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官路医武高手 > 第三百六十九章 莫名其妙

官路医武高手 第三百六十九章 莫名其妙

作者:吾畏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9-21 13:47:1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周川是最欣赏陈青云的人之一,他没有料到,陈青云在关键的时候没有忘记他。t

“青云,这些资料有谁看过吗?”周川看着手中的资料,心情非常沉重。他不是政客,非常重情义,现在的事情,令他有点手足无措。

陈青云老实地回答:“在安平,我可以保证没事,但上面的事情,不是我能够左右。不过到今天为止,我保证只有邝书记知晓。我找你汇报,也是邝书记同意了的。”

陈青云的实话,并没有使周川生气,他知道陈青云是个有故事的人,却没料到陈青云与现任的省委书记到了这样的份上,比自己与陈青云的关系更深。

他不能责怪陈青云,在当令的社会,谁都在找靠山,找的靠山越大,就说明其人越有本事。

陈青云告诉周川,自己离开周川的办公室后,就会忘记此事、知情的部下也会忘记此事,然后径直回安平去了。周川没有陪陈青云,因为陈青云已经明确告诉周川,他不会向尹真汇报。

如果留陈青云用餐,那不等于自己告诉尹真,他与陈青云之间有什么事情瞒着她。

以尹真与陈青云的关系,断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陈青云离去后,周川也回了蓉城。手中的资料就像一块烫手的山芋,周川也不敢长时间放在自己手中,弄不好就会伤了自己。

陈青云来到安平市快一个月了,仍然没有确定由谁担任他的工作联络员,在机关引起不小的猜测。

一般来说,处级干部不能配备专职秘书,但各县市的主要领导都有专职秘书,只是换了个名字,叫工作联络员。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就是华夏特色。

务虚会的前一天,徐鸿章接到办公室主任丁典的通知,这次会议由他与另外五人负责会务。

徐鸿章没有大型会议的会务经验,而这次的务虚会参加的人数不多,也就二十多人,主要是市政府的正副市长、政府办的正副主任及正副调研员、经开区的书记和主任们,包括他们负责会务的人员和司机,也就三十多人。

但这次会议要拉到烈炎山区进行,目的是不受干扰、集中精力,因此对会务有着不同的要求。

这段时间,徐鸿章特别高兴,走路的脚步也特别轻快,能够在青云大哥手下工作,他觉得是件幸福的事情。

当年发生在玉华的事,让他记忆犹新。因此,事隔多年之后,他见到陈青云的那一刻,尽管陈青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气质方面,但徐鸿章一眼就认出来,这就是他保留在记忆深处的青云大哥。

他始终记得青云大哥的一句话:不懂的事情问专家。

丁典走后,徐鸿章来到秘书科长米申龙办公室,向他请教会务的有关问题。秘书科是市政府收发文的窗口,特别是发文,这里是最后一道关卡。至于会务,基本上由综合科负责。

米申龙是市政府的老麻雀,哪个岗位的事情都干过,对市政府的会务,烂熟于xiong。

他对徐鸿章的印象不错,认为这小伙子踏实肯干、不多话、勤于思考、待人忠诚,在这个浮华的年代,这样的小伙子非常难得,他也愿意帮助徐鸿章,告诉他如何从衣、食、住、行及会议内容等方面考虑会务的安排,包括很多平时没注意到的细节。

第二天,当徐鸿章将起草好的会务指南交给丁典时,丁典这才大吃一惊,意识到陈青云指定会务人员的深意。

这段时间丁典很郁闷,陈青云迟迟不确定秘书,他就得充当秘书的角色,不可能让市长亲自做那些琐碎的事情。他向陈青云推荐的五个小伙子,都是办公室的优秀人才,但陈青云都看不上眼。

别看陈青云像个甩手掌柜,有些事情却管得过细,比如说今天指定会务人员,这不是抢他办公室主任的生意吗?

如果说是观察,为什么还要加上徐鸿章,他可是个刚毕业没多长时间的毛头小伙子。

从徐鸿章手中接过会议指南的时候,丁典才猛然醒悟:陈青云看中的是眼前的小伙子。面对着这个即将走红、自己还懵懂未知的徐鸿章,丁典放下 身段,与他认真地讨论起会务的有关细节。

直到临出发前,丁典还未收到第二份会务指南之类的资料,只是在上车之前,有个年轻人问道:“丁主任,你让我做会务,需要我做哪些工作呀?”

