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玄门妖孽 > 第七百三十五章 渊博的知识

玄门妖孽 第七百三十五章 渊博的知识

作者:疯狂小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20 15:34:12 来源:bqg90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围着桌走了一圈,李默先拿起桌上最不起眼的鼻烟壶,先是仔细把玩看了看包浆,而后又用放大镜看了看做工,最后还打开盖仔细看了看接缝处与内壁。

古玩界有个俗话,越小越精致的东西,越难以造假。在古时候有些手工艺人,可能一辈就做出那么一两件传世的物件,所以他们都会花费很多的心血,精益求精。所以这些精巧细致的玩意儿,都是当之无愧的艺术品,是后人无法用现代科技作假的东西。

李默拿起来的是个掌心大的鼻烟壶,通体为玛瑙材质,外面雕刻着蔓藤般的花纹,防滑而精美,在放大镜的映照下,能看到藤上的纹路,精湛的雕工,用心的布局处处都透着匠心独具。内壁的打磨也很圆润,瓶盖与瓶身浑然一体,最难能可贵的是,瓶盖与瓶身采用的是同一块玛瑙。

摸着鼻烟壶上的包浆,李默啧啧称奇,转头问玄齐:“哪里找来的这么件东西,摸在手里就感觉是真的,但从雕工来看却又不是清期的风格,看这藤,看这,如果不是我看了看瓶口,差一点就把这当成是存疑的臆造品。”

玄齐耸了耸肩膀,没对这个鼻烟壶发表任何的意见,手掌往前一伸,示意李默继续往下说。

而李默把这个鼻烟壶举了起来说:“这是明末工匠用超越时代的嗅觉,用上好玛瑙雕刻而成的鼻烟壶,足足比清朝鼻烟壶兴盛时早了数百年,这是件真

鼻烟壶的确是从明末传入华夏,后再清朝时期发展兴盛,道光年间才形成鼻烟壶的雏形继而量产。聪明而具备智慧的工匠们,不可能想不到制造一个简单的小壶用来盛放鼻烟,所以这个玛瑙鼻烟壶就在特殊的情况下出现了,就类似于现在超越时代的概念车,没有量产只是一种可行性的尝试。

如果换成另外一个人,很容易就会把这个当成是臆造的赝品,但真正的古玩行家仔细求证之后,会发现这个鼻烟壶是真的,因为瓶口处有日积月累使用过的痕迹。这一点是无法造假的,也许当年这个鼻烟壶的拥有者只是想彰显自己的富贵,并没有想到自己在无意间超越时代。

当李默给出答案后,五人组先打开他们的信封,就看着信封内写着:“明晚期真品鼻烟壶。”而后再打开玄齐书写的信封,里面果然也是:“明晚期真品鼻烟壶。”

旗开得胜的李默,脸上闪过一丝的小得意,也只有经验丰富老玩家,能够从细微之处辨别出这个物件的真伪。

李老太爷可比李默高兴多了,男汉大丈夫,总要有一份安身立命的活计,李默渊博的古玩知识,已经能成为谋生的技能,甚至能在上层社交圈里形成新的谈资,所以李老太爷很是为李默高兴。

首战告捷的李默把鼻烟壶放回到桌上,而后望向第二件藏品,也许这一件藏品并不是广义上的古玩,而是一个座钟,一个高约半米,混杂西洋风情与东方神韵的大座钟。

钟表在古玩界属于是个较为奇特的行当,要知道钟表之所以被人重视,是因为他们的精准性,每天不错时间的走着,在对的时间为人们传达对的信息。一般的古董钟都是由发条与齿轮的机械构造,时间久了难免会出现正常的磨损,走起来也就没有原本那么精准。

当然并不是说钟表在古玩界就没有价值,恰恰相反钟表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代表一定时期内特定环境下的科技、化、艺术发展程度,在一定程度上记录着时代的痕迹,有着厚重的化内涵。

早在明朝西洋钟就以被作为最珍贵的贡品由意大利传教士带入皇宫,乾隆皇帝更是成为华夏历史上最重要的西洋钟收藏家,这些都展现钟表所展现的厚重化积淀和历史化内涵。

但是玄齐所拿的这个古董钟,与一般的古董钟有着明显的不同。相对其他西方工艺显著,甚至富丽堂皇的钟表来说,玄齐拿出来的这个座钟显得太过寒酸,没有金粉银箔的装饰,更没有西方浓郁显著的风情。

木质的底座好似一座苍翠的山峰,空缺处进行小范围的镂空,一个硕大的钟摆从上面穿下来,山顶上才是原型的钟,并不是传统的阿拉伯数字,也不是罗马数字,而是华夏独有的天于地支。

