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官路医武高手 > 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政令不出门(三)

“四项费用,有这个说法吗?”

陈儒不知道,当了市委书记提出这样的问题,就像小学生向老师请教,一加一等于几。 .

这时的冷凝,就像一个非常有耐心的小学教师:“简单地说,四项费用是指招待费、会议费、办公费与差旅费。”

“你的意思,这四项费用,泉湖市委控制很严?”陈儒不明白,冷凝为向自己说上一件不想干的事。

“不是泉湖市委,而是安平市人大。”冷凝继续解释:“市政府根据常委会的决议,编制年度预算,其中就包括四项费用、工资总额、公务用车等指标。”

“为何会议费也要控制?”陈儒不明白了,哪级政府不是想开会就开会,如果将会议费控制了,谁能随意开会呀。

“不堵住会议费的口子,很多不合规的费用,就会流向会议费,如此一来,所有的努力就得白费。”

“冷主任,你介绍了半天,这些问题,与本书记安排一个秘书有关系吗?”陈儒很不礼貌的质问冷凝。

冷凝笑道:“多说了几句,只是想告诉老板,安平人很守规矩,在公务员编制方面同样如此。没有减员的情况下,人事局不会组织公务员招聘考试。”

“难道本人安排一个普通干部,还要考试不成。”

这个问题很直白,却不适合从陈儒口中说出来。

没有人第三在场,陈儒放开意识深处的东西,实际上是对冷凝的示好。

现在的班子成员中,陈儒对林玄信不过,像林玄这种聪明过度的人,任谁都会防着点;陈儒能把握 住的,王妙一算一个,王少峰算半个。

将冷凝捏在手中,这是陈儒必须做到的事,否则的话,陈儒想要掌控常委会,几乎没有可能。

冷凝点尘不惊地说:“我与人事局沟通一下吧,如果没完成任务,请书记别责罚。”

四十多岁的冷凝,知性少妇的风韵,如同熟透了的水蜜 桃,浑身散发着诱 人的气息。

冷凝淡淡的语气,令陈儒产生了如沐春风的感觉。虽然冷凝比陈儒大了近十岁,可陈儒脑海里,竟然涌上一股将冷凝拥入怀中的冲动。

就在陈儒的喉咙滚动几下,咽下从牙缝中冒出的口水时,冷凝已经扭头离开了陈儒的办公室。

冷凝离开后,陈儒陷入沉思。

两次常委会失利后,陈儒不敢轻易召开常委会。

未能掌控常委会,是陈儒心中的痛、不能告诉任何人的痛苦与烦恼。

在华夏,地方与单位的主政者,依靠组织的力量,几乎可以肆意妄为。陈儒很清楚这点,看看自己眼下的处境,陈儒没理由不痛苦。

不仅不能掌控常委会,陈儒很多的想法、根本不能付诸实施,更别说抖抖市委书记的权威。

陈儒来到安平已经两个多月,刚开始的时候,陈儒信心满满,带着一大帮子科局领导到基层调研,目的就是要告诉安平人,当下作主的人是我。

可没过多久,陈儒悲哀地发现,他的理念,与安平人相去很远。陈儒看不懂安平人,这里的人好像很傻。

真的很傻,彻头彻尾的土包子。陈儒想起不久前发生一一件事,嘴角微微上翘,满脸的不屑,知道这是乡下人缺少见识所造成,却又佩服安平人的聪明。

陈儒为了改变自己在安平人心目中的形象,决定换个思维,走一走亲民路线。

几天前,陈儒带着秘书、冷凝与王妙一等人来到丁坊乡,他知道班子成员里,至少有两人的老家是丁坊乡。

走亲民路线是假,借机向班子成员示好才是真。陈儒不无恶意地想,丁坊的老百姓越困难越好,自己正好用公家的钱做人情:扶贫。

反正安平的财政,富裕得令人眼红,做点好事总不会被人阻止。

当然,有人阻止更好,这样就能拿来做点文章,虽然不一定当即见效,收买人心的效果总是有的。

可丁坊的情况,让陈儒非常失望,也让陈儒特别想不通:山区的老百姓,怎么会那么有钱。

没有一栋土砖房子,大姑娘、小伙子的衣着,比城里人差不了多少。走访了几个相对困难点的村民家,看到村民脸上开心的笑容,陈儒满肚子扶贫的话,愣是没好意思说出来。

当天就在村民家中用餐,户主根本没想到陈儒是安平最大的领导,径自走到主位上坐下。

看着满满的一桌子山珍,王妙一逗户主,今天是你坐主位,一会上菜后,你不动筷子,我们都不敢吃菜的。

丁坊乡镇的党委书记早就暗示了户主几次,可户主根本没留神。听了王妙一的话之后,户主才看到书记阴沉得可以滴出水来的脸色。

所有的人都玩味地看着户主,看他怎么处理眼下的尴尬。

户主这才意识到做错了事情,赶紧要与陈儒换位置,可陈儒死活不干:他就要看看,不懂尊卑的土包子,接下来会怎么处理。

虽然户主看起来傻头傻脑的,可处理这种尴尬的事情,真是妙到巅毫。

户主嘿嘿地笑着站了起来,从陈儒开始,给每个客人夹了一片香喷喷的腊肉:“家里来了尊贵的客人,脑子乐得糊涂了。自家做的腊肉,虽然没有很高的身价,味道却不错。”

土头土脑的村民应付得如此得体,让陈儒惊讶不已。

安平的百姓让陈儒看不懂,安平的公务员,更让陈儒看不明白。人人都知道,当官就是为了求财。可安平的公务员,好像经过洗脑似的,特别守规矩。

陈儒出身于大世家,从小泡在华夏文明的特权思想之中,潜意识中全是自己与民众的差距。在他看来,官员享有特权,是天经地义的事。

地位越高,特权越大。陈儒去过不少地方,与各个层面的官员都有过接触,知道官职的高低带来特权的大小。换句话说,再小的官,多少也有点特权。

现在的安平,公务员的特权好像消失不见了,可安平的公务员却安之若素。

利用职权捞钱的事,陈儒同样没发现。这里的公务员,干净得身上好像没有半点灰色的东西。

是安平的公务员脑子进水了、还是他们另有捞钱的渠道。想到这里,陈儒的眼睛一亮:有可能抓住了问题的实质。

还有一个疑团,在陈儒的脑子里挥之不去。陈儒将班子成员在脑子里过了一遍,知道了该怎么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