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万界从港片开始 > 第五百九十八章 不应该这样!(求月票)

港岛传来的好消息,震动了高层!

随后半个月时间,先是京城相关部门领导,主动来到鼓楼修理厂视察,最重要的是看一看在欧洲出名的山地自行车。

没多久,工业部大佬也亲自过来视察。

然后,他们全都被港岛那边,给出的报价惊住了。

一辆山地自行车,出售到欧洲的价格,超过了一千刀乐?

疯了吧这是?

欧洲有钱人多,也不会傻乎乎做冤大头啊。

武爱国却是不以为然,只是不好说出口罢了。

人家欧洲有钱人或者说贵族,要的就是一个格调!

山地自行车的价格要是不高高在上,他们还不乐意买呢。

一千刀乐,那是港岛那边的出货价!

等到了欧洲,还不知道会高到什么地步?

这事儿,他懒得理会,只是配合工业部门派遣的人手,将厂里仓库积压的一千辆山地车打包送上火车。

修理厂仓库里的一千辆山地自行车,还是在武爱国的一再要求下,亲爹武志顶着极大压力悄悄生产出来的。

一旦港岛那边没有好消息传来,亲爹的级别想要更进一步,估计得蹉跎几年。

可眼下,既然堵对了,他的级别自然直接到了正处级,和街道办陈主任一个级别了。

另外,鼓楼修理厂也整个被京城工业部门接收。

以后参加会议,都是京城工业部门组织的会议。

与此同时,在人才调配,还有机器配置方面,和其他京城工业部门下属大厂,享受同样的待遇。

也就是说,修理厂的技术科,很快就会有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分配过来。

刘海中听到消息之后,悄悄抹了一把冷汗。

此次,鼓楼修理厂成为了京城工业部下属单位,同时级别再提半级,成为了正处级企业。

作为研发山地车的有功人员,刘海中的级别也提了半级,成为了正科级干部。

当然了,城外农场的级别也达到了正科级。

没办法,农场做出的成绩和贡献有目共睹。

此时的农场场长,也就是武爱国的亲二伯,在内部干部会议上拍着胸膛保证:“明年夏天,整个修理厂食堂的半数菜蔬,还有肉蛋供应,农场供应得了!”

不要说修理厂内部,就是街道还有京城工业部门,对于修理厂农场的表现,也是相当满意的。

其他工厂的粮食,菜蔬以及肉蛋供应,绝大部分都是上级单位统一调拨,再加上内部的采购部门补充。

哪像修理厂,自己弄个农场就解决了大部分问题!

其他工厂倒是想学习,却是下不定决心!

这是要看实实在在成绩和表现的!

要是大家都烂那就无所谓了,可有鼓楼修理厂的农场作为标杆,他们却是没有勇气跟进。

到了九月中旬的时候,鼓楼修理厂城外农场,却是引起了上级部门领导的特别关注,甚至还特意跑去视察了一番。

之前,武爱国规划的水稻,还有小麦都陆续成熟了。

然后,农场工人就向前来视察的领导,表演了一番什么叫做半人工半机械化收割。

收割机很简陋,只有收割的能力,和后世那种联合收割机没办法相比。

可架不住,随着以木料为主建造的收割机,收割效率惊人啊。

由牛马牲畜拉动,人工控制切割速度,一路所过稻杆和麦杆纷纷倒伏。

后续由农场工人,将倒伏的稻杆或者麦杆,送到不远处的脱粒机进行半机械化脱粒。

事实上,想要做到这样的程度,并不难。

农场这边,由修理部牵头,请来几位学工程机械大三大四的大学生,就琢磨研究出来了这种简陋版的农业机器。

主要用材全都是木料,只是在关键位置用铁料固定。

其收割效率,比单纯的人工强多了。

半个小时一亩地,一半的时间还是用在机械转向,以及车马等牲畜的调整方面。

其实,最叫武爱国难以理解的,就是脱粒机的问题。

这玩意,想要研发出来很难么?

古代,就有原始版本的脱粒器。

不过就是人力摔打稻杆或者麦杆,事实上和现代农村出现的脱粒机,已经没多少区别了。

也就是少了一个脱粒的工具,以及动力系统罢了。

同样,农场鼓捣出来的脱粒机,大部分制作材料都是木料。

还有后续的扬风机,乃至于人工或者畜力,又或者水力脱壳器,都是能够制作出来的。

可以说,农场弄出了一整套的木料版农业工具,叫上级特意过来视察的领导,看花了眼。

他们甚至亲自上手操作了一番,脸上全是惊喜神色。

“很好,农场做得很好!”

离开的时候,上级领导相当开心。

次日,就有农业部门的人员赶来,学习了解农场里制作并且实际使用的各种农业工具。

在这方面,武爱国其实挺不满的。

就他的理解,实用的农业工具,想要研究制造并不困难,起码对于工程机械类的大学生来说,就是如此。

至于某些专攻机械的工厂技术科,想要鼓捣出来更加轻松简单。

可偏偏,武爱国在京城郊外走过不少地方,却没有看到这些农业工具的身影。

只能说,学校和工厂的技术科,与农村脱节太严重了,不然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武爱国不相信,那些在大学或者中专学机械,在机械厂技术科上班的技术员里,没有一个是出身农村,并且还下地干过活的,

但凡只要多想一想,或者看过一两本古代的农业典籍,也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前世每每看到年代电视剧,以及年代文里,对于农村耕地还有收割时的落后手段描述,就感觉很不可思议。

国内的工业底子再薄弱,也不可能比古代皇权时代更薄弱吧,可偏偏古代皇权时期,各种农业工具并不少见,可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好像国内的农业发展倒退回去了一般。

反正,武爱国是不能理解的,那就干脆利用城外农庄,好好的叫某些人和存在看一看。

农业生产效率不是不能提高,可尼玛得把能够用得上的工具,全都鼓捣出来吧,全靠人力得多浪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