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官场:从一等功臣到省委书记 > 第2433章 慰问调查

半个多小时后,车子停在羊城市火车站广场旁。

刚下车,就听见广播里循环播放的春运提示:“请携带好随身物品,照顾好老人和小孩”的声音混着人流的喧闹,裹着淡淡的泡面香扑面而来。

广场上的人比想象中还多,背着大包小包的旅客排着队往进站口走,穿反光背心的民警穿梭在人群里,时不时停下来帮旅客提行李、指方向。

“省长,这位是火车站派出所的教导员王建民,他在这儿干了二十年了。”

张瑞明指着个头发半白的民警说道。

王建民快步走过来,敬礼的动作依旧标准,脸上的皱纹里带着笑意:“省长好,欢迎您来视察。”

他的警服袖口磨得有些发亮,手腕上戴着块旧手表,表盘里的指针走得稳稳的。

沈青云握住他的手,感觉对方掌心的老茧,那是常年握对讲机、写笔录磨出来的。

“辛苦了,二十年守着火车站,每年春节都不能回家吧?”

他的语气里带着敬佩,眼前的老民警,像极了滨州派出所里那些守着辖区一辈子的老同事。

王建民挠了挠头,笑着说:“习惯了,刚开始那几年,家里孩子还哭着闹着要爸爸陪过年,现在孩子大了,也懂了。我们多站会儿岗,就能让更多人顺顺利利回家。”

他指着不远处的执勤岗亭,对沈青云说道:“您看,岗亭里有微波炉,民警们带的饭热一热就能吃,市局还送了暖风机,比以前好多了。”

“还是要考虑一下老同志的情况。”

沈青云想了想,对张瑞明说道:“像这样的同志,要提拔任用,多给他们机会。”

这是实话,王建民二十年都没有回家过年,结果到现在还只是个派出所教导员,在沈青云看来,这是不合理的。

哪怕是警察,也要有人性化,因为他们首先是个人,然后才是警察。

“是,我记住了。”

张瑞明连忙点头答应着。

他明白沈青云的意思,看样子沈副省长是打算给王建民一个机会了。

“走,带我参观一下。”

沈青云笑着对王建民说道。

“好的,好的。”

王建民连忙点头,便在前面带路。

沈青云跟着他走到岗亭边,掀开棉门帘进去,小小的岗亭里摆着两张折叠椅,桌上放着执勤记录、对讲机和没喝完的热水,墙角的暖风机吹着热风,让狭小的空间里满是暖意。

一个年轻民警正在记录旅客的求助信息,看见沈青云进来,连忙站起来:“省长好!”

“不用拘谨,继续忙。”

沈青云摆摆手,拿起桌上的执勤记录翻看,上面密密麻麻记着“帮助旅客寻找遗失的行李箱”、“引导走失儿童找到家长”、“调解旅客口角纠纷”等条目,每一条后面都签着民警的名字和时间。

他指着一条凌晨五点的记录问:“这么早就要处理求助?”

年轻民警点点头:“春运期间最早的列车是五点半,不少旅客凌晨三点就来排队,难免会有突发情况。昨天有个老奶奶没赶上火车,在广场上哭,我们帮她改签到今天的票,她还特意给我们带了自家做的年糕。”

说起这事,他的眼里闪着光:“虽然累,但能帮到老百姓,心里踏实。”

沈青云从夏秋珊手里接过慰问品,递给王建民和年轻民警:“暖手宝揣着,冷了就捂捂。坚果礼盒带回去给孩子尝尝,算是省厅给大家的春节礼物。”

他拍了拍年轻民警的肩膀,严肃的说道:“好好干,老百姓的平安,就靠你们这些年轻人守护了。”

说着话,他笑道:“我警校毕业的时候,也在派出所工作过,基层工作是个锻炼人的过程,要加油啊。”

离开火车站的时候,沈青云回头看了一眼。

人流依旧涌动,民警们的反光背心在人群里像一个个移动的安全标识。

他心里忽然想起沈静昨天问自己:“爸爸什么时候回来”,眼眶微微发热:自己虽然缺席了小家的团圆,却能让更多家庭平安相聚,这才是人民警擦的责任。

………………

离开了火车站,车队往天水区的华景社区开,路上的年味更浓了。

居民楼的阳台上挂着腊肉、香肠,门口贴满了春联和福字,几个孩子穿着新衣服在楼下放小烟花,笑声清脆。

华景社区警务站门口摆着两盆年桔,枝头上挂满了小红包,门口的公告栏里贴着“春节安全提示”,下面还留着社区民警的联系电话。

“省长,这个警务站负责的辖区有三千多户居民,其中独居老人有八十多位,咱们的民警每周都会上门走访。”

施泉华介绍道。

他的话音刚落,就看见个穿辅警制服的年轻人提着个保温桶从里面走出来。

“小李,这是沈副省长兼省公安厅厅长,来看大家了。”

张瑞明喊道。

小李愣了一下,连忙放下保温桶,敬礼道:“省长好!我叫李成祥,是这儿的辅警。”

他的脸有点红,双手紧张地攥着衣角,这是他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领导。

沈青云笑着问:“手里提的什么?是给居民送的东西?”

