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再生之瓷[古穿今] > 第58章

再生之瓷[古穿今] 第58章

作者:南瓜老妖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9-21 16:36: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虽然冯忠宝偶尔有点抽风,不过在大是大非面前还是能够信任的,虽然他时不时的暗自窃喜一下的样子让徐久照皱眉无奈。

既然冯忠宝真的被徐久照收做了弟子――虽然暂时是见不得光的,徐久照就更认真的去教他了。

好在冯忠宝有很不错的基础,比起从头带起要好的多。

有了冯忠宝死心塌地的帮忙,徐久照就可以腾出手来为蒋忻来专门准备一份礼物了。蒋忻的生日在11月22日,徐久照打算送他一份生辰礼物。

在徐久照看来只有亲手准备的礼物才能体现他的心意,他打算送一套青花瓷餐具,包括盘、碗、碟、羹匙。让他可以日常使用的,才是好礼物。

徐久照跟冯忠宝俩人合作,很快就在蒋忻来接他之前把这套餐具的瓷胎制作完毕,交给冯忠宝在下一次开窑的时候把这套餐具放进去,徐久照就跟蒋忻离开了封窑镇。

知道徐久照还没有做过火车,这次蒋忻带徐久照尝试了一下高铁。这次他们的目的地是陕西咸阳辖下的一个县城。

咸阳是八大古都之一,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也很丰富,只可惜这次时间并不充裕,要不然蒋忻真有带着徐久照一起游玩一番的想法。

蒋忻体贴细心,是绝对不会让徐久照感受到一点点旅途上的不适。他提前打点好了一切,包括酒店、轿车、出新路线图,几点到达哪里,在哪里用餐都详细的记录在他的心中。

就算是不能带徐久照出去游玩,也要保证每一个细小的环节完美无缺。

徐久照默默的跟在精神抖擞兴致高昂的蒋忻后边,入住了一家星级酒店。小睡了一个下午之后,蒋忻开车带着徐久照前往一家特色餐厅用餐。

吃完饭,徐久照捧着茶杯喝水,蒋忻看了看他的脸色:“怎么?没有睡好?感觉你没有什么精神。”徐久照摇头,蒋忻又细细的看了看他:“那就是有什么心事?不能告诉我?”

徐久照放下茶杯,手指沿着杯把手来回的滑动,这可爱的小动作顿时把蒋忻的目光吸引了过去。

蒋忻恨不得自己就是那茶杯把。

“我就是有点担心……”徐久照叹息一声,“一直弄不清杨久洋背后的人,我一日不得安生。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总有一天精神上会出现松懈。”

蒋忻控制不住的伸手覆盖在他的手背上拍了拍,说:“我知道这样小心警惕的日子让你过的很疲惫,很累。可是还不到防松的时候。你放心,我已经找了非常有能力的人私下里去调查杨久洋的事情。包括他之前的行踪,会跟那些人接触,只要有了眉目,就知道该防范什么人了。”

蒋忻的声音轻柔而低沉的安慰着徐久照,让他心里好过了一些。

见他脸上的表情松快了一点,蒋忻开玩笑的说道:“你要是觉得闷,我就多安排几次出差,让你能到处走走,有人买单还能挣钱,多好啊。”

徐久照笑了,轻轻的抽回手端起杯子又喝了一口。虽然他不讨厌和蒋忻肢体上有所接触,可是握了那么久,有点奇怪,让别人看到多不好意思。

蒋忻光顾着怅然若失,没注意到徐久照瞬间的不自在。

徐久照其实挺喜欢和蒋忻一起的,他基本上不用操心,只要跟着他进行一段精彩的行程就够了。

第二天一大早,蒋忻就载着徐久照直奔目的地去,这次是博古轩的进货固定渠道打来的电话。这人跟蒋卫国是老交情了,从上个世纪开始就跟博古轩合作。

“小蒋,来啦。”一个五十来岁国字脸的男人见蒋忻进了店门,站起来招呼他。

“李伯伯,最近身子骨可硬朗?”蒋忻笑容满面的说道。

“我挺好的,你爷爷最近好吗?”“爷爷身体好多了,前段时间甚至可以开始到处走动了。”“那挺好,那挺好。”

俩人用熟稔的口吻寒暄了一段时间,李大伯让俩人坐下,自己进到店里边去取东西。

徐久照坐到蒋忻的旁边转头看着这家不太大的店铺。这家店铺多数都是现代的工艺品,也就是提供一般家庭用来陈设的摆件。青铜器陶瓷时钟各种各样种类非常的多。

蒋忻见他好奇的张望,就凑到他的耳边上说:“你别看这家小店不太起眼,但是却是周边有名的淘宝地。这边古玩圈子里边懂行的都会上他这家店里时不时的看看,说不准就会买到好东西。”

徐久照点头表示理解。

“李伯伯这人一辈子起起伏伏,他打眼的次数不太多,但是每一次都伤筋动骨到差点破产,幸好还有这个一个小店,日常糊口不成问题,慢慢的就又折腾起来了。”蒋忻佩服的说道,“这人的心性坚强,要是一般人早就一蹶不振或者是放弃古玩了。”

李大伯从店内间拖着一个大箱子出来,蒋忻赶紧上前搭把手,被李大伯躲开:“不用,我能行。”

