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历史 > 调教女王 > 第七百六十四章 禁热兵器不禁冷兵器

调教女王 第七百六十四章 禁热兵器不禁冷兵器

作者:晴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21 13:41: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当然,很多将士在被揍之后,都愿意成为我华夏帝国的一员,作为华夏帝国皇帝,自然不好意思任由他们自生自灭,至于俺为什么占了弘农郡不还。请你自个听一听弘农郡老百姓们的心声,我是一个仁慈的帝王,自然见不得老百姓哭鼻子,所以只能顺应天命地将他们纳入了我的统治下。

嗯,反正总之全是一堆屁话,不管怎么样,至少要给出双方都觉得差不多并且能够拿来忽悠大众的借口就成。王世充不敢得罪我华夏帝国,而我暂时也没精气神去收拾他。

所以,自然就形成了一个短暂的和平。因为,我得先把南方最后一个独立势力给拔除了,再收拾掉王世充。萧铣和其大梁国对于华夏帝国而言,伸手指头一撵就会坏掉,只不过,为了配合华夏帝国的全球战略,所以现阶段而言,控制住新占的山西,还有就是拿下河套地区,增加对突厥的威胁,使其不敢妄动,这才是最要紧的。

至于萧铣这位梁国皇帝,只能每日举杯望明月,低头直叹气。梁国的前后左右,嗯,除了北面那个位置与王世充的势力面对面之后,其他三个方面都已经属于我华夏帝国疆域。

他想要扩张,已经没有了扩张的实力,周边,超过十五万的华夏帝国复兴军形成的一个巨大包围圈让他差点就被憋死了都。

至于王世充这种鸟人,萧铣很清楚这种连皇帝都要于掉夺位的人有多么地信不过。所以现如今的萧铣已经开始自暴自弃,成日里在他的皇宫里边花天酒地,多纳妃子,多生奶娃。就算是大梁国无法扩张,至少要把萧氏一脉的血脉给扩张开来。

华夏帝国一旦要认真地对付某个对手,那么,对方只会有两个选择,反抗着失败,又或者是安心的接受失败。从华夏帝国起兵之初至今,从来没有败过。

当然小败也有不少,但是在战略上,却一直都能够获得成功。虽然有失败,但正在失败才能够磨砺出一次次的成功,失败是成功他娘亲这话还真没说错,反正有了娘才能有娃这是必须的。

俺的老朋友,华夏帝国的老朋友,优秀的突厥官员兼豪商康鞘利果然没有辜负我的期望,或者说这家伙属于是半推半就地走到了我的贼船?呸,是光荣而无畏地走上了华夏帝国的金光大道。

是的,在经地了漫长而又持久的深入交流之后,康鞘利,这位前始毕可汗、处罗可汗身边都深受信任的突厥大臣,不但懂得经商,更懂得经济的能臣与谋臣,终于下定了决心反水。

在经过了与我的多次深入交流之后,康鞘利决定加入到了我华夏帝国的阵营当中来,并且向我们泄漏了大量的情报,其中,我之所以能够在第一时间知晓东突厥王庭商议要联合西突厥进攻我华夏帝国的原因。

先下手为强,这是我最喜欢于的事,重要的是能够给予尚未有所准备的敌人当头一击是再美妙不过了。大批的华夏复兴军悄然地集中到了河西地区,而在这里,也正在大肆地建造着木筏。

因为现如今已然是深秋,不论是对于我们,还是对于突厥这些游牧蛮子而言,都不是一个开战的好时间,特别是冬天的时候,黄河会封冻。

之前是我这个当天子的犯二了,不过,全都在这里思考怎么收拾掉河套地区的突厥人,所以都没有想起这一茬。

嗯,还真别说,所有人都以为本公子又有什么新奇的点子能够一战而胜。所以都照着我的命令去于了,接下来嘛,嗯,继续让他们在河西地区呆着,美其名曰适应性训练,顺便多砍点木头扎木筏。

从长安到成都的铁路在修建,而关中地区的铁路正以超英赶美的速度修建着,几乎每隔一个月,就能够多修通一个县。不过现如今,关中地区只会先修建一个十字形状。

从延安到长安然后到汉中。然后还有一条是从潼关到长安再到西秦地区的金城,也就是后世的甘肃兰州,这是主于线,当这些都修通之后,才会继续修建联接周边诸地。

而现如今,禁卫军正在集中更换装备,一面更换火药武器装备,一面严格训练当中,说真的,火药武器发展到了如今的地步,已经远远地超过了十**世纪那个时代的技术。

至少在我这个皇帝的意志和引导之下,所有的战术都能够得到及时的补充。华夏帝国的军队正由着冷兵器时代向着热兵器时代飞速迈进。

当然,私人只能允许持有冷兵器,这一点是必须的,热兵器只能由军队持有。我可不希望华夏帝国出现像美利坚蛮子那个国家似的,天天都有人拿枪瞎搞,搞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

