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空间]田园记事 > 第231章

[空间]田园记事 第231章

作者:南瓜老妖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9-21 16:31: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陈子嘉!”胡晓雯握着克拉伦斯的手,在他的保护下穿过人群,向着山顶的一片小丘走去。

这会儿,这片小山丘上已经聚集了很多的人。有的人举着手机,条件好的拿着单反,更有几个架着三脚架这种更专业的设备。

“晓雯。”陈子嘉朝他们挥手,让过人群走了过来,他这会儿情绪已经平息了起来,却还是难掩语气当中的激动,“你看到了吧?”

胡晓雯连连点头:“看到了,云海!”

陈子嘉满脸喜色:“是啊,出现云海了!这对我们接下来一个月的观光缆车运营非常有利!”

旅游公司和其他的几个合伙人共同贷款修建了这条观光缆车,虽然对回本盈利很有信心,可是沉甸甸的贷款和利息,却始终让这几个人身上压着块大石头。

观光缆车已经运营,就面临着客源减少,进入淡季。而这云海出现,正可以刺激游客们不畏严寒跑到山上来观光。

“就是不知道这云海能出现多少天。”兴奋过去,陈子嘉担忧的蹙了蹙眉。

胡晓雯反倒很乐观:“我想云海出现是因为现在的湿度条件达到了。这条山道两旁的植被只要保护好,湿度会越来越大,云海存在的时间也会越来越长。”

胡晓雯有种预感,这落云山云海再现,跟玉坠空间肯定有很大的关联。至少跟子玉脱不了干系。

“但愿吧。”陈子嘉说。

“通知媒体了吗?”克拉伦斯立在胡晓雯身边说。

陈子嘉点头:“已经通知了。县里的,市里的都通知了,现在正在往这边赶。”他顿了顿,随后说:“就算他们赶过来的时候云海散了,我也拜托了正在照相的那几个摄像师把照片传给我,到时候就是现成的新闻素材。”

胡晓雯扭头望了望那边架设三脚架正在照相的几个人:“这些人是正好碰上?”

陈子嘉点头:“就是他们第一个发现云海景观出现。”他指着穿红色登山服带着一顶灰色帽子的男人,“这些人是云市一家摄影俱乐部的成员,那个穿红色冲锋衣的是他们的队长。昨天晚上这些人在桃源村住宿,今早五点就过来准备拍摄日出。结果发现了这边起了云雾。”

“云雾?”胡晓雯惊讶地看,周围绵延方圆百里,是一片厚实如棉的云层。

“是,这片云雾随着日出越来越浓厚,直到现在才形成了这一整片的云海。”陈子嘉庆幸地说,“整个过程他们都拍摄了下来,甚至还有一个人用视频录了下来。”

这些人里有一个是桃溪村官微的粉丝,发了照片还艾特了桃溪村官微。刘昌今天起得很早,正好在刷微博。他立刻就打电话通知了黄哲和陈子嘉。

黄哲今天有个会面很重要,于是陈子嘉一马当先的跑了过来。

这一天云海持续的时间很长,直到下午起了风,才慢慢淡去。

赶在云海散开之前,县里和市里的新闻记者又是拍摄又是采访,搜集了好多有用的素材。将来两天,虽然不是桃溪村上电视,影响却相差无几,又给仙桃林景区大大的宣传了一番。

这云海果然不是昙花一现,随后又出现了几次,甚至引来了市里边气象部门的人专门过来进行调研。

陈子嘉和黄哲虽然都觉得多出现了一个云海景观能给景区增色许多,却并没有把这云海放在心上。毕竟这是一种自然现象,并不能为人所控。

结果后续的发展出乎了他们的预料,气象部门来了不算,还在这边设立了一个气象站,甚至来了一个专家组入驻研究。

“什么情况啊?怎么搞得这么隆重?”霍红霞有点摸不到头脑,她在微信群里发着消息说,“气象站的那几个专家还跑到咱们这边定了几个长期房间,天天定外卖送过去给他们吃。”

田桂英说:“我觉得事情好像没那么简单。真要是为了研究云海,去桃源村那边住宿不就行了。怎么住在咱们这边?”

黄哲开玩笑说:“公家付款,当然是挑条件最好的住宿呗。”

田桂英说:“算了吧。桃源村那边的住房也是归在村委的民宿部管理,干净卫生整洁,除了装修装潢,并不差好吗。”

黄哲回道:“那大概是为了红霞的手艺,反正住房价格差不多的话,我还是愿意选择饭食好吃点的店面。”

“我觉得不是这种原因……”田桂英语气里都透出了被黄哲弄出来的没脾气,“就怕醉翁之意不在酒。”

“什么意思?”胡晓雯窥屏半天,终于冒泡。

“这么晚了,孕妇还没睡觉?”霍红霞插话。

“已经躺下了。”胡晓雯说。

田桂英说:“我今天,在山上看见气象组的专家了。”

这一句话,把陈子嘉都给炸了出来:“哪?仙桃林吗?”