丁典微笑着说:“你的工作已经安排好了,快上车吧。”

看着年轻人欢喜的背影,丁典不禁叹道:大部分人都会埋怨自己怀才不遇,但机遇来临之时,却发现不了,这才是真正的悲哀。难怪有人说,机遇只留给时刻准备着的人。

从烈炎山区回来的那天晚上,丁典推荐的五个年轻人高兴地来到文君煮酒酒店,并且叫上徐鸿章。

徐鸿章知道陈青云的秘书将在这五人中产生,他也就以挑剔的眼光,替青云大哥进行“选择”,觉得这五人都不太适合青云大哥。

青云大哥是多么务实的人,这五人只知道比自己的身世、学历、还有家庭条件,这个是副市长的侄子、那个是组织部长的小舅子、还有一个是欧书记的远房亲戚。

酒席结束后,徐鸿章摇着头离开了,有点为青云大哥担忧。

徐鸿章也没有想到,陈青云挑选的秘书竟然是自己。当丁主任通知他的时候,徐鸿章高兴得手足无措。

他不为自己的地位发生变化感到兴奋,而是为能够每日跟在青云大哥身边感到幸福。

陈青云回到办公室的时候,徐鸿章已经打扫好卫生,恭敬地等候着,陈青云进来后,马上接过他手中的公文包,然后泡好茶。

陈青云看到徐鸿章,柔和地说:“鸿章,以后就跟着我吧,别拘谨,没什么规矩,先适应工作环境吧。”

徐鸿章告辞后回到自己的办公室,他自己昨天就收拾好了。市长们在六楼办公,政府办的主任们都在五楼,只有徐鸿章、丁典与市长们在同一楼层。

陈青云在办公室坐下后,本想给于春辉打个电话,想想又放下听筒,心想:让于春辉自己惊喜去吧。

于春辉当上泉湖市一中校长的时候,有种巨 大的压力笼罩着他。泉湖市一中是全省著名的高级中学,每年的升学率都排在全省的第一。

他履职后才发现,这个排名第一的背后,有着巨 大的危机,随时都有可能将泉湖一中这个全省第一拉下马。

高升学率的背后,是全校教师的高待遇、学校财务的高支出。在泉湖市领导的眼中,一中是个吸金桶,有着滚滚的财源。

这个吸金桶就是市委、市政府给予的政策,让一中有部分自主招生的权力,也就是说,一中以自己良好的声誉,招收一部分靠交择校费、而不是成绩突出的学生。

于春辉意识到,这部分择校生不仅在升学率上拉学校的后腿,关键是影响学校的风气、影响其他学生的正常学习。

他上任不久,学校就发生了***群架的事件,两个择校生小团体的“头领”,为争一个漂亮的女同学做女朋友,约好在校外大打出手,好在没有重伤的学生。消息传出去后,家长们为此非常担忧。

就在这件事情发生后没几天,陈青云告诉他,雨神县城关镇服装厂的王新明准备带着业务和熟练工人投奔他,只要求他将一中的劳动服务公司的牌子以及生产车间提供给王新明。

这不,几天之内,王新明就与一中签订了承包合同,对一中非常有利的承包方式。王新明不想让于春辉为难,知道他也是刚到泉湖市一中不久。

一个月后,第一笔承包金就汇入到一中的帐户上,之后每个月的承包金额都在增加。有了充足的资金,于春辉也有了足够的底气,他断然运用校长的权力,独断乾坤地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

取消一中的自主招生、不再收取择校费、或代培费之类的费用,自他接手之后的第二个学期,完全凭成绩、择优招收学生。

于春辉的这个举措,得到了莫皎与丁剑、后来的巫江及凡景清的大力支持。

在常委会上,多次有人要撤换泉湖一中的校长,说于春辉狂妄、不尊重领导、不善于协调关系,反正除了业务没什么可挑剔之外,能够安的罪名,全给于春辉找到了。

但莫皎坚决ding住,最后一次逼得他没办法,在常委会上大发雷庭:“这几年泉湖一中的升学率稳居全省第一,在全国的知名度也稳步攀升,这样的校长上那里去找呀。

你们不想要于校长,我看会有多少人拍手称快呢。你们别以为于春辉同志会在乎这个校长位置,今天你们将他免去职务,明天就会有人以更高的待遇将他请去。”

提议撤换于春辉的常委们理由并不充分,参加会议的人都知道,于春辉因为坚持招生原则,早就差不多将常委们得罪光了,所以很少有人替他说话,只不过大部分人还是要脸皮的,这才没有将于春辉的问题弄到举手表决的程度,让于春辉勉强坐着校长的宝座。

