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秦]我爹叫白起 > 第4章 .8||家

[秦]我爹叫白起 第4章 .8||家

作者:九千岁添千岁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9-21 13:26:25 来源:平板电子书

话分两头,就在外姓贵戚和远房宗室们,在旁边闲着蛋疼围观看热闹之时,嬴政和其他准备参赛的宗室子弟,一起来到了三名考官面前。

此次考校,连同嬴政自己在内一共是十五人,而在有心之人的安排,这十五人竟然全是昭襄王的曾孙,确切来说都是太子柱的孙儿,具有秦国下下下任王位候选资格的人。

嬴政又抬起头望着上头的大案,大案上坐着三个人。一个是专司教导太子和皇室子弟之太子傅的主事管员――太子傅丞;一个是宗学里很少出现的大祭酒,祭酒并非官名,而是取齐国稷下学宫将学宫之长称为“祭酒”之意,将宗学的山长称为祭酒;至于嬴政也不识得此人的相貌,只是从对方的一举一动之中,隐隐猜出此人应该是个内侍,而且是一个被阉割过的内侍。

“今日之考校,全为考校各位小公孙在宗学之所学,大家勿须太过于紧张。”大祭酒摸着胡子,看着站在下方的十五位小公孙,笑呵呵的说道:“请小公孙们入坐。”

嬴政等十五人依次在下方早已备好的十五张坐垫上坐下,十五岁少年人人姿容出众、仪态出众,让人一见而心悦之。

三名考官彼此交换了一眼,各自含笑点了点头,太子傅丞率先开口说道:“今日之试无须笔试,口试皆可。诸位小公孙无须慌张,若是知道答案,只需报上名来,大胆应答即可。若是旁人先答,又答错或答得不准,小公孙们也可补充回答。小公孙们可听明白了?”

“明白。”诸公孙齐声应道。

太子傅丞开口问道:“敢问各位公孙,我大秦以何立国?”

“以法!我大秦以法立国!”公孙舒朗声开口答道。

“那……何为法之真谛?”

“法无贵贱,刑无等级,黜陟开放。”嬴政几乎不加思索的回答道。

见公孙舒和嬴政各答出一题,有一名不知名姓的小公孙,皱眉开口说道:“这不公平,这些都非宗学书中所学之识。”

“有何不公平?”大祭酒开口说道:“宗学所学之识,早已在岁考之时考完。若是要考宗学所学之识,何来今日之考。不过是考考你们对邦国的知识而已,身为一个秦人,岂可连最浅显的邦国概要都不识?”

大祭酒是嬴姓王室出身,虽然不是位高权重,但多年来一直苦栽培学生,桃李满秦国,也算是德高望重,面对不知名小公孙的怨言,自然没好气。

见大祭酒生气,没有小公孙再敢有怨言,考校继续进行。

“何为国之所治?”

“国之所以治者三,一曰法,二曰信,三曰权。法者,君臣之所共操也;信者,君臣之所共立也;权者,君之所独制也。”抢答小能手嬴政小朋友,不给任何人机会的再一次抢答成功。

“秦律之中,对犯人最低的年龄标准是何?”

“六尺。”

嬴政对这个答案那可是印象深刻,因为当他喜滋滋的告诉白仲,自己最近又长了两寸,身高已经达到了六尺之时,白仲那个小矮子,竟然回了自己一句,“恭喜你达到了追究刑事责任、需要服刑的身高。”

“若是有一人逃徭役,当如何?迟到三、五日,当如何?迟到六日,当如何?迟到十五日,当如何?若是因雨水失期,又如何?”

“御中发征,乏弗行,赀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谇;六日到旬,赀一盾;过旬,赀一甲。其得(也),及诣。水雨,除兴。”

根据秦律,一甲为1344钱,赀二甲2688钱,一盾为284钱。

翻译一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不去徭役,罚款2688钱。迟到三到五天,挨一顿骂;迟到六天,罚款384钱;迟到十五天,罚款1344钱。如果是因为下雨耽误了行程,那就算了,不罚钱了。”

所以说,人要学会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不然就只能像大泽乡那群文盲一样,以为服徭役大雨失期要斩首,所以被陈胜、吴广随便忽悠一下,就成了他人成功的踏脚石。

嬴政和太子傅丞一问一答,对答越来越快,而且嬴政所答也无一错漏,没有给人任何插嘴的机会。

一共只抢到一题的公孙舒,看着大案上三名考官满意的笑脸,再看着嬴政淡定优雅的笑容,一股怒火冲上心口,忽然开口大叫一声道:“公孙政,你好大的胆子,竟然敢作弊!”

猛得被公孙舒打断和嬴政之间的对话,太子傅丞有些不开心的说道:“公孙舒,你指公孙政作弊,可有何凭据?”