田桂英如今在金雨楼上班,她在那边的山上看见气象专家,铁定就是在三道弯了。这下想不让人有所联想都难。

“于是,这是在说这事跟桃花仙有关吗?”过了半晌之后,霍红霞冒出来一句。

“不会吧――”黄哲慢慢地拖出一个长音,“他们可是科学家啊!”言下之意,很不敢置信这些正经科学家也会封建迷信。

“别胡说。”胡晓雯发信息说,“说不定只是来这边测量数值的。一到秋冬季节,三道弯这边的桃林总是起雾。”

这三年来,每年入秋就会起浓雾。他们也不是不知道。

“可是,这是打从桃林被晓雯承包了之后就开始起浓雾的吧?”霍红霞来了这么一句。

胡晓雯也没法说了。她就光心虚了,撇清的话说出去,怎么说都不自然,还不如不说。

“他们应该有什么个别的原因吧。”最后黄哲做了总结,结束了这天的夜谈。

听田桂英提起有气象专家跑到三道弯这边来,胡晓雯第二天特意去桃园转了一圈。

不过大概是她运气不好,并没有看见气象专家。她想了想,就去了旧工房那边。

现在这边已经完全成了袁高的个人领域,几个房间全都被他的东西占据。两个较大的房间一个放着实验器材,一个房间则是化验室。

两个小房间一个是休息室,另外一个则堆满了文件。

“云市的气象专家?”袁高从显微镜上抬起脸看胡晓雯,“昨天我倒是看见了,他们有来这边找我。”

“哦?”胡晓雯意外,随后精神一震,“找你有什么事?”

袁高没有丝毫隐瞒:“他们是来找我借数据看。”他昨天给那帮专家看完的资料还没有来得及放回那边的文件室,就抬手指了一下角落的桌子:“喏,就是那些。我比他们早来一年多,那个时候做过土壤和空气的数据监测,他们是来抄数字的。”

胡晓雯怔了怔。

袁高还说:“我看其中也就湿度和温度,以及风向这些数据他们气象学用得上。”

胡晓雯缓缓坐到实验桌边上的圆凳上:“看来他们不光是研究研究草原云海,连三道弯这边也涵盖在内了。”

袁高理所当然地说:“这是当然。要我也肯定不会放过三道弯这边的数据,对气候变迁研究太重要了。”他走过去把文件拿过来打开,翻着页面给胡晓雯看:“你看呐。这些数据变化多么有特性。数字一年一个样,逐年增加。”

胡晓雯瞪着眼看那一堆天文一样的数字。她完全没想到袁高这个果木专家,竟然会这么仔细认真的记录这些他并不太用得着的数据。

袁高甚至还感同身受的说:“难得遇见这么一个值得研究的科研项目,只可惜我是植物学家,要不然就不会任凭这些数据白白搁置了一年多。”

“……”胡晓雯无语,默默地翻了一个白眼。

幸亏袁高是个植物学家,再早点范围没有这么大,胡晓雯一准要露馅了。

不过现在嘛,变化太大,要说真跟她个人有关系。稍微有点理性思维的人都觉得不太可能,更别说这些信仰科学数据的专家学者了。

尽管话是这样说,胡晓雯仍旧提心吊胆,常常拐弯抹角的打听气象专家组那边的动向。

气象专家在桃溪村和桃源村之间,塘口镇、姚仙镇附近的山头上都设立了气象观测点。这些观测点非常先进,由无线数据链接,可以实现每时每刻精准测量数值。

气象组就住在桃花小筑里,他们工作的保密性并不高。只要稍微说得上话,好奇的问两句,这些科学家都态度很好的回答提问,有的时候甚至是科普性质的解说。

胡晓雯左听一句,右听一句,根据得来的消息,还有自己的猜测,终于找到了这些气象专家们劳师动众过来建立站点的原因。

归根究底,这件事还真跟她脱不了关系!

这一年春天,温度刚刚开始回升,就出现了严重的冷空气气流南下,造成了倒春寒。

胡晓雯为了保护正在开花的桃树,用意识驱使灵雾直冲云霄,驱赶了这片区域的云层,影响了气流气温。

她当时不知道,这些改变很直观的变成了数据图像,显现在了气象部门的屏幕上。

那个时候,云市气象部门就把这件事作为很奇特的现象给记录了下来。不过那只是一次个别的现象,虽然建立了档案,却也没有人来专门研究。

结果同年秋季,同一个地方又出现了几十年不见的云海景观,立刻就有气象专家把这两件事情联系了起来。

于是,这才有了这个气象专家组跑过来调研的结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