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四合院:重生安逸生活从傻柱开始 > 第1627章 :捅破天的想法

“老何,您那边什么时候出新成绩啊?都在等米下锅呢。”哪怕就是老牛,想到目前电视机厂这个状态,也是忍不住的心烦。

明摆着,现在电视机厂实现了研发的问题,但就是卡在了生产上面。

而以目前的社会形势,如果想要投产。

只有两种办法。

一个是等着何雨柱他们数控机床研发的成功。

再一个就是从外面进口一条数控生产线。

而这两者,短时间内都是完全没可能的事情。

咱们虽然在进步,但人家小日子跟洋鬼子,也没停在那等我们。

大家都在进步,说不定人家跑的还快一些。

关键是人家技术可以转化为经济效益。

而咱们只能放在资料房当成技术储备。

没法大规模生产,就没法在生产过程当中发现可能存在的隐患。

这对于科技研发来说,就是最大的问题所在。

后世阿迈瑞卡军工圈里为什么那么多数据作假的事情?

说白了,不就是他们的研发没那么快速的投入生产使用环节,所以发现不了那些存在的毛病么。

那些毛病,有些是设计时忽略的。

而有些毛病,则是因为那些研发公司,知道它们的国防部不会采购,所以干脆造假糊弄。

所有的高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都会面临这个生产转化的问题。

就包括后世几个首富,它们名下的企业,必然是可以适应整个世界市场的产品。

不论是芯片还是智能汽车。

只有投入市场,才能转化为利润,而利润却是能支持着那些商品继续研发精进。

所以好的越好,落后一步,想追上人家就是千难万难了。

后世咱们为啥很多高科技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没别的原因,就因为咱们自己家里的市场,已经可以支持这种内循环的良性发展了。

何雨柱耸耸肩说道:“五六年,七八年,能出来咱们完全国产的数控化机床,我就谢天谢地了。

短时间内不用想。

就跟咱们的电视机一样,就算理论推演获得了成功。

能生产出一两件样品。

那也必然需要市场的培育,才能技术成熟。

而单件的数控机床,对咱们的基础工业升级,是起不到决定性作用的。”

何雨柱现在也算了解了产业升级的难度。

他比以前刚进入这一行的时候,要成熟很多。

至少他知道,科技的更新迭代,不是一天或者一年就能完成的。

就像是一个多月前,刘生那边报上来一个消息,说他那套算法已经研发成熟了。

何雨柱还高兴了一下,以为算法研发成功,那么数控编程,就水到渠成了。

却是没想到,刘生接下来又报上一大堆的研发项目。

何雨柱看都看不懂。

大大小小有五六个研发项目,按照刘生陈勇所言,算法的成功,不过是万里长征走出的第一步。

关键这套算法,是不是真的成功了,还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

咋检验?

后面五六个项目全部研发成功,然后生产出来,再试验逻辑上有没有问题。

小毛小病的没什么关系,最多就是修修改改打补钉。

但要是初始逻辑上就出现了问题,那只能推翻重来。

也就是前面所有做的工作,不过是排除了一个错误答案。

正确答案在哪,还是需要继续寻找。

这就是科研的残酷性。

所以一个国家的工业想要发展,必然需要丰沃的土壤。

说白了,就是生产出来的东西,得有人买单。

哪怕这个商品,后来证明只是智商税。

这上面就不得不说说小日子了,现在还有**十年代的小日子,好像每回科技点,都是很早的确立了方向。

但后面的大市场上,却是没有小日子的身影。

包括智能汽车,机器人,无人机那些。

小日子都是起步最早的那一批。

为啥?

也就是因为小日子小国寡民,支撑不起它们在科技上面的野心。

现在咱们也差不多如此,技术没有,市场也没有。

电视机厂如果完全靠手搓二十五寸彩电,那单台成本就得一万以上,谁能消费的起?

老牛急也就是急在这儿。

他就像是被堵在风箱里的老鼠,进不得,退不得,两头受气。

这也是每一个科研人必须经历的阶段。

老牛唠唠叨叨,化身成为了祥林嫂。

这种状态,别人一般都是见不到的。

何雨柱的肩膀,都快得肩周炎了。

因为老牛所说的每一个问题,他都是深有同感,却无能为力,只能耸耸肩。

“哎呦,哎呦,领导,您就别念紧箍咒了。

我听得头疼。

您跟我说这些有什么用。

我有办法,您敢去提么?”何雨柱揉着眉心,对着老牛说出了真心话。

“啥办法?”老牛一惊。

对的,不是喜,而是惊。

因为就连他也是想不出突围出去的路。

何雨柱想这个事情,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不过他心里,也是一直都没确定该不该说出内心这个想法。

毕竟他目前心里动的这个念头,实在是有些大逆不道。

何雨柱关上了办公室门,这才拖着椅子,坐到了老牛的办公桌前,神神秘秘的压低声音说道:“在咱们自己家,建立二十五寸彩电生产线,肯定是不实际的。

至少五年之内,都没成功的可能。

就算咱们把成本打到一万之内,咱们自家的市场,也是消化不了。

那么只能往外面想办法了。”

“你什么意思?”老牛也是脸色变了。

何雨柱往上伸伸手指说道:“咱们厂子有技术,某润公司在外面有资金有投资。

外面还有市场。

如果你能说服上面,在港岛以合营的名义,建立一家厂子。

并且派出咱们的技术人员,跟踪生产,继续研发。

那么咱们就能把这个五年时间给抢回来。”

何雨柱这话一出,也差不多是石破天惊了。

对外投资建厂,在后世是很常见的事情。

后世咱们周边国家,眼馋咱们的成功,都跟着咱们家抄起了作业。

并且阿迈瑞卡那些国家,也想着把咱们国家工业掏空。

所以在各种关税上对那些小国家倾斜。

但在现在,电视机厂去港岛投资建厂,这还真是个捅破天的主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