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历史 > 凤还巢 > 第66章 逃亡第一站

凤还巢 第66章 逃亡第一站

作者:我想吃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21 13:34: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韩燕娘原本是京城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子,万没想到自从嫁了贺敬文,不止见识了流寇,杀过了人,做了诰命,还特么马上就要见到谋反了!韩燕娘好像被天上的雷劈到了身上,握住简氏的双肩:“什么?!”

简氏道:“来不及细说了,贺知府呢?赶紧出来商议对策!”

韩燕娘见她表情不似作伪,也没人敢拿造反当玩笑,忙说:“里面请。”

简氏后面跟着小儿子,一面往里走一面说:“来不及细商议了,楚王眼看着要反,留给咱们的时间不多了。我家那个去调兵了,楚王还在城里呢,要是里应外合……总之我也闹不明白要怎么办。”

一气走到厅里,贺敬文嚼完了鸭脖子正在洗手,韩燕娘见他醉醺醺的样子,端起水盆兜头浇了他半身水:“还喝!醉不死你!楚王反啦!”

贺敬文顶着个湿脑袋正要发火,猛听得老婆说楚王反了,下巴都要惊掉了:“什么?”

他瞧楚王再不顺眼,也不觉得楚王这个呆子有那个脑子去谋反呐!看前任同知参楚王、湖广道前御史参楚王,他都没有坚持落井下石,就知道他对这件事情是持怀疑态度的。

简氏也顾不得礼仪了,匆匆说道:“我们正在王府里吃酒,我家那口子将我们都叫了过去,这才知道楚王扣了一干官吏,挨个儿逼反。附逆的活命,尽忠的就真的尽了忠。我家那个会些拳脚,巧了又是雷雨天,一个闪打过来,他趁机溜了。快些拿主意!他已命我家那个大小子出城往北去报信了,城内事,你须知道的。”

贺敬文有个什么主意呀?他也傻了,忙说:“我召集衙役。”

韩燕娘怒道:“那些衙役顶个屁用?先前参他的看来是真的了,那流民里兴许就有他的人!衙役那点子人不顶用,快,赶紧的,二姐儿呢?还有哥儿呢?都叫来,穿得厚实些,家里有先前挖的地窖吧?躲一躲。张先生呢?请先生参详参详。”

咔嚓!说话间又是一道电闪雷鸣。

姜长焕一直到亲娘背后装哑巴,忍不住插言道:“快将人叫来吧,来不及了!王府怎么会放到府衙?纵不要出城,也得先离了此地。”

韩燕娘这才正眼看了一眼这小孩子,忙说:“快,叫人来!”

谷师爷不住在衙内,张先生却是好寻,老先生才躺下,却辗转难眠,他还记得瑶芳说过,元和八年,楚王反。心想,不至于就是今天吧?被平安从被窝里挖出来的时候他吓了一大跳:“什么?”

平安道:“老爷请您速去商议!”

张先生趿上鞋,伞也没来得及打,冲到了花厅里。看几个人水淋淋的站在一处,还没开口,韩燕娘便说:“楚王反,扣押了贺寿官员,大概要往这里来捉拿老爷了。怎么办?”

“已经来了么?”说话的不是张先生,而是瑶芳。她倒是一身整齐,手里还抱着个油布包的包袱。身后跟着两个穿着整齐的丫环,丫环们手里捧着刀棍弓箭,后面是何妈妈。何妈妈与管氏站在一处,管氏手里还抱着贺平章。

韩燕娘露出一个笑来:“好孩子,我就知道你靠得住。”

瑶芳道:“果儿已经与我说了,耽误不得了。爹……是没办法躲过这件事的,朝廷总是要秋后算账的。楚王据一地,成不了气候,可跟着他一路的人就要倒霉了。拼一拼,还能保命,从了他,子孙万代不得翻身。”

贺敬文已没了主意,问道:“你说怎么办?”

瑶芳道:“姜家伯父既已调兵,总是能顶一阵子的。我的意思,趁着现在,爹点人,与伯父一道攻王府。擒贼先擒王。娘带着弟弟,赶紧走。书坊那里我安排了船只,一路上都有落脚的地方。这张图上都标着了,”又看了一眼简氏和姜长焕,“伯母与令郎也一同去。”

说着,将包袱塞给了韩燕娘:“里头有细软,路上花用,记得了,千万别一头往北撞。楚王起事,北面必是严防死守的,绕个圈儿,东进,再折向北。”

简氏面如金纸:“大郎……”往北去了呀!