大箱子被放到地上,李大伯直起腰:“你等下,还有一点。”他又走到里边,这次很快的就又抱出来一个小一点的箱子。

他把大箱子打开,把里边的东西一样一样的拿出来。

看到这些东西,蒋忻暗自吃了一惊,这些东西一被拿出来就是一股子土腥味。如果不是刚从地里挖出来的才有鬼。

蒋忻定定神,徐久照被这味冲的鼻子一皱,俩人都低头朝着柜台上的东西看去。

这些大部分都是陶瓷,有罐,钵,壶,盘,还有一些带些残的,掉落的东西。这个箱子里的东西明显还有的没有被清洗干净,滚着泥土就被翻了出来。

“这么多。”蒋忻咋舌。

“东西不错吧。”李大伯见蒋忻脸上惊讶,得意的说道。

蒋忻笑了一下:“还得细看看。”

李大伯点头:“行,你仔细看看,我觉得没有什么疑问,应该都是唐代的东西。”他转身又去开小箱子:“这个箱子里边的东西成色好一些。”

蒋忻跟徐久照对视了一眼,徐久照对他无声的说:明器。

明器也叫做冥器,是陪葬品的意思。

蒋忻点点头,没有说话,掏出白手套和小巧的放大镜细细看了起来。

徐久照也凑到跟前观察这批陶瓷,这时李大伯把另外一个小箱子里的东西也都放了上来。这些就是典型的唐代陶瓷了,唐三彩陶俑。其中,有人俑,仕女俑,还有绵羊俑和一个颜色还算是鲜亮的绿釉方枕。

看着那方枕,徐久照暗暗点头,这里边也就这件方枕看起来还算是不错了。

其他的则因为多年在土里埋藏着,出现了很明显的土咬痕迹,腐蚀渗入釉面,釉面脱落氧化褪色明显,陶瓷的表面上甚至还有很小的孔。

徐久照抱着胳膊细细的看了一圈,虽然都是毋庸置疑的唐代品,因为品相的问题,实际价值却不怎么高的样子。

他凑过去跟蒋忻低声说了几句话,蒋忻点点头。

这些陶俑每个差不多能在2万的价格左右买入,6万5左右卖出。而那些陪葬的罐,钵,壶,还有盘,因为唐代技术所限,实际上只能被称为低温陶瓷,算不得陶瓷精品。每样的价格也就在几万而已。

说实话,生坑(刚挖出来的)的出土古玩自然是比不上熟坑(出土之后经过把玩,带有包浆)和传世的。尤其是保存完好的传世精品,曾经在英国的拍卖会上,唐三彩马拍出了400多万英镑的高价。

不过那得是品相完好的,像是这一批古董――褪色、氧化、腐蚀渗入釉面都全了,自然是卖不上高价的。

蒋忻也没有指望每一次出来都能掏到价值百万以上的好货,那种情况是很少的,大多数都跟这一次和徐久照第一次跟他出去的那一次一样。

蒋忻歪着头心里一阵盘算,这批品相不太好的唐代陶器和陶俑的市场反应也还可以,也有一些爱好者喜欢收藏唐三彩和唐代陶瓷。

中福古玩城里的是精品店,实际上博古轩在东台路那边还有一个店铺,这件绿釉方枕可以放到精品店,而其他的那些则放到老店面里。

盘算了这些,蒋忻就开始跟李大伯谈价钱了,虽然李大伯跟蒋卫国有多年的交情,不过在商言商,李大伯对于价格还是寸步不让的。

而且李大伯的意思是蒋忻如果想拿这批货就要打包带走,这让蒋忻有点不情愿,因为不只是柜台上的这些,大箱子里边还有一些带残的和压根就没有清理干净的。

徐久照弯腰看了看大箱子,这里边还有脱落了碎片的陶俑,他能够理解李大伯为什么一定要打包卖,像是这种残品在他这种人流量不大的县城里只能成为滞销货。

徐久照的眼睛往角落里一大块东西望去,那是一大块土疙瘩,边角上露出一个方方厚厚乌黑的陶块。

徐久照眉头皱了一下,伸手戳了戳这块非常结实的土块,哗啦又掉下来一块硬邦邦的土块。

这是卖家直接丢给李大伯的,实在懒得清理这块看起来没什么陶瓷在内的土疙瘩。

徐久照歪了歪脖子,依稀在陶块上边看见半拉字。他皱着眉毛认了半天,好像是个“建”字的上半边。

带字的陶块?

目前已知最早带着明确款识的陶瓷是从宋代开始的,这块陶块上有字就有点耐人寻味了。

徐久照回头看了看正在讨价还价的两人,他转过头小心的一点点的掰开硬硬的土疙瘩。

陶片渐渐的露出更大的部分,徐久照失望了,这甚至不能说是陶瓷而是单纯的低温陶。而且这个形状怎么看怎么不像是唐代什么器型上脱落下来的。

徐久照伸手把土疙瘩从大箱子里抱了出来放到眼前近看。

李大伯眼睛瞥了他一眼,见他看那块土疙瘩没怎么在意,转而认真的跟蒋忻谈价。

徐久照仔细的回想,低温陶,带字的,不像是陶器的……

他定定的看着微微带着一点弧度的陶块。

难道这是个瓦?一堆唐代陪葬品的墓里边挖出瓦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