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历史 > 步步吞天 > 第225章 加官进爵

步步吞天 第225章 加官进爵

作者:放下矜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21 15:47:3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当胡阿大的关外官军与三岔山索图阿纳大决战的时候,松柏青立即率军抽身南下回长城稳固防线,并传信美其名曰要积蓄力量绕行东进打界岭口满虏后翼。胡阿大得知后大骂不已,但两军胶着开战却无暇分身,即使有怒也只得战后再议,因为三岔山在经过数次的攻打后已显疲势,易手似乎只在这一战之间。

山海关守敌自打夜里突围全部撤出山海关后,一直并未遇到多少阻拦,只是在义院口一带零星的与兴城骑兵接触了几战,赶着三阿哥亲率的五千步卒由绥中方向赶来汇合,近两万的大军延绵在关外的深山里,或去或留以及行进路线成为头等大事。失关后尽失了所有的粮草,每个士卒身上只带了数日的干粮,补给也是个大问题。三阿哥率步卒南下比虏王的骑军慢一拍,骑军去了三岔山,三阿哥便率一部步卒前来支援山海关。没成想还没到山海关呢,就遇上失关而撤出的守军。

山海关失守了这等大事在三阿哥脑中嗡嗡直响,除去震惊却不知眼下该怎办才好!是回去夺关?还是撤回绥中?还是西进与父王大军汇合?大军每日的消耗可不是一笔小数字,再者,没险关没营帐可守,近两万的大军延绵分布在深山里可是兵家大忌,三阿哥头疼的是眼下如何处理这些大军的行程。

正在焦急的时候,三阿哥突然接到父王率军在回援山海关的途中与兴城骑兵在界岭口遭遇的消息。三阿哥马上断定,想来父王现在必已知晓山海关失守的消息,现在西面战乱正是用人之际。再者,若是没有骑兵做掩护,大股行军即使是撤往绥中也容易遭受骑兵的突击,而蓟州正是以骑兵而闻名。遂,三阿哥马上下令大军快速西进与父王汇合。

就这样,在赵天发动的永平府之战中,虏王尔济觉罗的两路南下支援大军在苍忙中,分东西两路向三岔山和山海关分进,却又被纷纷驱往双向而去中间界岭口汇集,可谓是被动之极。qiuyelou 平板电子书

虏王回援山海关在界岭口与柏天海的滦南骑兵打了一场硬碰硬的遭遇战。滦南骑兵人少,才不济两千,但仗着先期的埋伏借助有利地形,愣是将八千满虏战骑给挡了下来。山海关势危,情况紧急,虏王顾不得冒着巨大的伤亡,直命骑兵死冲。

柏天海曾授赵天之意,拦截一阵即可,没曾想敌人在这么地形不利的情况下还令骑兵死攻,松柏青不由的大喊过瘾,原来百战不殆的满虏本部骑兵也不过如此,想着借助有利地形能多杀一个是一个。足足抵挡了满虏三轮的进攻,柏天海才意犹未尽的撤出战斗。

击退了滦南骑兵,尔济觉罗才得知山海关失守的消息。几乎是与此同时,三岔山守将索图阿纳求援的血书也传至尔济觉罗的手中。关内关外如此协同一致令辽东大军东西奔波却抓不到重点,尔济觉罗当场就在马上气的吐了一口鲜血,既然得知三阿哥率大军与山海关守军汇合并西进,虏王只得下令再回头快速支援三岔山,只是希望还来得及,盼望着索图阿纳还顶得住。

失去了关内联军的支持,胡阿大单独与索图阿纳决战了一日,三岔山的大寨都被攻破了数个缺口,索图阿纳被迫率军撤往大寨身后的大山,只要攻下山头这个制高点,胡阿大就算是功成。眼见就要成功了,这关键时刻恰逢虏王大军回援,胡阿大气的吹鼻子瞪眼,“就差一步,关内这些匹夫,我有生之年再也不会相信你们半回!”