不知道自己脑子一热,怎么说出这等话的公孙舒,虽然有些后悔和后怕,但事已至此却只能硬着头皮说下去,“无凭无据,但却有说法。”

“是何等说法,你说。”太子傅丞看了一眼被指作弊,但依旧风姿优雅坐在那的嬴政。

据太子傅丞了解,这个孩子生于赵国,长大后又在赵国为质,小时候吃不过少苦,回咸阳也不过两个月左右。但看他得体的应对、完美的仪容、跟其他生于咸阳、长于咸阳的公子公孙,别无二样的着装和风度,太子傅丞觉得这个孩子,根本就是一个地道的生于咸阳的孩子,才没有什么流落邯郸吃苦的事。

“公孙政,归国不过两月,连大字的都不识几个,今日岁考之卷,更有大片留白未写之题。说来说去,他根本就是一个不学无术之辈,又岂会在一夜之间知道如此多的事?”公孙舒扭过头看着嬴政,嚅了嚅嘴还是没说出“被妖怪附体”之类的话,“虽不知公孙政是如何作弊,但若不是作弊,岂可解释他忽如其来的变化?”

公孙舒的话,让宗学之中了解嬴政文化水平的人皆点了点头,连大祭酒也命人拿来嬴政岁考之试卷,其中果然有大片大片的留白。

“公孙政,你为何不答题?”大祭酒拿着试卷,向嬴政询问道。

“政归国时间尚短,还未完全识得秦国文字,故无法作答。”嬴政不慌不忙的解释道。

“未识得秦国文字?那你今日又如何……”大祭酒想了半天,想不出应该用什么语言来形容,嬴政今天跟开挂一样的抢答速度。

“政虽不识得秦国文字,但却识得赵国文字,昔年在赵国也曾读过几日书。”嬴政再次解释道。

言下之意就是说,做为一个香蕉人,我虽然母语学的不好,但是我文化知识还是有得啊,你们不要把我当真文盲搞好嘛。

“你胡说!”见嬴政将话圆了回去,公孙舒不服气的再次开口说道:“若是身在赵国,岂有机会学习我大秦的律法和《商君书》?”

公孙舒的态度虽然让人不喜,但他说的话却让案上三名考官再次点了点头。

秦律尚好,乃是广发大秦诸郡的公文,寻常人也有机会学习到。因为在大秦,想要当官又手无缚鸡之力的话,唯一的方法就是参加每年一次的公务员考试,而考试的内容就是秦律。

想当官,学法律,在大秦绝非一句空话。

至于《商君书》,那是国家重典,平日深藏于咸阳宫的藏书阁中,除了宗室子弟和达官贵人之外,一般人根本见不到,嬴政生于赵国居于赵国,又何以得见?最主要的是,《商君书》全篇以秦国文字书写,嬴政一个连试卷都答不出的人,又怎么能看懂《商君书》上的内容。

“政自归国之后,才知每位王子王孙必须日日修习《商君书》,以不忘国之根本,便命人将《商君书》找来,让识字的内侍为政日日颂诵学习。”嬴政再次给出一个完美的答案。

“喔?日日颂咏学习?小公孙归国不过两个月,不知习得如何?”说话的人不是太子傅丞,也不是大祭酒,而是一直坐在旁边,老神在在cos雕像的内侍。

“虽已倒背如流,但很多地方不明其义。”嬴政一脸遗憾的感叹了一句,“《商君书》辞意简约古奥,其中又涉及到不少典籍,是非小子所能参观领悟,因此只得硬背下来。幸而此次考校,只须对答,无须讲解,否则小子必会丢脸。”

嬴政那得了便宜还卖乖的话,让旁边的小伙伴不由都在心里“呵呵”起来,《商君书》十几万字你说背下来就背下来了,背完了还在我们这一大群没背过的人面前说什么,幸好这回考试考的都是死内容,完全照着书上来的客观题,没有主观题或是作文题,不然人家家成绩说不定也会很烂的说。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考前说自己没看书,考后说自己没考的那个,肯定不是学渣就是学霸。

“倒背如流?口气到是不小,你再背背《弱民》篇。”大祭酒向着嬴政说道。

“民弱国强,国强民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朴则强,淫则弱。弱则轨,淫则越志……政作民之所恶,民弱;政作民之所乐,民强……战不胜,守不固,此无法之所生也,释权衡而操轻重者。”一篇《弱民》并不长,其实不过一千来字,但嬴政背诵是流利无比,连略为迟疑都没有的模样,却让三人相信嬴政真如自己所言,将《商君书》背了下来。

“不错!果然是个好孩子!”大祭酒满意的摸着胡子,看了依旧在气愤不已的公孙舒一眼,开口说道:“人生在世,凭得是真材实学,万勿走小人之道,要时时克制自己的嫉妒心,以免嫉火攻心,失其本性。诸位小公孙明白了吗?”

公孙舒虽然心不甘情不愿,但也只得跟着其他人一起应了一声,“明白。”

在经过这场小风波之后,考校继续有条不紊的举行着,嬴政虽然依旧是最出采的那个,但如他所言,他回秦国时日尚短,对秦国的情况不甚了解,对《商君书》也只是硬背下来。因此,若是题目只是客观题还好,若是主观分析作文题,又或者是考秦国各地民俗和社会风情之题,他就完全答不上来了。

但纵使是这样,不识秦国文字,却能将《秦律》和《商君书》倒背如流的嬴政,在三名考官以及旁边围观的宗学学生心中,也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从此,再无人敢讥笑嬴政是个不学无术的大草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