瑶芳道:“伯母不须太急,楚王怕是瞧不上家父,得先将府里的人料理完了,再过来,还有片刻时间。家母脚程不慢,兴许能追得上令郎。府里有两匹马,来得及。”说话间,马也牵了来。

一屋子人被楚王造反的事情弄懵了,全忘了问她为何会提前准备好退路,又如何布置得周详。姜长焕见她说了这么多,上前一步,站到她跟前,发现自己比她还矮了一寸,逼问道:“你呢?”

瑶芳道:“我留下。”

韩燕娘惊呆了:“什么?要留也是我留!你已收拾好了,就带着你弟弟走!听我说,你们小孩子,他们不会太在意阻拦!我也教过你枪棒拳脚,你也会开弓搭箭。细软拿好!”

瑶芳道:“我不走!这里不能没有主事的人。”娘你忘了爹不顶用了吗?他懂个什么布置安排啊?!他还不如我呢!

韩燕娘道:“听话,我入了你家门就得陪着你爹,时间耽误不得了。快,跟你姜伯母走。”

又一道闪电掠过,贺敬文猛然清醒,拽着韩燕娘往外推:“走,你们都走!你不是很能打么?拿出打我的本事来,一路带着我的孩子们走,出去了,寻到俊哥,我家骨肉全交给你了!带着他们上京,我就拼死,也给你们垫条通天路!走啊!”

韩燕娘泪如雨下:“我……”瑶芳又将贺平章裹紧了塞到她怀里,扯了油衣给她:“走!”韩燕娘道:“我走了,老爷就死定了,我在了,还能护他一护。你走!”

瑶芳道:“这么急了,还争什么?争到楚逆来拿人么?我不走!你走!”说着,将她和简氏母子都往外推,“不要走大门,前阵儿我在西墙上新开了两个小门,这包袱时有盖了爹的印子的半片衣裳。报信时拿为印证。”

姜长焕急了,凑上前抱着她的脖子,吧唧一口印在了她的脸上。远方传来隆隆的雷声,姜长焕大声说:“你是我媳妇儿啦!跟我走!”

“……”瑶芳自诩临危不乱,也被他这一手给弄懵了。

贺敬文低头看着女儿,双手死死扣着她的肩膀,眼珠子几乎要瞪脱了眶,终于开口道:“你带上刀箭,记着了,若遇匪寇,哪怕自裁,也不要苟且偷生!”转脸对简氏道,“我这女儿托给令郎了。”

姜长焕应声道:“岳父大人放心!”

瑶芳:……这都特么什么事儿啊!

韩燕娘趁机将儿子和包袱塞给女儿,又将一把匕首塞进她怀里,拿油衣裹了:“你都安排好了,就走!”嘱咐青竹和绿萼,“跟得上姐儿就跟!”

再耽搁不得了,张老先生道:“姐儿走,老爷留下召集人手,太太护着老爷,与姜千户会合。姐儿千万不可回头,到了太平地方,再打听消息。简娘子,与孩子们一道吧?”虽然瑶芳内里是个成年人,壳子却只有十二岁,姜长焕十一,带个孩子,拖俩丫头?

简氏抹一抹眼睛:“走!”

当下兵分两路,不再惊动宅子里的人,一行人从新开的小门溜了出去。因贺敬文这里紧急,马匹留给了他。

瑶芳抱着贺平章,冰冷的雨水陪着油衣打在身上,寒意入骨。身边是姜长焕,这小子自从啃了瑶芳一口之后就默不作声。一手拉着亲娘,一手捏着媳妇儿油衣的一角。

到了巷子口,瑶芳头也不回抱着弟弟往书铺那里走。她手里有钥匙,进了书铺也不点灯,将几捆白纸、一些活字、油墨等收拾起来,打作一包,扔到了船上。简氏此时心头才略平复了些,问道:“这是什么?”

瑶芳道:“我纵走了,也不能叫楚逆好过了。此事顶好要叫朝廷知晓。带上这些个,咱们到船上印些招贴,我一路洒将过去!”

简氏吓了一跳:“不会惹人注意么?”

瑶芳道:“悄悄的塞往各处就是了。也不一定现在就做,有备无患。”又开了铺子里的钱柜,将一些铜钱、散碎银子装在布袋里,交给简氏:“伯母拿着这个,咱们路上兴许要用。”

做完这些,才领人到了船上。

简氏见他们都上了船,低声道:“你们先走!二郎,你不长大也得长大了,跟着二娘往东走,我得寻你爹去!我不能离开!”