冷兵器的佩戴,不仅仅是一种风气,更代表着华夏民族安乐而不忘忧患的精神。反正我觉得男人配着把刀或者是剑都挺帅的,比西蛮子那种夹文明仗的**行为要帅百倍。

总算是有了李神通与同安夫人的消息,他们在城破被俘之后,倒是没遭受什么虐待,而只是被押到了窦建德所建立的夏国的国都州,将李神通安置在下博,在那里虽然说是被软禁,但是衣食不缺,甚至有时候窦建德还派人来询问这两人有什么需要没有。

对于敌人的首脑能够有这样的风度,这让本公子对窦建德的好感大增,可惜,这家伙也是本公子要征服天下的袢脚石之一。

收到了这个消息,连在长安唐国公府里养病的李渊也长出了一口气,虽然他也知道,沙场争战,生死由命,但是他们终究是自己的亲眷,能活着就是好事,至少能够减少一点内心的负罪感。

而今,史大奈移军驻军于弘农郡,继续在原有降兵进行重新整编训练工作,张公谨作为副手配合。而韩世谔已然率军调往了绛郡一带驻防。而原有的十八万唐军,目前通过淘汰老弱病残之后,只留下了十二万兵马,整编成了四个新编军,一面驻防,一面整训丨

李世民、李孝恭、李道宗这哥仨现如今仍旧全蹲在山西之地,配合着瑶光妹子和韩世谔对唐军进行整编训练工作。山西的兵可不弱,如果能够好好调教出来,那么,华夏帝国的兵马至少又能多出三到四个军的战力。

这点人马,守备山西地区完全足够了,为啥之前李渊给弄得狼狈不堪,这自然也还得从他所面对的局势来说,哪像现如今的山西就是华夏帝国的一部份。

谁敢上去动手,除了那十来万大万之外,华夏帝国可是还有超过六十五万大军时刻准备着。这样的军队数目,已经超过了西突厥又或者是东突厥这样的游牧民族武装集团。

东突厥又或者是西突厥都号称有数十万控弦之士,那只不过是把他们所有拿得动刀,骑得动马,拉得开弓的男人都计算在内。

而我们的这六十五万大军可都是久经训练,装备精良,战斗力极为强悍的职业军人。不论是在作战技术水平还是政治思想教育方面,都远远地超过了这个时代的其他军人。

在平时训练之后,除了接受政治思想文化教育之外,还会接受各种工作技能的培训丨当他们退役之后,就会成为各地方所急需的人材,不论是去当巡警,又或者是消防警,又或者是去当铁道兵,或者是去当中下级官吏,都绝对是于一行爱一行,于一行成一行的人物。

不像其他势力的军队,不光是每个月训练的时候不会超过十天,平时就由着那些将士们自己瞎闹腾,等到了年纪……嗯,年纪的问题,对于那些征兵只看数量的中原豪强而言,实在不是问题。

之前在潼关外的弘农郡归降的郑军降军中,有超过五分之一的年纪超过了四十五岁,还有大约接近五分之一是在十六岁以下。而我华夏帝**人的招募年龄是十八岁起,而且必须是在预备役服役超过一年者。

至少在进入军队时,已然有了成为军人的基础,而不需要进入了军队,再开始训练队列,转向,齐步走、武器搏杀,弓弩射击等基础。就连文化课也至少必须学满五百个字。

而且,我们的军队是有规定的,每天肯定有肉有蛋,每天都会抽出时间来进行力量和耐力训练,相比起许多中原诸雄那些有时候甚至连饭都吃不饱,衣甲不会的军人而言,绝对是天差地别。

精良的装备,优秀的技战术训练,还有就是将士们的胆量与勇气,以及严格的军纪,这一切都是华夏帝国复兴军战胜一切敌人的法宝。

“康卿你可来了,快来坐,来人,上茶。朕还想着过些日子再着人跟你打听打听消息,倒没想你今日会过来。”正在办公室里边审核着军方文件的我听到了门外传来的脚步声,把文件搁到了一旁,笑眯眯地站起了身来,冲那浑身的肉越发显得肥硕的康鞘利道。

“臣参见陛下……现如今有了火车,臣想要来长安,也就是两三个时辰的功夫,实在是便捷得很。”康鞘利先恭敬地施了一礼之后,费力地爬了起来笑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