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四合院:重生安逸生活从傻柱开始 > 第1744章 :工业与学术的配合

“……情愿咱们洗干净碗筷等着饭菜上桌,也好过桌上摆着热汤热面,咱们却因为没有准备,只能干看着要好。

……

至于那个事,我估计是早早晚晚。”何雨柱指着桌面上的残羹剩饭,给小钱打了个比方。

“那以后学历,是不是又值钱了?”小钱对这个上面该是有困惑。

或者说他们经历过前面小二十年,对未来的发展,有点不确定性。

何雨柱轻笑着摇头说道:“学历,真本事的人,一直就是值钱。

但我也说句真心话,就以前咱们对待那些高学历人材可不薄吧?

他们的工资可是最高的。···”

“哎,哎,哎,老何,喝酒。”小钱老师打断了何雨柱的说话。

他知道何雨柱想说什么,但现在说这些事情,肯定是不合时宜的。

哪怕现在就他们两人的闲聊。

钱家父子,能安稳的度过这么些年。

除了何雨柱的帮助之外,也就是他们父子不抱怨,没牢骚,只顾做事。

而何雨柱这类带有愤青的话语,要是传出去,那他在学术圈就更混不下去了。

现在虽然走的还是以前的路,但各种讨论还是不可避免的多了起来。

辫子们进关以后的文人,把朱家皇帝丢江山的责任,怪到了崇祯的无能昏庸多疑,怪到了那些武将的贪婪····

就是没人说明朝文官自身的问题。

就算有,也是没人宣传。

世界上的事情,就是如此搞笑。

何雨柱咧嘴笑笑,端起酒盏,与小钱碰了一下,一饮而尽。

小钱同志的调动,还是挺容易的。

一个是何雨柱的技校,虽然目前规模不大,但有何雨柱坐镇在这。

那学校的级别,就不会太低。

何况技校目前是挂在市府下面,通过市府跟区里调动一个清水衙门的人,自然是不难。

再者,还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虽然何雨柱看不上小钱老师这个位置,但其他盯着的人可不少。

大家都巴不得他赶紧走,好方便安排两个自己人。

像是小钱这样的副科级人物,何雨柱根本都不用找他们领导沟通,只是一个调动函,就可以解决一切事情。

并且以前在工作上对小钱有什么意见的人,现在对他又是换了副面孔。

何雨柱现在是‘初级’,他让小钱给他当行政副手,那以后小钱级别也不会太低。

何雨柱还是没把他的野望对那些人说出来,不然的话,那些人的下巴,估计都要惊掉。

按照何雨柱的想法,第一步就是专业学院,深耕数控机床行业。

等到发展五六年,然后把数控机床的实操类的教学,重新再剥离出来。

到时候,他的学院,就是国内数一数二的研究数控方面的权威性学校了。

哪怕比不上四九城那些名校。

但在学术圈,也该有他们学校的一席之地。

像是这段时间的陈勇刘生二位,也是把他们以前的那些老关系,全部都写信沟通过了。

就是问那些人,有没有兴趣,到技校这边专注教学。

如果有研究方向,何雨柱可以帮他们成立实验室。

在这个上面,何雨柱也是难得的豪气了一把。

不过他虽然许诺是如此,但其实各种事情,还需要探究。

就像是成立实验室一样,何雨柱准备跟上面讨价还价一番。

他前面搞的小专精,目前来说,是暂时获得了成功。

这是基础。

那么跟在后面,何雨柱想搞一个工学联合。

也就是由工厂支持学校,而等到学校有研究成果了。

那么这成果,也是归于学校跟工厂共有。

这不是容易的事情,但何雨柱却是想着试试。

首先就是让人家出钱,那必然要给人家厂子好处。

这上面,就不得不说专利的事了。

何雨柱干嘛要想着让技校跟电视机厂分割开?

不就因为如果学校继续绑在电视机厂身上,那就等于把未来也跟电视机厂绑在一起了。

老牛在,或者他在的时候,是无所谓的。

现在老牛走了,等到他哪天也是调离的时候,那这个技校,就是爹不疼,娘不爱的一处所在。

再说那样的话,也无法吸引什么高素质的人才。

所以与电视机厂分割,只是第一步。

而这一步,何雨柱已经完成了。

现在的技校,已经是挂在了市府名下,所有财政暂时由市府划拨。

但走到这一步,仍旧是沙滩上的城堡,还是没有根基。

所以何雨柱想着在教育口挂号,这是第二步。

等到那一步完成,这个学校才算有了生存下去的底气。

但能不能发展,能不能做的好,那又是一个漫长的大问题了。

既然学校的底子为工,那么就要在工业上面研发出成绩。

也就是新发明啥的。

而那些研发,必然是需要金钱的支持。

不然就算陈勇刘生他们再聪明,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而要是出成绩了,新发明要不要申请专利,专利给谁不给谁,又是一个大问题。

何雨柱都可以想到自己提议这个事情,可能面临的情况。

毕竟在新世纪以前,咱们还是集体为主。

而在集体企业之中,讲究的就是一个服从大局。

好处不能让一家企业独享,哪怕这个研究的钱,都是这家企业省吃俭用掏出来的。

目前在这个事情上面,何雨柱跟老牛有过讨论,也跟大领导汇报过。

何雨柱提出的意见,就是谁投资谁得利的原则。

大领导对这个提议,不置可否。

倒是老牛同志,说话还是靠谱一点的。

至少他没有跟何雨柱说空话,而是提出了一个确实可行的办法。

由某部门,或者某地方,成立一个新技术管理部门。

从一开始的研发,投入多少,就记上账。

等到出成绩以后,原则上是谁投资谁得利。

但如果友厂想要某项新技术,那么就可以通过缴纳使用费的方式,购买这项技术。

当然,最后的利润,则是由当时投资研发的几方共享。

这就有点专利使用费的模式了。

但距离完全商业化,又差了一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