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官路医武高手 > 第二百二十二章 拆迁方案

官路医武高手 第二百二十二章 拆迁方案

作者:吾畏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9-21 13:47:17 来源:平板电子书

文富贵听到外面的吵闹声,将脑袋埋在双膝之间,他心中十分痛苦,拿不定主意。而他的主意不定,整个庙前村的拆迁肯定完成不了。

陈青云走到门口说:“大家都进来吧,有什么想法都可以与我商量。”

在门外吵闹的是何大山的老婆大白鹅,她也跟着几个老人走进屋子,嘴里不停的嚷嚷。原来她家的房子是几个月前才盖好的,在集镇的边缘,门前有个大坪,开了家餐馆,生意也是越来越好,拆她的房子,等于要了她的命根子。

新集镇的规划批准不久,还没来得及做宣传工作,但村民都已经知道,有不少人就喜欢住在大路边,可以做点小生意,养家糊口不成问题。

庙前村位于一个狭长地带,左边是雨神河,右边是大田。山区人多田少,任何人盖房子都是依山傍水,谁也不敢将房子盖在大田中,不然全村人都不会放过这种人。山区的水田,因水冷、沙性重,水稻产量低,还只能种一季,所以常年靠政府救济。以前的红杉乡,根本没有工业,手工作坊倒不少 ,主是木工、篾匠、茶油榨坊、碾米坊、家庭作坊似的食品加工,以及养头猪、养几只鸡、种点蔬菜自家生活用、上山采摘药材,收入很少。

红杉乡的人恋土情结很重,几乎没有出外打工的习惯,加上交通闭塞,这里又没有电视信号,连电线都是近几年才在农村电网改造的时候拉进来的,对外面的世界了解很少。他们最大的收入,就是春秋两季的药材交易会,那时家家都会有药材商租用房子,从药材商口中听些城里的故事。对他们来说,城市生活好像是非常遥远的事情。

陈青云来到红杉乡,几乎是白手起家、在白纸上做图画,这也是他留在红杉乡的原因之一。

进 入文富贵家的都是些老人,他们在集镇上经常做些调解家庭纠纷的工作,相当于地方绅士。

陈青云静静地听着老人们的抱怨,实际上也就是对未来没有信心。有栋房子,就是他们最大的安慰。他们现在居住在雨神河边,挑水、洗菜、洗衣服、带着孩子们在河里玩耍。而新房子离雨神河至少有几百米,搬入新房子,生活上很多事情都不方便,加上又不在公路边,想做点小生意都不可能,能不搬最好。

陈青云轻声问他身边的老人:“何老爹、去年全家的总收入有多少呀?添了几件新衣服?”

老人想了想:“应该不到五百元,买点油盐酱醋之类的,花不了多少钱,只给娃子添了一件新衣服,过年时还剩下一百元左右吧。”

陈青云又问:“今年到现在,算过有多少收入吗?”

老人笑道:“我家有五口人,一亩二分田,全部种上了烟叶,今天才送到烤烟厂。陈乡长,你引进的这个工厂不错,当场就给了现钱,有两千多块呢。加了两个儿子媳妇都在工厂上班,一个在烤烟厂、一个在鞭炮厂,两个人的工资加起来,每月有将近一千块钱,现在的日子真是好,每天像在喝蜂蜜茶,甜滋滋的。”其他的老人也附和着:“陈乡长,真是搭帮你呢,我们都知道,你来了之后,为我们庙前做了不少好事。人心都是肉长的,我们不是不知好歹。如果不是生活不方便,要我们搬家,也不是不可以。”

“想过以后的日子会更好吗?想不想像城里人那样过日子呢”陈青云继续引导着身边的老人,他感觉这些老人简单得像小孩一样,非常可爱。

“陈乡长就别逗我们几把老骨头咯,现在的生活已经很不错了。”几位老人嘿嘿笑着。

陈青云知道火候还未到,继续向火里添柴:“假如今后不用担水、不用双手搓洗衣服、不用煤炭和柴禾做饭,那样的日子好不好呢?”

“不担水,喝什么呀?”

“衣服不用手洗,难道会自己干净?”

“不用柴禾,我们吃生的吗?”几位老人摇头晃脑地议论开了:“陈乡长,我们是乡下人,没见识这些新鲜玩意,你说的都是真的吗?”

