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历史 >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 第264章祸起萧墙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第264章祸起萧墙

作者:黄昏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20 15:10:35 来源:bqg90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宗辅、金兀术二人,思考了许久,想着各种方式,也没有想到破城之法。

准确说,不是没有破城之法,而只能是硬打破城,花费的时间,旷日持久,打下去,不值当。

此时的汴梁,不等于之前的汴梁。

之前的汴梁,是宋朝的帝都,皇帝在这里,金银美女都在这里,打下了汴梁什么都有了;而此时汴梁仅仅是一个城池,即便是沦陷了,也仅仅是攻克一个城池而已。

思考了良久之后,决定还是分兵,只留少部分兵马继续围困汴梁,而大多数兵马再次南下,攻克南阳,直接逼向了襄阳。

只是这时,转机来了!

“二位元帅,击破汴梁,就在此时!”这时,郭药师走了进来,神情有些激动。

“郭将军,可有破城之法!”金兀术语气谦逊道,可是骨里看不起郭药师。吕布是四性家奴,至少也是三国第一名将,战力无双;可是郭药师这个三姓家奴,却是逊色了许多,除了打败仗,除了阴谋诡计之外,什么也不是。

可是在二哥临终前,却是多番嘱咐,要多多依靠汉人,尤其是郭药师,他能做到女真人做不到的一些事情。

“张所为人刻薄,汴梁城内的将士多受其苦,一位宋将愿意开门献城,弃暗投明!”郭药师说道,将手的一封信送上。

宗辅接过信件,仔细的看了看内容,沉默无语,交给了金兀术;金兀术接过书信,仔细的看着,看了许久,也是沉默无语。书信内容,无非是说张所为人如何如何刻薄,如何如何慢待将士。心早已不服气,将士怨声载道,城内将士仰慕两位元帅,愿意弃暗投明,献出城门。

“这个可是真的?”金兀术怀疑道。不会是张所的计吧!以献出城门为由,将金军引入其,聚而歼之。

“此信不假。多是真的!”郭药师道,“此人李义,本是河东的山贼…………”

接着,郭药师将李义的信息,慢慢的说了出来。

李义本是河东人氏,少年时为游荡无赖。后来遭受了旱灾,随之成为了流民,无意被裹挟加入了盗贼。加入了盗贼之后,由于勇猛作战,多次立下战功,成为了山寨十八个小头目之一,外号混江龙。

这个山寨名声渐渐的大了起来。随着山寨名气的变大,也成为了官府重点打击的对象。于是朝廷派出重兵前去围剿,几次攻击下来,山寨寡不敌众,损失惨重,最后接受了诏安,成为了大宋的厢军兵丁。

而这李义也算是有本事,会察言观色。溜须拍马,再加上山寨几年积攒下的金银,不断的孝敬给上司,得到了上司的赏识,最后由厢军的编制,成为了禁军,成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军官。

接着金军南侵。大战爆发。

李义所在的禁军,北上前去救援太原,只是在战斗被金军打散了,袍泽死的死。伤得伤,七零八落,凄惨无比。而李义也是一个奇葩,许多人死了,他还没有死了最后钻进了山沟,重操旧业,继续当土匪。

而随着金军席卷整个河东之后,四路烟尘并起,各路义军好似春天的小草一般,蓬勃而起,数也数不尽。

而李义也随之而起,由土匪再次变为了义军。

随着汴梁被破,各路义军纷纷涌向了汴梁附近,作为勤王之师,拱卫京城。而李义所率领的三千兵马,也是随着渡过了黄河,前往汴梁拱卫京师。

说来可笑,汴梁最危急的时刻,城池将要破亡的时刻,只有张叔夜前去救援,而其他的援军,不论是官方的,还是民间的,都是止步不前,持观望态度;可是汴梁一破城,金军向北撤退后,各路义军却好似蚂蚁一般,全部汇聚在汴梁,说是拱卫京师。

若仅仅是邀请呐喊,不出力也罢了!

而这些义军,或是官军,时常征粮于附近,抢劫不断。

呜呼,汴梁附近的几个州县,倒了大霉了,不久之前刚刚遭遇了金军第一次抢劫,此刻又是遭受了第二次抢劫。

而因为征粮问题,一些军队彼此之间,还发生了火并,厮杀。

总之,那时的汴梁是一团乱麻,要有多乱,有多乱。

若仅仅是少数的,也就罢了。问题是各路的援军,再加上义军,数量庞大到了十万。十万,可不是虚报的数字,而是真实的数字。数量倒是不少,只是质量真的不咋地,能做到三人有一把长矛就不错了,多数的士兵只是拿着竹矛,竹枪作战。

而许多部队,连简单的队列都站不好。

真正到了大战的时刻,五千金军骑兵就可以完败这所谓的十万大军。

…………

而这个局面,直到张所到了之后,才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到了汴梁之后,张所首先开始整编这些义军,将一些老弱病残,剔除出去,分别安置到附近的州县;其次,将这些军队彻底的打散,混编起来,然后进行考核,重新任命军官;第三,开始整肃军纪,严厉打击一些劫掠行为,一些罪大恶极者,甚至是处死;第四,恢复汴梁等地集市,控制物价,使一些生活必需品价格降低;第五…………

连续的颁布了十大条列,开始在汴梁附近进行全面的整顿,使汴梁的秩序渐渐的恢复了过来,军队的战斗力也是随着提升;又不断的修缮城墙,加固城防,在外围修建一些堡垒,以便于巩固汴梁。

在耽误了春耕的情况下,及时的夏耕,补种粮食,使汴梁的粮食压力为之一轻。

这一切,都很好的保卫了汴梁,使汴梁抗住了金军暴风雨般的进攻,只是缺点也是很明显,严重损害了一些人的利益。一些人多次弹劾张所,说他用兵自重,擅自更改法令、目无圣上等等,罪名罗织了一大箩筐。

而张所刻薄的名声,也是随之传开。

而李义就是利益受损,严重对张所不满的人之一。

只是一直迫于张所的威严,只能是隐忍不发,这一次金军南下,攻势前所未有的猛烈,而成内将士损失较大。一些心思不正的人,开始想着弃暗投明,博取好处。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