊:“啊!——李书诚!你想吓死我吗!还礼物!这算什么东西!”

面对她的大喊,我却一直微笑着保持沉默,一脸淡定地看着她。

听到喊声而下楼的陈颖如看到后也被吓到了,但很快反应了过来,因为她想起我曾经讲的中国传统文化,一脸调皮地说:“安妈妈,书诚爸爸是在夸你美呢。”

安明珊一脸怒意地说:“什么美不美的!他是想吓死你安妈妈!哼!”

陈颖如说:“安妈妈,你想想,美丽的美怎么写?”

安明珊一边拍着被吓到的心口,一边说:“上面一个羊,下面一个大,怎么……”突然意识到了什么,急忙捂住嘴,一脸通红地瞪着我。

我微笑着点点头,说:“嗯……古人以羊大为美、羊言为善、示羊为祥、木羊为样、羊丑为羞。安安,你占了几样啊?”

安明珊瞬间从生气变成害羞,脸红着低下头说不出话。而陈颖如看着这样的情景,在一旁捂着嘴偷笑。

我笑着说:“行了行了,这是用来吃的,不是吓人的。”

陈颖如突然想到些什么,难过地说:“啊?书诚爸爸,你把小羊杀了?”

我面带微笑地说:“你书诚爸爸怎么会杀小羊呢?这是我在猪肉市场上买的。”

安明珊红着脸拿着羊头骨到了厨房,摇着头并小声说:“哎……这个书诚,真是……”

看到安明珊去了厨房,我在陈颖如耳边悄悄地说:“这是我昨天偷偷买的,就为了今天给你安妈妈一个惊喜,花了我不少钱呢。”

随后,安明珊将羊头骨做成了羊骨汤端上桌,香气扑鼻。

饭后,我见安明珊还是害羞,陈颖如在偷笑的反应,想到了办法,说:“知道吗,羊是人类最早开始狩猎和驯养的动物之一,中国传统文化从诞生时起就与羊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据最新考古发现,在距今约八千年前的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遗址和距今约七千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都已出现了陶羊。可以说,‘羊’几乎渗透进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三皇五帝中的人皇伏羲氏、炎帝神农氏最早也都是以羊为部落图腾。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炎帝的母亲女登在姜水的常羊(羊头山)受孕生下炎帝,而姜水地区属于羌人部落的居住地,该部落以羊为图腾。可见,炎帝从出生那一刻起便与‘羊’紧密相连。而‘龙’则是黄帝在整合了所有氏族之后,将各大部落的图腾收集在一处,最后演化出来的华夏图腾。而在‘龙’这种传说中的动物出现之前,羊就成了不少部落的图腾。这意味着在‘龙的传人’这一说法出现之前,中国人或许更倾向于称自己为‘羊的传人’。”

安明珊和陈颖如顿时笑了起来,说:“我们是‘羊的传人’?有意思……”两人觉得这个说法既新鲜又好玩。

我说:“笑够了吗?还记得我给你们讲的《周易》的历史吗?据《易传.系辞下》记载,‘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伏羲仰望天空,俯视大地,通过观察鸟兽纹路与地宜,结合自身与外物,终于创立了八卦,以此沟通神灵,更是结束了人类漫长的‘结绳记事’时代。至于伏羲发明八卦的灵感来源,考古学家陆思贤在《神话考古》一书中认为,伏羲受到当时‘羊角柱’的启发,从而在羊角图腾柱上观象画卦。还有,我们平时说的十二地支也是以未属羊。”

安明珊说:“羊角柱是什么,用羊角做柱子?”

我说:“羊角柱,是原始古人祭天时立在地上的长杆,做成羊角状,方便挂祭品。这种羊角柱图案在现代考古中有不少发现。而且还有,考古工作者先后在河北武安磁山、陕西西安半坡等地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羊骨、羊骨架、羊牙床以及陶羊等,不过这些东西都已经存放在博物馆了。根据大量考古报告表明,羊早在五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经是人类的伙伴了。”

安明珊笑眯眯地面对陈颖如说:“别听他说的什么考古报告!颖如,知道吗,在你这么大的时候,我听过一个叫……羔羊……羔羊跪乳的故事,说的是很早以前,一只母羊生了一只小羊羔。羊妈妈非常疼爱小羊,晚上睡觉让它依偎在身边,用身体暖着小羊,让小羊睡得又熟又香。白天吃草,又把小羊带在身边,形影不离。遇到别的动物欺负小羊,羊妈妈用犄角抵抗保护小羊。一次,羊妈妈正在喂小羊吃奶,一只母鸡走过来说:‘羊妈妈,近来你瘦了很多。吃的东西都让小羊吸收了。你看我,从来不管小鸡们吃喝,全由它们自己去扑闹。’羊妈妈讨厌母鸡的话,不客气地说:‘你多嘴多舌搬弄是非,到头来犯下拧脖子的死罪,还得挨一刀,对你有啥好处?’气走母鸡后,小羊说:‘妈妈,您对我这样疼爱,我怎样才能报答您的养育之恩呢?’妈妈说:‘我什么也不要你报答,只要你有这一片孝心就心满意足了。’小羊听后,不觉流泪,然后跪倒在地,表示难以报答慈母的一片深情。从此,小羊每次吃奶都是跪着。它知道是妈妈用奶水喂大它的,跪着吃奶是感激妈妈的哺乳之恩。动物都知道感恩父母、孝敬长辈的道理,妈妈照顾它,它感谢妈妈,难道人就不会吗?所以呀,颖如,你今后可要好好孝顺我们哦。”说着,在陈颖如的脸上轻轻一吻。

