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权道同谋 > 第四百一十九章 张良纳履拜师

权道同谋 第四百一十九章 张良纳履拜师

作者:广渠门内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21 15:28: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他当即一惊,急忙回头。

只见一人气定神闲地站着,正朝自己似笑非笑,这人正是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刘季峰,也就是最早与王亦选共同商讨,确定此次大规模副处级招考的发起人之一。

正是这位主管干部科的刘部长,事前告诉自己一定要第一个去报名!竞争,往往不是从考试时开始,而是从报名时开始的!这句话他到现在仍记忆犹新。

他连忙笑着打招呼:“刘部长!这么巧,您也吃早餐呢!”

“嗯!”刘季峰笑着应答,有些意味深长地冲他点了点头。

他迅速会意,停下脚步,冲旁边众人作了一个礼貌的先走手势,然后反身回来,放低了声音:“刘部长,您找我有事儿?”

刘季峰把持组织部最核心的干部科多年,是市委大院出了名的“笑面虎”,平时总是保持着招牌式的微笑,可是心里却跟明镜儿似的,对西京这块地盘的“人事”再清楚不过,让谁上让谁下都尽在掌控之中。

只见这位“笑面虎”仍然保持微笑,反过来问他:“不是我找你有事儿,应该是你找我有事儿吧?要知道,就在你们考试的这个期间,我可是接到了无数的电话,不是来打探成绩的,就是来说情的,我是避之唯恐不及啊。可你倒好,不但一个电话没来,连我主动和你打招呼,你都反过来问我有什么事儿,这也太鹤立鸡群了吧!”

他心里“咯噔”一下,不明白为何这位老谋深算的“笑面虎”会在这儿和自己开起了玩笑,赶忙笑着答道:“部长!您看,我这不是严格遵照您原来对我的嘱咐嘛!不打听成绩,不托人求情。争在报名时,但在报名之后,一切顺其自然,淡然应考!我可是到现在还记得您的原话呢!”

刘季峰笑着背起了手,声音也放低了些:“记得就好!兄弟,如果你还用托关系找门子的话,那别人可都不用活了!在这一点上,做得确实不错!报名抢在了头一个,这活儿办得利索。听说笔试考得也挺好,早早就交卷了。这些都是成绩,算是进展顺利。不过,我在这儿可要给你泼一盘冷水。一切顺其自然,淡然应考。这句话虽然你背诵得很熟练,但是应用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比如你刚才吃早餐这事儿,就是一个大大的败笔!”

他愣住了,当即觉得有一盘水从头浇到底,把刚才那股子热火朝天的劲儿全给浇没了。

刘季峰仍笑:“怎么了?觉得我说的不对?还是觉得我有些小题大做了?”

他略一沉吟:“部长!您说得对!在这个节骨眼上,确实应该更加低调。这个时候,做是不做,不做是做!”

“嗯!”刘季峰点了点头:“及时领悟,善莫大焉!其实,你的心思我很了解,想利用食堂吃早餐这个平台,好好地和大家交流一下。下午就要进行民主评议了,和笔试的三十分、面试的五十分比起来,这二十分看上去是最好拿的。不用动脑,不用动笔,甚至连嘴皮子都不用动,只用跟大家示个好就行了。可是,你想过没有,凡事都有两面性,这二十分看似好拿,其实最是难拿。看似可以临时抱佛脚,其实抱佛脚根本没有用。民主评议,说白了也就是民心,其实早就在你平时的为人处事中就已经决定了!”

他如同遭遇了当头棒喝,一下子怔住了,足足有好一会儿没有说话。直到刘季峰的目光慢慢变得和蔼,他才如梦方醒,连声道谢:“部长!您是高人!学生受益匪浅!如果您不嫌弃,我唐卡以后愿意拜您为师!我愿为张良,奉您为赠书之老者!”

刘季峰笑而不语。

唐卡在这儿用了一个历史上非常出名的典故,叫张良纳履。

说的是汉朝缔造者刘邦的重要谋士——张良。他年轻时候,常在一座桥上散步闲逛。一天,路遇一穿着粗布短衣的老者。这老者很怪,故意将脚上草鞋丢到桥下,看着他说:“小子,把鞋给我捡回来!”张良愣了一下,本想相骂,但看老者年老,不便发作,就到桥下把草鞋捡回来递给老者。老人却连眼皮也不抬一下,说了一句:“给我穿上!”

