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咸阳宫阙三万里 > 111章 四人相谈

咸阳宫阙三万里 111章 四人相谈

作者:墨香犹在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9-13 22:09: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未来的几天里,方铭一直躲在小圣贤庄的房间里没有出去,因为那些儒家弟子太热情了。无事可做的方铭就只能在房间里看看小圣贤庄内的儒家典籍。

这天傍晚,霞光透过窗棂,在房间的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方铭放下手中的竹简,揉了揉酸胀的太阳穴。连续几日闭门不出,连空气都变得沉闷起来。

"该用膳了。"惊鲵端着食案轻步走入,黑色的紧身衣勾勒出她曼妙的身姿,面纱之上的双眸如秋水般平静。

方铭抬头,正要说些什么,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大司命斜倚在门框上的身影立刻绷直,红黑相间的长袖无风自动。

"方先生可在?"一个清朗的少年声音在门外响起,"子房先生派弟子前来,邀先生今夜于后山竹林小酌。"

方铭与惊鲵交换了一个眼神。自从那日他在儒家讲堂脱口说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横渠四句后,小圣贤庄的弟子们便对他产生了近乎狂热的崇拜。

"告诉子房先生,我稍后便到。"方铭最终还是应下了邀请。

待传话弟子离去,大司命冷哼一声:"张良此人毕竟是韩国人,大人还是小心为妙。"

"无妨。"方铭整了整衣冠,"有你们二位在身边,想必安全无虞。"

惊鲵默默递上一件外袍,低声道:"夜幕将临,山中寒凉。"

方铭接过外袍时,指尖不经意触碰到惊鲵的手背,那一瞬间的冰凉让他心头微颤。

半个时辰后,方铭在惊鲵与大司命一前一后的护卫下,沿着蜿蜒的山路向后山竹林走去。夕阳已经沉入山后,天边仅剩一抹暗红。路旁的竹林在晚风中沙沙作响,仿佛有无数隐形的身影在其中穿行。

"方先生!"一个惊喜的声音突然从路边传来,方铭还未来得及反应,三个身着儒袍的年轻学子已经从竹林间冲出,眼中闪烁着崇拜的光芒,"真的是您!我们等了好几天了!"

大司命身形一闪,红袖如血般横在方铭面前:"退下。"

学子们被这突如其来的杀气震慑,不由自主后退几步,但眼中的热忱丝毫未减:"方先生,您那日说的'为往圣继绝学',究竟该如何践行?"

方铭暗自叹息。在现代社会,这几句话不过是耳熟能详的名言,但放在这个时代,却成了振聋发聩的惊世之语。他正斟酌着如何回应,山路高处传来一个温润如玉的声音:

"几位师弟,强人所难非君子所为。"

众人抬头,只见张良一袭白衣立于石阶之上,月光为他镀上一层银边,恍若谪仙。他手持一盏灯笼,面带浅笑:"方先生是我今晚的客人,诸位若有疑问,不妨明日课堂再议。"

学子们虽有不甘,但在张良温和却不容置疑的目光下,只得躬身行礼退去。

"多谢子房兄解围。"方铭拱手道。

张良提灯走近,灯笼的光在他俊美的脸庞上投下柔和的阴影:"方先生言重了。这几日庄内弟子对先生的推崇,良也有所耳闻。"他目光扫过惊鲵与大司命,"不过今晚月色正好,不知可否请二位姑娘暂留此地,让我与方先生独处片刻?"

大司命眯起眼睛:"张先生这是何意?"

方铭抬手制止了她:"无妨。你们在此等候,我与子房兄走走便回。"

惊鲵眼中闪过一丝担忧,但终究没有出声,只是微微点头。

张良引着方铭沿石阶而上,穿过一片茂密的竹林,眼前豁然开朗。一座精巧的六角亭矗立在悬崖边,亭中石桌上已备好酒菜,只见伏念以及颜路也早早的在此等候。远处,月光下的海面泛着银光,涛声隐约可闻。

"好一处观景胜地。"方铭由衷赞叹。

四人落座。

方铭跪坐于北位,对面是儒家掌门伏念,左右分别为颜路与张良。石桌上茶香袅袅,远处海浪声隐约可闻。

伏念率先举杯:"方先生光临小圣贤庄,实乃儒家之幸。听闻先生'四句真言',字字珠玑,伏念钦佩不已。"

方铭双手捧杯回礼:"伏念先生过誉了,不过是些粗浅见解。"

"粗浅?"颜路温和一笑,眼角泛起细纹,"先生客气了。"

海风穿亭而过,吹动众人衣袍。方铭注意到张良始终未发一言,只是若有所思地摩挲着茶杯边缘,那双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眼睛在茶烟后若隐若现。

"方先生。"张良突然开口,声音如清泉击石,"良有一事不明,还望赐教。"

方铭心头一紧:"子房兄请讲。"

"先生身为扶苏公子之师,秦廷重臣,此番造访小圣贤庄..."张良抬眼,目光如剑,"究竟所为何来?"

亭内空气骤然凝固。伏念眉头微蹙,颜路手中的茶杯悬在半空。方铭感到三道目光如实质般压在身上,其中张良的视线最为锐利,仿佛要剖开他的伪装。

海浪声变得清晰起来,一下下拍打着悬崖。方铭深吸一口气,决定不再迂回。

"既蒙垂询,方某便直言了。"他放下茶杯,直视伏念,"我希望小圣贤庄能为大秦效力。"

"什么?!"伏念手中茶杯猛然一顿。"方先生可知自己在说什么?"

颜路急忙按住伏念的手臂,眼中满是惊诧:"方先生,这个玩笑可开不得。"

唯有张良神色不变,只是眼中闪过一丝了然,轻声道:"果然如此。"

方铭迎着伏念愤怒的目光,声音平稳得出奇:"伏念先生,方某绝非戏言。如今天下一统,百家争鸣虽好,但政令不一终非长久之计。儒家以'仁'为本,若能辅助朝廷教化万民..."

"先生!"伏念的声音陡然变大,"小圣贤庄一向不问世事,只是专心做自己的学问,先生恐怕是要失望了。"

悬崖下的海浪突然变得汹涌,涛声如雷。方铭注意到张良微不可察地皱了皱眉。

"大师兄。"颜路轻声劝道,"且听方先生说完。"

"伏念先生所言极是。"方铭选择以退为进,"秦法严苛,确有不当之处。正因如此,才更需要儒家这样以仁德治世的学说来调和。"

他停顿片刻,观察三人反应。伏念面色稍霁但仍含怒意,颜路若有所思,张良则似笑非笑地看着他,仿佛在说"继续你的表演"。

"方某以为,治国如烹小鲜。"方铭继续道,"法家为火,可去腥膻;儒家为水,能润枯燥。二者相济,方能成就美味。"

这个现代人熟悉的比喻让张良眉梢微挑,而伏念则冷笑一声:"好一个巧舌如簧。方先生可知道,你口中的'水'差点被'火'烧干?"

"正因为如此,儒家更应当把握时机。"方铭声音提高了几分,"扶苏公子尊儒重道,若小圣贤庄愿意合作,将来儒门复兴指日可待。"

"合作?"伏念讥讽道,"是让我们做秦国的应声虫吧?"

方铭摇头:"是让儒家思想成为治国之道。"

海浪声忽然沉寂了一瞬。颜路眼中闪过一道光:"方先生此言...倒也有理。只是..."

"二师弟!"伏念厉声打断,"你莫不是被他说动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