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官路医武高手 > 第四百三十四章 不留遗憾

官路医武高手 第四百三十四章 不留遗憾

作者:吾畏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9-21 13:47:17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陈灿趁着陈青云请假完婚,抓住凤仙电器厂管理权移交的机会,将郭学文安排到凤仙电器厂当厂长,同时将叶秋调到市委办任副主任。虽然常委会的成员鄙视他的行为,却也成功地将长亭镇信用合作社的事情按下去。

没有陈青云的表态,陈灿还是不敢强行调市财政的资金填补长亭信用合作社的窟窿,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又悬在空中。长亭镇的村民知道陈灿的德性,对他不抱任何希望,在陈青云回到安平的半个月后,那五个与陈青云谈判的长者相约来到市政府。

“陈市长,郭学文与叶秋重新当官了,政府是不是不管长亭信用社的事情了。”

“听说陈市长要到中央学习,今后我们找谁去呀?”

陈青云宽慰道:“大家放心,没有解决长亭信用社的问题之前,我不会离开安平。”谁也不知道,陈青云从中央党校出来之后,能否再回安平。

“有陈市长这句话,我们放心了。”

在燕京的时候,陈青云约了黄群与罗曼见面,细致地分析了长亭镇的情况。罗曼的看法,对于蓉城明达公司来说,摆脱不了官商勾结的暗箱操作,但从纯商业角度看,并不存在违法的行为。也就是说,政府要找明达公司的麻烦,理由并不充分。

黄群很郁闷,就差临门一脚的时候,就被陈灿釜底抽薪,摘出了郭学文与叶秋,长亭镇信用社的事情,实际上就进 入了死胡同。

长亭镇的几个村民代表离去之后,陈青云叫来黄群:“黄书记,长亭镇的代表又来了,看来这个事情还得辛苦你。”

黄群听到长亭镇的事情,头大如斗,郁闷地说:“青云市长,这个案子成了夹生饭,明知有问题,却像一头刺猬,无处着手呀。唉,你不会让我解决村民的问题吧?”

“正有此意,这件事情非黄书记莫属呀。”陈青云叹道:“陈书记敦促我从财政掏钱解决,我怕引起连锁反应,不敢接招呀。你熟悉情况,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黄群苦着脸说:“你要我办案还马马虎虎,要我处理经济问题,不是赶鸭子上架吗?”

陈青云哈哈大笑:“谁也不是天生就是搞经济工作的,不借重你的身份,事情还真不好办。走吧,我们先到长亭镇考察,回头再商量具体办法。”

黄群疑惑地跟着陈青云来到长亭镇。

陈青云与黄群的心中明 镜似的,知道长亭镇信用社的问题,集中在百合种植、板栗种植与万头猪场建设三个方面,而村民的诉求,却只有两个:一是存在信用社的钱不变成泡影;二是猪场污染的农田能够得到补偿,这是不少村民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

百合种植与板栗种植已成过去式,再追究也没什么意义。而万头猪场却留下了建成才两年多的建筑物,只是现在已经完全空置。

陈青云与黄群赶到长亭镇万头猪场的时候,龙田与庄正已经等候在此,他们是从凤仙乡赶过来的。陈青云替三人介绍之后,看到农田中有群小孩,信步走去。

在猪场的围墙外,数百亩农田长满了茂密的野草,七八个小孩子拎着提篮在干旱的农田弯腰忙碌着,很快又凑到一块,像是商量什么。

陈青云童兴大发,对黄群说:“我们看看去。”

陈青云与黄群、龙田、庄正在那群小孩身后十来米处饶有兴趣地看着,只见一个年龄稍大的小孩跑到田坎上掏个洞,每个小孩从各自提篮掏出一把猪草放到小洞里,在十多米远处划了一条线,从最小的小孩子开始,从地上拣起小土块向装满猪草的小洞投去。

看着陈青云不解的神情,庄正解释说:“这是农家孩子的娱乐,谁先投中小洞,洞里的猪草就归谁。”

果然,第三个小孩投中小洞,小孩子一阵欢呼之后,又将猪草塞到小洞中。

“青云,这场景不禁让我想起快乐的童年呀。”黄群感叹道:“今天的长亭之行,收获不小呀。走吧,我们到猪场看看去,镇上的胡书记还在等着我们呢。”

免去叶秋书记职务的时候,陈青云本不想插手长亭镇书记职务,但陈灿极力想将这个职务安排自己提名的人,欧舟对他插手长亭镇的事情很不满意,又不想接过这个烫手的山芋,于是只好便宜陈青云。

陈青云对壶山村的支部书记胡英雄印象不错,认为这个小伙子能力很强,既懂经营之道、又善于协调村民的关系,加上壶山村已经没多少具体的工作,于是提议将胡英雄放到这个位置,得到欧舟的支持。

长亭镇的村民不再闹事,与胡英雄的努力有很大关系,陈灿与黄群都不得不佩服陈青云有识人之明。

“陈市长,这个猪场的建设很有水平,完全符合现代化养猪场的要求,稍加修缮就可启用。”在陈青云他们到来之前,龙田与庄正已经考察完毕。

陈青云看着庄正说:“养猪场的污染问题怎么解决?”他已经心中有数,只是要借他人之口。

庄正笑道:“修建沼气池,便可变废为宝,建立饲料供应基地,能源问题也解决了。我有个初步的想法,以万头猪场为核心,充分利用牲猪养殖产生的粪便,扩大种植面积,建立生态型的大型农场。……”庄正口中说着,暗地里却在腹诽陈青云:老大又在装。

