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权道同谋 > 第七百零三章 帅之何以为帅

权道同谋 第七百零三章 帅之何以为帅

作者:广渠门内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21 15:28: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个问题一直到现在,这位老刑警出身之人还是百思不得其解,只是隐隐约约感觉到,或许和那次莫名的“失火”有关。但是那一天自己并没有什么失误啊,如果仅凭那一次就能破解三道密码门,这个“神机诸葛”也太强大了吧!

怀揣着这样的忐忑之情,季如河还是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

而此时的唐卡,正领着老姜等人,做着非常精细的准备。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极难。要说他这些天正和路晴讨论这“演戏”之事,晴儿已经作出了榜样,把台下工作做得极好,所以台上才能演得精彩。而一直作为幕后指挥的他,不能只知部署,不会亲为,自己这边,也要弄得有声有色才行。

所以,为防不测,他开列了一张单子,把能够想到的关键环节一一列出,既确保不落项,又便于大家认领任务。

为了节省时间,提升速度,他边拉单子、边讲解、边布置。

单子拉完了,任务也就交代完了。只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他就已经完成了一个谋划者和指挥者的全部职责。这些简单而明了的方式,也特别被半军事化管理的调查小组成员所接受。

只此短暂时间,就达到了将帅相和,共同用命,真是高效有力。多少人费尽心力,用了很长时间试图打造的就是这样的团队凝聚力与和谐氛围,他却只是信手拈来、浑然天成。

布置完后,他并没有环顾四周,而是径直看向了老姜,问出一句:“怎么样?能听明白么?”

他之所以选择重点相问,是有道理的。

作为总指挥,如果管得太细太宽,反而让手下人无所适从。而现在这个老姜,已经是很好的领头人。那就充分发挥其作用,告知核心任务,再让其去做详细布置,最后有什么责任也让其承担。权责相应,就能更好地发挥老姜的作用。

果不其然,老姜没有觉得任何不妥,而是很好地服从于他的领导,担当起了“二把手”的角色,痛快答道:“没问题!听明白了!他们这些也都是老手,应该没问题!”

“没问题就好!”他笑着将这张单子交到了老姜的手里:“老兄!从现在开始,我可就得充当隐形人的角色了!因为这个季如河不知道我到了这儿,所以接下来我还是不露脸为好。你们哥几个该吃吃,该喝喝,该演演。至于我嘛,给找一个僻静点儿的宿舍,中午送一份盒饭,就把我当作被你们双规的家伙就好!哈哈哈!”

“那怎么能行?”老姜高高扬起了眉,吩咐刚才那个配合唐卡扮演老先生的人过来:“小林,你去,带咱们唐组长到咱们的专区休息,找一个条件最好的单间,中午让厨房给专门两个好菜!”

“是!”小林应道:“唐组长,您这边请!”

他也不客气,冲老姜和众人招了招手:“众位辛苦,我这见不得光的影子军师,只能选择暂时遁了,一会儿等着听你们的好消息!”

“好!”老姜和众人都痛快答应:“您就放心吧,这个狐狸马上就会自己把尾巴露出来了!”

小林带着唐卡七绕八绕,来到了一个独立专区,这是一个很僻静的房间,休息正好。

经过刚才的演戏交锋,小林对唐卡很是佩服,所以态度很是恭敬:“组长,您休息吧!桌台上有茶水,还有水果,您都可以选用!”

他摆了摆手:“好啦!小林,不用客气招呼我啦!你忙去吧,刚才咱俩可是经过现场教学的。以你这悟性,必须承担一项最重要的任务。一会儿你和老姜说,让他把那个诱敌深入的活儿交给你,事成之后,给你单独请功!”

小林大喜过望:“谢谢组长抬爱!我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今天才认识您,可真是感觉与您相见恨晚!对了,组长,一会儿您要是对我们现场大戏不是很满意的话,可以通过视频系统指挥调整。只要从这个休息室出去右转,进到旁边的中控室就能切换到各个房间的镜头了!”

“哦?”他笑了笑:“你们这还是很先进的嘛!”

“是!”小林笑道:“这个秘密审讯点是省纪委的重点项目,今年初才完工,无论硬软件水平,都能在全省纪委系统排上号了!”

“嗯!我想想!”他略作思忖,对小林这番主动表达的好意并没有着急表态。过了好一会儿,才笑道:“还是算啦!我就是出出点子而已!你们都是行家,这些都是雕虫小技,真正要行动起来,你们肯定没问题!”