我在安明珊的头上轻轻一敲,边在手机上找羔羊跪乳的图片边说:“安安,你想让颖如怎么孝顺你啊!要知道,‘羔羊跪乳’出自我国古代的启蒙教材《增广贤文》,其中记载,‘羊有跪乳之恩’。它认为小羊羔在哺乳期会跪在母羊的肚子下,这一行为被赋予深刻含义,让孩子知道要做一个感恩父母、孝敬长辈的人。”

安明珊揉了揉头,噘着嘴说:“你打我干嘛!你想想,羊都知道感恩父母、孝敬长辈,颖如也得向羊学习才是啊。”然后转向陈颖如,说:“颖如,我希望你长大后也能像小羊羔一样,懂得感恩,对长辈的爱要知道报恩。知道吗?”

陈颖如点点头:“嗯,知道了。书诚爸爸,那小羊羔真的会跪下来吗?”

我把手机放在桌上,说:“你们来看,这便是羔羊跪乳的样子。按生物学的观点,羊是哺乳纲、偶蹄目、牛科、羊亚科、羊族以下所有物种的统称,也是牛科动物中分布最广、成员最复杂的一个物种。由于羊的生理结构,母羊的**偏向下腹位置,而这一位置与小羊羔的身高存在高度差,使小羊羔无法直立身体进行哺乳活动,所以小羊羔只有弯曲前肢,降低身高才行。你们看,如果将小羊羔的行为换成人,是不是像人跪着一样?在中国古代,子女会通过下跪来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心,所以羔羊跪乳被成了孝道的象征。但羊可不像我们人类有自我意识,所以羔羊跪乳实际上只是生物进化中所产生的一种本能行为,并没有什么特殊含义。”

陈颖如用天真的大眼睛看着我,满眼都是崇拜,说:“哇!书诚爸爸知道得好多啊!”

安明珊摸着陈颖如的头,温柔地说:“颖如,你的书诚爸爸知道的不多。孝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是从小就要牢记的。”

听着安明珊的话,我想了一个话题,说:“对了,安安,你知道我国古代对不同年龄段的称谓吗?”

安明珊想了想,说:“我记得《论语》里有说的,‘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说:“哟,能背《论语》了?还行,知道终身学习。你说,颖如是什么之年?”

安明珊说:“颖如才十一岁,这……没有啊。”

我说:“行了行了,她这是总角之年。”

陈颖如说:“哦?总角……是什么,是不是说我……有很多角?”

我摇摇头,说:“总角之年,指八到十四岁。按照古代的礼法,孩子到了八岁,就会将头发绑成左右两个对称的像兽角一样的羊角髻。要知道,‘总’为聚拢,‘角’为发髻。你们应该看过古装电视剧里小孩子吧,他们的头上就有两个绑起来的发髻,像羊角一样。”

安明珊说:“你什么意思,难道说颖如是……小羊羔?”

我笑了笑,说:“小羊羔?有意思。我是说,羊角的形象,古代都包含进了礼法里面。你们两个想想,羊和人的关系是不是更深了?还有,安安,你刚才不是说,颖如长大后就是小羊羔了吗?”

安明珊顿时急了,说:“谁说的!我是说,我希望颖如长大后也能像小羊羔一样,知道孝顺、感恩、行善积德。”

我咧着嘴笑着说:“淡定,淡定,小羊羔,乖……”

安明珊突然说:“你说谁呢!”

我说:“谁急了我说谁。看看,颖如安安静静的,多乖啊,哪像你?”

陈颖如说:“书诚爸爸,那我看到的法院门口的雕像是什么呀?听说那个也是羊,可有人说是狮子?”

安明珊说:“那不是狮子,是叫那什么……獬……獬豺!”

我笑着说:“什么獬豺!那个读‘豸’,‘獬豸’。”接着,我便上楼到书房将一只獬豸摆件拿到餐厅递给陈颖如,说:“獬豸,是一只这样的神兽。在尧舜时代,中国诞生新纪元。那时,羊以被神化的身份直接参与了对社会和政治秩序的维护和调整。据《论衡·是应》记载,在尧帝主政时期,由一位名叫皋陶的大臣掌握天下刑法,相当于今天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国家首席**官。他有一只独角羊,名为獬豸。据说,这只独角羊有神性,懂人言,知人性。怒目圆睁,能辨是非曲直,辨出有罪之人。皋陶在一时无法审清的情况下,就会让獬豸帮助断案,獬豸会辨明有罪之人,然后用角把对方触倒并吃下肚子,使想作恶的人不寒而栗。而獬豸从此便成为了正义勇猛、司法公正的象征。神奇吧!今天,在我国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司法机关门口就有这样威武肃穆的獬豸雕塑。它象征着法律的威严和正义,提醒司法工作者要公正无私,维护法律的尊严,同时也体现了人民对司法公正的追求。”

陈颖如一脸高兴地说:“书诚爸爸,我想去博物馆看看那些羊骨、羊骨架、羊牙床、陶羊。好吗!”

我笑着点头,说:“好……好……咱们一起去,去真正感受我们中华文化的魅力。”

看着陈颖如对新知识满是渴望的小脸,我心中充满了温暖和欣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