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官场:从一等功臣到省委书记 > 第2330章 沈青云的套路

“现在说这些没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

顾青山打断他,严肃的说道:“当务之急是处理好朱正华。他是整个链条最薄弱的一环,也是最可能开口的人。滨州不能再留他了,必须马上转移到其他省份,由省纪委的人单独审讯。”

“我同意。”

李跃进马上点头道。

“我也同意。”

沈青云立刻点头道:“滨州的关系网太复杂,谁也不敢保证没有林向阳的人。转移到外省更安全。”

他拿出手机,直接说道:“我现在就给孙健同志打电话,让他配合省纪委的同志办理交接。”

顾青山抬手阻止了他:“等一下。”

他看着沈青云,眼神里带着一丝担忧:“转移朱正华的过程必须绝对保密,连滨州公安局的人都不能多带。让省纪委的人直接对接,你的人只负责把朱正华送到指定地点,剩下的交给他们。”

“我明白。”

沈青云拨通了孙健的电话,听筒里传来对方急促的声音:“沈书记,您找我?”

“孙健,省纪委的同志马上会联系你。”

沈青云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你安排人把朱正华移交给他们,全程配合,不要问原因,不要留记录。交接完成后,让参与的同志全部休假,切断与外界的联系,直到我通知为止。”

孙健虽然诧异,但还是果断答应:“是,沈书记,我马上安排。”

挂了电话,沈青云看向顾青山和李跃进:“已经安排好了,省纪委的同志什么时候出发?”

“已经在路上了。”

顾青山站起身,走到落地窗前:“他们会避开滨州的主要路段,直接到指定的地方接人。”

他望着窗外的省委大院,眼神深邃:“青云同志,这次的案子,恐怕会让你承受很大压力。林向阳在滨州经营多年,肯定有不少亲信,他们说不定会给你使绊子。”

“这个无所谓。”

沈青云的语气异常坚定,认真的说道:“从我决定查这个案子开始,就没怕过压力。萧明远沉冤十年,陈光含恨而死,林正自毁前程,我不能让他们的牺牲白费。”

李跃进拍了拍他的肩膀:“青云同志,省里是你坚强的后盾。不管查到谁,不管牵扯到多大的官,我们都支持你。”

他的目光转向顾青山:“书记,中纪委那边有消息后,我们立刻召开常委会,统一思想,绝不能让任何人干扰调查。”

顾青山点了点头,拿起办公桌上的红色电话:“我再催一下中纪委的同志,争取尽快有结果。”

沈青云坐在沙发上,看着两位省级领导为了案子忙碌,心里突然涌起一股暖流。他想起刚当刑警时,父亲说过的话:“办案子就像剥洋葱,一层层剥下去,总会看到芯。但剥的过程会流泪,甚至会呛得喘不过气,可只要坚持下去,总有剥开的那天。”

现在,这颗洋葱已经剥到了最关键的一层,虽然辛辣刺眼,但他知道,离真相已经不远了。

办公室的阳光渐渐西斜,将三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沈青云拿起那份文件夹,轻轻合上。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江北省的政坛将迎来一场风暴,但他相信,风暴过后,总会有阳光穿透乌云,照亮那些被掩盖的真相。

………………

朱正华的案子还在继续调查,而沈青云这边,却不能表现出任何异常。

他晚上回到家,坐在那里沉思了许久,决定第二天上午,召开市委常委会。

第二天早上。

晨光带着初秋的凉意,透过双层玻璃落在长条会议桌上,在每份摊开的汇报材料上投下规整的光斑。

沈青云坐在主位,指尖轻叩着桌面,目光扫过对面端坐的九位常委。

因为市委秘书长的职务空缺,如今的滨州市委常委会,算上沈青云在内,一共是十个人。

紫檀木会议桌的边缘被多年的手掌摩挲得发亮,桌心的青瓷笔筒里插着一模一样的钢笔。

这是市委常委会的老规矩,象征着集体决策,权责共担。

“下面开始汇报。”

沈青云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穿透力。

他今天穿了件深灰色中山装,领口系得一丝不苟,这与他平日偏好的夹克衫风格迥异,让坐在左手边的市长刘彦昌微微皱眉。

常务副市长肖如水率先翻开笔记本:“上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百分之六点八,其中香房区的正华物流园项目贡献突出,提前半个月完成三季度指标……”

他说到正华物流园的时候,眼角的余光不经意地瞟向斜对面的赵茹,对方握着钢笔的手指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

沈青云的指尖在桌面上画了个圈:“香房区这几年的转型确实有亮点,赵明奇和程立东两位同志功不可没。”

众人听到他的话,纷纷点头。

纪委书记熊杨汇报反腐工作时,语气格外严肃:“近期收到三起关于工程招标的举报,已立案调查两起,其中一起涉及香房区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

他说话时习惯性地摩挲着指节,那是常年握审讯笔留下的小动作。

“哦?”

