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咸阳宫阙三万里 > 206章 出发,咸阳!

咸阳宫阙三万里 206章 出发,咸阳!

作者:墨香犹在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9-13 22:09: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师尊..."张良的声音沙哑得不成样子,"即便不报仇...我也..."

"谁让你效忠大秦了?"荀子突然拍案而起,"我们是去教书!教《诗》《书》,教《礼》《乐》,教天下人明白什么是'仁',什么是'义'!"

"他嬴政若真敢让学宫变成粉饰太平的工具,老夫第一个不会同意!"

”还记得方铭之前来学宫说过的那几句话嘛?”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荀子仿佛看透他的心思,轻声道,"这才是儒家真义。"

明堂外,东方已现出鱼肚白。张良整了整衣冠,突然对着荀子行三跪九叩大礼:"弟子...愿随师尊前往。"

荀子扶起他,突然从袖中掏出个酒葫芦:"这才像话!来,陪老夫喝一杯——"

黎明前的薄雾笼罩着小圣贤庄,山间的石板路上凝结着细密的露珠。荀子拄着青竹杖,踏着晨露缓步而来,粗布麻衣上还沾着后山带下来的草屑。张良早已候在石牌坊下,一袭素白儒衫,背负琴剑,身旁放着两个装得满满当当的书箱。

"师尊。"张良躬身行礼,声音里还带着些许沙哑,"都准备好了。"

荀子"嗯"了一声,竹杖轻轻敲了敲书箱:"带这么多?"

"《诗》《书》《礼》《乐》各三套注疏。"张良轻声道,"还有...七十二弟子的《春秋》微言合集。"

雾中传来脚步声。伏念和颜路匆匆赶来,前者手中提着个食盒,后者抱着件厚实的青灰色斗篷。

"师尊,山路湿滑..."颜路将斗篷披在荀子肩上,手指微微发抖,"您一定要保重。"

伏念沉默地打开食盒,里面是还冒着热气的黍糕和几样酱菜:"路上用些粗食。"他顿了顿,突然对着荀子行大礼,"小圣贤庄...弟子定当守好。"

荀子扶起伏念,张良则是接过伏念递来的包袱。

晨雾渐散,山间传来鸟雀的啁啾。荀子紧了紧斗篷,竹杖指向东方:"走吧,赶在午时前渡过泗水。"

四人相对无言。良久,颜路突然对着张良深深一揖:"子房,师尊就..."

"放心吧,我会照顾好师尊的。"张良打断他。

张良最后看了眼晨光中的小圣贤庄。藏书楼的飞檐上,几只白鹤正舒展羽翼;练武场边,早起的弟子们已经开始晨读。他深吸一口气,转身跟上师尊的步伐。

山道蜿蜒,两人的身影渐渐隐入雾中。伏念和颜路站在原地,直到再也看不见那片青灰色的斗篷,听不见竹杖点地的声响。

荀子的竹杖点在山石上,发出有节奏的"笃笃"声。张良落后半步,白衣被晨露打湿了下摆,却浑然不觉。

"子房啊。"荀子突然开口,声音混着山泉的叮咚,"你看这山脚下的村落。"

张良顺着师尊的竹杖望去。薄雾中,几缕炊烟袅袅升起,隐约可见农人驱牛耕作的剪影。

"几年前,这里十室九空。"荀子在一块青石上坐下,"如今你看——新修的引水渠,改良的农具,连孩童都能背着书袋去乡学了。"

张良沉默地望着那片炊烟,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

"你的眼光,不要只盯着韩国。"荀子从怀中掏出个酒葫芦抿了一口,"天下百姓,谁不想安安稳稳过日子?"他递过酒葫芦,"难道非要再起刀兵,让这些孩子也经历你当年的痛?"

张良接过酒葫芦的手微微发抖。酒液入喉,辛辣中带着一丝奇异的甘甜——是兰陵酒,他故乡的味道。

"方铭那小子..."荀子突然话锋一转,"虽然满嘴怪话,但做的事倒实在。曲辕犁让关中增产三成,摊丁入亩减轻贫户负担,现在又搞这个学宫..."他斜眼瞥了下张良,"你心里清楚,韩国当年是怎么对待农夫的?"

山风骤起,吹得张良的衣袍猎猎作响。他眼前突然浮现出少年时在新郑看到的场景——骨瘦如柴的农奴,被韩国贵族鞭打着在田间劳作...

"弟子承认师尊说得对。"张良终于开口,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百姓安居乐业,确实比什么复国大计都重要。但是..."他攥紧了酒葫芦,"要我给秦国效力,恕难从命。"

荀子突然大笑,笑声惊起林间飞鸟:"谁让你效忠嬴政了?"他竹杖重重顿地,"我们是去教书!教孩子们明是非、知荣辱!"老人眼中精光暴射

荀子站起身,青竹杖指向远处巍峨的群山:"你看那云雾,遮得住山巅吗?"不等回答便自问自答,"遮不住!就像暴政遮不住人心里的光。"他转身拍了拍张良的肩,"这就是我们要做的事。"

张良怔怔地望着师尊。晨光中,老人雪白的须发仿佛在发光,粗糙的手掌温暖而有力。

"罢了。"荀子突然收起严肃的表情,嬉笑着夺回酒葫芦,"反正老夫相信,张良张子房迟早会想通的——"他眨眨眼,"因为他是我的徒弟嘛!"

张良的眼眶突然发热。他整了整衣冠,对着荀子深深一揖,腰弯得极低,广袖垂落在地,沾上了泥土和草屑也浑然不觉。

这一天,方铭正在书房批阅公文。窗外突然传来扑棱棱的振翅声,一只雪白的信鸽落在窗棂上,脚环上的小圣贤庄徽记在晨光中闪闪发亮。

"这么快就有回信了?"方铭急忙解下鸽腿上的竹筒。细小的绢布展开,伏念工整的小楷映入眼帘:

"方铭阁下:

承蒙相邀,不胜荣幸。师尊荀子携师弟张良,已于卯时启程赴秦。

伏念 顿首"

"太好了!"方铭猛地拍案而起,惊得窗外树梢的麻雀四散飞逃。墨汁溅在袖口也浑然不觉,他抓着绢布冲出书房,差点撞上前来送早膳的惊鲵。

"荀子和张良要来了!"方铭举着绢布,像个得了新玩具的孩子,"儒家泰斗和谋圣亲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