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官路医武高手 > 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蓉城的变化 十

官路医武高手 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蓉城的变化 十

作者:吾畏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9-21 13:47:17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陈青云并没有刻意回避多国采访团,既然人家找上门来,陈青云自然不会拒绝他们的采访。

“青云先生,蓉城绑架案,是不是贵省策划的一起针对交趾国的事件?”

首先发难的是米国记者,这家伙坑过不少发达国家的政要,来到蓉城对付陈青云,觉得自己大材小用,特别是看到陈青云二十来岁的面容,当即产生了轻视心理。

多国记者来到蓉城采访,并不希望能够扳回在法庭上的失败,也没将希望寄托在华夏最高法院能够驳回蓉城中级法院做出的判决,他们的目的,不在这里。

陈青云暗自好笑,平静地回答:“先生的意思,我将他们从交趾国请来,将杀伤力巨 大的手枪交给他们,请他们配合我演一场戏,然后将他们送到断送台。”

米国记者气得脸红脖子粗:“如何设套,里面的戏文当然不为外人知晓。交趾的游客来到蓉城,他们与于姗小姐素不相识,不能排除其中有皮肉交易才导致厖”

“混蛋,何清波,请这位先生出去,否则今天的采访到此结束。”陈青云勃然大怒,待米国记者灰溜溜离开后,怒气仍未消退: “没有教养的东西,不知道如此诋毁一位女士,有违职业道德吗?”

米国记者没想到陈青云的反应如此强烈,但此事是他的错,他不敢不听从陈青云的安排,否则陈青云必定会拂袖而去。

没有完成采访任务,米国记者也承担不了责任。

米国记者离开了,但陈青云的态度,在其他的记者的心头,压上了一块沉重的巨石。

陈青云从没在公开场合发过脾气,米国记者的言语,触犯了他的底线,第一次展示出他的威严。

好在陈青云仍然很克制,没有释放那怕一丝的神力,否则这些记者,不死也得重伤住院,那样的话,乐子可就大了。

栽赃于姗的路子走不通了,扶桑国的记者马上抛出他们的第二套方案。

“青云先生,于姗小姐没有受到实质性的伤害,只是一个警察的意外死亡、几个警察受伤,为这点小事,损害了华夏与交趾的友谊,你觉得合算吗?”

陈青云不再愤怒,他很明白,这些家伙已经丧失了记者必须具备的公正之心,完全是别人的工具。

“这位先生,我想你搞错了一件事,受到伤害的是华夏及华夏的国民,难道你们认为打掉牙齿和血吞,才是华夏应该采取的态度吗?”

“不,青云先生,华夏与交趾之间,就南海的谈判,已经到了关键时期,如果因为蓉城的绑架案伤害到交趾的情感,请青云先生想想,交趾还会与华夏坐到谈判席上吗?”

陈青云明白了,这家伙在给自己下套呢。无论自己肯定还是否定,他下一个问题就会接踵而至。随后就会在国际社会大造舆论,说华夏在南海问题上没有诚意。

华夏与南海的海岸线问题,是横在华夏与交趾之间的一道巨 大的坎。数十年前,华夏自己还吃不饱,却对交趾竭尽全力地支持。当交趾吃饱喝足之后,翻脸就不认人。

奴才当久了,一旦有机会,便会咬主人一口。交趾胆敢悍然进攻华夏,除了交趾人的自大,无数代人在南海的积怨,不能不说是背后的主要原因。

南海问题就是一个雷区,陈青云可不会踏足其间。

扶桑国的记者小看了陈青云的智慧,就在一闪念之间,陈青云已经将所有的因素都想明白了。

“先生,关于南海的谈判,与蓉城的绑架案风马牛不相及。一码归一码,我们不要强行将两个不相干的事件揉到一块。”

“青云先生,这只是你的一家之言,你能肯定交趾国方面会接受你的观点吗?”

“我们做任何事情,除了做人的底线,还得以法律为准绳。有违职业道德的事情,我和我的同事都不会去做。”

打脸,当众的打脸,记者们情何以堪。

陈青云的话,让所有记者的脸色,由青变红,由红变白。他们来到华夏,唯一的动机就是利益,早将职业道德甩到大洋的彼岸。陈青云非常无情的揭开他们遮羞的面纱,惹怒了所有的记者。

“青云先生,请你正面回答刚才的问题。”交趾国的记者马上站出来支持扶桑国记者:“这样避重就轻的回答,我可不可以理解为,青云先生的心中,底气不足。”

有了米国记者的前车之鉴,交趾国记者倒是不敢过于放肆。

“你是交趾国的记者,好,既然你非要本人正面回答,我倒要请教:关于蓉城的绑架案,我能不能理解成,因为交趾在南海问题上诚意不足,有意在蓉城制造这个严重损失华夏与华夏国民的案件,然后再倒打一耙,陷害华夏方面。”

所有的记者倒吸一口凉气:这个陈青云,反应太快了,这个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招数,随手就用了出来。

骆宇也参加了记者招待会,这样的场合,她可不敢发言。如果一句话讲错,后果不堪设想。

眼下的场面,活脱脱一出舌战群儒。不,应该是舌战群犬。陈青云精彩的应对,让她觉得非常解气。

“青云先生,听说你主张对刑事犯罪的量刑就高不就低,你不觉得这样的执政理念,过于残暴吗?”

这次提问的,是以自由与仁慈自诩的兰国记者。

陈青云笑道:“以先生之见,对刑事犯,该当如何?”

“宽容、教育、感化,这是优秀的执政者应该具备的品德,青云先生以为呢?”

陈青云笑道:“法律就是用来维护社会秩序的,如果有人从主观上破坏社会秩序,对其进行严厉的镇压,我不期望能完全改善社会秩序,起码能起到震慑的作用。”

“不,不是这样的,就算是罪犯,他们也有其人格,也要得到尊重,执政者应该挽救他们,而不应该采取一棍子打死的方式对待他们。”兰国记者与陈青云探讨起执政方式,让其他的记者急得抓耳挠腮。

“华夏有个非常著名的成语,不知各位听过没有。”陈青云的话,让记者团傻眼了:这是什么时候,陈青云竟然有心思讲什么成语。

本站访问地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