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历史 > 调教女王 > 第七百四十五章 火车的舒适旅程

调教女王 第七百四十五章 火车的舒适旅程

作者:晴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21 13:41: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天很寒凉,却无法阻拦人们的热情,一条条的水泥枕木被工人们喊着号子抬到了路碴上放下,然后,就会有二十多人扛着铁轨过来,摆放在了枕木上,然后开始校准,固定。 [

“短短数月,就已经工程过半,这样的速度,实在是令人有些难以置信。”身上披着裘衣的舅父摇着头感慨地道

“主要还是因为咱们不缺劳工,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这条铁路正好依托着水泥直道行进。材料运输极为便利。还有就是前期的物资材料工作准备得好,不然,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就做出这样的成绩。”武士一脸兴奋与骄傲地指点着正在忙碌的超过上千名工人说道。

“可惜目前的工程材料大约还剩下五分之一不到了,最多还能够支撑百多里路,剩下的,只能等着开春化冻之后才能够铸造。”

主要还是水泥枕木,这玩意是浇筑出来的,水泥在浇筑时,如果遇上了零度以下的天气,那么做出来的玩意就跟沙子似一碰就垮。所以,零下的温度是不能于的,只能等来年开春之后,才能够继续制作水泥枕木。

“到明年大约什么时候能够修建完毕?”我点了点头,勒住了马缰翻身跃下了马背,走到了一截已经辅好的铁轨上踩了踩,巍然不动,十分结实,可以看到,这条铁轨一直远远地延伸到地平线的尽头。

那里,是通往延安的方向,这一千多里路途,在华夏帝国还没有成立之前,或者说在还没有修建水泥直道之前,老百姓们出门从长安到延安郡,最少也得花上十来天的功夫。

而今,乘坐驿车只需要花上两三天的功夫,而等到了未来,半天的功夫,就可以到达,这样的速度,实在是出乎所有人的想象。重要的是大量的重复的宣传所带来的效果,很多人都在打听火车到底是啥样,真的是只喝水只吃煤的钢铁怪物?

不但是吃着那些玩意就能动,而且还能够拉着成千上万人在这样的铁轨上跑动,这简直就跟三国时期的那位诸葛宰相发明的,甚至没有什么人能证明长啥模样的木牛流马似的。

虽然觉得是吹牛,但问题是铁轨都已经开始铺设,而前段时间,本公子下令,将用于试验的第二号和第三号机车摆到了位于长安城西南的火车游戏园去。

嗯,也就是专门让那些老百姓去看个新鲜,还充许乘坐,当然,任何人不得接近火车头两丈范围之内,每天的展示结束之后,就会将这些老式的试验型蒸汽机车给关回仓库里边。

虽然我很肯定那些周边的诸藩国都没有技术和能力制造出这种在这个时代属于高精尖端的机械,但是安全第一。能将那些家伙拖晚一天发展,对于华夏帝国而言就多一天的优势。

“回陛下,明年夏中可以全部完工,不过,各地的车站尚在建设当中,可以要到仲秋时间,才能够启用所有车站。”武士想了想之后给出了答案。

“嗯,正好,新的试验机车大约要到明年开春才能够完工,再经过了将近半年的试车,想来也该没什么问题了,正好用来试运营。”我点了点头满意地道。

“对了,一共建了几个车站。”旁边的韦云起好奇地问道。

“京兆之地在铁路沿线的有泾阳、三原、华原、宜君四县,上郡境内有内部、三川、上洛,然后才至延安郡的肤施。都算是在一条直线距离上,最终连长安一块一共设置了九个车站。”武士笑道。

“到时候,每个车站会停车五格钟等人上下,九个车站加在一起也就是三刻钟的功夫,而且每个车站,都会有单独的停车道。所以不会影响到铁路的通畅,不过他们的时速不会超过八十里……”

武士的解释让更多的人了解了火车未来将会如何操作。“等试运营结束之后,将会提高到试验车五号的极限速度运营。”

“极限速度?”一票朝庭大佬没弄明白啥叫极限速度。

“也就是试验车五号原本设计的车速,也就是一百六十里,是试验车四号的一倍。”我扫了一眼这帮科学文盲。“不过,它的正常行驶速度将在一百四十里左右。”

“一百四十里,一个时辰就是两百八十里,也就是两个多时辰,两个半不到就能够抵达延安郡。哦,老天爷,这,这么快就不怕被风吹跑喽?”罗士信在那大惊小怪地道。

“屁话,到时候咱们都肯定坐在有窗户的车厢里,风能往哪吹?”李玄霸很是鄙夷地冲罗士信比划了根中指,一脸不屑地道。

“那这么说来,一日之功,就可以穿行近三千三百多里路途?”舅父再一次被深深地震撼了。“从长安到交趾,也就是一天不到?”

