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万界从港片开始 > 第三百三十一章 终究没有白穿越一场

武锋并不知道,小结巴细细粒已经成为了手下影视公司的艺人,正准备参加即将开幕的第一届《亚洲街机游戏大赛》!

就算知道了,也不会太过在意。

在这个部分港片,与真实世界融合的时空,他已经见过太多了名人。

洪兴龙头和众多堂主,就是还没有彻底退休的叔父都见过不少。

东星以及其他一流社团龙头坐馆,哪一个不是鼎鼎有名的存在?

原本世界港岛的那些大明星,武锋也见过不少。

四大天王的名头,现在还没有营销出来。

至于所谓的天后,有不少都想要加入锋锐影视。

还有商界的十大华人富豪,李半城也是见过的。

就是港督,武锋也在新年酒会上近距离接触过。

小结巴最后能够发展到什么地步,那就得看她自身的努力,还有外界的环境变化了。

毕竟,游戏美少女的赛道,她算是头一位选手。

此时,武锋身在鹏城的工厂集团,处理内地一应事务,顺便根据情况调整以后的发展布局。

时间到了十月,内地影碟机销售,已经从刚开始的不温不火,逐渐发展到了火爆全国的地步。

围绕鹏城的影碟机制造工厂,周围出现了大量的零部件配套厂商。

其中,除了扶持工厂集团内部出来的野心之辈外,最多的合作方依旧还是来自部队研究所。

为了配合影碟机工厂的生产,不少部队相关研究所,纷纷在工厂集团附近圈地建立专业性极强的零部件工厂。

整个蛇口,到处都是建筑工地,以及拔地而起的厂房,还有各类配套设施。

要不怎么说,和军工单位合作比较舒心。

武锋的工厂集团,在鹏城这边的福利待遇,基本上都是对标国企,除了工资之外,其余住房,医疗,孩子上学等等方面都做得相当到位。

工厂集团付出的,不过就是当年工厂集团在内地百分之五左右的利润。

此时的鹏城特区,土地价格不高,以后的提升空间巨大,反正在手下工人身上投资不会亏损就是。

也是如此,工厂集团在鹏城这边,绝对属于香饽饽一样的存在,算是相当优质的工作地方。

每年,单单为了招工名额,都要和当地政府拉扯很长时间,相当的麻烦。

好在,武锋一直坚定不移的和部队方面合作,每年招收的退伍军人数量都相当惊人,得到了部队方面的鼎力支持,这才减去了不少的麻烦。

他并不是很排斥关系,户,可尼玛的都进厂了,起码也得按照工厂集团的规矩做点事儿吧,还想什么都不做就白拿工资福利,没这样的好事。

可有些人,就是不知足!

明明背后,的关系能量也就那样,偏偏拽得跟个二五八万似的,不仅不想着干活还要掌权,想什么好事呢?

为了这事,工厂集团这边,每年都会有一笔花销,用在应付这些家伙身上。

不过总体而言,工厂集团的情况相当良好。

特别是出口方面,放在整个内地,除了和那些资源型国企没法比,工厂集团绝对属于相当拔尖的存在。

工厂集团的存在,可是盘活了内地不少关联企业。

像是自行车,电风扇还有手表,这些产品的生产工厂,在内地卷得相当厉害。

还要遭遇国外同类型产品的冲击,日子并不好过。

可偏偏,武锋通过工厂集团的采购部,每年都会采购海量的相关产品,也不知道帮助多少相关企业勉强存活下来。

还有国内的国营服装企业,有多少都在给武锋手下的工厂集团代工,就是武锋自己也不是很清楚。

内地的情况特殊,那些接到了服装代工合同的大国企,手里的订单肯定会被强制分流部分,分给更次一级的国营服装企业。

后续,加上了收音机,甚至黑白电视机,都开始有了越来越多的出口订单。

这些,都是武锋手下的工厂集团一手承担。

也是如此,每年工厂集团的出口数额相当夸张。

不要说粤省和鹏城特区当做香饽饽,就是京城那边都相当看重工厂集团的出口创汇能力。

反正在内地这边,工厂集团出口走的都是正规流程。

至于到了外海,这些出口的货物怎么处置,和内地就没什么关系了。

要说内地不知道武锋和蒋天生他们做的事情,怎么可能?