其实,要说他现在有些言不由衷,还真是这样!作为一个指挥官,最重要的就是掌握现场情况,临场应变。

这一点,不光正面的指挥官如此,反面的指挥官也是如此。不少大案要案的始作俑者,都喜欢在事件发生后,再度亲临现场,不光是为了观看众多警察的现场忙碌,以满足终于得逞的虚荣心,更多的是希望借此掌握一些现场情况,进而对下一步行动作出调整和修正。

所以,要说唐卡此时内心的真实想法,是很希望看到一会儿的“现场大戏”的。但是他犹豫了一会儿,还是决定不这么做。

为什么?

其原因有二。

第一,自己毕竟初来乍到。虽然说通过方才出点子,已经树立了一些威望,但是时间还是太短,不便干预过多。如果盯着监视器现场指挥,会给老姜等人一种不信任的感觉。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既然已经决定用老姜作“二把手”,那就索性信任到底,给其最大的自主权。

最近研究近现代战争史,他看了不少对比老毛和老蒋的书籍和文章,觉得有一个观念比较正确。那就是二人在指挥风格上的差异,或许是导致毛胜蒋负的一个核心原因。

老蒋打仗,喜欢亲历亲为,经常飞临一线指挥,既给前线官兵打气,又直接掌控现场局势。看上去很是科学,其实不然。老蒋之所以这么做,有一个不得不为的客观原因。

那就是国民党军队内部派系繁多,虽然表面上政令统一,但地方军与中央军之争,一直就存在。甚至到了后期,中央军也派生出很多如陈诚土木系、胡宗南系、汤恩伯系等,各自掣肘,互相不服。

于是,老蒋不得不亲临指挥,经常一杆子绕过战区和兵团司令,将命令插到军师一级,其最常使用的就是“手谕”,甚至还发生过把手谕发给团一级指挥官的“奇迹”。

于是乎,手谕满天飞,但指挥的成效却远远达不到预期。拥兵自重、保存实力的现象屡有发生,强令三天内解围,往往三十天都到不了。

所以,后来曾有人将此编成了一个笑话。说效仿刘邦问韩信,能带多少兵,韩信说刘邦最多只能带十万兵,但自己却“多多益善”。老蒋也问手下,自己能带多少兵,想着哪怕不是“多多益善”,也会是“十万”。却没想到,手下很是直率,说你动不动把手谕下到一个团,那你也就只能带一个团左右的兵,多的肯定就带不动了。

这虽然是一个流传的笑话,却很有道理。

作为一军统帅,对手下带兵将领不信任,不给予自主权,一味强调中央意志,那就会极大扼杀将领的积极性。明明有战区司令和兵团司令,却绕过他们给军长和师长甚至团长下手谕,那这个仗就没法打了。

而反观老毛,要说在东躲西藏时期,被追得满处跑,那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可自从在陕北立住了脚跟,老毛就很少挪窝,也就胡宗南重点进攻直逼延安时被迫搬过一次家。再后来就进驻西柏坡,再往后就直接入住中南海了。根本不会象老蒋那样,动不动就飞临前线指挥。

这还不是主要的,老毛指挥部队,不写手谕,发电令。虽然说很多电令都是出自于老毛本人手笔,但老毛在每封电令的最后,都有这么一句话:“以上只是大致方略,你们是前线指挥员,战场上瞬息万变,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出现紧急情况,一切由你们自行裁断,不必事事报告!”

于是乎,一个动不动飞临现场,亲历亲为,一个坐钓鱼台,岿然不动。一个把手谕都写到了团长一级,一个只是针对兵团几位首脑发去电令,什么林罗刘、刘邓、饶陈栗、彭习,这些人都是后来四大野战军的首脑。一个用语从来都是务必、必须、一定要,一个却是自行决定,伺机而动。

于是乎,胜败已在大战之前就有了分晓。事事干预者,往往是救火队长,火越来越大,人却越来越少。而懂得放权者,人越来越多,权也越来越大。

眼下,唐卡面临的情况就是这样,与其对着监控器,通过对接耳麦干预指挥每一个人,不如放权给老姜。反正自己作为“帅”,大的战略已经定了,具体的战术就让老姜这位“将”去落实就好了。

当然,对于这一点,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告诉小林的。

因为现在小林是老姜的传话筒,虽说自己把这些“将帅”的道道弄得非常清楚,却不能说出来。一旦说出来,别人就会认为你玩弄权术,适得其反了。

而第二个原因,却是可以通过小林之口告诉老姜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