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官路医武高手 > 第二百二十四章 送医下乡

官路医武高手 第二百二十四章 送医下乡

作者:吾畏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9-21 13:47:1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庙前村的拆迁统计表已经整理出来,雨神县369国道扩建工程指挥部很快就会派人下来测量各户的拆迁面积,但何成负责的下河村还没有消息。

“陈乡长,我遇到困难了,下河村那个何大娃,死活不同意搬家。”何成来到陈青云办公室,他已经知道了庙前村的情况,很着急,想请陈青云给他支个招。

陈青云问道:“将他安排到庙前集镇来居住也不行吗?”

何成无奈地说:“他就守着那间破草房,说那是他们的祖屋,不能放弃。”

“他家有些什么人?”

“就他与他那卧病在chuang的老娘,他没有结婚,老爹已经去世。他的脾气很倔,但是很孝顺。”看来何成对何大娃的情况还是了解得很清楚。

“走,我陪你去看看。”俩人也不再讨论,陈青云叫上卫斌,直接就奔下河村。

在一个山洼处,一栋孤零零的茅草屋立在水塘边。369国道在这里绕了个大弯,如果要将国道拉直,这栋茅草屋正好处在道路中间。

看到这个情形,陈青云知道,何大娃的茅草屋非拆不可,问题是怎么做通他的工作。

弯腰进 入低矮的房门,俩人的眼睛难以适应这昏暗的厅屋,地面凹凸不平,土砖砌成的墙没有经过任何粉刷,墙壁上挂着破旧的蓑衣,厅屋内有几张缺胳膊少腿的凳子,厅屋中间靠墙有个斑驳的家神台。这是人住的地方吗?陈青云心想,这么一个破败的房子,竟然被当成祖屋看守着,可见这主人头脑有点二百五的味道。

何成叫道:“何大娃、何大娃在家吗?”

里屋传来咳嗽声,接着有个虚弱的声音传来:“谁呀?我家大娃子出去了,你们明天再来吧。”

陈青云掀开门帘,走进里屋细看,一个形容枯瘦的老太太躺在chuang上,挣扎着想爬起来,却未能如愿。陈青云忙上前道:“奶奶,你别动,我们明天再来。”

陈青云急忙退出里屋,这个房间比厅屋更是不堪,整间房间只有一个很小的窗户,还是用薄膜遮住,chuang上垫的是稻草,老太太身上盖的那chuang被子乌黑发亮,散发着刺鼻的酸臭味,真是令人难以忍受。

刚出大门,迎面走来挑着木柴的粗 壮大汉,见是何成,粗声大气地说:“何书记,你就别打主意了,我娘不肯搬,你们说什么也没用。”

何成忙对大汉说:“何大娃,这是乡政府的陈乡长,他是特意来看你娘的。”他们的礼品,已经放在了厅屋里。

何大娃满脸歉意地说:“陈乡长,乡亲们都说你好,我也想住到集镇上去。可我娘就是舍不得离开老屋,我也没有办法,只能对不住二位领导了。”听何大娃说话的语气,哪像个不通情理的人。

何成还想继续做说服工作,陈青云拦住了他,对何大娃说:“你想不想治好你娘的病。”

何大娃眼睛圆瞪着说:“陈乡长,你能治好我娘的病?”

陈青云笑道:“我知道你娘患的是什么病,我自己可没办法,但我的朋友治疗这病有很大的把握。今天我们先回去,等我朋友过来的时候,我就带他到你家。”

回乡政府的路上,何成问陈青云:“陈乡长,你真能治好何大娃他老娘的病吗?”何成明白,如果将他老娘的病治好,眼下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心中不免很期待。

陈青云笑道:“我可没有那么大本事,不过我可以请人帮忙。何大娃家的情况还真出乎我的意料,他娘的病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支气管炎,很严重。不知道全乡还有多少这种情况。这都是因为穷,看不起病才造成这样。何书记,我想干脆请人来红杉乡做一次义诊吧。”

何成高兴地说:“陈乡长,如果能这样,乡亲们不知道会高兴成什么样呢。”

“事不宜迟,明天我就回蓉城。”陈青云本想请他二叔过来,虽然他自己能治,但他不想被红杉乡的人当成神医之类的,那样的话,他“陈医生”的名气比“陈乡长”还会大,对于他来说,不见得是件好事。

蓉城军区医院的院长黄之江听到陈青云的想法,当即表态,这事情没问题,下乡义诊的事,他们并没有少干,对农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也心中有数,相应的医生和护士随时可以组织好,只等陈青云确定具体的日期。

陈青云知道,治疗何大娃老娘的病,靠蓉城军区医院不可能很快见效,还得劳驾他二叔。

陈爱民听说陈青云找他帮忙,二话没说,第二天就从潭洲飞到蓉城,陈青云已经与黄之江约好,第三天医疗队就开赴红杉乡,进行为期三天的义诊活动。陈青云将这个消息提前向王建军汇报,王建军立即召开村支部书记会议,要求他们将这个消息传达给每一个村民。

红杉乡再一次沸腾了,陈青云的声望在全乡达到了din**。特别是何大娃,他知道这是陈乡长在履行自己的诺言。对于这样一诺千金的奇男子,他打心眼里佩服,并且下决心,无论他母亲的病能否治好,他都要说服母亲,拆掉老房子,搬到集镇上去。