沈青云闻言皱了皱眉头,看了一眼熊杨说道:“香房区的案子,具体是什么问题?”

熊杨推了推眼镜:“主要是投标单位资质存疑,目前还在核实,暂未发现领导干部插手的迹象。”

他的视线与沈青云短暂交汇,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如刀。

两人都清楚,香房区的水远比汇报中清澈的表述要深。

甚至于,纪委因为林正的事情,已经在悄悄调查朱正华的公司了。

汇报持续了两个小时,当最后一位常委合上笔记本时,会议室里的茶香已经淡得几乎闻不到。沈青云端起茶杯抿了一口,龙井的苦涩在舌尖蔓延开来:“各位的工作都很扎实,下面说件人事方面的事。”

常委们的坐姿不约而同地挺直了。

市委秘书长的位置空了这么久,关于人选的猜测早已在机关大院里传得沸沸扬扬,多数人认为会从市直机关产生。

毕竟前任市委秘书长张银峰,如今可是市委组织部长。

沈青云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市委秘书长的人选,我考虑了很久。这个岗位需要熟悉基层情况,又得有统筹协调能力。”

他顿了顿,在所有人的注视下抛出重磅炸弹:“我提议,从香房区的同志里选拔,赵明奇书记和程立东区长都是合适的人选。”

这一刻,整个会议室瞬间陷入死寂,只有墙上的挂钟在滴答作响。

肖如水手里的钢笔“啪嗒”一声掉在笔记本上,墨汁晕开个小小的黑点。

组织部长张银峰的喉结明显滚动了一下,似乎想说什么又咽了回去。

熊杨的手指在桌下轻轻敲击着膝盖,片刻之后,眼神里闪过一丝了然。

“沈书记,这……”

市政法委书记赵茹最先开口,她十年前曾任香房区政法委书记,此刻指尖无意识地捻着会议桌边缘的木纹,脸上堆着标准的微笑,眼底却藏着惊疑:“香房区的两位同志固然优秀,但从区县直接提拔到市委秘书长,是不是步子有点大?政法系统与区县工作差异不小,协调市委日常事务需要极强的全局观……”

出人意料,她居然没有马上同意沈青云的建议。

沈青云放下茶杯,杯底与桌面碰撞发出轻响:“赵茹同志担心的是资历?赵明奇同志在香房区工作五年,程立东同志也有十几年的工作经验,都是从基层一步一个脚印干上来的。”

说着话,他翻开面前的文件夹,抽出两份简历:“赵明奇同志主抓的教育园区项目,被评为全省民生工程示范。程立东同志牵头的老城区改造,群众满意度连续三年全市第一。这样的干部,难道不配进市委班子?”

“沈书记说的对,两位同志的政绩确实很突出。”

张银峰作为市委组织部长,连忙说道:“只是市委秘书长需要协调各方,对市直机关运作得非常熟悉,他们可能经验上差一点,书记您看要不要再考虑一下?”

他是真的没想到,沈青云招呼都不打一声,就直接再常委会提出这样的事情,所以下意识的反对了一句。

“孰能生巧。”

沈青云打断了他的话,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当年我从公安系统调到湘南省当市长,不也有人说我不懂经济工作,但现在我也坚持下来了。实践出真知嘛。”

说到这里,他看向众人,表情平静的说道:“这个提议供各位参考,下周常委会进行表决。大家回去后可以多了解两位同志的情况,也可以找他们谈谈心。”

他的视线在每个人脸上停留片刻,像是在观察什么,最后说道:“香房区能在复杂的转型期保持稳定发展,说明这两位主官不仅有能力,更有担当。这样的干部,就该给他们更大的平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