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权道同谋 > 第二百九十一章 过桥米线之美

权道同谋 第二百九十一章 过桥米线之美

作者:广渠门内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21 15:28: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2章第2卷]

第292节第二百九十一章过桥米线之美

她笑了起来,又夹了一块最嫩的鱼给他:“再尝尝这个,看看这种红烧鱼的做法怎样?”

“嗯!真是好吃!”他连声夸赞:“宝贝儿!有你这样的美厨娘,男人绝对会准点回家的!”

这时,醒了一会儿的红酒也开始倒入了两个高脚杯中。

美食、美酒、美人,齐拥三美,他已是美不自禁,心花怒放。

不知不觉间,一桌丰盛的菜已然吃了大半,一瓶红酒也很快见了底。她抬起头问他:“吃饱了没?”

“嗯!”他打了一个饱嗝,“吃饱啦!我都快走不动路了!宝贝儿,你去休息会儿吧,我来收拾碗筷、洗碗!”

“好啦!”她笑着站起身来,轻轻向外推着他:“你就别在这儿假惺惺的啦,一会儿你还得继续魔鬼训练呢!你先去睡个午觉吧,我来收拾!”

“那怎么行!”他一把搂住了她,“你都已经忙乎这么半天了,弄菜弄饭很累的,再让你洗碗,那我就真成旧社会被批判的大老爷了!”

“哈哈!”她笑道:“今天就让你当一回养尊处优的大老爷吧。要知道,你现在可是以前寒窗苦读的秀才,能不能一举成名天下知,考上状元,就看这最后一锤子买卖啦!所以,我这做贤内助的,就全力为你做好服务吧!”

“嗯!宝贝儿真好!”他动情在她额上一吻,而后笑吟吟地看着她:“听你这么说,我都不好意思拒绝,要是这次考不好,我都没脸见你了!特别是刚才你这番话,我一下子想起了一个典故,一种特别好吃的东西,背后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故事,还是上次和亦选书记去云南考察时听到的,你猜猜是什么?”

她眨了眨眼睛,其实心里已经猜出了大半儿,却机灵地摇了摇头:“我还真不知道,看来自从你领悟用典之后,真是已经完全融会贯通了啊,几乎时时刻刻都能想到典故,你就公布一下吧,是什么富含典故的美食能与我做的东西媲美啊?”

他笑道:“一百多年前,云南蒙自县城有一书生,英俊聪明,有一个美丽的妻子和一个年幼的儿子,但这哥们儿比较贪玩,不愿下功夫读书。妻子对他的贪玩非常忧虑,有一天对他说:‘你终日游乐,不思上进,就没想过为妻儿争口气,让妻儿过上更好的生活么?’听到妻子这么说,书生深感羞愧,就在南湖筑一书斋,闭门谢客,独居苦读。”

她听到这儿,频频点头:“别说!这个故事的开头还真是和你有些像啊!这就叫本身是什么人,看什么事情也象自己!”

“哦?”虽然被她打断了,他却并没有生气,而是顺着她的话问道:“你怎么就敢这么断定呢?有什么依据么?”

她笑了笑,却是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说起了另一个典故,听得他目瞪口呆:“宋朝时候,苏东坡已经名满天下,他却不知足,经常研习佛法,力图找寻内心的平静。有一天,他去找佛印禅师聊天,二人坐而论道。苏东坡对佛印说:‘我最近学佛很精进,你看我现在的坐姿如何?’佛印赞叹道:‘像一尊佛!’苏东坡听了很高兴。佛印接着也问道:“那你看我怎么样?”苏东坡为了压倒佛印,就答道:“像一坨耙耙!”佛印听了也笑笑。苏东坡回去后很高兴,到处宣扬他这回胜了佛印。苏小妹听了以后,却对他哥说:“哥!你不要再四处宣扬了,其实是你输了。”苏东坡不解。苏小妹继续说道:“佛印心里有佛,所以他看谁都是佛。你心里有耙耙,所以看谁都是耙耙!”

他这才听出来她是在拐着弯儿骂自己,笑着一把抓住她的胳膊:“好啊!你这个家伙,我给你讲好吃的典故,你竟然变着法儿骂我是一坨耙耙!”

“嘻嘻!”她笑了起来:“我就是想说你本来是啥样,看别人就是啥样。你非不信,刨根问底地问我要依据。我这按你的要求把依据一五一十说出来,你却说我骂你,到底还有没有良心啊?”

“好吧!”他无奈道:“说不过你,耙耙就耙耙吧,还是有机肥呢!”

“哈哈哈!”她大笑着凑向他的鼻尖:“这个态度就对啦!无论别人说你什么,你都无所谓,你才真正悟道啦!”