不少有心人将这些情况有意传到于春辉耳中,但于春辉不以为意,强硬地坚持自己的原则,成了泉湖市名气仅次于书记、市长的官员。

这天于春辉刚到办公室,接到市委组织部的电话,要他尽快过去。于春辉叹道:该来的终于来到了。

在市委组织部,唐宗仪部长亲自接待了于春辉,只是陪着他聊天、亲切地询问他的生活是否有什么困难、有没有需要组织上帮助解决的问题,弄得于春辉丈二和尚mo不着头脑:这不像要调整自己的工作呀。

一个小时之后,唐宗仪办公室进来两个威严的中年人,其中一人于春辉认识,是泉湖市的前任市长、现任s省委副秘书长巫江。

巫江与唐宗仪握手之后,转向于春辉说:“你就是于校长吧,我在泉湖市的几个月内,多次听说过你的名字,只是缘悭一面呀。今后可好,咱们见面的机会就多了。时间紧张,咱们走吧?”

“走,上哪去呀?”于春辉惊讶地说:“我没准备出差,学校的工作还没交待呢。”

这下轮到巫江惊讶了,他不敢置信地说:“于校长,你不知道我找你是什么事情吗?”

于春辉摇摇头说:“没人给我说什么呀?”

巫江笑道:“你交了个好朋友,走吧,是好事,学校的工作回头再说吧。”

巫江带着于春辉与唐宗仪告辞而去,已经知道内情的唐宗仪感叹道:“真是傻人有傻福呀。”

刚才与于春辉聊天,这才知道为什么于春辉对官场众多的攻击毫不在乎。

几年前还是个普遍教师,莫名其妙地当上了雨神一中的副校长、不久又莫名其妙地当上了雨神县的教育局长、现在则莫名其妙地来到泉湖一中当校长,这次更是不知道上级为什么找他。

他的帽子从来都是莫名其妙地来又莫名其妙地失去,也就没有什么计较,反而造就了于春辉的官声。

于春辉一路忐忑地随着巫江来到蓉城,直接进 入省委大院,在一个严密的小院内见到一个威严的中年人,对他详细说了说自己的家庭状况、历年的工作情况与所任职务,因对时局所知有限,未予评价。

简短的沟通结束后,中年人叫巫江进来,将于春辉带了出去,接下来的谈话,让于春辉感觉如同狂涛冲击着自己的心扉。

“于春辉同志,组织上准备调你到省委办公厅工作,担任邝春明同志的秘书,你有什么意见吗?”巫江看着仍然处于糊涂之中的于春辉,直截了当地说:“这是组织对你的肯定与信任,如果有什么问题或困难,可以向组织提出来。”

这个幸福来得太突然了,但于春辉已经多次有了类似的经历,不至于惊惶失措,他很快平静下来,中规中矩地说:“谢谢组织的信任,我没有任何意见与要求。”

巫江看着眼前坦然自若的于春辉,难怪推荐他的人如此有把握,看来真有识人之明呀。

邝春明见到于春辉之后,虽然只有简短的接触,很快就确认此人可用,于是他叫巫江与于春辉进行正式的谈话。如此急促的安排,并非邝春明不想与于春辉多谈,而是他有客人已经上楼了。

说是客人,其实也是他的同事。

夏会元接到胡奎的指示,做了一番安排之后,心急火燎地要找邝春明汇报工作。但邝春明不着急呀,凉了他两天,今天才安排好时间,恰好是招见于春辉的同一日。

夏会元看到邝春明满面春风喜色,心里叹道:这人要是运气来了,门板也挡不住呀。

“邝书记,胡书记在任的时候,发现有些同志利用业余时间置了些产业,当然只是些违纪的行为。胡书记的意思,请邝书记对这些同志进行批评教育。”

夏会元进 入邝春明办公室,寒喧几句便直入主题:“以后宣传部的工作,也请邝书记多指示。”说完之后,将手中的资料袋递给邝春明。

邝春明仍然是波澜不惊的神态,他接过资料袋后,认真地对夏会元说:“我相信s省的干部都是经过市场经济考验的好干部,特别是安平市公安局的同志,政策性强,不会乱来的。不过我有个建设:胡奎同志的身体状况如何?最好有子女在身边照料嘛。”

夏会元心领神会,诚恳地说:“我代表胡书记谢谢邝书记的关心,不会给邝书记增添麻烦的。胡书记要我转告邝书记,逢年过节的时候,他有可能回到s省看看,到时候再与邝书记相会。”说完之后,夏会元也感到轻松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