敌人的援军都到了,再打已经毫无意义,胡阿大只有不甘的撤回青龙河,恢复到以前对峙的局势。

守着山包终于未失手,虏王松了口气,但三岔山大营损失惨重连大营都被烧了个精光,要想趁势回击胡阿大已无可能,只有先将三岔山稳固下来再说。一日后,三阿哥率军到三岔山汇合,虏王收到的却是三阿哥大军在途中被数股蓟州骑兵合力夹击,辽东大军伤亡近半的消息。

虏王对天长叹,天不助我啊!一连串的失利倒是让虏王清醒了头脑,让他认清要想入主中原还得从长计议,有永平府和热河府在,急不得!只有先稳住现今的防线,回辽东后大举生产积蓄力量,待来年再卷土重来。遂虏王立即下令,命山海关撤退大军与三岔山二合一,让索图阿纳多造堡垒壕沟等防御阵势,如不遇特殊情况以守为主。命三阿哥亲自挂帅率部分南下大军回绥中城驻扎,隔两百里与山海关对峙,也是以防御为主。将三岔山和绥中打造成两个重要军事要塞,替辽东守好南大门。

这一战后,赵天已经完全的掌控了整个永平府,隔长城与满虏对峙。但有了长城防线后,要比以前的形势好看的多,尤其是占领山海关后,进可攻,退可守。满虏将战线退至三岔山和绥中一线,大约有两百里地的空档,这就让山海关、抚宁、义院口、界岭口等永平府东部之地形势不那么紧张,这有利于赵天完善整个长城防线。

关外自出长城冷口,沿青龙河一直向北,还和战前的局势一样,任凭胡阿大耗人耗钱粮的数次征战依旧未改变先前的事态,只有隔青龙河继续与三岔山对峙。胡阿大痛恨和不再相信关内的时候,朝廷倒是给了他莫大的奖励。一跃成为热河府的偏将,官拜正四品,武勋上骑都尉,初授明威将军,协助辅佐施千户统领整个热河府一府六县之军与满虏对峙。

到底是蒙人,在这个蒙人的朝廷里官升的就是快,以往不过是施千户手下的一名家将,靠着施吉忽这颗大树一步青云。与胡阿大相比,赵天和顾直的官职升迁就显得是那么的蚂蚁爬路。顾直借助协助赵天攻打永平府有功,坐上了他梦寐以求的永平府偏将一职,和胡阿大一样,官拜正四品,升授明威将军。打了那么多的仗,一步步走来,顾直的武勋还不过是个校尉,即使是同阶,也不如胡阿大的都尉高。

赵天是文官,在抑文崇武的朝廷里,品阶不如胡阿大和顾直高,永平府知府的正式大位算是拿了下来,正五品,升授奉议大夫。因收复永平府此等大功,加爵永平伯。当朝外姓不封王,只有皇亲国戚才可以有那至高无上的荣誉及后代子孙可世袭。为人臣者,若是立下莫大功劳加爵就算是祖上烧高香,也就意味着这一辈子或是连续几代都吃喝不愁。爵位分公侯伯子男五级,不是皇亲国戚,本朝只有爵号和食禄,并无封邑。赵天本就是县男,此番连升两级为伯可谓是皇恩浩荡。子和男不可世袭,只可终身,公侯伯则可以世袭罔替,也就是说,将来赵天有子后可袭门荫降一级为子,有孙后再降一级为男,重孙后则与平民无异,不再享受朝廷的禄米。本朝还没有铁帽子王一说,皇亲国戚的爵位最多也只能袭八代,而非皇亲者即使是最高的爵位公爵也只能是袭五代。五代,也就意味着从祖上开始一直辉煌五代,这个家族即使再小,在五代的百多年里也就成了辉煌的大族。

顾直和胡阿大升任偏将,自己升任知府,这都在意料之中,赵天最为担心的还是乡兵编制问题。赵天虽然将各个有功将领以及各个后援文官、代县丞等请功人员的名单报了上去,但各县官职以及总兵等人选甚至是府丞等任命文书并未同赵天和顾直的嘉奖文书一起下来,也就是说赵天想要按照自己草拟的班底举荐各个县令和总兵以及府丞等人选没那么简单。眼下马上就要奉太后懿旨进京相亲,这些事情只能赵天进京后找杜相再一一落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