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秦]我爹叫白起 > 第28章 谈话

[秦]我爹叫白起 第28章 谈话

作者:九千岁添千岁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9-21 13:26:2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就在子傒、公孙舒父子百思不得其解,而白仲则没事就用看神像的眼神,仰望一代苏神之时,同样百思不得其解的太子柱,架不住子傒生母的痴缠,忍不住跑去询问昭襄王。

“父王,儿子来看您了。”五十多岁的太子柱,向七十多岁的昭襄王行了一个礼,开口说道。

面容干瘦但一双眼睛却分外有神的昭襄王,半倚在软榻上,看着站在自己面前,一副懦弱模样的太子柱,叹了一口气说道:“起来吧。”

“父王,您最近身体还好吗?”太子柱昭襄王跟前凑了凑,殷勤的开口说道。

唐姬是昭襄王的宠姬,所以太子柱自小就是昭襄王的爱子。

再加上太子柱原本是小儿子,按理来说是继承不了大秦王位的,昭襄王对他也没有什么厚望,因此昭襄王对幼时的太子柱一向是宠爱有加,并且听之任之,任其空手拆咸阳宫。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太子柱并不怎么怕自家父王,反正年纪也一大把,也敢到昭襄王面前卖萌耍痴。

#所以说,儿控什么的,真是祖上遗传的。#

#寡人有一条祖上遗传的儿控染色体,想送给姑娘的儿子。#

“是华阳让你来的,还是……还是……你那个叫子傒的儿子……他娘叫什么啊的……让你来的啊?”昭襄王虽然对太子柱不错,但身为日理万机的秦王,再加上年事已高的关系,对于那些不熟的人,他已经不怎么记得住名姓了。

须知,昭襄王自己就有二十多个儿子,再加上太子柱也有二十多个儿子,按每个儿子都生十个儿子算,他至少有二百多个孙子,像嬴政那一辈的重孙子就更多了,记得住才怪。

实际上除了少数受宠的儿子和孙子之外,其他儿子、孙子现在就算站在昭襄王,他也不一定能认出来——至多,看着眼熟。

#真的渣男,不一定是渣媳妇。#

正因为昭襄王这渣渣的本质,所以当他站出来为嬴政这个只见过一次面的重孙子出头时,太子柱和他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没人叫儿子来,儿子就是好奇……自己好奇而已。”太子柱往昭襄王身边再凑了凑,好奇的抓住昭襄王的手臂摇了摇,开口问道。

“走开走开!你以为你还是三岁的小孩吗?五十几岁的人,胡子都一大把了,还在这里装小孩,也不怕羞?”昭襄王没好气的看着太子柱。

“五十几岁又怎么样?就算八十几岁,我也是父王您的儿子。”太子柱一点也不带脸红的说道。

“你啊……”昭襄王看了一眼太子柱,伸出干瘦的手摸了摸儿子的头,感叹一句开口说道:“要是你大哥还在,那就好了。”

和被当成熊孩子宠大的太子柱不同,太子柱的大哥悼太子,是昭襄王苦心栽培几十年的接班人,但是因为昭襄王活得实在是太长了,悼太子不幸早亡。

不得已之下,昭襄王只好改立太子柱为太子。

但太子柱被立为太子之时,年纪已大,性格更是已然定型,左看右看都是一个天真好摆弄的绔纨子弟,实在不像是能担起秦国国君这一重担的人。

没奈何,昭襄王只好将主意打在孙辈们身上。

子楚——昔日他在赵国抡才大典上一举成名,回国几年又干了不少漂亮的差事,还是勉强可以用一下的。

子楚的儿子们……

“这是寡人让黑冰台去赵国收集的,政儿在赵国时的情报。”昭襄王命人呈上几卷竹简,示意太子柱去翻看。

太子柱随意拿起一卷竹简看了看,只见上面写的都嬴政在赵国时的琐事,便没多大兴趣,只是翻看了几卷后,便不再看,“父王这是何意?”