“当然不是,从长安到交趾,预计的铁路长度大约在三千八百里到四千里之间。而且还要停靠车站加水加煤,试验五号车,可以行五百多里才添加一次燃料和水。不过为了安全起见,将会在三百五十里到四百里之间停靠一次,每一次加煤加水大约需要耗时两刻钟,所以总计起来,应该需要一天又六个时辰的光景。”武士赶紧解释道。

“那也比马车走半个月好多了。”舅父却仍旧在那瞎激动,没办法,看样子,他对于交趾是又爱又恨,爱的是他在那里呆了好几年的光景,终究是有了感情的。

而恨嘛,自然是恨交趾路途遥远,长途跋涉的艰辛实在是令人不足为外人道也。老舅被贬谪之后,刚刚到达交趾的时候曾经来信告诉我,他走了三个半月。

三个半月,而且是算快的了,按照老舅的说法,他还是每日骑马行进了近百里路途,就这么绕山绕水的绕到了交

而没有马,那么,单凭着双腿,想要从长安到交趾,没小半年那绝对是不可能的事。因为这个时代的道路状况实在是太差了,有时候遇上了一条河,那么就得从这边的河岸绕到有渡船的地方,然后才能等着船家来渡他们过去。

嗯,这还算是好的,万一遇上山贼土匪的话,那这辈子就交待在这趟旅途中也不是不可能的事。这就是这个时代的古人为什么很少愿意背井离乡的原因。

“对了我听说长安的火车站要设在长安城外的东边,于嘛非得设在城外?”韩世谔不解地朝着武士问道。

“不设在城外能设在哪?”武士一脸错愕地道。“火车若是设置在城内,那岂不是要在城墙上开洞?再说了,火车那么大的动静,在城里边鼓捣,不被老百姓骂才怪。咱们第一次看到这东西都大惊小怪的,若是普通百姓,怕是更加不堪……”

“不错,卿所言也颇有道理,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位于长安城东北之地,这里近河,若是货物,便可以下了火车之后直接经由水运。”这个时候我解释起来。“而且长安城在未来,定然会成为火车依靠交换的枢纽,占地极广,设置在城里边实在是不适合。”

在长安的冶炼厂七十吨的平炉获得了成功之后,交趾也已然开建,而且一建就是四座巨型平炉,两座七十吨级,两座一百吨级的平炉。而长安这边,以及巴蜀地区则将那些能耗高,污染重的老式冶炼炉全部平堆销毁。

未来,长安,或者说关中地区,只会留下一个日产量达两千吨的大型冶炼厂。所有原本的钢铁厂都将推平,将工厂和工人集中之后便于管理。

另外就是,将会在交趾地区,以及在巴蜀的马鞍山地区将各建设一个预计五年之后日产量可达五千吨的特大型冶炼厂。将污染外移,使之减少对关中平原的污染,嗯,本公子可不愿意生活在雾霾的环境里。

另外,吕宋岛上也将会建设一座日产量至少在两千到三千吨的钢铁冶炼厂。这样一来,在五年之后,华夏帝国的钢铁日产量将能够达到日产一万四千多吨,年产量也就约合六百多万吨。乖乖,记得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蛮子的钢铁年产量似乎都才是七万多吨。

而现如今华夏帝国的钢铁产量早已经超过了十万吨。所以,随着未来巨型平炉的广泛推广及运用,年产钢铁数百万吨自然不会是梦。

嗯,这从另外一个层面证明了华夏地大物博的好处。钢铁的快速生产,才能够满足如今对于钢铁的需求。就单拿铁轨来说,按着研究出来的成果表明。

每米铁轨的重量在六十公斤,其耐用性和承重性是最佳的。当然,这玩意虽然说越重越好,但问题是太耗钢铁。

就打个比方,光是修建从长安致延安的铁轨,每米六十公斤,而从长安到延安全长六百五十里。那么单线的铁轨就需要三万九千吨,而来回复线的话,那么就得在这个数字上乘以二。

也就是说需要十五万六千吨的钢铁才能够在这条道路上铺设复线。原本我还想着直接上复线,但是结果自己被这可怕的消耗给吓了一跳,只能暂时先铺设单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