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废太子求生记 > 第031章 .八韩非的长公子

废太子求生记 第031章 .八韩非的长公子

作者:九千岁添千岁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21 16:44: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昌文君和昌平君对视一眼,方才开口解释道。

正如言情强娶豪夺”来的爱情一般特别狗血一般,韩非对嬴政也特别不顺从,大有“你得到了我的身,但你得不到我的心”之势。

进宫第一天,嬴政为了这位新欢大排宴席,宴请朝中文武百官共同参加。

结果众人觥筹交错,喝得正开心之时,韩非说话了。

他说,“陛下的谋臣皆是不忠之臣。”

花擦!好大一记地图炮啊!

当时场面就乱了,群臣那个激奋啊,武将们还算淡定,反正他们不是谋臣,但是秦国的那些谋臣啊,比如李斯、姚贾什么的,看韩非的眼神都变了,眼睛红通通的跟只兔子一样,要不是嬴政还在那忤着,谋臣们能当场把韩非生吃了。

古之谋臣,嘴皮子上的功夫大多不差,否则也没办法说服君主们接受自己的意见。

在不能动武的情况下,秦国的谋臣们发动了他们最引以为豪的嘴炮攻击。

呃?嘴炮?韩非好像是个结巴吧?

扶苏心里这么想着,就将心中的怀疑一并说了出来。

“韩非公子的确是个结巴没有错。”

“但没人规定结巴就不能善于言辞了。”

“就是听着费力一些。”

“而且大王面前谁也不敢打断他说的话啊。”

昌平君和昌文君在扶苏面前,继续你一言我一语的述说当天的情况。

那一天,韩非和秦国那些被他气坏的谋臣们,展开了一场有条有理还……杂带私货和人身攻击的辩论。

首先跳出来的是秦国纵横家代表人物姚贾。

此人在后世虽然不火……没办法,大家就认识李斯、韩非,好一点的知道个尉缭,但本人却是非常有才华的。

姚贾,魏国人,大学学的是纵横系,一张小嘴能言善辩,异常犀利,人送外号“说死人不尝命”。

此人大学毕业后,就职于赵国,工作期间主要成就是联合楚、韩、魏共同伐秦。

按秦国对他国谋士“能收买就收买,不能收买就弄死或弄走,务必要让其他国家朝堂上全是酒囊饭袋”的原则,姚贾很快就失业下岗并且被赵国逐出境。

但没过多久,姚贾又意气风发起来——因为他被嬴政拉拢过去,开始频频为秦国出使其他国家。

当时秦国一国独大,嬴政虽然觉得“老子天下第一”,但还没有觉得老子能一次扛出那么多小怪兽的袭击,他害怕小怪兽清醒之后联手来攻他。

在这种情况下,姚贾挺身而出,自愿出使四国,让四国继续做沉睡的小怪兽。

嬴政大喜,立刻派其出使,据史书上记载,嬴政对其是“资车百乘,金千斤,衣以其衣冠,舞以其剑”。

这种待遇,有秦一代,并不多见。

当然,姚贾本事也不赖,经过他的一番巧妙周旋,四国联军自动化解,且个个都愿意于秦国交好。

姚贾自觉自己有大功于秦,为了秦国可谓抛头颅、洒热血,可是现在……特么竟然有人对秦王说“谋臣具不忠”。

打脸!这是非常严重的打脸!

姚贾立马拿出自己当年嘴炮四国小怪兽的风范,想要来嘴炮韩非。

韩非,做为一个结巴型嘴炮选手,他有丰富的对敌经验——即不说话则已,一说话就一定要往敌人最疼的地方打击,少说废话能省则省。

所以他开口了,他说,“姚贾啊?非知道,就是那个……世监门子,梁之大盗,赵之逐臣啊。”

没错,姚贾要是有什么缺点,那就是出身不好了。

他爹是看门的,他爷爷也是看门的,他们家可谓是看门世家。

姚贾本人落难的时候,还干过一些不厚道的事,那个年代的书生嘛……可不像后世那样“肩不能挑、手不能挑”的,腰间长剑不是用来装逼的,遇到危险能保护自己,缺钱的时候也能干一票什么的。

不过姚贾现在发达了,深受嬴政信赖了,也没人敢在他面前说这些事。

但是现在,过去的黑历史竟然被韩非这个死结巴全说了出来,姚贾气得差点一口气提不上来,当场就昏死过去。

姚贾气得半死,韩非却不打算收手,他继续结结巴巴的说道:“听说姚贾你曾出使四国?而且出使之时,大王不但给你战车百辆,黄金千斤,并让你穿戴起大王的衣冠,佩上大王的宝剑?”

听到对方提起自己的得意之作,姚贾的脸色好了点,总算没有一口气背过去,而是开口应道:“不错!姚贾不才,得大王恩宠,自愿出使四国,虽花了三年时间,但幸不辱命,终于让四国与我大秦结盟,没有辜负大王之托。”

只能说,姚贾实在是太轻敌了,对韩非这种人哪能给好脸色?绝对要一棍子打死。

果然,韩非猛得一甩袖子,用看翔,还是汪星人翔的眼神,嫌弃的看着姚贾,高声说道:“如此丧德败行之事,愧你还有脸说?嫑脸!”