姜长焕一把攥住了她。简氏忍泪掰开了他的手指:“我一辈子娇养长大的,没吃过苦,没习过武,路上出事是连累你们。陪着你爹才是正经。到了京城,你去宗人府那里,验明了正身。二娘即有官印为凭,你的身份也就妥了。听好了,咱们本来好好在这里过日子,是楚王害的我们!去京里,告御状!为你爹娘报仇!”说完便分了两个护卫亲兵里的一个,命他摇船,自己头也不回地去寻丈夫了。

————————————————————————————————

姜长焕捏紧了拳头,跳上了石头砌的小码头,又被亲兵给推到了船上,另一亲兵抱着他:“二郎,二郎,听娘子的,你帮不上忙!别拖累他们!”死活将人拖进了船舱。

瑶芳已经将弟弟安放在一个小摇篮里,除了油衣,何妈妈水乡人,会撑船。管妈妈本地人,临江也会些。两人披着油衣,话也说不出来,抖抖索索点开了船,摇摇摆摆从水道出城去。

大雨瓢泼而下,船行得很是不稳。

船舱里种种物事倒是一应俱全的,这本就是瑶芳用来逃命的东西。衣食尽有,柴炭炉子也全,都堆在舱板下头。又有铺盖、草席等物。只要出了城,不被逆党捉了去,生活是不成问题的。

瑶芳见姜长焕进来了,叹一口气:“天既叫令尊逃脱出府,就不会再着急收了他去,再不济,也能逃出去。至少能回到千户所避难。咱们躲好了,就是帮了大忙了。底下有衣裳,你应该能穿得下,去换了吧。别病了,叫你爹娘不放心。”

姜长焕沉默地看了她一眼,全没了当初揪人小辫儿的淘气。低声问瑶芳道:“曹大哥衣裳也湿了,有得换么?”瑶芳点头道:“有的,这船是我家进书送书时使的,他们工人有衣裳在,就是粗糙了点儿。进去左手边柜子里第三格。现在不能点灯。”

姜长焕道:“无妨。”领着亲兵下了舱,摸索着换衣服。换到一半,就听到外面有盘查之声。贺家的船,一应手续都是全的,平平安安地出了城。亲兵姓曹,单名一个忠字,遇上这般大事,也有些六神无主,问姜长焕:“二郎,下面怎么办?”

姜长焕的声音伴着舱底的水声幽幽地传来:“知府家的船还能出城,楚王还没有成事。”

曹忠讪讪地跟着他往舱上爬。

舱里依旧没有点灯,瑶芳摸了摸手里的短剑,循声转过头去:“换好了?咱们已经出城了,得往东折行。东边就是宁乡县,正好报个信儿,叫他们有个防备。咱们不上岸,到时候得有劳曹大郎去送个信儿,将彭家姑娘们接出来,咱们一道走。”

彭敏是姜长焕没过门的嫂子,自然是赞成这样的安排的。倚着板壁,姜长焕突然问道:“你怎么安排得这么妥当的?”

瑶芳低声道:“你们家的亲戚,好脾气的没几个,我爹时常与楚王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还不许我早些安排了好逃走么?”

这也是实话。姜家宗室里头,虽有姜正清这样的正派人,脾气暴戾的委实不少。他们明知道擅杀是罪过,还是忍不住手痒。有诱杀普通百姓的,有的连地方官员、派往王国的属官,统统不放过。最狠一个肢解了自己的老师,理所当然地被夺爵幽禁而亡。此外又有种种恶行,烝母报嫂都不算个事儿,骇人听闻的事儿哪代都有。

姜长焕低低地应了一声,总觉得有哪里不对。明明一开始是自己来护着媳妇儿的,现在好像是媳妇儿在安排一切,一种吃软饭的感觉油然而生。

贺平章在睡梦里哼唧了两声,瑶芳忙拍拍他,轻声哼着歌儿哄了一阵儿。小宝宝咂吧咂吧嘴,黑暗里发出轻微的“biubiu”声,又睡熟了。忽然,船剧烈地晃动了几下,小宝宝又哼唧了起来。瑶芳一面拍着他,一面问:“怎么了?”

对面姜长焕已经猛地站了起来,他长量并未长开,还没够着顶篷,曹忠个儿高,立时撞了头。啪!这是姜长焕没站稳跌跤的声音。

“姐儿,天太黑了,雨又大,江水在涨!再走下去怕翻船呐!”何妈妈的声音里已经带上了哭腔。

瑶芳咬牙道:“顶住了。纵不能再往前走,也不能就这么搁江里!总得找个避风的地方等到天亮才行!”