张良又想发作,但还是忍了,于是跪在地上替老者穿鞋。老者心安理得地伸出脚,让他把鞋穿上,然后笑着离开了。张良正在惊讶中,老者走了几步又回过身来,向他招手示意:“你这娃不错,值得教导!五天之后,天一亮,和我在这里见面!”张良知道遇上了高人,急忙行礼称是。

五天后,天刚刚亮,张良就来到桥上,发现老者已经坐在桥上了,满脸愠色:“现在才来?天早亮了!年轻人这么不守信用,和长辈相约还迟到,长大后有什么作为?五天以后,鸡叫时来见我!”说完老者又走了。

又过了五天,鸡刚叫,张良就去了,可老者又先到了,仍然生气不已:“我已经听见三声鸡叫了!你怎么才来?五天以后再早一点儿来见我!”

又是五天后,张良这次发了狠,一宿没睡,半夜就到去桥上等着。

一会儿,老者来了,高兴说道:“年轻人要成大事,就要这样才行!”然后,从怀里掏出一本又薄又破的书递给他:“读了这本书,你可以成为皇帝的老师。这话会在十年后应验。十三年后,你会在济北见到我,谷城山下那块黄石就是我。”说完之后,老者就离开了,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过。

天亮后,张良认真看老者送的那本书,原来是《太公兵法》!他非常珍惜这本书,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并且牢记老者教诲,最后帮助汉高祖刘邦完成了统一大业。后来他真的在济北谷城山下见到了那块黄石,于是深深而拜,也把这部兵法称为《黄石兵书》。张良纳履的典故也流传下来,广为人们称道。

刘季峰常年经管组织人事,所以对这个典故很熟悉,停顿一会儿后,笑着回应:“老弟啊!你肯定是张良之材,但我这才华,可是不及老者的万分之一啊。你的老师是亦选书记,我哪儿敢当你的老师?咱们还是以兄弟相称吧!”

说完,刘季峰甩了甩衣袖,迈步就往前走。

他很快意识到刘季峰并不是不愿意当自己老师,而是怕当了之后,抢了王亦选的名号,到时候大老板不高兴,非闹别扭不可。当下脑筋急转,霎时间想好了对策,急忙追了上去:“部长!您留步,听我说几句。亦选书记是我的老师没错,可他亲口对我讲过,人这一辈子不能只有一个老师。要多认老师,认准老师,善待老师,最后自己成为老师!”

“哦?”刘季峰放慢了脚步,“亦选书记是这么对你说的?”

他端正神色:“是!这确实是亦选书记的原话!多认老师,说是的要保持虚心求学的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认准老师,说的是要学会挑选,找到自己的终身之师,孟母三迁,既是为了找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更是为了找一个真正的好老师;善待老师,说的是要对老师保持根本尊重,不管是以前的还是现在的老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最后自己成为老师,说的是要会总结,既会学,也会教,教学相长,最后达到相互促进!”

“哈哈!”刘季峰停了下来,笑道:“果然是亦选书记的原话,逻辑缜密,层层递进!好吧,既然是大老板有言在先,那我也就不怕他埋怨我和他抢徒弟了。就依你这个张良,反正我也是快退休的人了,就来当当这个赠书的黄石老者吧!”

他大喜过望:“谢谢部长!那我哪天找个单独的场合,好好敬您三杯酒,行拜师礼!”

刘季峰摇了摇头:“行啦!既然你刚才都说了张良纳履的典故,那里面可没有什么拜师礼啊!黄石老者送完书后,就飘然仙去。所以,我是不是和你说完我想说的几句话之后,悄悄走开就好啊?”

他忙道:“部长!您真会开玩笑!那是古时候,而且都是艺术加工的!”

刘季峰笑笑:“古时的东西,虽然也有艺术加工,可比我们现在实在多了!不说这些了,我就说三句话吧!”

他束手躬听:“部长!您请说!”

刘季峰点点头:“第一,你今天借着吃早餐开展民主外交的事情已经过去了。虽然有些不妥当,但事情已经过去,就别想太多了!”

“是!”他连声称是:“错就错了,在以后的事情中订正过来就是,如果老是纠结于为何犯错,那就该停滞不前了!”

“嗯!”刘季峰颔首,继续说道:“第二,我刚才正好坐在你的对面,相信你也看到了,你那两个同事,一个宗欣承,一个宋明琛,就坐在你的斜对面,他们看你的眼神,恨不得把你嚼碎了才解恨。所以,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他们两个肯定会发动所有能发动的力量下午不投你的票。对此,你要做好准备!”

“是!”他愈发觉得这个新认的老师洞若观火,确实厉害,不由得赞道:“部长!我服了!我确实看到他们二人在窃窃私语,但是对于他们在想什么,想干什么,还真是没怎么细想。经您这么一点拨,我是真明白了!放心吧,他们可以发动力量不选我,我也可以发动力量不选他们。或者这么说吧,就算我按兵不动,他们也不一定能成事儿!正如您所说,民心已在选举之前定下!”

“好小子!”刘季峰放出一声赞叹:“竟然能活学活用,以不变应万变,就冲你这一点,我这个黄石老者就没有白当!不过,这接下来的第三,可是最要命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