时间到了九十年代初,内地的外汇饥渴并没有得到彻底缓解,情况依旧比较糟心。

本来,武锋有意和内地合作,去小日子股市好好捞一把,轻松就能咬下一大块肥肉。

只不过后来,他就熄了这样的心思。

太麻烦了……

有些事情,不是以前想得那么简单。

单单就是资金安全,武锋就不可能保证什么。

不过他没什么负面情绪,通过接触也给内地相关人士提供了某些信息。至于对方能不能抓住,并且顺利的将这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收益,就不是他的问题了。

只能说,此时的武锋,在内地高层那里很有分量,间接的避免了被某些有力人士纠缠的可能。

也就是此时内地情况特殊,要是再晚十年,武锋都不太可能拥有这样的特殊地位。

本来就已经很惹眼了,等影碟机出世更加惹眼。

没办法,这可能是内地九十年代初,唯一能够放在国际上吹嘘的消费类电子产品了。

除了一个激光探头,其余零部件全都国产化了,也能勉强说一句完全国产。

关键是,这玩意太暴利了。

就算定下了五千一台的价格,可利润率依旧高得吓人,一台就能赚三四千。

等到产品数量提升,生产成本还能进一步压缩。

要知道,在武锋前世VCD影碟机退出市场的时候,最便宜的一台只有五百块出头,还有一定的利润存在。

可见,影碟机的成本,能够压缩到什么水准?

单单工厂集团这边的生产基地,短短数月时间就卖出去了超过三万台,而且销量越来越大。

其余合作单位的产品数量比不得工厂集团这边,可数月时间生产两三万台还是不成问题的。

而且销量也不错,大多都销售出去了近两万台。

尽管收益情况保密,可有心人还是能够估算出大概数字,一个个就忍耐不住了。

已经开始有人,想要通过合作方取得影碟机的生产技术许可,想要分一杯羹。

工厂集团这边,也遇到了这样的有力人士。

武锋根本就没有搭理,要是这点压力都承受不住,他精心挑选的利益同盟,不要也罢。

更别说,工厂集团这里生产的影碟机,起码有半数都出口外销,已经相当给内地的利益同盟面子了。

真要是顶不住压力彻底放开,武锋的利益损失可能很大,但是利益同盟的损失绝对能叫惨烈。

内地他管不了,可想要出口就得问问他答不答应了。

还好,他选择的利益同盟,全都抗住了压力。

起码此时,压力还在可以承受的范围。至于以后能不能继续承受下去,那就不好说了。

武锋这次过来,则是主导和内地相关方面的交流加深加大,他需要太多各方面的人才帮忙了。

单单就是内地文艺界,就彻底活泛开了。

之前就说过,影碟机的推广,少不了各种类型光盘的帮助,这就是一个巨大蛋糕。

影视剧,各类戏曲,甚至说书以及各地千奇百怪的娱乐手段,都能全部塞入小小的光盘中。

在眼下年代,这些各种各样的娱乐手段,只要通过摄像手段制作成光盘,其实并不愁销路。

不说大红大紫,起码数千块的利润是少不了的。

九十年代初的几千块,不管放在哪里的个人身上,都不算小钱了。

要是稍稍有点流量和名气,单单出售正版光盘的收入,轻松破万不是什么问题。

这给所谓的文艺工作者,创造了多少赚钱的机会?

眼下时代,那些传统严肃文学的销量都极为夸张,更别说这样带着娱乐属性的光盘销量了。

只要把控好了源头,这就是一个能够囊括整个内地,门槛算不得多高的营收项目。

就跟之前的征稿差不多,只要摄影器材的价格不那么夸张,很可能长视频时代的某些情况,会提前很长时间出现。

此时的上美厂,就受到了来自武锋卷起的蝴蝶效应影响,部分员工的心思都有些躁动。

自从亚视到手之后,武锋特意吩咐亚视高层,加大了在自制动画片方面的投入,而不是一味的外购。

自制动画片的素材,武锋手下的文娱联动企业,根本就不缺。

还是以改编精品为主,同时涵盖幼儿类型的动画片制作,内地的相关美术单位都得到了不少订单。

作为内地动画界的龙头企业,上美厂自然得到了不少的动画片制作订单。

这让本来处于资金匮乏,生产严重不足的上美厂的日子,一下子变得轻松不少。

武锋给钱,虽然没有某些重生那么夸张,可也算是港岛那边的市场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