“是……是给三楼的张奶奶送的饺子。”

李成祥挠了挠头,对沈青云说道:“张奶奶儿女都在外地,今年不回来过年,我们所长家里昨天包了饺子,让我给她送点过来。”

他指着警务站里说道:“里面还有人在整理居民的安全档案,春节期间要重点关注独居老人和留守儿童。”

沈青云跟着他走进警务站,里面的布置很温馨:墙上贴着居民送的感谢信,有“破案神速”的,有“为民服务”的,还有孩子们画的“警察叔叔辛苦了”的图画。

几位民警正在整理档案,看见沈青云进来,连忙起身问好。

“大家不用客气,继续忙。”

沈青云走到档案柜前,抽出一本独居老人档案翻看,上面详细记录着老人的年龄、健康状况、联系方式和帮扶情况。

他指着其中一页问:“这位刘爷爷有高血压,你们多久上门一次?”

负责档案的民警回答:“每周两次,每次都会帮他测血压,要是药快吃完了,就帮他去药店买。春节期间我们排了班,每天都会上门看看,确保老人有什么事能及时联系到我们。”

沈青云点点头,从慰问品袋子里拿出春联:“这些春联给大家分一分,贴在警务站门口,也给居民们送点。”

他看向李成祥,“听你的口音,家里是湘南的,今年春节不回去?”

小李点点头:“今年春运忙,所里人手紧,我就申请留下执勤了。昨天跟爸妈视频,他们说已经给我留了腊肉,等年后回去吃。”

他的语气里带着点想念,却又透着坚定:“虽然不能回家,但能帮社区的居民过个平安年,也值了。”

沈青云拍了拍他的肩膀:“好样的!年轻人就该有这份担当。春节期间要照顾好自己,要是有什么困难,随时跟所里说,跟领导申请。”

视察完这里之后,沈青云的没有停留,继续走访了下去。

他今天的最后一站是天河路口的执勤点,这里是羊城的交通要道,春节前的车流量比平时多了三成。

执勤点的民警穿着反光背心,戴着白手套,正在疏导交通,指挥车辆有序通行。

路口的信号灯交替闪烁,和街头的红灯笼相映,构成了一幅忙碌又温暖的画面。

“省长,这个执勤点有六位民警,两班倒,从早上七点到晚上十点,主要负责疏导交通、处理交通事故和帮助行人。”

张瑞明指着不远处的事故处理车,缓缓说道:“昨天这里发生了一起轻微追尾事故,民警三分钟就处理完了,没造成拥堵。”

沈青云走到一位正在指挥交通的民警身边,等他指挥完一波车流,才开口问道:“同志,辛苦了,站了多久了?腿酸不酸?”

民警擦了擦额头的汗,笑着说:“省长好。我站了两个小时了,还好,平时训练多,扛得住。”他的手套上沾了点灰尘,反光背心上的“警察”二字格外醒目:“春节前车多,我们多站会儿,就能让大家早点到家。”

沈青云从夏秋珊手里接过暖手宝,递给民警:“冷了就捂捂手,别冻着。吃饭怎么解决?”

“岗亭里有微波炉,我们带了盒饭,轮流去热饭吃,不耽误执勤。”

民警指着路边的岗亭:“市局还送了姜茶,喝着暖和。”

沈青云走到岗亭边,看见里面的桌上放着几盒没打开的盒饭,旁边是一保温桶姜茶。

他掀开保温桶的盖子,姜茶的香气扑面而来,带着辛辣的暖意。

“大家一定要按时吃饭,别饿着肚子执勤。”

他的语气里带着关切,缓缓说道:“春节期间,安全是第一位的,你们的安全,也是我们最牵挂的。”

慰问快结束时,沈青云站在路口,看着来来往往的车辆和行人,对着身边的施泉华、张瑞明和民警们说:“同志们,再过两天就是春节了,千家万户都盼着团圆平安。咱们身为警察,守着这个岗位,就是守着老百姓的团圆。不管是火车站的人流疏导,还是社区的老人帮扶,或是路口的交通指挥,每一件小事,都是在为平安春节添砖加瓦。我在这里承诺,省厅会全力支持基层,你们有任何困难,随时提,我们一定解决。让咱们一起,守护好粤东的平安,让老百姓过个安心年、舒心年!”

民警们纷纷鼓掌,掌声在路口的喧闹里依旧响亮。

沈青云看着他们脸上的笑容,心里满是欣慰。

这些坚守在岗位上的民警辅警,用自己个人的“不团圆”,换来了无数家庭的团圆,这就是警察的责任,也是警察的荣光。

返回省公安厅的时候,羊城的街头满是暖红的年味。

沈青云知道,自己在粤东的第一个春节,很快就要到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