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咸阳宫阙三万里 > 第32章 斩!

咸阳宫阙三万里 第32章 斩!

作者:墨香犹在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9-13 22:09: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当方铭见到冯劫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了。

这天一大早,方铭正在县衙看着之前堆积的旧案,正当方铭抬头的时候,看见冯劫踏着晨露走进大堂。

玄色官袍的下摆沾满泥点,靴筒上还带着沿途的草屑。这位彻夜奔驰的御史大夫没有多余寒暄,只是从怀中取出一卷帛书,轻轻放在案几上。

没等方铭说话,冯劫就提前说道:“咸阳那边已经没事了,王上让赵高的罗网接手了。”

听着冯劫的话,方铭心头一惊。

罗网。

这两个字像一柄冰锥,瞬间刺入他的脊背。

不管是前世,还是在鬼谷修行的时候,方铭都对罗网这个组织可谓是如雷贯耳。甚至可以说,他要比这个世界的任何人都要知道罗网的厉害。

“六剑奴”

“越王八剑”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可以说罗网是情报组织的天花板。

看着方铭的反应,冯劫说道:“你果然知道罗网。”

方铭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玉佩,冰凉的触感让他稍稍定了定神。

"在鬼谷求学时,"他的声音不自觉地压低,,"老师曾针对罗网有过介绍。"晨风穿过大堂,吹得案上烛火摇曳不定,"罗网起于韩国,却在秦国壮大,如今已是几国间最可怕的情报组织。"

冯劫的眉毛几不可察地挑了挑。方铭注意到,这位御史大夫的右手拇指正在轻轻摩挲左手腕上的玉镯——那是个下意识的戒备动作。

"老师说..."方铭的视线投向窗外,那里有几只麻雀正在啄食,"罗网最可怕之处不在其杀人手段,而在于他们织就的那张无形大网。"他抬手在空中虚划一圈,"可能你朝夕相对的仆役,街角卖茶的老人,甚至..."声音顿了顿,"枕边之人,都是罗网的耳目。"

一阵穿堂风突然袭来,吹散了案上的几页公文。

"果然不愧是鬼谷,天下事情没有他不清楚的。"冯劫的声音传来。

听着冯劫的话,方铭松了一口气,“总算糊弄过去了。”

方铭定了定神,指尖轻轻敲击案几,发出沉闷的笃笃声。

"既然如此,"他声音沉稳,仿佛方才的震动从未发生,"田四,该有一个交代了。"手指突然停住,在竹简上"田四"二字重重一划,墨迹顿时晕染开来,像一滩干涸的血迹。

窗外传来百姓的喧哗声,几个孩童正趴在县衙围墙外张望。方铭的目光掠过那些天真的面孔,想起卷宗里记载的,那些被田家害得家破人亡的稚子。

"明日午时三刻,"他抬头看向日晷,阳光在石盘上投下清晰的阴影,"正是阳气最盛之时。"这句话像是说给冯劫听,又像是说给自己,"适合送这等魑魅魍魉上路。"

冯劫闻言,嘴角微微上扬。"方大人明鉴。"

方铭抬手召来王贲与李柒,晨光将他们的影子长长地投在青石板上。

"去各村走一趟。"方铭的声音不轻不重,却让堂下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他取出一张素绢,上面朱砂写就的"斩"字鲜艳如血,"告诉乡亲们,明日午时三刻——"手指在案几上一叩,惊起一缕浮尘,"田四将在村口伏法。"

王贲接过绢布时,粗粝的指尖微微发颤。这位沙场新将忽然想起昨日审讯时,那个瞎眼老妇用枯枝般的手指在地上划出的血痕。

李柒正要领命而去,忽被方铭叫住。"记得,"年轻的县令目光如炬,"要挨家挨户地通知。"他指尖蘸了茶水,在案上画了个圈,"特别是那些...失去亲人的。"

院外树梢上,几只乌鸦突然扑棱棱飞起。王贲握紧了腰间的刀柄,他明白方铭的用意——这是要让所有冤魂,都能亲眼看到仇人的下场。

随着王贲一行人的马蹄声渐行渐远,田四即将伏法的消息如同野火般在各村之间蔓延开来。

在河西村,一个跛脚的老汉正拄着柴刀在田间劳作。听到消息时,他手中的镰刀"咣当"一声掉在地上,浑浊的泪水顺着沟壑纵横的脸颊滚落。他踉跄着跑向村口的古槐树,对着树干上那道深深的刀痕喃喃自语——那是他儿子被田家恶奴打死时留下的。

李家沟的祠堂前,几个妇人抱头痛哭。她们颤抖的手里攥着褪色的红绸——那是当年被迫送入田府的姑娘们留下的最后物件。年纪最大的张婆婆颤巍巍地点起三炷香,青烟袅袅中,仿佛又看见孙女投井前那双绝望的眼睛。

最热闹的要数集市旁的茶棚。说书人一拍惊堂木,将田四的罪行添油加醋地道来。围观的人群中不时爆发出怒吼,有个年轻人甚至当场砸了茶碗,碎片溅了一地。茶棚老板却只是摆摆手,转身从柜底取出一坛珍藏的老酒:"明日此时,请大家共饮!"

夜色渐深,蓝田县却亮如白昼。

家家户户门前都挂起了灯笼,橘红的火光在夜风中摇曳,将整条长街照得通明。村口的空地上,几个青壮汉子正连夜搭建刑台,榔头敲击木桩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脆。每敲一下,就引来围观众人的一阵叫好。

河西村的老槐树下,聚集了数十个村民。他们围着篝火,轮流诉说着田家这些年造下的孽。每说完一桩,就往火堆里扔一件物件——有沾血的锄头,有撕碎的借据,还有从乱葬岗捡回来的破衣裳。火光映照下,每个人的眼中都跳动着复仇的火焰。

更有些性急的年轻人,天不亮就守在了县衙大牢外。他们或蹲或站,眼睛死死盯着那扇铁门,生怕田四会趁夜逃走。有个少年甚至抱来一面破锣,说要在第一缕晨光出现时就敲响它。

连孩童们都感受到了大人们的激动,揉着惺忪的睡眼不肯回家。他们虽然不懂什么叫"血债血偿",却记得父母说过,明天之后,再也不用把辛苦种的粮食白白送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