“我可没那么高的境界!”他摇了摇头,不过仔细想想,她说的确实有道理,自己之所以想起这个“过桥米线”的典故,确实是因为其中男女主人公的境遇与她和他很像,当下释然,笑道:“好啦!你这个岔打完了么?要说相像,这接下来的故事还有类似于你的情节呢,要不要听?”

“要听!要听!”她笑着挽住他的胳膊。

“嘿嘿!”他微笑着继续:“这个妻子和你一样,也是万分贤惠之人。每日做好三餐,从家里送到湖心书斋去给书生。不过,因为路途不近,所以做好的饭菜虽用食盒紧紧盖着,但到了书斋也就有些凉了。饭菜一凉,胃口也就受了影响。所以,时间一长,书生的学业虽然大有长进,却日渐瘦弱。妻子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就思量如何给丈夫改善伙食,好好进补一下。一日,她宰鸡煨汤,切好肉片,备好米线,准备给书生送他最爱吃的米线早餐。却不曾想到,年幼的儿子在一旁捣乱,将生肉片直接扔到了鸡汤中。妻子顿时大怒,扬起巴掌就要打调皮的儿子,儿子却蹦蹦跳跳地跑开了。妻子摇头,急忙将肉片从鸡汤中捞起,却惊讶地发现生肉片又被鸡汤烫熟了,尝了一片,竟然发现味道特别鲜美。妻子当即灵机一动,想到这被热油覆盖的鸡汤竟然能保持这么高的温度,应该好好利用一下。于是,她把整个熬汤的瓦罐提上了,里面装着肥鸡、童子骨等熬好的清汤,上面覆盖一层厚厚的鸡油;然后把事先烫好的米线,还有生肉片、青菜等另外装在一个小盒子里带着,准备到岛上书斋以后再用罐里的热油将它们烫熟。”

此时,她听得入了神,脸上是一派特别幸福的神情。她知道,接下来,他很快就是揭开这个典故的谜底了。

果然,他笑着说道:“妻子准备好以后,携罐提篮的,向着书斋出发了。可是,因为每日琢磨即送往书斋。可是,因为过度操劳,她竟然晕到在南湖桥上。书生见妻子迟迟不到,急忙赶来。此时,妻子已醒,篮子中汤罐仍然完好。开始罐子,发现汤面为浮油所罩,连一丝热气都没有,以为此汤象平时那样,已经彻底凉了。可是,用手掌触碰罐身,却感觉灼热烫手。书生大感奇怪,问妻子详情。妻子笑了笑,将内情一一相告。书生很是惊讶,与妻子一同提篮来到书斋中,见妻子将米线和肉片等辅料一一烫入鸡汤之中,举筷品尝,顿时感觉鲜香滑爽,堪称美味。书生大赞,说了一句,这等美味,可以称作……”

说到这儿,他故意停顿了一下,笑着去看她的眼睛。她忍俊不禁,脱口而出:“过桥米线!”

“哦?”他瞪大了眼睛:“好啊!我的宝贝儿在这故意装傻呢!原来你听过这个典故啊!”

她的眼睛笑弯了一条线:“我是猜的,你的典故都说得这么明白了,我还猜不出来,这也太笨了吧?”

“哈哈!”他大笑起来:“你还确实不笨,也比我见多识广!我当时就没猜出来,完全是别人告诉我结果,我才知道的!”

“嗯!”她略带得意地点了点头:“虽然说我猜出了过桥米线,但是后面的结果我并不知道,你来向我揭晓一下谜底吧!”

他浅浅而笑:“好!后来,书生在妻子的精心照料下,身体变得强健起来,学业与日渐精进。妻子也放了心,再也没有晕倒过。公布放榜结果的这天,书生金榜题名,考取了功名。这件事情被当地百姓传为佳话。从此之后,过桥米线的制作方法也不胫而走,成为云南一道名膳。”

“嗯!说得好!”她鼓起了掌:“你别说,这个故事还真是跟咱们俩在这儿进行魔鬼训练的境况非常相像。希望咱们这番努力也有一个好的结果,你能顺利通过考试,也不枉我这个做好后勤保障服务的女人一番苦心啊!”

“是!我有一种感觉,我这时考试一定能通过!”他拥紧了她,脸上是一种毅然的神色:“为什么?因为你可比这故事中的妻子厉害多了,你不光象她那样会做出可口的‘过桥米线’,你还当我的老师,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你的功劳啊!”

她嫣然而笑,幸福地与他拥在一处。

……

中午,他美美地睡了一个赞赏,起来的时候,发现她正呼吸均匀地躺在自己身边,不由得笑了笑,在她额前一吻,然后轻轻起身绕过她,来到书桌前坐下,看了看时间正好是两点,喝了一口水,拿起答题纸,开始奋笔疾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