围着这个转了两圈,李默很想说它是假的,但直觉又感觉这个钟是真的,不由得回头望向玄齐说:“玄总你可真是好手段,从哪里搞到的这些东西?”说着还不由自主的拍了拍脑袋:“伤脑筋啊伤脑筋”

玄齐耸了耸肩膀,故作轻松的说:“这也都是朋友们抬爱,知道我喜欢古董,所以什么都往我这里送,一开始我也没在意,送的人多了还别说真有几件好玩的东西。”

李默凑到钟的前面,伸手打开钟盖,里面的构造一目了然,不管是发条,还是其他的齿轮,仔细看上去都透着特殊历史的味道,让李默不由自主的低声说:“这是真的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东西存在?”

闹不明白的李默双手握着大钟的底座,想要把它搬起来,一开始力气用小了,沉甸甸的大钟他居然没抱起来,李默的眼闪过异色:“这么的重难道是阴沉木?”说着不由得往前凑了凑,还拿起放大镜观察底座木质的纹路,仔细一瞧从纹理有了发现,果然是阴沉木。

确认了木质后,李默对这个大钟有八成的把握,双手再次用力把它抱了起来,李默看向大钟的底座,一行纤细的满出现在李默的瞳孔,李默的眼闪着喜色:“内务府,果然是内务府”李默对这个大钟已经有了定论。

内务府是清朝独有的机构,职官多达三千人,比事务最繁的户部人数多十倍以上,可以说是清朝规模最大的机关。内务府主要职能是管理皇家事务,诸如皇家日膳、服饰、库贮、礼仪、工程、农庄、畜牧、警卫扈从、山泽采捕等,还把持盐政、分收榷关、收受贡品。内务府主要机构有七司三院,最重要的是广储司,专储皇室的金银珠宝、皮草、瓷器、绸缎、衣服、茶等特供品。

再仔细观察了一番细节后,李默大声的说:“这是一件清早期的内务府匠人们仿照的钟表,是真品无疑。”

“清早期的断代有些笼统,请给出确切的朝代。”已经的对这个古钟有过确切断代的评委会,要求李默给出更为确切的朝代。

“自明朝末年至康熙年间民间的用钟、造钟、修理钟表有了一定规模。再从康熙至清末的两百年间,逐步形成御制钟、苏造钟、广造钟三足鼎立的局面,其广造钟尤其受到清帝的青睐。”侃侃而谈的李默,说起自己过目不忘掌握的知识,而后指着这座木质钟说:“这个钟下面篆刻有内务府,属于是御制钟,看工匠的手艺与冶炼技术都比较落后,制造的也不够精美,所以年代可以往前提,如果我没有看错,这是一尊康熙年间的御制钟。”

为了增加说服力,李默还高声的说:“古董钟我也曾涉猎过,华夏国内仿造的古董钟我也曾见过,乾隆时期的工艺已经达到巅峰,要比这个精美的多,所以我敢断定这个不是乾隆时期的,而雍正时期并不推崇这些奇淫巧计,那么只能是康熙年制的古董钟。”

五人组见李默已经确认,也打开了他们的信封,上面写着:“康熙年制古董钟。”而打开玄齐的信封,就看到上面写着:“康熙年制古董钟。”

年断代能够精确到年份的事情还真不多见,五人组包括李默都望向了玄齐,卢广延首先没按耐住好奇,出言询问玄齐:“你怎么知道这个钟是康熙年制造的?”

玄齐伸手指着钟面说:“你仔细看,点位方向的字是不是比别的字厚重一些,就好像是写了两遍?”

卢广延揉了揉昏花的老眼,仔仔细细看了还看,结果没能看出什么端倪来,又与周围的人互望,结果大家也都没能看出那些字哪里厚重。

玄齐只好拿出一个强光手电筒,再给大家一个高倍的放大镜,卢广延凑了上去仔细看点位方向的钟面,还别说真的有收获,在强光的照射,放大镜的放大下,钟表盘上有着一行微雕,清康熙年。

周围的人也有这个发现,不由得对玄齐啧啧称奇,赞誉玄齐的好眼力。而李默则有些失落,他居然忘记用强光电筒加放大镜去看钟面,要不然他也能把年代断在康熙年。

看得出孙儿的失落,李老太爷走了过来,拍了拍李默的肩膀说:“孩,你可别多想,那五位德高望重的鉴赏家,不也只能把年代断的和你一样吗?”说着望向面沉似水的玄齐:“你可不能跟玄总比,他就是个妖孽凡人与他有着无法追赶的察觉。”

李默缓缓点头,收敛心神,又看向玄齐拿来的第三样藏品。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