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历史 >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 第338章初见成效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第338章初见成效

作者:黄昏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20 15:10:35 来源:bqg90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次日,当赵朴苏醒过来时,看着身边的两个佳人,嘴角露出了一丝笑容。想起昨夜与两位佳人缠绵的场景,那种来自原始的火热刺激,赵朴就觉得心情舒畅无比。

起床之后,穿戴好衣服,坐在书桌前,赵朴开始翻看着作息计划,提笔书写着。

良好的作息时间,将轻重缓急分清楚,一一处理,这样才能让有限的时间,做出最大的成绩。

一月分为三旬,一旬有十天。以十天为单位规划作息时间,工作内容,完成的画上对号,没有完成,写出原因。这十天时间,赵朴至少有三天呆在军营,巡查临安八字军情况,还有到武备学堂检查工作,或是接见各位将领。

乱世,兵者为先。

掌控好军队,除了依靠制度之外,更多要依靠人情关系,检查等。兵符只是死物,在关键时刻,未必能起到作用。

为了达到对军队的绝对掌控,对军队战斗力的绝对了解,还有对将领的清晰认识,战术的分析,对军队再多的关注,也不为过的。

还有三天时间,用来上早朝,开内阁会议,批阅奏章等。早朝主要是与臣们见见面,保持存在感,保持威慑力;而内阁会议,主要是针对一旬内,出现的问题和漏洞等,进行补充。

内阁,是为了弥补丞相缺失而设置的,主要是起着秘书参谋的作用。但是在军权虚弱的情况下,内阁会替代皇帝。行使权力。总之内阁权力大小,全在于皇上对朝政的关注程度。只是。此刻大宋还有丞相,却提前将内阁搬上了舞台。

跟多是让丞相与内阁相互制约。

人对于权力的**,是贪婪而无止境的,只要皇帝有一丝松懈,就会加紧吞噬。

还有四天,两天用来休息,两天处理一些杂事。

时间安排的紧巴巴,有些时候。连续一个月不喘气,好似骡一般。

不过幸运的的是,他连续的改革,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的。大宋的灾后重建工作,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仅仅是一年多时间,就恢复到了战前的水平。财税等大量增加,一切都是向着好的方面发展。

在经济上,战时经济体系已经初步成型。赵朴曾经想要建立兵工厂、船厂等,只是想想还是算了吧!宋朝的那些官方作坊,效率太低小了,花十贯钱。只有不到五贯被利用,更多的是被贪墨而去。

若是有时间,赵朴可能会进行深度改革,改造这些国防工业,只是想了想。还是算了吧!

其人员繁杂,彼此勾结。水太深,一旦改革又要砍刀一大批人,而砍刀一大批人后,也未必能提升效率,干脆架空得了。对于一些效率低下的作坊,还有低技术的产业,赵朴干脆专门承包给了一些商人。

以商办为主,官府只要检查质量是否合格就足够了。

也不怕官商勾结,每次交易都记录再按,一旦出了猫腻,株连上下三级。

而为了防止垄断,毕竟一旦商人垄断了国家的军工业,对国家造成的灾难是巨大的。赵朴将一些武器,分割为十几块,分别负责负责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模块,最后组合在一起。在一些关键领域,重要事情上,官府作坊才包办。

军火生意,是何等的巨大利润,哪怕是分割到一小块,利润也是大到惊人地步。借助兵器生产,已经将江南商人牢牢绑架在战车上,这些商人不在反对战争,因为战争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利润。

而一旦前线发生战争,那整个江南民用作坊和官府作坊,将会全速开动起来,形成巨大的发动机,推动着战车前进。

而实际上,此时大宋与金国的战争一直在继续,为了争夺淮北,争夺河南南部,争夺陕西等,多次爆发了剧烈的拼杀。每天都有大量的物资消耗,粮食被吃掉,各种攻城守城器械,成堆成堆的内拉走,接连不断。

此时宋金之间,绝对生死的大会战,不会出现了,可是零星的几百人,几千人的战斗,数之不尽。

宋金在相持交锋,在交锋又保持着冷静的克制。

金国想要灭宋,已经力不从心了,只能是以攻代守;宋朝想要北伐,也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以攻代守。

此时的宋金之战,不仅没有拖垮宋朝,反而是让江南的经济加快了恢复,出现了畸形繁荣。

赵朴心暗道:果然战争也有利于经济发展。

历史上,被战争拖垮的,只有秦赵长平之战,相持了三年之久,两国有近百万大军对峙,粮食吃得几乎没有了,最后赵国有胜转衰,秦国则是元气大伤。还有汉朝北伐匈奴时,也耗尽了国库,元气大伤。

他们之所以失败,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秦国、汉朝,都是农耕明的初级阶段,商业不发达,战争回血慢,打下去国力吃不消。

可是宋朝却是不同,宋朝商品经济发达,已经诞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堪比十七世纪的英法。不!应当是远远超过了那个时代的英法。相比与农耕明缓慢的回血速度,商品经济回血速度更快。

只要前线不出现,几十万大军北歼灭的惨败,战争就可以继续支撑下去。

宋朝贫富差距极大,致使大量富人出现,失去土地的平民大量存在,这让宋朝农民起义一波接一波,好似海浪一般,只是很难撼动宋朝统治,更多是添麻烦。而随着战争的进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矛盾,减少了农民起义的次数。

农民起义?很大程度上是吃不饱,只要是吃饱饭,谁愿意造反?

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宋朝的政策是将流民大量招募入军队,有一口饭吃,就不会造反。的确是减缓了农民起义,减少了宋朝崩塌的危险,代价就是军队战斗力低下,军队数量庞大。而赵朴也是将流民,招募入军队。

只是更多的是实行军户制度!

相比起,其他其他苛刻的土地租税之外,军户地税很低,甚至是免费,而对于军官侵占军户土地,惩罚也极为严格。

在淮北地区,襄阳地区,关地区,普遍实行军户制度,招募流民加入军户。

相比较而言,明朝的军户制度,是世袭制,而此时的军户更多是契约制度,十年为一轮。

而为了更好的提升军队战斗力,实行军户差别制,分为两类,一类是分田少,只种地,只接受简单训练,是属于辅兵;一类则是分田多,接受严格训练,属于战兵,战兵与辅兵的划分,将整个军队,割裂为两个层次,一个是临时军,临时当兵;一个是职业军,专门以当兵为主;

以土地为代价,减少一部分财政支出。

以土地为代价,获取一些无地百姓的支持,从而减少流民数量,正所谓流民少了,农民起义次数也少了。

至于土地,赵朴一点也不在乎。

在这个时代,世人都是视土地为根本,视土地为本业,将土地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各种改革也是以土地为主,各种纠纷也是以土地为主,各个王朝覆灭也是以土地为主。可赵朴看来,这完全没有意义。

一旦前线无主土地分完,可以去其他地区分土地,比如台湾、东北,还有东南亚。

在大航海时代,最不缺的就是土地。

移民台湾,移民东北,足以给予足够的土地,就怕土地太多了,懒得耕种。

尤其是东北,那可是黑土地,洒下一粒种,就可以长出庄稼。松花江、嫩江、乌苏里江,都是肥沃自己,足以养育大量人口。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