何妈妈胡乱点着头:“哎哎!阿管呐!咱们寻个能停船的地方呗。”

管妈妈的声音隐约地传来:“那还得往前二十里,有个野渡!”

曹忠坐不住了,对姜长焕道:“二郎,我也会摇船,去换一把手吧,那个野渡我知道的。”

【知道你不早说!】姜长焕的声音却很稳:“有劳曹大哥了。”等曹忠出去之后,他却又寻瑶芳:“你还有刀么?给我一把,棍子也行。”

兵器就在手边,瑶芳摸了把刀给他:“这个你用得惯么?”因是自己使的,就比寻的刀剑小了一些。

姜长焕拿到手里掂了掂:“行。你坐好了,别乱动。这雨到了天明也未必能停,担心也没用,先睡吧,我去拿铺盖。”

一个熊孩子突然变得这么懂事,真比楚王突然出来说他是开玩笑的还不可思议。瑶芳道:“我等船停了再睡,天明雨要再大了,也走不动,白天再歇息吧。”

又过了许久,夜色如墨,管妈妈才进舱里来,除了斗笠和蓑衣,将脚上湿鞋子去了,一面说:“姐儿,到了野渡了。雨可真大,水涨了许多,亏得那根桩子不知道是哪朝留下来的石头……”

瑶芳也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时辰,等到曹忠将船系好,进了舱里,才安排众人睡下。姜长焕道:“你们都是女人,我和曹大哥守夜。我先守上半夜,曹大哥先歇息。”

曹忠忙说:“我不累,我守吧,只求到宁乡的时候,将我妻儿带上。”

姜长焕捏了捏瑶芳的手,代为答应了:“好。”

青竹将舱内的帘子拉上,瑶芳等人在船尾,曹忠与姜长焕在船头,各安下地铺,铺上了被褥。主仆又小声商议,于后半舱内亦轮番歇息。青竹与管妈妈守上半夜,绿萼与何妈妈守下半夜,叫瑶芳姐弟俩安心休息。瑶芳也不敢睡踏实了,皆是和衣而卧。

————————————————————————————————

一夜无话。

次日瑶芳醒来,天色依旧昏暗,贺平章也有了清醒的迹象,瑶芳将他抱起,熟练地换了尿布,等他肚饿要哭时,才推醒管妈妈给他喂奶。

姜长焕与曹忠也醒了,隔着帘子问:“起了么?”

青竹与绿萼手脚麻利地收拾起被裸奔,瑶芳拢笼头发:“醒了。”

待收拾妥当了,才拉起帘子来。

何妈妈愁道:“船上水不多了,这样的河水喝不得,可如何是好?”野渡周围本无人烟,大雨之时,连路过的人都没有,瑶芳抬眼望去,岸上一条小路也看不见。低声吩咐:“别那么讲究了,有得吃喝就不错了。我记着这里到宁乡还有二十里?”

曹忠接口道:“是,二十里外有渡头,从那里上岸,再走二十里地,就是宁乡县城了。唉,就是雨太大赶不得路。”说着也往外看,雨幕连了天与地,河里浊浪滔天。瑶芳准备的船不算小了,然而在这样的天气里若强行出航,怕也要被打翻,想想昨夜,居然能冒雨逃得这么远,真是苍天保佑。

瑶芳起身道:“先生火做饭。”舱板下面柴米都是现成的,清水也有两桶,又有几罐子腌的咸菜,并一些菜蔬。板壁上还挂了十几条腊肉,对面还有十几条咸鱼。

何妈妈煮了一锅白粥,洗了几个鸡蛋丢到粥锅里一同煮熟了,捞出来剥了壳。又切了几碟咸菜,摸出几条黄瓜来:“菜蔬放久了也要蔫坏了,先尽着鲜的吃了吧。”

大家都没有什么胃口,胡乱填了些东西,何妈妈又去洗锅盆,先拿河水冲了残渣,再用清水冲去河水留下的细小泥砂。做完这些,贺平章又不肯消停了,一双大眼睛滴溜溜地四处转,瑶芳心头一酸,将他抱了起来:“你乖了,阿姐在这里,你不要哭啊,娘好着呢。”

贺平章脆生生冒出一个字来:“娘。”

瑶芳手指轻轻地抚过他的眉毛:“你乖乖的,娘就会没事了。”

