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其他 > 皇朝脉动 > 第八十二章 木淳回生,古江清谈

皇朝脉动 第八十二章 木淳回生,古江清谈

作者:坤阳深壑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9-18 23:50:1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古兄弟?古兄弟?”韩安见古风良久不发一言,忍不住走向前呼唤。

古风的思绪被韩安打断,他清了清声音道:“哦,在下失礼了。此花之枯萎是因为花茎上误被一截桂枝插伤,想来是种养此花之人,不小心将一截桂枝挂入花茎,才至其枯萎近死。花草树木无不遇桂而死,难怪!”

“那……怎样让这株花回生呢?”韩安急切地问道。

“世间有一草,名曰木淳,凡于枯死一日之内之花株,皆有起死回生之神效。”

韩安十分困惑,不禁问到:“这……木淳草我倒是听说过,但怎么会有这作用呢?”

“仅仅是木淳草是不够的,将它种在枯死的植物旁,置于炉火旁半个时辰,木淳草内的草液会汇集到土中,到时候木淳草枯死而枯株重生。这我也是偶然发现的,不然这花要是别的死法我还真不敢来。”说到这古风苦笑不已。

“石鸥,立即照古少爷说的做。”韩安赶紧吩咐石鸥去救活丁香花。

“属下这就去。”石鸥领命赶紧退下了。

“古风兄弟请坐。”韩安道。

这时,公子冉身后一位一副书生打扮的中年男子站起身来道:“既然太子殿下的名花有恙,在下方才觉古风公子好博物之学,在下亦性好博知古事,颇善此道,何不让我与古风公子两人即席一论?”

见此情形苏素和甄步本心头皆是一惊,他们还不清楚古风到底有多大能耐,能否在此不受刁难。

未等古风说什么,公子冉抢先道:“我等今夜本就是赏花清谈而来,如此也好,这倒是令众人耳目一新啊。”

古风起身对中年男子声音的方向抱拳施礼,道:“在下古风,还请阁下赐教。”

中年男子也对古风抱拳还礼道:“在下江明,冒昧了。”

“既然如此,在下就得罪了。”古风此话一出让在座的人脸色都不太好,按规矩来说明明应该江明先出题,谁知道却让古风抢了先。

“在下久居田园,有一事不明,正要请教:世上有一种东西像狗那么大,样子长得却很像黄牛。请问,这是什么东西?”

江明闻言,本来位置就很尴尬的他一下被懵住了,所以他一时间不敢随便出口,生怕惹出笑话来。

但这个问题实在令人好奇,所有的门客包括三位主人,都不禁一怔,拧眉细想,但终于想不出个子丑寅卯来。有的人猜是獐子,有人猜是鹿,古风只是摇头,最后江明实在是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众人纷纷让风古风说出答案。

古风道:“江先生不必在意这个问题,它不是别的,乃是牛犊子!”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击案大笑,连连称妙。只是公子冉也觉得自己脸上无光,当下嘴唇紧闭,一言不发。

“在下刚才全是玩笑之言,不过是想缓和一下太子殿下丁香枯死的沉闷气氛而已,还请诸位见谅。”说着古风朝江明的方向一抱拳,“还请江先生出题。”

江明长舒一口气,正色道:“古风公子,今日幸会,实乃三生有幸,那在下就且请教‘三生有幸’有何来历。”

古风依旧双眼紧闭,开始在大厅内来回踱步,苏素与甄步本都不禁为他捏了把汗。

“‘三生’乃佛家术语,盖指前生、今生、来生,‘幸’是幸运。三生都很幸运,形容运气机遇极好。”一番话下来并没有让人觉得古风多么博闻。

“那它来历如何?”江明追问道,脸上有了笑意。

古风清了清嗓子道:“且听在下细细讲来。相传高僧圆泽、也有传闻是圆观,有天与好友李源行经某地,见有个大腹便便的妇人在河边汲水,圆泽于是和李源道:‘这妇人怀孕三年未娩,是等着我去投胎,我却一直躲着,如今面对面见了,再也不能躲了,三天后,妇人已经生产,请到她家里看看,婴儿如果对你微笑,那就是我了,就拿这一笑作为凭记吧!十二年后的中秋节,我在杭州天竺寺等你,那时我们再相会吧!’

“当晚,圆泽就圆寂了,妇人亦在同时产一男婴。第三天,李源来到妇人家中,婴儿果真对他一笑。十二年后的中秋夜,李源如期到天竺寺寻访,才至寺门,就见一牧童在牛背上唱歌:‘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这就是‘三生有幸’的由来。”

“敢问什么样的簸萁不能簸米不能扬糠?”说着江明又拿起酒缸里的羹斗,舀到酒樽里递给古风接着问道,“什么样的斗不能用它舀酒浆?”

古风饮过那樽酒,仰头道:“《诗经·大东》里有‘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想来那南天有那簸箕星,不能簸米不扬糠。往北有那南斗星,不能用来舀酒浆。”

江明捋了捋胡须,稍微一迟疑又问:“或言,学而优则仕,仕则必推世之大同,且何为‘大同’?”

古风呵呵一笑,道:“‘大同’一词,最早见于《在宥》。‘大同’谓与天地万物融合为一,是指‘养心’应当‘忘物’而言的。而用‘大同’来描述‘天下为公’这一理想社会的,则是在《礼运》。在大同时代,人人都把公共利益放在首位,讲究信誉,和他人友好,‘鳏寡孤独者皆有所养’。财物虽然不可以随便浪费,却不一定要属于自己;不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会感到遗憾。这样的时代,不需要智慧和谋略,也没有偷盗和抢劫,人们不用关锁门窗。

“恕在下直言,天地圣人可不仁,然则常人不可,人皆有欲,奈何抑之?固知‘大同不可得’,吾以此窥知矣。仕则推‘大同’,不若紧奉‘小康’之道。‘小康’一语,最早源出《大雅·民劳》:‘民亦劳止,讫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小康’在《礼运》的阐述中成为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在小康时代,为政者以礼仪为标准,考察人们的行为,有功者赏,有过者罚,实行仁义,给人民以行为的规则;不这样做,就被认为是有罪,遭到大家的拋弃。实在于‘大同’有过之若无不及啊。”

“好好好!”公子冉拍案叫绝,连声叫好。见公子冉如此,他身后的一干人也对古风恭维不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