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四合院:重生安逸生活从傻柱开始 > 第1502章 :丐版“隆中对”

让何雨柱独掌一摊,他可能做不了太好。

他最大的毛病,就是遇到什么事老想着自保。

对于一些同级别的对手,何雨柱一般都是不会想着去得罪。

至少让他现在因为工作去得罪谁,何雨柱肯定是不会那样做。

常同志在离开四九城之前,跟机电部门领导谈过何雨柱的问题,他说了一句话,很有代表性。

按照常同志的原话就是,何雨柱同志是一个好参谋……

这也就是今天老牛让何雨柱进入他家私密性很强的书房,又跟何雨柱聊厂里工作与问题的原因。

说实话,在何雨柱不知道的情况下,这也是老牛对他的一次考核。

“那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老牛轻描淡写的问道。

何雨柱面色郑重的摇摇头说道:“很难,得让从上到下的领导,都明白咱们这个时候,在外面市场所面临的紧张局势。

我看过一些资料,去年全球电视机市场销量大概是6500万台以上。

阿迈瑞卡生产的一大半是彩电,一千二百万台。

那个比不了。

但光一个小日子就1300万台,百分之四十出口,彩电占比有三成。

而咱们呢?

今年咱们电视机厂的产销量,加上沪上那边,大概是二万五千台的样子。

其中出口大概是两万二三左右。

您换算一下,这个占比。

六百分之一。

人家的电视,可以销往洋鬼子的地盘。

还有他们自己家里,这两个地方是大头,也是咱们电视机进不去的地方。

港岛去年销量十万台以上,咱们在港岛就卖出了四千台不到,这还是因为前面那些宣传迭加的效果。

其他零零碎碎的,也就是几个小地方。

……”

何雨柱手里的这些数字,都是娄晓娥从商业渠道收集而来,不是太准确。

也报给了四九城这边。

但消息到了外贸口,就不了了之了。

外贸口肯定是不敢把这个消息瞒着的,那就是说,可能是上面为了不让大家士气太过于低落,所以没把这个消息扩散开来。

至少看着老牛目瞪口呆的样子,就清楚他该不了解这些数字。

老牛下意识的后退了两步,深呼吸了两下,这才把何雨柱话语里带来的惊讶,给消化了。

他扫视一圈,拿起了桌上的茶缸,不出所料,肯定是空的。

他才刚搬进来呢,哪有时间烧开水。

何雨柱见状笑道:“去我家吧,估计我媳妇早饭也做好了。

泡杯浓茶,吃个早饭,咱们再细聊一下。”

老牛咽了咽唾沫,肚子也是配合的“咕噜”了一声。

这下他也不隐瞒了,尴尬的挠挠头笑道:“那我就不跟您客气了。

等我爱人过来了,到时请您全家一起过来做客。”

“好!”何雨柱答应的也干脆,

“……咱们去年十二万台的产量(数字有虚化,毕竟不是原时空),我还以为咱们的电视机事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了,

这跟人家外面一比,感情人家吃肉,咱们连汤都没喝到,就站在边上闻了个气味。”老牛的眉头紧皱,边走边吐槽了一句。

何雨柱轻笑道:“这也说明了,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咱们厂子,只要上面跟市府支持,把科技再往前推一点。

哪怕咱们厂子跟沪上那边加起来能占个百分之一,

您想想,该是多大的产值?

反正现在还不到咱们躺功劳簿上的时候。”

“对!就该这么想!

何况咱们自己家里的需求,也是一个很大的市场。”老牛毕竟有大心脏,轻易就消化了何雨柱画下的大饼。

如此,何雨柱跟老牛同志的“隆中对”,算是圆满成功。

看到差距,才能正视自己,才有努力的动力。

接下来的日子,在老艾跟何雨柱的支持下,老牛同志在电视厂,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这个上面,没什么好说的。

说是大刀阔斧,其实也就是给大家多开会,告知厂里领导群体,咱们跟外面的差距。

接下来自然是画大饼了。

老牛竖了个大招牌在厂大门进口处,不是别的,就是世界销量,以及四九城电视机厂的销量。

七千万对一万五千,这个七千万也是虚的。

现在不像后世,根本就统计不出一个准确数字出来。

今年的四九城电视机厂外贸销量,已签合同就是一万五千台。

国内市场以及友邦需求也有部份,这个上面就没标注了。

最关键的是,老牛竖了个“目标”两个大字在那,不锈钢敲打而成的“1%”两个字符,就在“目标”下面。

按照老牛在动员会上的鼓劲,准备花五到八年时间,达成这个目标。

就算七千万台的百分之一,那也是七十万台,已然超过了目前国内电视机的总数量了。

而这一切,都得研发上面加把劲。

不说比小日子的产品优秀,至少能跟人家比一比质量,然后压缩一下成本,这才有一战之力。

这个上面,应该说电视机厂赶到了好时候。

咱们“上面”,也是启动了“电视会战”(这个是真事),准备用五年时间,做整个产业的研发与技术升级。

五年后进行全国电视普及。

所以老牛何雨柱他们提出的这个口号,得到了上面的大力支持。

上面跟四九城,本来就重视这边电视机厂,如今看到厂领导集体也有这个雄心壮志,自然要支持。

钱,人,都是安排了不少。

何雨柱还趁机在电视机厂内部,搞了个技工学校。

市府一个领导兼任,而何雨柱则是成了常务副校长。

这没办法的事,很多小年轻,虽然有初中或者高中文凭,但想要熟练的操控数控机床,还是需要学习。

以前是师父带徒弟,带个两三年,徒弟独立操作。

但要是想着能五年八年之后,产量能到七十万台。

光靠这个师父教徒弟这种模式肯定是不行了。

所以技工学校,也就应时而生。

所有的产品升级,都不是一拍脑袋就能成的事情。

那是涉及到一个产业链整体的升级问题。

首先开始的就是基础产业升级问题,那问题太大,何雨柱能做的不多。

但与此相比,专业的操作人才,也是不可或缺。

这个,何雨柱倒是可以尝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