“你们详细向黄书记与胡书记解释吧,看能不能形成一致意见。”陈青云拉黄群与胡英雄过来,实际上就是要现场办公,让黄群心中有数。

黄群很纳闷,陈青云难道还要利用这个严重扰民的万头猪场。随着沟通的深 入,黄群也有了一丝明悟。

当罗悦提出在安平建立醴泉食品厂的原料供应基地时,陈青云就想到了利用这个万头猪场。他本想待长亭镇信用社的问题解决之后,在适当的时候才付诸实施。但他即将到燕京学习,万头猪场的问题不得不提前解决。

罗悦下决心追随陈青云后,全身心投入到醴泉集团。她根据安平的自然条件,提出了一个新颖的计划,引发陈青云的兴趣。他指示庄正与罗悦进行了仔细研究,看中了凤仙河边的长亭镇,特别是沿河数万亩的山地与冷浸田,对于农民来说是鸡肋,却正是罗悦计划的绝妙之地。万头猪场的处理,就是实施这个计划最好的契机。

罗悦的计划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扩大食品加工,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增加肉类产品和蔬菜类产品,需要有自己的种养殖基地;二是从兰国等引种茉莉、橙花、熏衣草等香料植物,准备进行香水研究,这是她的最爱。

陈青云对计划中的第二部分更感兴趣,他向王菲介绍之后,没料到王菲的兴趣比他更大,于是就有了农业科技产业园的构思。

陈青云不可能将自己的计划全部告诉黄群,但他要利用黄群的手段,彻底解决万头猪场的问题,这可是一举数得的好机会,还能够得到当地村民的支持,这个计划的实施将比新起炉灶更快捷。

听完庄正的介绍,黄群与胡英雄的兴趣大增,特别是黄群,在处理经济案件的同时,不但解决了农民上访的**,还能够以此为契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这可是纪委工作的新思路,想想他就兴奋,他已经知晓,是陈青云送到他手上的、肯定是耀眼的政绩。此刻的黄群,对这个年轻市长产生的敬佩之情,如凤仙河水,滔滔不绝。

胡英雄与黄群的心思相差不大,他是陈青云一手提拔的干部,现在陈青云又为他主政的长亭镇带来发展的机遇,那种感激之情,已不能用言语表达。

陈青云等人还未回到安平,叶秋就来到陈灿的办公室,着急地说:“书记,陈市长与黄书记在万头猪场现场办公,听说已经有了解决长亭信用社问题的办法。”

陈灿笑道:“小秋,稍安匆躁。陈青云对长亭镇的村民有了承诺,他不解决这个问题,到燕京学习也不会安心。我们也可以趁此机会从长亭镇的问题中全身而退,机会难得。你马上通知曾经,让他密切配合黄群的工作,陈青云肯定会将这个事情交给黄群。”

叶秋恨恨地说:“那不是便宜他们了?”

陈灿从大班台后面绕到叶秋身边,轻轻抱着她说:“如果黄群一根筋,死盯着信用社的事情,恐怕还会有变数,这种事情黄群不是没干过。让黄群有所得,我们趁机脱身,这叫各取所需。”

叶秋眼中闪过一丝不甘,却没有继续纠缠。

眼下陈皮的事情基本上有了眉目,陈灿的心情也愉快很多,不想在这个节骨眼上节外生枝,他最怕的事情,就是陈青云将视线投到绮红楼的问题上。如果陈灿知道绮红楼的事件就是陈青云在背后推手,长亭镇万头猪场能否顺利解决,还是个未知数呢。

随着去燕京学习的时间临近,陈青云不想再铺新的摊子。而华夏安平锅炉厂与凤仙电器厂下放到安平,曹进与张开都没有心思处理厂里的工作,就连经开区正在施工的两个新厂也没人管理,市区内的老厂区开发问题,也就停顿下来。

陈青云却闲不住,干脆带着王菲回到蓉城,自己每天泡在经开区。除了已经投产的三个企业,十多个新项目都全面开工,整个经开区到处是工地,建设速度最快的还是万顺的格林陶瓷公司,第一条生产线已经安装完毕,天然气管道也接到了窑炉旁边。

满身尘土的万顺看到陈青云,高兴地说:“青云兄弟,还有十多天的时间,我们就开始试生产。”

陈青云装成遗憾地说:“万兄,恭喜你了。可惜我不能到现场表示祝贺。”

万顺惊讶地说:“兄弟,你不会这么快就升迁了吧,我还需要你保驾护航呢。”

薛花在旁边羡慕地说:“青云市长要到中央党校学习,进步是肯定的了。”

陈青云叉开话题说:“万兄,泥料配方没问题吧?”

这话搔到万顺的痒处,他高兴地指着一辆刚进厂的卡车说:“壶山深处的瓷泥矿已经正式投产,正在加紧给我们送货呢。青云兄弟,我可以肯定,安平将会是格林陶瓷的第二大生产基地,主要是安平的泥料太好了,其他方面的条件,也不弱于南陵县,你真是我的福星呀。”

看着一栋栋新厂房拔地而起,陈青云顿时有种心满意得的感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