瑶芳平素带他的时间也不少,贺平章找不到母亲,看姐姐地旁边,也不哭闹地瞅江面,嘴巴里“咿咿呀呀”也不知道说的是哪里的方言。

等到贺平章又肚饿的时候,外面的雨依旧没有停下来。曹忠看了看系舟的石柱,焦急地道:“江水又涨了。”

姜长焕道:“不要轻举妄动,这里一船妇孺,船翻了谁都讨不着好。”

瑶芳将弟弟交给管氏,对青竹道:“将家什搬过来,咱们印点子东西,给楚逆一个大礼。”她要印招贴!曹忠与姜长焕闲着焦躁,都来帮忙,支好了架子,何妈妈也将下一顿饭做好了,白饭菜粥,炒了一盘子腊肉。

饭菜并不丰盛,何妈妈尴尬地解释道:“看雨不停,怕以后没得吃,就少做了些。”

姜长焕举箸道:“这样就很好。”抱着碗,坐在瑶芳身边闷头扒饭。

如是等了三日,淫雨少歇,船上人都等不急了,决议前往宁乡。这二十里水程却走得十分艰难,河面上飘浮着淹死的牲畜、大断的树枝、快到渡头的时候,瑶芳还隐约见着河水里有大团黑色的水藻一样的东西,一个浪下去,又不见了。

未到渡头,便听江中有人喊:“前面的船少歇!能搭一程否?”

姜长焕的眼睛瞬间瞪得老大,惊疑地问曹忠:“我怎么听到大哥的声音了?”

两人奔向船头,瑶芳还没认出这人的头脸,姜长焕已经确定这是他哥哥了:“大哥?”

“二郎——”姜大哥的声音已经劈了。

江水还未平静,船行得七上八下,好容易到了姜长炀跟前,只见他头发也散了,衣服全脏了,抱着一段浮木泡在江水里。姜长焕抱了一条长绳抛给他,曹忠出力,将人拖了上来。

姜长炀在细雨中趴在船舷上吐水,吐完了水,喘-息着说:“别急着往北,逆贼封锁了道路。”

姜长焕道:“我们想先往东,过宁乡的时候报个信儿,接了大嫂一同走。”

姜长炀苦笑道:“这都几天了?他们怕早就知道了,接了她也好,只是我岳父是走不了了。早知道就早些个将她娶过门儿,现在也好跟你们在一处了。”他想给妻子一个隆重些的婚礼,想明年宗室选拔时争个实职,也好让妻子风光风光。哪想到楚王这货反了呢?

姜长炀恨楚王恨得牙痒。

何妈妈从舱底又翻出一套粗布衣,递给曹忠后自下去温饭。

等姜长炀换好了衣裳吞了一碗粥,宁乡渡头也近在眼前了,这处渡头有人看守,也有几个艄公摆渡,趁些钱好养家糊口。今日却透出一股荒凉,曹忠好了几声都无人应答,跳上去一看,渡头边的棚子里一片狼藉,像是逃荒的人才走了一样!

曹忠慌忙来报告姜长炀:“大郎!宁乡情况不对!我想回家看看!”姜长炀也跳上岸,喊了几声亦无人应答,沉声道:“我与你同去!二郎与小娘子不要上岸!明日此时,我若不回来,你们就想办法绕路北上!”

姜长焕急道:“那你呢?”

姜长炀没应声,背对着弟弟摆手道:“听话。”

瑶芳正在两难之间,抱着弟弟站在船头,犹豫着要不要嘱咐姜长炀找不到人就回来。忽听得一声猫叫。瑶芳眼睛一亮:“霸王!”姜长炀也知道未婚妻养了一只叫霸王的猫,面上显出笑来:“阿敏!”这可真是太好了。一行人齐齐露出了笑容。这真是数日奔逃中遇到的第一件好事。

岸上船上都循声望去,之见一直脏兮兮的肥猫小心翼翼地从房后探出头来,它身上黄白条纹的皮毛已经脏得快看不出本色了,然而那肥球一样的身型却骗不了人,果然是霸王!

这下瑶芳也撑不住了,笑着要上岸,口里说着:“谢天谢地!本来要去宁乡找人……”话音未落,却见霸王身边转出一个高壮的身影来!

这不是彭家姐妹中的任何一个!

来人哭着扑到姜长炀脚下:“姑爷!逆贼围城,城破前,我们娘子并两位小娘子……被老爷杀了!老爷将娘子和两位小娘子推到井里活活坑杀了!他自己带着大郎骑马跑了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