我怎么嫑脸了?我怎么嫑脸了?我干什么就嫑脸了?

姚贾简直快要抓狂了,要不是理智还控制着自己,他都想找个白手套甩韩非脸上,要求和他决斗了。

韩非并不理会姚贾,而是转过头看着坐在上头的嬴政,一拱手朗声说道:“回禀大王,姚贾这人拿着珍珠重宝,出使四国,长达三年。表面上,四国最终于大秦结盟,但实际上四国却随时有可能翻脸,因为他们根本不是真心实意和大秦结盟。若是他们真得翻脸毁盟,那么我们大秦为此所花出去的珍宝呢?就白白被姚贾浪费了?”

说到此处,韩非愤怒的一指姚贾,似乎对方是什么十恶不赦的大恶之人一般。

“但秦国虽然损失了,姚贾本人却没有损失,因为他用秦国珍宝所结交的诸侯认得他姚贾,而不是秦国。到时候,珍宝是大秦花的,但利益却是姚贾得的,这对姚贾而言岂不是一件很划算的事?”

“更何况姚贾出身贫寒,不过是魏都大梁一个守门人的儿子,还曾在魏国作过盗贼。虽然后来在赵国作过官,但却被驱逐出境。这样一个看门人的儿子、魏国的盗贼、赵国的逐臣,让他参与国家大事,实在不是勉励群臣的办法。”

扶苏听到此处,忽然一拍长案,开口说道:“韩非此人真是荒诞之极,贫寒布衣又如何?只要有学识有本领,贫寒布衣出身又如何?昔年穆公以五张皮赎回百里奚,才换得我大秦第一次崛起,问鼎春秋霸之位。以出身论人,我看韩非也不过如此。”

“长公子所言极是。”昌平君笑着开口称赞道。

扶苏小小年纪,就能有如此见识,也无怪昌平君开心了。

“一点浅见而已。”扶苏露出一个羞涩的笑容,那么多书可不是白读的,虽然很多书他不是很明白,但浅一点的也是懂得。

比如秦国祖先历史,那是被嬴政揪着耳朵,一个字一个字背下来,背完还要理解,理解完还要做课业报告的。

当然,扶苏理解这些历史事件的方法也比较独特,比如祖父子楚为安国君之中子,为秦质子居于赵。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观察到中子衰变为质子。

#物理不好的,憋说话!#

“姚贾先生的事,我也曾听过,听说颇为能言善辩,否则也无法以一舌而说服四国。这样的人,应该不会任由韩非胡说,而不反驳吧?”

姚贾当然不是一个挨了骂,还安静如鸡的包子,他面对嬴政“是否有此事”的询问,看也不看韩非一眼,而径直走到嬴政面前,行了个礼,开口说道:“回禀大王,确有其事。但……姚贾所为,并非为自己,而是为大王,为大秦。”

“喔?此言何意?”嬴政开口问道。

“昔日曾参孝顺父母,天下人都希望有这样的儿子;伍胥尽忠报主,天下诸侯都愿以之为臣;贞女擅长女工,天下男人都愿以之为妻。而臣效忠于大王,大王却不知道,臣不把财宝送给那四个国家,还能让他们归服谁呢?大王再想,假如臣不忠于王,四国之君凭什么信任臣呢?夏桀听信谗言杀了良将关龙逢,纣王听信谗言杀了忠臣比干,以至于身死国亡。如今大王听信谗言,就不会再有忠臣为国出力了。”

姚贾的回答让嬴政很满意,他又继续开口问道:“那姚贾先生又是否是看门人的儿子、魏国的盗贼、赵国的逐臣。”

“姜太公是一个被老婆赶出家门的齐人,在朝歌时连肉都卖不出去的无用的屠户,也是被子良驱逐的家臣,他在棘津时卖劳力都无人雇用。但文王慧眼独具,以之为辅佐,最终建立王业。管仲不过是齐国边邑的商贩,在南阳穷困潦倒,在鲁国时曾被囚禁,齐桓公任用他就建立了霸业。百里奚当初不过是虞国一个乞丐,身价只有五张羊皮,可是秦穆公任用他为相后竟能无敌于西戎,还有,过去晋文公倚仗中山国的盗贼,却能在城濮之战中获胜。这些人,出身无不卑贱,身负恶名,甚至为人所不齿,而明主加以重用,是因为知道他们能为国家建立不朽的功勋。假如人人都像卞随、务光、申屠狄(古代隐士)那样,又有谁能为国效命呢?所以英明的君主不会计较臣子的过失,不听信别人的谗言,只考察他们能否为已所用。所以能够安邦定国的明君,不听信外面的毁谤,不封赏空有清高之名、没有尺寸之功的人。这样一来,所有为臣的不就不敢用虚名希求于国君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