“蠢儿子!”昭襄王气愤的拿起竹简,连连敲打太子柱的头说道。

“父王莫气莫气!儿子是蠢儿子,您可千万别为了一个蠢儿子,气坏了自己的身体。”太子柱不敢躲,只好抱着头,连声求饶道。

气了好一会儿,打的手都有点累了,昭襄王依旧不解气,还是一脸愤愤的说道:“哼!真是个蠢儿子!”

“什么嘛!老是蠢儿子蠢儿子的,也不怕我真变成蠢儿子……更何况了,我蠢不也是你生的嘛,我娘一个人又生不出来。”太子柱背过脸,小声嘀咕了一句。

“你说什么?你给我大声一点,你欺负你爹耳朵不灵敏了是吗?”昭襄王冲着太子柱的耳朵大声说道。

“行了行了,父王您别说了,我错了我错了还不行吗?”太子柱又是好一阵讨饶。

老小老小,越老越小,面对无情无理的昭襄王,太子柱只得节节后退,哄了好久才将昭襄王的脾气哄顺。

“父王,我知道您是觉得政儿这孩子性格刚毅、不焦不躁,颇有……颇有……”太子柱说到这里,脸色变得有些不自然,说话也吞吞吐吐起来。

“颇有什么?不就是颇有寡人少年之相嘛。”昭襄王没好气的说道。

“政儿生得像他母亲。”太子柱没忍住吐了一句糟。

“寡人是说性情!”昭襄王白了太子柱一眼,拿起一卷竹简,指着上面的文字开口说道:“你看这上面说政儿自小爱读书,虽然家里没有钱无法读书,但他每天都会在邻家孩子读书时,躲在邻家的墙下偷听。身于苦难而不堕落,奋发自励刻苦学习……你办得到吗?”

听到昭襄王的提问,太子柱立马眼神瞄到一边,语气不那么自信的说道:“可是我听宗学的吏员说,政儿大字都不认识几个。”

“不认识字有什么关系?政儿现在才八岁,现在开始读书也不晚。”昭襄王信心满满的说道。

他会这么说,到不是对嬴政的聪明才智有信心,而是对大秦王室的公子教育有信心。王室子弟可能因为性格原因,会有那样这样的奇葩出现,但是要出一个真正不学无术之辈,却是十分难的。

因为王室子弟从小受到的教育,从来都是世上最好也是最严格的——比如,后世满清皇子从小就是读一百二十遍背一百二十遍,长大后一个个都能出口成章、能诗擅斌不算,还必须精通蒙汉满三语,并且精通骑射之术,以做到文能安邦、武能定国。

大秦王室虽然没有“读背一百二十遍”**,但昭襄王深信,哪怕嬴政是一头猪,王室教育也能将他教育成一头精英猪。

“更何况寡人听说政儿不笨,虽然称不上是过目不忘,但也是天赋难得,读过的书只要多看几次就不会忘记。有天赋不算,最重要的是,他还勤奋刻苦,每日习字、练武,往往要到三更才休息。”昭襄王说道:“再加上他年纪小小就有主见,能够拒绝阿仲给他出的那些邪门外道的报仇主意,而是坚持要堂堂正正靠自己的力量打败对手,这说明他以正道为立身之本,而且……耳根子也不软,不易受人摆弄。”

昭襄王意有所指的看着太子柱,太子柱脸色一红,不自觉的将头撇到一边,全当自己没听出父王的嘲讽。

“可是……父王您不觉得政儿的性子太过于偏激刚烈了吗?”太子柱指着一卷竹简上的文字说道:“就因为有泼皮以语言辱其母,就放火烧了泼皮的房子?如此性格,若是为王,只怕……”

“寡人少时也曾与太后一齐在燕国为质。”昭襄王白了太子眼一眼,声音冷冷的开口说道。

太子柱立刻低头不语。

“寡人知道你‘只怕’什么……你无非就是怕政儿成为殷纣王那般,有才有能却自大自负的昏君暴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