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四合院:重生安逸生活从傻柱开始 > 第1504章 :电视机厂的隐患

何雨柱这话肯定是强词夺理。

但他有一句话是没说错的,电视机厂的底蕴不足。

实际上,后世对这个时候的技术岗的认知也是不足。

很多人可能以为像是那些高级工,到了退休年龄,就真的退休了。

其实完全不是。

八级工可以手搓“大鸡蛋”,六七级工,那也不是吃干饭的。

像这些人退休后,要么“返聘”回本厂,要么就是被其他厂借用。

这上面骚操作很多,因为按照上面宣传,是鼓励新老交替,鼓励年轻人勇于承担责任。

鼓励老师傅给新工人让出工作岗位。

但实际上,有些老师傅的个人经验,那是年轻人无法替代的。

所以各种办法就出来了。

比如说只给荣誉的“顾问”,还有借用啥的。

表面上,此类返聘回去的老师傅,是一分钱不拿。

但人家要是有个把子女或者徒弟在厂里,那些人得到的好处会很多。

反而直接返聘的不多,因为程序太麻烦。

不管人家用什么办法,至少你厂里得有老师傅才行。

像电视机厂才成立几年啊,这上面的底蕴真的不够。

下面的各个分厂,以前的那些老师傅,人家又没享受过电视机厂的荣光,自然不鸟何雨柱。

“····你要不把场面铺这么大,随随便便,拉几个老师傅,开个把培训班还是可以的。”老艾对着何雨柱又是一顿喷,喷完之后,还是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何雨柱无奈的摇头说道:“没办法,您老也不想这个厂子过几年就黄了。

咱们要不在自己手里,把电视机厂用工的规矩给定下来。

以后这个上面,肯定是会出问题的。

我们为啥在厂里请不到老师傅?

为啥要请您出马?

从这些事当中,您还没看出点什么?

下面的工人,对咱们意见很大。

都觉得咱们定的规矩太严了。

越是有经验的老师傅,对咱们的意见越是大。

所以····”何雨柱说到这儿,耸了耸肩,没再继续往下说。

说到这个,老艾同志也有点迷茫。

电视机厂,要是想着保持电视机品质“零”故障率。

那必然各种规矩定的就是相当死。

反而是年轻人好管理,越是老工人,不说倚老卖老。

在那些人嘴里,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的眼睛就是尺。

这是独属于老工人的自信。

但事实上,在工业流水线上,再好的眼神,也是抵不过游标卡尺的准确度。

更关键的是,越是那些技术娴熟,业务精通的老师傅,反而越是不会说这种话。

说这个话的人,一般都属于半葫芦咣当的类型。

这样的人,每个厂子都有,每个厂子也不多,但这种人的危害,却是相当巨大。

对自己的要求,是将就。

对自己的认知,是相当优秀。

对厂里定的规矩,那是牢骚满腹,各种小手段,并且会影响身边一大批人。

……

别的不说,这种人教出来的徒弟,百分百就是不合格。

因为这些人的教学理念就是错误的。

他们自己对技术的精益求精,都没有敬畏之心。

指望他们的徒弟能有?

这也是何雨柱跟老牛同志商量后,坚持要开设这个技校的原因。

他不指望电视机厂,在目前国外对咱们还是有排挤,国内基础产业又都很薄弱的情况下,能凭借某一个发明创新,就一鸣惊人,对同行摧枯拉朽,一下子成为行业明星。

他只想着让电视机厂存活的更久一些。

所以培养一批有素质,有认知,有追求,肯学习,能适应各种“标准”“规矩.纪律”迭加的新一代青工,就是他能想到的办法。

去掉漂亮话,就是能适应以后的市场竞争机制。

只要活下去,那么哪怕这两年不会有啥亮点,但等到改开后,只要给电视机厂安排一个好的领头羊。

那么有一大批高素质工人的电视机厂,一飞冲天,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现在有部份工人,大多都是三四十岁的中级工,

对咱们的质检人员,就好像对杀父仇人一样。

咱们厂,外贸出口百分之五的次品率红线,他们认为不重要。

明明要五道程序完成的某个工件,就有那种大聪明想着精简到两道或者三道。

你要说他们精简工序,是想着多完成生产任务,我也认了。

屁,他们就是想着原本八个小时做完的工作,能四个小时,或者更早做完。

然后他们找人吹牛,或者找地方偷懒睡觉。

这种情况,咱们的质检员发现过好几例。

长此以往,一粒老鼠屎带坏一缸酱是肯定的,

真要等到哪天,咱们产品因为质量问题给别人打败了,

大家都发不出工资。

这种人又会第一个跳出来,说领导无能,说领导把厂子搞成了这个样子。……”何雨柱说到这些,也是牢骚不断。

关键他发现了问题,却是没法过多的进行干预。

在目前来说,他们质检部,只有发现问题,对分厂领导提出整改意见的权力。

他们手里没有处罚权。

所以对集体企业的一些惯病,他们也是很无力。

现在的质检部,就像个弹簧一样。

下面某个分厂提供的零件次品率多了,他们就把该批次零件全部退回去。

有个两三次,就由老艾或者老牛约分厂领导谈话。

如果再不整改,就是全厂工人脱产学习。

然后那个分厂好一段时间,过上了几个月或者半年,那类问题又出现了。

换供应商,以前行,现在不行了。

因为在市府某些大聪明的安排下,以前那些供应零配件的小厂,全部变成了电视机厂的分厂。

这个上面,何雨柱提出反对意见都不行。

追求“规模大,部门全”的万人大厂,一直就是某些人的执念。

但这也让何雨柱一手建立的竞争机制,面临着崩溃的危险。

现在是因为电视机厂正处于发展上升期,所以可以掩盖很多问题。

但以后就说不准了。

也不用等到改开后,外商进来抢市场。

说不定等沪上那家电视机厂成长后,就会给四九城这边一个当头棒喝。

何雨柱可不想做那个挨棍子的脑袋。

所以他必须想着改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