义诊的地点就在红杉乡卫生院,院长按照王建军的指示,进行了从未有过的、彻底的大扫除。

蓉城军区医疗队的大巴车开进红杉乡卫生院的时候,整个庙前集镇上已经是人头攒动,村民们扶老携幼,却能保持良好的秩序。

在陈青云的安排下,何大娃的老娘第一个接受了陈爱民的治疗,只不过在他治疗的时候,按照陈爱民的要求,所有的人都没有进 入治疗室。

泉湖日报和泉湖电视台的记者也闻讯而来,他们是得到王建军的消息。陈青云没有与记者见面,他将这个机会让给了王建军,他知道,现在的王建军太需要这种露脸的机会。

陈爱民在治疗室呆了一整天才出来,老太太在甜甜的梦乡中被何大娃背回家。陈爱民给他开了个处方,但医疗队没有华药,不过,陈青云已经向卫生院承诺,这次的华药费用全部由乡政府承担。

希望得到治疗的人太多了,黄之江不得不延迟了一天的时间,这还是导诊员经验丰富,提高了接诊效率。就这样,整个医疗队的人都累得够呛。

医疗队回蓉城之前,陈青云陪着他们到烈炎山区尽兴地游玩,算是报答累坏了的医生和护士。黄之江的反应也与其他的朋友一样,对陈青云选择留在红杉乡,有明确的答案。

医疗队走后,陈青云与王建军马上到雨神县城,向徐达军和林华汇报红杉乡拆迁动员情况,将拆迁户的统计汇总表交给林华。现在还不能与拆迁户签订合同,没有测量之前,指挥部无法确定补偿金额。不过,就算确定了补偿金额,这笔钱也到不了村民手中,或者不能全部到达村民手中,因为还需要利用这笔资金为村民在新的庙前集镇盖房子。

徐达军告诉王建军和陈青云,他们是全县第一个完成动员工作的乡镇,测量队明后天就会抵达红杉乡,要求他们密切配合测量队的工作。测量完成后,就可以与村民签订拆迁合同,但正式的拆迁,估计要到明年上半年。

王建军的名字随着修路工作专题通报送到了莫皎和丁剑的案头,红杉乡的工作如此迅速,也令两位领导感到震惊。修路的难度就属拆迁工作最大,红杉乡的拆迁动员是全市完成得最快的乡镇。虽然通报上只有王建军的名字,但莫皎和丁剑知道,这里面肯定有陈青云的功劳,还有可能是以陈青云的功劳为主,他们对陈青云如此处理问题,感觉这个小伙子很识大体。

通报上的文章就出自陈青云之手,《紫微日报》的大牌记者,写这点文章,那还不手到擒来。不过他的举动,博得了王建军与徐达军等人的好感。

拆迁动员工作告一段落,陈青云又将注意力转移到集镇建设上来,他原来的计划,想在春节前建好第一批住房,让庙前村的村民搬到新家过年。

陈青云与何成来到集镇建设工地,林确看到他俩,老远就跑过来。

陈青云将自己的计划告诉林确,林确大笑,他告诉陈青云,这完全不可能。土地平整还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然后就是修路、铺设自来水管道、铺设燃气管道、修建下水道、最好同时将电力管道也埋进地下,最后才是盖房子。如果在明年六月份前能够将房子盖好,都算是工程施工很顺利。现在离春节只有三个多月的时间了,如果要赶春节前将集镇的主要道路修好,还得加快施工进度。

陈青云知道,盖房子是百年大计,讲究的是安全第一、质量第一,如果依靠行政命令强行推进,只能起到反作用。他为自己急迫的心情感到好笑,也许是目前的工作太顺利,才使自己产生了这种急于求成的思想。

何成对这种现代化的建设也不清楚,乡下的房子,用的都是大块的青石和土砖,十多天的时间就能将一栋房子盖好,哪有这么麻烦。当陈青云与他商量这个计划时,他还认为完全可以做到,从林确的言谈中,他也认识了自己的不足。因此,他在旁边一言不发地听陈青云与林确讨论,最后向林确提出,要他提供刚才所说的进度表。

林确没有反对,将陈青云和何成带到了的办公室,墙壁上挂着大幅的工程进度表,清晰地反应出各项工作的时间结点和工作要求。何成见后非常高兴,要林确再制作一份给他。何成意识到,今后遇到重大的工作事项,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将工作细化后再直观地表达出来。

从林确办公室出来,老远就看见尹真在招手。原来是罗霖的食品公司已经注册完毕,可以与这两家公司签订合同了,县招商局已经知道这件事情,正在催促红杉乡尽快落实,他们要进行招商引资的年度统计。

陈青云既专权也放权,但不想别人也这么看待他,于是向尹真提议,在下次的党委会上提出这个议题,看大家的意见再形成决议。

尹真对他的提议本有小题大做的想法,但她转念细想,觉得他这样处理真是很高明,这样的话,整个乡党委政府的领导都有了参与的感觉。

周一的党委例会上,王建军提议将这两个项目的签约时间定在周五,地点放在雨神县城,准备工作由尹真全权负责。这个提议得到了乡领导的一致同意,尹真也表示没有问题。

会议刚结束,王建军就接到县委办公室的通知,让王建军在两天之内赶到泉湖市委组织部,部长找他谈话。

王建军非常激动,他等这一天已经很久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