陈青云大声说:“我在红杉乡的工作目标,就是要提高你们的收入;建设庙前集镇,完全可以达到那样的生活水平。”

有位七十多岁的老人担心地说:“陈乡长,我相信你。但你是国家干部,说走就走了,要是新来的乡长又像张功一样,结果房子拆了,我们的生活问题得不到解决,到那个时候,我们拿石头砸天呀。”

农民般的狡猾、农民般的实在,陈青云知道,要破除他们心中的疙瘩,恐怕还得下点功夫。

陈青云说话的时候,大白鹅也停止了吵闹,但起身离开的时候,她却仍然嚷嚷着:“陈乡长,你就是说出花来,我也不相信你,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你就是骗我们没见过世面。我家老何可说过,城里人都不可靠。我的房子坚决不拆,除非你把我抓起来。”

第二天,经过仔细考虑的陈青云不停地向外界联系,下午又找来副书记李节。尹真担任工业园主任后,集镇建设的任务就交给了李节。

这阵子,李节的全部精力都放在雨神县城和泉湖市,在计委、建设局、林业局、国土局等单位不停地转着,他告诉陈青云,直到今天上午,才将集镇建设的全部手续办妥,现在已经可以开工了。

两人又来到水电站工地,林确正戴着安全帽指挥工人干活,构筑水泥坝面。

见到陈青云和李节,林确飞快地跑来:“陈乡长、李书记,欢迎领导来水电站视察工作。”他已经认陈青云做老大,但有其他人在的场合,还是称呼陈青云的职务。

李节笑道:“林经理就会寒碜我们,好像工地上的人减少很多呀?机械设备还在红杉吧?”

林确大声说:“报告领导,水电站已经是扫尾工程,用不了那么多人,有部分工人已经回蓉城。因为与江总签订了集镇的施工合同,所以没有将机械设备运走。”

其实水电站的土方工程早就完成,是陈青云告诉他,暂时别把设备运走。只待水电站验收,他就会向省电力建设公司递交辞呈,到时候就要向省电力建设公司租用这批设备。

“那好,你选个吉日,马上开始集镇工程建设。”李节又向陈青云说:“乡长,集镇建设牵涉千家万户,我看还是请雨神祭的班子过来凑个热闹吧,老乡们都信这这些。”

因为陈青云对雨神祭没有感觉,所以在水电站、烤烟厂、鞭炮厂、酒厂动工的时候,虽然也有不少人向他提出雨神祭的事情,都被他否决。这次又牵涉修路拆迁,顺应民意是个不错的选择,他不是个固执的人,马上同意了李节的提议:“好,你与林确商量好日期,拿个方案,再向王书记详细汇报,请他定夺。”

李节口中答应,心中却不以为然,乡干部们都心中有数,现在的红杉乡,陈青云就是实际上的一把手,而王建军也很自觉,经常呆在县城,不干预陈青云的事情。

离开水电站工地,陈青云想到庙前集镇上转转,这个时候多与村民接触,对即进行的拆迁工作只有好处。

刚到乡政府门口时,身后传来急促的呼喊声:“陈乡长,慢点走,等等我。”

陈青云与李节停下脚步,原来是宁可醉:“宁大哥,好久不见你了,这阵子忙坏了吧。”

“生产已经稳定,我也可以松口气了。今天又勾兑了一种新酒,特意找你来品尝。”宁可醉扬扬手中拎着的两只酒瓶:“有位老乡给我送了几十斤谷酒,我就把三种酒勾兑到成两瓶,应该不错。”

陈青云对李节说:“李书记,我们都到文老爹的酒店去,顺便与文老爹唠唠。”

文富贵的情绪还是不高,但陈青云与李节同时上门,他还是很热情地招呼。

宁可醉用的是两斤装的酒瓶,他的计划,喝不完就送给陈青云,但眼前的四人都有好酒量,刚好每人一斤。

“宁大哥,这酒不比醴泉酒差呀,好手艺。”对于美好的事物,陈青云从来不缺好话。经常在不经意间,给人送ding高帽子。这种手法,成本最低、效果最好。

宁可醉得意地说:“什么酒到了我的手里,我都可以将他变成美味,喜欢的话,明天给你送来几十斤。”

李节笑道:“这下食堂不缺乏招待用的好酒了,陈乡长,我们干脆备上一些,有些机关的领导下来,每人带上两瓶,也可赚个笑脸什么的。”

陈青云说:“我看可以,你与何主任商量着办吧。”李节不管办公室,但对外的联系主要是他,这个建议也算是他的本份吧。

正在这时,酒店门外走进一个年轻人:“文爷爷,我们来了两桌客人,菜不够,我妈让我到你这里借点山货。”

“找你婶子去吧,她在厨房。”文富贵朝厨房大声喊道:“何花,给波娃子拿点山货吧。”

陈青云觉得这个年轻人有点眼熟,问道:“文老爹,这是谁家的娃子呀?”

文富贵说:“何大山的儿子何清波,ting不错的一个小伙子,在雨神县城读高中呢,听说学习成绩很好,有出息。”

何清波拿了几块腊肉正要出门,陈青云叫住他:“小伙子,你的脑壳不疼吧?”

何清波莫名其妙地说:“陈乡长,你说什么呀?我的脑壳怎么会疼呢?”

“我是怕你那次从房ding上摔下来留下后遗症,不疼就好,你赶紧去吧。”陈青云记起来了,这是他在乡卫生院抢救过来的年轻人,难怪面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