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历史 > 步步吞天 > 第90章 风云涌动

步步吞天 第90章 风云涌动

作者:放下矜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21 15:47:3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永平府城陷,张鹏硕得知后马上奏折上报朝廷,请求兵部发兵支援驻守蓟州。消息是发出去了,一连数日却了无音信。

一万官军,两千镇军,再加上些杂八七糟的乡兵,扼制住塞口,借助地形的优势布防,即使是辽东集齐重兵,把两三万人的兵力全部压上来,张鹏硕也有些底气可以守的住。但满虏以这种高压的姿态对峙却老不进攻,换成谁,也会被压得喘不过气来。现今与新集大营对峙的辽东联军,主动后撤三十里到安喜小镇驻防。满虏想要稳固后方并无西进之意的策略一览无余。得知这个消息后,张鹏硕才缓缓的出了口气。

满虏这个时候无意西进,不仅张鹏硕缓出了口气,蓟州所有人也缓出了口气,连朝廷中枢也都跟着一起缓出了口气。直到此刻,楚相的策略才算是得以初步行成,太子兵团可以没有后忧的大举南下山东。这时的京城顺天府一带的兵力,极近真空,只有少许兵力在外围防御着不测。能挣得到现在这个局势还真不易,楚相绞尽了脑汁,甚至包含放弃永平府和自己门生的姑爷在内,只为的是争取时间。只要楚相和太子摆平山东后,掉过头来就可以一一解决这些叛匪。虏王尔济觉罗和天津林传鹏当然可以看的出这其间的猫腻,他们更需要时间来稳固自己,趁此机会,无不在大肆的招兵买马和囤积粮草,只待趁势而起。

与此同时,大燕朝天烈汗皇帝连发两道诏书,一是责令脱老太师久经经营的荆湖兵团东进,进击苏杭一线,收复失地。二是责令驻守在南京应天府的重兵团北上出兵徐州,寻找战机,以此响应太子兵团的南下。应天府北上出兵,这无形中给要做北上打算的徐州韩子民的赤巾军形成了压力。

一时间,天下风云涌动。大燕朝的三大重兵集团全部出击,朝野上下震荡,连老皇帝都摩拳擦掌,盼望着能够一举平息战乱,以还太平。

赵天从塘抄里得到了以上的各路消息,不由得啐了口淬,暗骂道,要想一举平息战乱简直是痴人说梦。

经过月于的建设,兴城的城墙基址已初具了轮廓。从小山包上向下望去,城墙基本上都有膝盖高了,有些地方建的更快,尤其是东面,已经有一人多高。伤情好转的赵晋龙自伤后第一次的出门游动,和赵天、王卓三人爬上了西山。大家从山上向下看着,王卓一边介绍着,“多亏赵公子涉险出奇兵搞来了钱粮,才让所有村民能够填饱了肚子,这才能几乎动员了全城的百姓,抽出数千人来劳动修城,否则进展也不会这么快!眼下人手虽不少,但大半人力却浪费在采石和运石上面了,否则会更快!”赵晋龙手拄拐棍,有些气喘嘘嘘,赵天急忙过来搀扶着他坐下。赵晋龙喘过了几口气后说道:“这两样的确是最费人力,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就地取材才好!”王卓回道:“这个问题我想过,石头虽然不能就地取材,但黄土却能,和泥烧砖也不是不可,可是泥砖怕水啊!我和赵公子商量过,与其建个不结实的城池,还不如不建。上次的滦河水大冲破城街之事,现在人们还都历历在心啊!”赵天搭话道:“王少庄主一再坚持不用泥砖,自有他的见解,其实我也是反对的,战时泥墙也不结实,即使是用砖,怎么也要在一丈高以上再做打算!”

那个年代的烧砖技术还没有后世的水平高,不过是泥坯子罢了,一般伟壮的雄城,都是用青条石建的,包括长城也基本是。赵天真有些后悔在后世没有好好的学习物理和化学,他实在是不知后世烧砖到底都是用了怎样的元素和技术,否则就可以大展身手了。

修建城墙,地基最为费事,先是掘开地皮,挖坑半丈,然后才是码石。如今地基已经完工,接下来之后的速度也就可以快一点。大家商议的城墙高度最少是三丈(也就是后世的十米左右),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再度加高。

赵天上次提的两个建议,就是在东墙留一个暗门和在北墙外挖渠留一个水门。因种种原因,只是留了个暗门,而在北墙留水门之策却未能行通。原因是滦河水夏季无常,众人们吃过了一次淹怎么也不敢挖通滦河水。赵天无奈,只有体谅大家的心思,断了水门的念头。其实,水运是交通里面最最实用的一种,即使是在发达的后世,海上的货轮也是大量商品物品运输的重要途径之一。滦河水近在咫尺,却与城分开不能加以利用,赵天深感遗憾。但赵天还是强烈建议在北门的北河坝处兴建一座码头,并建议兴城百姓多造些船只和木筏,以后必会知晓妙用。赵天需要的是一个四通八达的并不闭塞的兴城。可赵天的理念,在当时人们的心里却总是格格不入。没办法,赵天心里暗叹,只有以后慢慢徐徐渐进吧!

金钱还有些存货,只是粮食却不好购买。蒋道人和赵二爷在蓟州已经连续三日空手而归了,即使是把粮价抬得再高,却也是无粮可购。晚上,众庄主们坐在一起商讨对策。赵二爷说道:“蓟州除了大户存粮外,粮行的米粮多半来自顺天府或是京城。现太子兵马南下,京中的粮食也是高度的吃紧,米行掌柜的说,他们从京中贩运粮食的伙计们,这回是空手而归。京师已经贴出告示,城中只需进粮禁止再出粮,所以他们无功而返。江南是产粮的主要区域,即使是战乱也多少有能人贩运北上,以往由河帮、漕帮等江湖帮派贩运北上的粮食,现今一到天津就被截留,根本就进不了永平府。所以现在粮行米行是指望不上了!”

陈万山接道:“秋收还要有一个月,我们自己田地里的庄稼下来时,也多少可以顶上用场救救急,看今年的收成,秋收后最起码能让我们吃上三个月挺过年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