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万界从港片开始 > 第四百五十八章 班门弄斧!(求月票)

凡是对九十年代沿海地区情况有所了解的都知道,那时候的治安环境可不怎么样。

虽然经济发展速度不慢,可各种各样乌七八糟的事儿,以及捞偏门的人不要太多。

其他地方武锋管不着!

可在自家地盘,比如鹏城工厂集团总部,还有其他地方的生产基地,武锋都是以二零一零年以后的标准,来要求各方面情况的。

其他不说,对于职工子女的教育相当重视。

单单从托儿所,到幼儿园,再到小学初中以及高中,一口气建立了差不多上百所。

在眼下,绝对是了不得的大手笔!

关键,武锋对于教学质量还有教学纪律十分重视。

大老板重视,下面的人自然不敢马虎!

请的老师,要么就是刚刚从师范学校出来的优秀毕业生,要么就是口碑良好的退休老教师。

关键是学校的保安力量,看着就叫人安心!

教导主任,几乎全是有一定文化的退伍老兵担任。

学校不差钱,在体育和艺术,还有其他课外活动方面,都给于了起码最低标准支持。

而所谓的标准,是对标此时的港岛公立学校。

也是如此,虽然百多所学校建立的时间不长,可升学率却是一点不差。

关键是,工厂集团内部的职业技术培训,水平放在此时的内地,可是相当冒尖的。

事实上,就是一个给工厂集团,培养合格后备技术人才,不需要向外界大量招募那些良莠不齐新丁的地方。

可放在学生家长眼里,这就是自家孩子读书不成的最好后路啊。

别看后世小视频的文案,几乎就是人均清北,九校联盟就跟探囊取物一样简单。

可实际上呢,就是大学扩招之后,县城最好高中的升本率,能达到百分之三十就很厉害了。

更别说大学还是奉行精英教育,甚至学生都有补贴可拿。还包分配的九十年代,就是大专含金量都够够的。

若是考上三本大学,家里都得大摆宴席庆祝!

意味着家里,已经出了一个准国家干部!

在这时代,读书真的能够跃迁阶层!

不是每一个高三学生,都愿意复读个三四五六年的。

家庭情况允许不允许另说,高三的压力实在太大了。

这时候,若是落榜的学生,可以直接转入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学一门专业技术和手艺,毕业后直接就能进入工厂集团上班。

就是不愿意在工厂集团上班,跑到外面也是相当有市场的。

话说,工厂集团作为鹏城特区的标杆企业,不仅仅只是名头好听那么简单,影响力也是方方面面的。

别的就不说了,单单工厂集团内部的职业技术培训中心颁发的合格证书,就得到了周围所有工厂企业,还有大小老板的认可。

特别是在基础电脑技术培训后颁发的等级证书,都是其他相关工厂企业认可,并且作为工资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当的吃重。

武锋听闻后相当重视,可不想砸了手下职业技术培训中心的招牌!

这时代,办假证的实在太多!

为了避免自家职业技术培训中心颁发的证书,被办假人员利用,最后败坏了难得建立起来的口碑,他可是花费大价钱迅速建立了工厂集团内部的局域网。

都是采购的光纤联网,通过内部的连接系统,形成一个覆盖整个工厂集团的区域网络平台。

国内此时在电脑技术方面的基础很差,几乎所有设备都必须工厂集团自己采购,并且自己摸索使用。

花费的资金,达到了数亿港币!

效果也是明显的,虽然此时的电脑性能很渣,可光纤连接的局域网,还是能够迅速查询某些公开资料的。

就比如,从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发出的证书,在内部局域网的公开资料上都有显示。

若是有疑问,完全可以打电话询问工厂集团的客服部,他们会帮忙查询并且确定某些证书是否真实。

可以说,在内部人才培养方面,工厂集团已经做得相当好了,很有那么点子定向培训的架势。

对于内部职工来说,自然就是相当优渥的福利了。

眼下,外头的居民想要送子弟进来读书,这就是抢夺入厂资源的行径啊,反应怎么可能不激烈?

谁知道工厂集团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会不会停止招工,到时候正好得到职业技能证书的自家子弟,岂不是要吃闷亏?

不仅如此,因为秩序良好,而且师资力量不俗,工厂集团下属的高中教育质量相当不错。

就冲比鹏城普通高中,甚至重点高中都要高一些的大专本科升学率,也有的是家长想要送适龄后代进入工厂集团的内部学校。

为了这事,不要说鹏城特区的教育部门,就是更高层次的存在,都有过问。

武锋听闻之后,很是大方的给于了外部学生一定的上学比例,事情这才平息下去。

同时,看重了教育产业的某些有心人,纷纷投资建立所谓的私立贵族学校,还有什么双语学校之类的,名头喊得震天响,却是实实在在帮工厂集团的内部学校,减轻了不少来自外部的压力。

说起来也是搞笑,工厂集团外围,不知什么时候开办了一所私立贵族高中,还是所谓的双语学校。

据说,开办学校的是个厉害角色,在欧美那边都是很有能量的那种。

之所以把学校建立在工厂集团不远处,目的不言自明,就是想要吸纳工厂集团中高层的子女入学。

一个学期三万的学费,也只有他们能够负担得起。

也是武锋不在,据说开学的时候相当热闹,就是市府成员都有过来帮忙站台的。

宣传口号也是震天响,能够帮助学生前往欧美留学,他们有这样的实力以及渠道。

据说,吸引了不少鹏城刚刚富裕起来的有钱人,纷纷将家里的适龄孩子送入学校学习,好毕业后直接前往欧美名校留学。

结果,工厂集团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对于这样的私立学校反应平平,丝毫都没有将自家适龄孩子送去读书的动作,相反他们更加看好工厂集团的内部学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